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

万历三年八月丙寅朔

上御皇极殿传制遣官祭  先师孔子

○大学士张居正题翰林院日讲官王家屏同申时行等轮记注起居翰林院侍读罗万化编纂章奏

○丁卯狭西慧济扯巴寺差番僧八名甘州北关寄住哈密卫都督米儿阿黑麻等十五名俱赴京进贡赐宴赏如例

○以江西铅山把总余胤为云南都司佥书

○戊辰  上亲祭  太社  太稷

○己巳  上御文华殿讲读

○初给各省驿传道专制关防如提学兵备等道事例

○辛未论擒获王杲功  上命械角□羊王杲献俘正法以王台缚送首恶忠顺可嘉加授勋衔二子俱升都督佥事仍赏银币以示优奖总督杨兆巡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等各赏银币有差

○刑科都给事中严用和条奏朝审四事一录招由以求矜疑一齐会审以公鞫谳一戢闲杂以申法禁一审有词以致详慎  上然之

○升狭西副使徐廷绶以患病乞致仕许之

○故隆平侯张桐嫡长男张炳称现守制不便送监习礼吏部为题先准承袭侯服满日入监奉旨勋臣守制既可朝参岂碍习礼仍炤旧送监读书

○壬申故延绥巡抚右佥都御史充军张子立男张少简奏为父乞复原职许之仍命今后但系充军及以贪赃为民犯该追夺除名的虽遇恩例复职并不许陈乞封赠给与恤典该科记著

○司礼监传奉  圣旨内库银两缺乏光禄寺银暂取十万来用户科都给事中光懋给事中周良寅俱<婠勶-釒>言该寺所贮三十三万尚不足支三年之费若一番索取动至十万何以为继乞收回成命浙江道御史朱光宇亦言之  上曰你每说的是该银两偶以缺乏取用后不为例

○升宣府入卫游击苑宗儒为古北口参将原任参将刘楫管理曹家寨游击事山东都司姚天与以游击管理台头营参将事五军营游击李三极以游击管黄花镇参将事

○癸酉  孝康敬皇后忌辰遣新宁伯谭国佐致祭  泰陵

○  上谕兵部朕方加意武备急在得人今后各抚按官举劾武职到部卿等若的有所知即宜秉公裁酌明开可用可罢之状具实奏闻请旨黜陟毋得避嫌男谤徒狥人言致亏公道

○先是长芦山东二运司有引□盐每关纳过余盐银两听其告指行盐地方发卖相沿已久其后改行阉派□多不便御史晏世□言之乞将二运司行盐地方摘其素<婠勶-釒>>通之处均匀搭附听其告指某处即以原附地方附填水程贸易仍将每岁残盐六万引均平搭派部覆如议

○升狭西右参议赵焞为本省副使

○甲戌工科都给事中侯于赵<婠勶-釒>言高宝湖堤大坏苏松水久湮宜专委任督理以禆国计巡盐巡抚俱难兼管宜于南京巡江巡仓屯田三差归并一员专管下工部覆如议

○复除原任狭西佥事李之茂为河南按察司佥事调福建右参政宋豫卿为山东左参政

○乙亥户部题覆事干漕务者一给余米以资回南一复抵坝以守良法一报完兑开帮过洪入闸日期以稽迟误一追积欠以杜侵冒惟存亡事故者清查量免一责典守以禁私货宜自监兑主事始一序挨帮以禁搀越一修仓廒以善积贮一改海船以<婠勶-釒>河道俱载入议单永为遵守奉旨黄河广阔运船取便越帮利于速进著照近例行余依拟

○给参将管逵干刘葵旗牌各三面督发京营战车二枝轮流赴蓟镇防守从总督京营戎政彰武伯杨炳之请也

○吏部以考察才力不及降原任兵科都给事中张书原任江西道御史苏士润原任河南道御史杨允中原任云南道御史易仿之书泗州判官士润全州判官允中禹州判官仿之广安州判官俱得旨

○丙子  上御文华殿讲读

○以  万寿圣节赐辅臣张居正银五十两四表里吕调阳四十两二表里讲官申时行等五员二十两一表里正字官马继文等二员各十两一表里

○辅臣张居正等请增点阁臣上命举勘任的来看即日居正等推举詹事府掌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四维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马自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俱资望相应得旨张四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著随元辅等入阁办事内随元辅三字  上亲批注也

○镇守辽东总兵李成梁奏本年上半年本镇兵马见在逃亡之数

○丁丑  上御经筵

○先是总理河道都御史傅希挚言茶城一带运道咽喉频年淤决迄无成功宜自梁山以下挑浚以茶城相为用淤旧则通新而挑旧淤新则通旧而挑新惟筑坝断流通其一以备不虞部覆如议

○河决高邮砀山及邵家口曹家庄韩登家等处总理都御史傅希挚议以高邮决口当亟筑砀山决口当改筑月堤其余三口宜留以为洩水之路工部覆议是不得已而为权宜之术耳安能必三口之不愈决愈深而夺正河耶宜随机相度近河缕堤有当转筑以广容纳或上流有可分杀以减水势皆当从常计议无得因循奉旨是○原任光禄寺少卿袁三接除复原职

○升四川副使杨芷为福建左参政

○戊寅赐辅臣张居正及次辅吕调阳日讲官申时行等五员正字官马继文等二员黄金寿字金八宝黄符各有差

○先是逆番千哈劄哈咱细日雾四族展抢杀阶文等处而阶州山峒谷栗子庄夏后头等族番实与交通至是督总石茂华与副使刘伯燮议以抚赏诱之而分兵密剿以捷闻

○先是虏酋切尽黄台吉等乞于西海地方及嘉谷关外盖寺焚修事下川狭三省督抚勘议礼部覆议各虏已采木兴工而责其改造于五王城势既不能不若因而许之以鼓其修善而杜其嘉谷关外之请盖中国之御夷惟在边关之有备而掳之顺逆又不在一寺之远近也得旨如礼部议

○四川抚臣曾省吾<婠勶-釒>奉节县儒学宜复建武守御千户所儒学宜创礼部覆奉节人林未甚盛于昔而建武原系荒秽就新荡平设学造士诚用夏变夷之良法建武当创而奉节可无复也从之

○湖广按臣向程参黄梅知县张维翰违例科派以致部民殴辱乞要坐赃罢黜吏部驳议以谓县令统辖一邑阖境皆其部民律例森严谁能欺侮今黄梅县举人瞿九思误本管知县裁抑过严遂悬牌聚众截围拥殴岂清平之世所宜有哉近日江陵生员辱骂知县生员革戍知县行取今御史独参维翰以快讐人岂以岁贡轻于甲科而举人优于生员耶御史议非是宜重拟九思而别调维翰奉旨卿等说的是近来部民殴辱本管士卒违犯军令皆纪纲凌替之渐今不处治殴官猖乱之人而反归罪县官是何政体张维翰依拟改调向程姑息纵恶颠倒是非且不究著尽法处治具奏

○己卯辅臣张居正题东阁大学士张四维充  实录总裁同知经筵日讲报可

○阶文西固地方与番为邻先年设三守备分地责成而总理于洮岷参将其后番种日繁残害日甚洮岷参将势难遥制三守备事权相等难以调度往往失事总督石茂华巡抚陈省议将阶州守备改设参将即以现任守备师范升游击管理参将事西固文县二守备并三千户所悉听属洮岷参将各换给敕书以便行事兵部覆议从之

○蓟镇督抚侍郎杨兆以三屯营等处城垣修筑不如法参游击边泰刘龙王维藩罪有差奉旨边泰革任行巡按提问刘龙王维藩各罚俸二个月损坏边工照例修补不与廪给

○先是宣大总督方逢时奏讨二镇元年二年那借互市银两共一万九千八百余两又乞从四年起每年解发二镇马价山西一万大同一万二千著为定例兵部议允太仆寺卿胡执礼执奏<婠勶-釒>下兵部覆议以为京库积贮诚宜慎节但三镇兑马之例虽节年多寡不同原皆仰给于太仆寺自互市之后向不请兑则酌发价值以助市本移彼于此未为过也必欲责其年年那借以了市事设临时无措将安藉乎还应照近题事理给发但不许例外再行奏讨别镇互相援比耳  上从兵部议

○朝鲜国王李昖差陪臣赍表及方物入贺万寿圣节赐宴待如例

○升兵部郎中董汝汉为四川副使

○辛巳  上视朝

○壬午  万寿圣节  上御皇极殿百官行庆贺礼

○癸未升国子监祭酒王锡爵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署掌本府印信仍侍讲经筵充  实录副总裁

○安南都通使莫茂洽遣使入贡

○甲申升广东副使王玺为湖广右参政

○乙酉上御文华殿讲读

○以神枢营兵备坐营指挥佥事田承爵为五军九营游击

○丙戌  上御文华殿讲读

○朵颜等卫都督长昂等差夷目一百一十七员名以  万寿圣节入贡蓟镇抚臣以闻

○琉球入贡

○升刑部郎中林如楚为广东副使提督学政

○丁亥  宪宗纯皇帝忌辰遣新建伯王正亿致祭  茂陵

○戊子  上视朝赐辅臣讲官正字官各衙门三品以上官杨梅

○赏蓟镇巡抚张学颜总兵官李成梁银二十两郭梦徵十五两论是春虏犯长勇等处却虏功也以失律提问者指挥等官刘三顾等四十一员

○以宣府保安守备朱士元为山东都司军政佥书江西万守备余栋为福建军政都司佥书

○山西巡按御史崔廷试条议谓山西一镇国初特重偏老设以总兵岁发平阳潞安太原班军修守自总兵移镇宁武班军从之偏老百役专累营军士气疲困不堪备御宜将平阳潞安二卫存留班军各拨一千二百名轮戍偏老修工而营军专全团练御敌兵部覆议谓近日按臣贺一桂有总还镇偏关之议议中及亦班军行勘未报今宜通行督抚议妥回奏尚有禁词讼以息科罚议战守以破常套二议俱覆允

○修理  孝陵殿庑工竣遣侯吴继爵尚书刘应节祭告拜谢  后土司工之神

○淮扬凤徐四府州所属大水灾户部覆抚按奏将本年夏季税粮存留者照例蠲免系起运者暂准停徵其三年应运漕粮再准改折一年各卫屯粮亦视灾重轻照例折处其巡抚巡按巡盐当年赃罚及徐州□兑银两准留支以备赈恤报可

○己丑  上御文华殿讲读

○升四川游击陈世忠为云南分守临安等处参将

○庚寅  上御文华殿讲读

○总督三边右都御史石茂华籍奏固原镇万历二年主客兵马合用民屯盐易等项钱粮之数

○以安乡伯张纮掌前军都督府事

○复除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梁问孟为四川右参政

○达司蛮长官司遣使入贡赐钞币如例

○论隆庆六年琼州地方倭贼陷乐会文昌二县失事罪署印教谕邓万革职千百户张孔教等提问

○辛卯  上视朝

○论征剿潮州剧贼诸良宝等功次参政刘隐升俸一级游击等官陈璘等各升赏有差参政李成立以失事论戍

○论陷电白县及锦囊所失事罪掌所印侯安邦论斩电白知县蒋晓参将黑孟阳戍指挥范震李日乔等罪各有差○博峪等族番人阿鹅等入贡

○壬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

○调原任广西佥事霍与瑕为江西佥事

○会稽人倪策营顶祠祭司直柜吏员缺仍与张朝等伪用本司印信事觉倪策论监候处决张朝枷号余党有差  上切责这奸徒诈伪不止一次该司官如何通不觉查且吏役不由吏部拨送径以棍徒私准顶替明系纵之为奸著礼部通查前经管司官职名来看

○广西按察使魏文焲乞终养许之

○甲午  上御午门云楼受辽东守臣所献逆酋王杲俘百官称贺毕  上谓辅臣张居正曰此皆先生运筹之功因起入楼中观  成祖所持矛复循城东行凭垣俯视内阁顾瞻良久乃还宫

○以辽东车营游击赵应昌为宁远左参将

○改户部右侍郎孙应鳌为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祭酒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王神念 羊侃 羊鸦仁·李延寿
  卷一二一 宋紀三·司马光
  ●靖康稗史之四·确庵耐庵
  第三十六回 宴深宫奉觞祝父寿 系诏狱拚死白王冤·蔡东藩
  第四回 复民权南京开幕 抗和议北伐兴师·蔡东藩
  ●卷第八·胡三省
  粤逆纪略·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二十五 曹寅奏将遵旨采买米石摺·佚名
  卷二十三·司马迁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六 郑孝胥的理想·溥仪
  卢纶传·欧阳修
  夏鲁奇传·薛居正
  猛如虎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阮阅

      ○月窗本序跋  诗防《关雎》,诗话即稗官野史之类。自王迹熄而诗寝微,变至于汉魏,极于盛唐。其遗韵余音,直将与宇宙间山川为流峙也。《汉艺文志》注稗为细粝,王者欲知闾巷细琐之言,故立稗官,关系殆亦不小。淮伯王月窗嗜

  • 第一齣~第十齣·沈采

    第一齣 开宗【满庭芳】〔末上〕世态有常有变。英雄能弱能强。从来海水斗难量。运乖金失色。时至铁生光。休论先期胜负。何须预扣兴亡。高歌一曲解愁肠。柳遮庭院绿。花覆酒樽香。〔问答照常〕【沁园春】勇士年乖。佳

  • 楔子·李文蔚

    (蒋神领鬼力上,云)英才壮貌显威灵,玉帝亲差受敕封。钟山有感为神后,护祜乾坤万里清。吾神乃生前蒋子文是也。广陵人氏。在生为汉朝秣陵都尉,因盗至钟山,某尽搏击之,上帝为吾神正直无私,以此命我为本境土神之位,以福尔下民,消灾

  • 西伯利亚·徐志摩

    西伯利亚:——我早年时想象你不是受上天恩情的地域:荒凉,严肃,不可比况的冷酷。在冻雾里,在无边的雪地里,有局促的生灵们,半象鬼,枯瘐,黑面目,佝偻,默无声的工作。在他们,这地面是寒冰的地狱,天空不留一丝霞采的希冀,更不

  • 卷五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九 李益【字君虞陇西人】 送辽阳使还军 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二月戎马息悠悠边草生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昔者匈奴战多闻杀汉兵平

  • 苇碧轩诗钞·吴之振

    翁卷思远客涉夏思巳深,感秋念愈迫。思念皆为谁,为彼远行客。客行曷辰休,怅望朝复夕。出门虚有待,命驾焉所適。邈邈阻前欢,悠悠抱今戚。中庭一株橘,嘉实转金碧。爰意花开时,花边语离析。惜此不忍餐,留之候君摘。拟君君未来,回肠

  • 鸿猷录卷九·高岱

    高岱 平定交址 开设贵州 征汉庶人 麓川之役 平福建寇 ○平定交址 高皇帝既集大统诏谕四夷安南国奉表称臣矣永乐初国王陈日焜为其臣黎季犂所弒季犂窜姓名为胡一元子苍易名大?叵诈称陈氏嗣绝大?叵陈氏甥求署国事 上不

  • 卷一百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 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索隐右不宜在西南夷之下】

  • 房谟传·李延寿

    房谟,字敬放,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为代地人,原本姓屋引氏。他从小淳厚端谨,虽然没有异于常人的才能,而却深沉内秀。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他历任昌平、代郡的太守,都以廉洁惠民著称。北方六个军镇叛乱,他率领郡中的人进入九峥山

  •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经籍考子【天文 推算 五行占筮 形法】【臣】等谨案刘歆七略班固艺文志皆着隂阳家然班志所载二十一家之书无一存者隋书遂不立隂阳门故马考称隋唐已不能知其名义无由以後来所

  • 卷九十四 周子之书·黎靖德

      ◎太极图   太极图"无极而太极"。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在上。〔泳〕   太极一圈,便是一画,只是撒开了,引教长一画。〔泳〕   太极图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端蒙〕   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括尽了天下物事。

  • 卷二十三·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三    元 吴澄 撰祭义【郑氏曰祭义者记祭祀齐戒荐羞之义也方氏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中者祭之义此篇以祭义名若冠昬射燕聘乡饮酒之言义也澄曰凡仪礼经中

  • 卷一百七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九日本山井  物观 撰论语第四述而第七考异古本经德之不脩下学之不讲下闻义不能徙下不善不能改下共有也字 吾不复梦见周公下有也字 举一隅下有而示之三字足利本作示之无

  • 卷十·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僖公二经【庚午】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説卒【杜四同盟林桓公卒子襄公兹父立○御鱼吕反説音悦】○夏公防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杜周公宰孔

  • 乐者,天地之和也(1)·戴圣

    ——以礼乐维护秩序与和谐 【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2)。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3),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4)。中正

  • 贤愚经卷第四·佚名

      (二二)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二十一(丹本无此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围绕恭敬。尔时佛赞智慧行者。欲成佛道。当乐经法赞诵演说。正使白衣说法。诸天鬼神。悉来听受。况出家人。出家之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辩真实品第三不妄名真。非虚称实。体即十种。若有若无称彼法而论故名真实。此品广释名辩真实品。虽辩相品已辩三性。前依境说。今说于境起行。而说以三性为依显余九真实故。论曰。已辩其障当说真实。述曰

  • 阴真君还丹歌注·陈抟

    古代内丹术书。旧题宋希夷陈抟注。注解根据阴阳五行、四时运转的理论,说明脏腑的位置,修炼的时机、方法和功效;还对内丹术语,如河东、金砂、甲乙、朱雀、金华、子卯、龙虎、鼎器、火候、炉室、真砂、真汞等作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