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万历元年十一月丁丑朔

○戊寅总督王崇古辩给事中刘铉劾<婠勶-釒>因言俺答封贡皆  先皇独断之明辅弼折冲之略臣不过奉扬休命勉事规画又言贡市覊虏乘暇修补诚中国御夷长策八事经略各有成绪今恶臣者多日冀望边衅之起幸言之中甘心于臣恐后日任事者用臣为戒不虑国家之患将使先皇柔远之余恩庙堂制虏之弘略因此阻坏  上慰答令遵旨供职

○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刘尧诲奏闽省自有倭患岁增兵饷四五十万后渐减至一十八万有奇原额雇募客兵三十四营六百余名后止留一十五营主客各半至前任抚臣殷从俭又放去客兵三营半因减饷二万八千有奇岁额止一十五万六百今海贼未殄前放去客兵既须募补则亦当议足原饷请留今年税契银一万并暂借明年济边盐折银二万二千二百俟徵丁米银补解户部覆如尧诲议仍请查该省存留余粮徵抵兵饷俱报可

○己卯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上<婠勶-釒>乞罢不允

○庚辰大学士张居正等题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近年以来章奏繁多各衙门题覆殆无虗日然敷奏虽勤而实效盖鲜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请申明  祖宗成宪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  明旨或覆奉钦依转行各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限置立文簿存照仍另造文册二本一送该科注销一送内阁查考其各抚按官奉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即建言立法者亦虑其终之罔效不敢不慎其始矣致治之要无踰于此诏依行仍诏不系钱粮紧要及年远难完者明白奏请开销毋费文移烦扰

○调山西副使洪忻于山东

○辛巳辅臣张居正侍  上于文华殿语及宫人张秋菊逸大事  上言此人系  先帝潜邸旧人素放肆  圣母止欲笞之五十朕曰此人罪大不可宥杖之三十发安乐堂煎药矣居正对曰  圣母慈仁不忍伤物  皇上君主天下若舍有罪而不惩何以统驭万民  上曰然法固有可宽者亦有不当宽者居正对曰诚如  圣谕昔诸葛亮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正此之谓

○科臣刘不息等论朱希忠不宜追封王爵言追封以军功为主张懋在  武庙时讨逆贼获曹钦虽系军功议者犹以为终非奇异之比先成国公朱辅坚执以为不可王希忠在国果忠臣在家必孝子其忍违辅之志冒王爵之封御史杨相等亦以为言  上皆不从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何玉德奏入觐事宜一曰计罢闲之官以杜起用一曰精卓异之选以昭激劝一曰严复任之限以戒瘝旷<婠勶-釒>下吏部

○命太仆寺发马一千匹并马价一万八百有奇于蓟辽军门

○壬午升工科左给事中朱南雍为礼科都给事中刑科右给事中侯于赵为兵科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裴应章汤聘尹为户工二科右给事中

○河道侍郎万恭奏江南运道延袤八百余里每岁夏初开运河水充溢运道无虞今改于年前十二月开帮正属各河浅滞诸坝断流京口封闭之候挑浚工费动以数万计仰给于遵河银是以杯水救车火且病农派夫于丁田则病民借办于铺行则病商取给于协济则病邻俱属偏佑非久计也查江南漕粮几二百万石每石旧带徵雇船脚米七升近瓜洲建闸运船径抵水次交兑此未遂蠲宜仍每石徵一升岁折银一万两查各府河务轻重分发收贮名曰运河银凡运漕渠挑浅筑堤建闸修坝雇募夫役买办什物一应工费悉此项内动支应用分毫再不干扰农商贻累邻境以瓜闸所省江南之费为江南运道通融之用似为长便下工部覆行之

○癸未调补被劾福建副使熊俸于山东

○给虏酋顺义王俺答佛像番经赏前传经番僧二人禅衣坐具纻丝番僧衣并靴袜授在虏番僧九人官仍给禅衣坐具僧帽及给其番官四人彩叚二表里木绵布四疋礼部覆王崇古请也○甲申顺天府府尹施笃臣题议处厢户言厢户之设始自永乐初钦取江南富民三千户填实京师分派宛大两县寄籍至弘治间正存二百余户以□摄烦扰奏先佥解每户岁徵银五两尽给存户为津贴安家□费后因春秋陵祭乡会武闱及各衙门取用物件等项两县里甲供应不前暂令各厢户备办遂沿习为常各户岁给领前银轮流供办嘉靖间户部见所解前银数多发贮太仓备边银去差存逃亡过半议者乃请每县各给银三百两供应繁难不敷措办日逐赔补渐益凋零今两县仅存厢民五户每岁置办家火冗费丛杂难以悉举大厢户非土著之民供办非额设之役所有之资既已收其八九所供之役又未蠲其一二贫者流移奸者□避见存五户惟余残喘岂  祖宗填实京师之原意乞将解到安家银每县岁添给二百五十两仍清查影射与五户一体当差户部议每县止添给二百两

○遣侍郎汪镗祭  三皇于  景惠殿

○工部办事进士邹德涵奏王守仁宜祀孔庙又言众心同悦者莫甚乡原春秋最诋訾者莫甚孔子求无一诋訾之人然后议祀则当首乡原次孔子矣<婠勶-釒>下礼部

○乙酉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陆树声奏乞休致不允

○丙戌以山东河南二省钱粮未完州县掌印官三十二员降级俸有差移河南杨庄店巡简司于固城仓为固城巡简司

○戊子大学士吕调阳辞太子太保之命不允

○录界岭桃林二口斩获功次升授官军一十三员名

○庚寅赏朵颜等三卫补贺夷人叚绢衣服靴袜等物

○兵部奏太仆寺见在堪兑寄养马共一万八千二十九匹其明年应徵马匹真定大名济南开封卫辉彰德六府派取本色四分折色六分其余各府州县尽派折色南直隶例本折兼派今量派本色二分折色八分照例不分南北每匹俱徵银二十四两

○辛卯  上御皇极殿

○太常寺官奏冬至大祀是日夜望月食初亏丑四刻至寅初三刻食既

○大学士张居正历从一品俸六年考满吏部请加恩典  上令支正一品俸进中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中书舍人

○发太仓银三万八千二百九两于山西镇补主兵岁用不敷及河曲营新旧军马加添月粮之数从总督王崇古请也后遂为年例

○授北虏都督同知黄台吉等散官仍给敕书一道

○壬辰  今至大祀  上御皇极殿传制誓戒百官

○以辅臣张居正六年考绩赐银五十两纻丝四表里钞五千贯茶饭五卓羊三只酒三十瓶又持谕先生启沃朕心平治天下功在社稷兹当六年考满特于例外加赐银一百两蟒衣斗牛各一袭少示优眷不必辞居正<婠勶-釒>谢  上复报闻

○复除工科左给事中魏体明

○甲午大学士张居正<婠勶-釒>辞恩命不允

○升户部云南司署郎中事员外郎陈学会为鸿胪寺左少卿署掌寺事

○户部覆延绥巡抚张守忠请增年例银两言该镇官军多不满六万而马骡止二万上下额银七十万三千九百七十余两查节年所用少者六十二万多亦不过六十六万每岁尚余银数万两今岁称用七十二万余尚少七万三千且以岁用欲增银七万余两以岁入乃亏减银八千余两粮三万三千八百余石草二万四千余束国储所系事体重大必行彼处稽查明确方可议处  上是之

○  孝惠皇后忌辰遣泰宁侯陈良弼祭  茂陵

 ○乙未冬至命英国公张溶代祀  天于圜丘免行庆成礼

○遣武安侯郑昆等祭  九陵及各园寝至候为丑正二刻

○是日  慈圣皇太后圣旦  上御皇极门百官致词称贺

○丙申  上御皇极殿百官公服行庆贺冬至礼以未及大祥免宣表先期并免习仪

○丁酉兵科右给事中陈吾德因火作  慈宁宫后请停追封朱希忠王爵不从

○差官督建涿州胡艮河桥及北关外浮桥各一座  圣母捐赀也

○戊戌朝鲜国差陪臣赍表文礼物谢恩并贺长至令节宴待如例

○己亥赏朝鲜国陪臣彩叚衣服等物  慈宁宫后舍毁礼部等衙门各诣会极门奉慰

○庚子巡视库藏工科给事中梁式等请行各省立限追解内府拖欠钱粮并回报该部及巡视衙门以凭查考奉辅臣居正所请也

○四川万里箐寨魏文荣进贡马匹给赏如例

○辛丑给朝鲜国大统历日一百本

○壬寅命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范应期充纂修  实录官

○封襄王载尧生母刘氏为襄庄王继妃

○勒大同参游坐守等官薛邦奇等回卫闲住及行提问以按臣孙錝论劾也

○光禄寺少卿王缉等奏本寺供应器皿工部岁造八千四百件南京工部三千六百件共一万二千件倘有不敷题请添造前此一岁用至一万一千五百七十余件  皇上躬先俭约亲裁冗滥自正月至十一月用不满五千件比之往年减省大半经管内使仰承德意发出甚多俱堪再用今库贮器皿共一万五千四百余件收存完好尽彀供应且库房充满无复贮处乞将明年分器皿量造二千件送用其余一万件俱暂停止工部覆如缉议报可○甲辰礼部尚书陆树声四<婠勶-釒>乞休  上犹不允

○乙巳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永差陪臣赍表笺朝贡请袭封王爵下礼部行福建镇巡等官查勘具奏

○兵部覆巡按直隶御史孙錝条陈六事一察虏情言宣谕俺答令其钤束黄把二酋一同效顺益著忠诚如二酋顺逆不常必因事诘问无致堕彼术中一急工程言宣大工程行令分别冲缓先期速完仍以坚固为主至修筑大同归并之堡亦必及时兴举其规制必如尹耕乡约所议一练战兵言令各该将领将所部兵严加挑选勤行训练务要节制分明真如身使臂臂使指期为堂堂之阵以收万全之功一明边界言行沿边将吏将边墙倾圯可通往来之处作速修补完全时加禁约不得与虏私相往来若有夷使谋事必验有酋长真正番文方许放人送督抚等衙门一重冲衢言宣府东路为南山屏蔽土木榆林二驿属在岔西最号冲衢乞将土木改设守备其原设操守移驻榆林事在彼中宜行督抚从长酌处一除积害言行边臣清查各堡军士其有包项雇觅无籍老弱之徒尽行汰革遗下名粮一面开单清勾一面选士著精壮者充补一切积猾客商放债包军把持为患者严加禁治俱依议行

○兵部覆巡捕提督署都督佥事尹凤条陈十事一补给额马以便追捕一严选尖哨以备剿捕一革退老弱以图实用一议处下夜以备不虞一严禁逃军以祛宿弊一裁革冗员以便责成一立公补册以杜夤缘一重赏赉以励人心一修理公署以便行事一修理教场以便操练十事中惟议以各地方把总兼管尖哨领哨把总仍不裁革其余皆如凤议上依行之

○是月减释山东重囚二十七名

猜你喜欢
  卷十四 恭帝·王夫之
  ●姓氏目·劳格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二·胡宏
  卷七十九下·郝经
  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佚名
  一三一一 谕内阁所有武英殿国史馆等承辩空函各书着派八阿哥等督饬赶办·佚名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佚名
  卷五十四·司马迁
  二一 劲草·周作人
  崔浩传·魏收
  钱习礼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九十八·佚名
  卷三十八·雍正
  卷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回 奉君言又生巧计·陈端生

    第四十四回奉君言又生巧计诗曰:锦衣玉食珥金貂,运际明良佐圣朝。更荷衡文悬藻鉴,职司鼎鼐阴阳调。话说见礼已毕,少不得要献茶略坐。郦丞相是绝世聪明的人,看那侍讲学士不住地低头忍笑,心内就知此番是必不能脱身的了。暗暗

  • 原序·吕诚

    ●来鹤亭集原序苏之邑凡六大率风浮俗淖大家尚气势交关贵人视文艺蔑如也独崑山多才子魁出者往往称吕袁袁曰子英吕曰敬夫也两人为诗风流俊采皆一时之选予固未能优劣之予诗喜乐府古体子英虽多为予和之敬夫又必争鸣於右自

  • 六娘想继春刺目·佚名

    【剔银灯】(旦上)一身死又转来,身?冘误君身乜该再。(占上)天地有目娘回转,今又怨切做乜个 (旦)幽明虽不同,算来总是梦。我身虽在世,终为未亡人。桃花,死了,讨我在世乜事?(占)一生一死,事有天理。一官虽死,留得阿娘在世。二家爹妈亦有靠

  • 六七六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六七六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初三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四·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七言律诗十二首谨序】司经局洗马【臣】梦 吉【臣】闻立极统元之圣授图益地之君或制五兵或张九伐盖兼弱攻昧讫声教之大同禁暴戢凶佐雍熙之郅治皆秉如神之智本至仁之心如权重轻不爽铢黍如度长短不失毫厘

  • 温子升传·魏收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陰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陰郡事。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

  • 翟溥福传·张廷玉

    翟溥福,字本德,东莞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任青阳知县。九华山有虎为患,溥福令山神消除了虎患。以后,调任新淦知县、刑部主事,晋升为员外郎,为刑部尚书魏源所器重。正统元年(1436)七月,朝廷诏令举荐廷臣为州郡太守,溥福由于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七·吴楚材

    东汉纪孝献皇帝纲 乙未,二十年,春正月,立贵人曹氏为皇后。纲 夏五月,刘备、孙权分荆州,备使关羽守江陵;权使鲁肃屯陆口。目 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数劝孙权取蜀。权遣使谓备,备报曰:“备与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

  • 春秋集传辨疑卷六·陆淳

      僖十七年夏灭项  公谷皆云齐灭之为齐桓讳也啖子曰按其文义乃是鲁讳岂可为齐讳而鲁自取恶乎齐桓虽贤灭项非合义何得为之讳乎为齐桓而称鲁君非臣礼  僖十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孔子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 【译文】 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贡问孔子说:“管

  • 春秋诸国统纪目録·齐履谦

    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所谓春秋者古者史记之通称也何以明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庄子曰春秋先王经世之志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皆非谓今之春秋也又尝考之古文有夏商春秋又有晋春秋国语晋羊舌习于春秋

  •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三    宋 吕大圭 撰文公  春王正月公即位【元年】或问书即位之説曰案春秋十二公书即位者八然隠以十一月薨而桓以正月书即位僖以十二月薨而文以正月书即位文以二月薨而宣亦以明年正月

  • 佛说医喻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中。与苾刍众俱。是时世尊。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等为四。一者识知某病

  • 菩提心义(海运)·佚名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发起之相。具在众经。大事因缘莫过于此。欲正修觉不可不知。随所见闻略辨其相。菩提心义。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识体性。三辨一异。四明相状。五述行愿。初释名义者。梵云菩提此翻名觉。众生迷

  • 卷第八·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八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佛说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品 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神咒经一品 阿夷驺咒病经一首 佛说咒六字神王经一品 尼乾陀天所说生难咒一首 大自在天王所说咒名摩醯首罗天一首 大自在天及其眷属所说

  • 宝真斋法书赞·岳珂

    廿八卷。著录。宋代岳珂撰。珂(1183—1234年),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汤阴(今河南)人。鄂国公武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史。是书以其家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各系以跋而

  • 大声集·万俟咏

    词别集。北宋万俟咏撰。一卷。咏字雅言,一说名雅言, 自号词隐。约宋哲宗元祐间在世。崇宁中(约1104)充大晟府制撰,按月用律制词。黄庭坚称为一代词人。原有《大声集》五卷,周邦彦为之序,后佚。近人赵万里辑成此编,收词二十

  • 浦阳人物记·宋濂

    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学博览群书,尤攻经学,为文有古风,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