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
【译文】
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贡问孔子说:“管仲是不是仁呢?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主子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都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应当观大节,看主流,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细微未节,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以小节之过否定大节,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盘否定。
当然,这样说并没有鼓励你在小节上蓄意越轨犯规的意思,而只是说对人不必求全责备而已。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指出而不容许钻空子的。
猜你喜欢 卷八(庄元年,尽十年)·孔颖达 卷六十七·陈祥道 居业録卷七·胡居仁 春秋辨义卷二·卓尔康 第三章 9·辜鸿铭 卷一百九十二·山井鼎 卷九十八·山井鼎 第21章·老子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佚名 生经卷第二·佚名 第十八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