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六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八年。戊午。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  

○遣官祭孝德皇后殡宫。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咸丰九年时宪书。  

○谕内阁、德兴阿奏、司道大员、迁延摇惑、请旨革职一摺。据称江甯藩司杨能格、闻浦口师溃后。即从扬州开船。复由邵伯至里下河。屡次迁移。以致居民搬徙。纷纷失所。又将军火器械遗弃湾头等处。实属遇事慌张。心存畏葸。淮扬道郭沛霖、逃避出城。已有应得之咎。又妄禀官军溃退。摇惑人心。尤属可恶。杨能格着即革职。暂行留任。郭沛霖着先行革职。均交邵灿、庚长、将德兴阿所参各款。确切查明。据实参奏。  

○又谕、胡兴仁奏、甯海县土匪戕官踞城、旋经扑灭、克复县城一摺。浙江甯海县地方。土匪聚众滋事。阑入县城。署知县邹全节抵御被戕。经署提督阿麟保等、派拨兵勇。会同绅团。奋勇迎剿。枪炮齐施。杀毙匪党多人。该匪溃围逃遁。又经甯波府知府张玉藻、堵截杀毙七八十人。追杀被逐落水死者、不计其数。当将县城克复。办理尚为妥速。在事出力文武绅团。着胡兴仁择尤保奏。候朕施恩。毋许昌滥。  

○予浙江甯海阵亡知县邹全节、祭葬世职。  

○甲辰。上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桂良等奏、沥陈夷情、并办理棘手情形一摺。总以夷人不肯罢弃条约为言。在该夷自不肯轻罢前议。原欲桂良等竭力设法。以图补救。乃历次奏报。于内定办法。业已置之不论。而此次摺内。竟并驻京一节。亦有不能挽回之势。然则朕派桂良等前往上海。又命何桂清会同商办。岂真专为税则计耶。桂良等接奉叠次严谕。既知惶悚。尚非全无天良。不过希图了事。不知目前兵端。固不可开。将来后患。岂可不虑。所谓以该夷之财。制该夷之命。不过徒托空言。岂能确有把握。总须将前谕四事。尽力挽回。即不能照内定办法。亦可勉从所谓。若徒事作难。必欲邀朕允许。然后将就了局。一奏塞责。试思桂良等、在津滥许该夷所求之事。据奏原思日后挽回。若至今仍无补救。不独无颜对朕。其何以对天下。何桂清身任封圻。特命会办要事。而坚执己见。竟于国计无裨。桂良等随同附和。牢不可破。清夜扪心。亦当自愧。前据奏称、该夷李泰国尚肯为我出力。何以此时并未见其相助说合。即前在天津。所觅内线黄姓诸人。桂良等所恃为转圜者。何奏报中未见提及。如果似此情形。桂良等亦何所恃而轻许于前耶。至该夷欲赴汉口。尤须力为阻止。此时沿江贼船充斥。若夷船误被损伤。中国岂能任咎。若因夷船经过。而我水师停兵相让。设或贼船跟踪直上。岂不搅我长江大局。该夷既真心和好。岂有不可理谕。着桂良等、剀切止之为要。叠次批示之后。本已无可再谕。朕不惜谆谆告戒。尚冀桂良等尽力图维。以全大局。当此国家多难之时。尽一分心力。即为天下消一分祸害。桂良等受恩深重。身在局中。责有攸归。朕不能再为曲谅也。将此由六百里密谕桂良、花沙纳、何桂清、并传谕明善、段承实知之。  

○又谕、本日据胜保奏、怀远逆匪。时图出扑。请派大员赴颍。专司剿办。或令楚军赴正阳关扼剿等语。怀远捻匪。叠经官军击败。仍思窜扑马头城、洛河街一带。并图窜扑寿州。胜保现须规复天长。以固东路大局。其势自难兼顾。剿捻事宜。本系袁甲三督办。俟唐训方等、所带湖北兵勇四千名到徐宿一带。即着与傅振邦、会同办理徐宿剿匪事宜。袁甲三即行酌带所部兵勇。折回颍州正阳关一带。妥筹防剿。以杜匪众沿淮上窜。并可与翁同书联络声势。东西夹击。本日据德安奏、业已行抵邵伯。惟该处并无兵勇可归统带。久留无益。着胜保即将该提督调回盱眙。令其随同该大臣进剿。胜保所请筹拨饷需。已谕令何桂清、庚长、于海关盐课项下。筹拨银四五万两。并谕瑛棨、将应解饷需。改道由清江等处解往矣。将此由六百里谕知胜保、翁同书、袁甲三、并传谕傅振邦知之。  

○又谕、胜保奏、饷需匮乏、请饬迅速筹拨、并改道运解各等语。胜保军营饷需。前因皖省经费支绌。仍令由豫省派员办理。随时接济。自胜保督兵南下。怀远匪众。两次扑扰马头城。遂致西路饷道梗阻。现虽经翁同书通融接济。而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此剿办正在得手之时。岂容以饷需不继。贻误大局。着何桂清、庚长、即于海关盐课项下。筹拨银四五万两。委员迅速解赴胜保军营。以济急需毋稍迟缓。现在胜保由盱眙进攻天长。并着瑛棨、嗣后筹解胜保军饷。改道由徐州清江盱眙一路前进。以免延误。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楚军克复安徽舒城县城。总兵官李续焘、下部优叙。赏参将黄胜日、谢永祜、巴图鲁名号。均以副将用。余升叙有差。予阵亡外委邓益胜、杨熊、祭葬世职。文童蒋益深、祭葬世职如从九品例。  

○乙巳。谕内阁、前据胜保奏、捻首李兆受、请献滁城、归诚效顺。当经准其免罪。并允所请。赏给三品顶带花翎。俟立有战功。再行保奏。兹据胜保奏称、大兵进攻天长。李兆受分众驻守来安。甚为出力。旋复仗兵内应。克复天长。并赴滁州。率所部下壮归顺。自愿进袭全椒。以图报效。实能输诚归正。奋勇立功。自应先给官阶。以示嘉奖。李兆受、着更名李世忠。以参将即行补用。如续有劳绩。再由胜保奏请奖励。其部下出力头目。着该大臣查明核实奏请恩施。此后中路军营。遇有被陷贼中。弃邪归正者。果能立功自赎。克复城池。亦当一体施恩。以昭激劝。  

○谕军机大臣等、胜保奏、官军克复天长。并李世忠投诚出力各摺。均已明降谕旨、照所请奖励矣。另片奏称、怀远捻匪。复扑马头城。徐广缙等、兵勇失散。与翁同书奏报怀远捻逆、于十八日攻扑寿州、焚掠数十里情形相同。翁同书因有贼匪窜扑定远之信。已将派往庐州之兵、撤回定远。并函致胜保、拨兵援应。是尚未知龙泽厚一军。已有挫失。现在天长已复。胜保即日折回西路。定远当可无虞。其攻扑寿州之匪。据翁同书又称已向怀远退去。其出没靡常。尤应严加防范。着胜保于折回后。与翁同书妥筹堵剿。并查明徐广缙、龙泽厚、所带兵勇。退至何处。有无溃散情形。至楚军已克舒城。进攻三河。相距庐州不远。南北夹击之机。亦不可失。李世忠既有攻袭全椒之举。则由和州无为而下。皆可责令设法攻拔。各该处城贼、与李世忠素相熟习者、自复不少。或设法内应。或以次进攻。但须官军为之协助。亦未可任其独往独来。自成一队也。胜保请拨江北步队一千名。驻守天长。已谕知德兴阿拨往。至该处马队。恐难分拨。翁同书所请酌派师船。驻泊裕溪口等处。除谕知和春、令吴全美、李德麟、分拨布置外。杨载福水师。现在图攻安庆。踪迹无定。如能攻剿得手。自可通融兼顾。此时尚难抽拨。东坝应防之处。亦谕知何桂清、赵德辙、派员严密盘查矣。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胜保奏、请于江北军营拨兵前赴天长。并据德兴阿奏、请拨陕甘兵助剿各等语。天长贼匪。业经胜保攻剿。将县城克复。惟因怀远捻匪、时图窜扑。胜保尚须亲往督剿。未能久驻。该处已派游击保英、留失驻守。但兵力尚单。请饬德兴阿速拨步队一千名。前赴天长。会同防守。另拨马队二三百名。赴胜保军营等语。德兴阿收集马步各兵。为数不少。但恐马队无多。着即酌拨步队一千名。派员管带。即日前往天长。会同胜保所派游击保英、驻劄天长。以资防剿。至德兴阿所请于陕安镇标内、挑拨精兵二三千名。赴扬调遣。现在陕甘官兵。出征者多。未能再调。况属缓不济急。惟有浙江调回之副将朱承先等、兵勇一千七百余名。并陶茂森等、兵勇一千一百名。即日可到扬州。此项兵勇。准归德兴阿酌留调遣。并速筹克复六合江浦等处。以赎愆尤。所称谍报溧水克复。咨商和春拨兵之处。如果溧水已克。江南军营。尚有余力。亦自可分兵相助。已谕令和春等、量为酌派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翁同书奏、皖贼欲图下窜、请饬严防等语。皖省巢湖水师战艇。素称得力。自庐城失陷。此项船只。被毁无存。现在贼踞巢县庐州。其裕溪口、针鱼觜等处。均系出江要路。该处并无重兵扼劄。着和春即饬总兵吴全美、李德麟、酌派师船。驻泊该处。以资扼守而重江防。至东坝为下窜要隘。苏郡系财赋之区。该贼垂涎已久。据称贼匪于太平府之金柱关。设卡抽厘。直达东坝。深恐东坝委员。但顾抽厘。不知盘诘奸宄。并据胜保奏称、探知贼匪已在无为州之运漕等处。掳取民船千余只。先用千人薙发。扮作商贾。由西梁山径赴太平关。直抵东坝。偷犯苏州各等语。似此情形。不可不严为之备。着何桂清、赵德辙、迅即选派公正道府大员。驻守东坝。认真盘诘。如有商船形迹可疑。暗藏军器者。立即拏获讯究。以塞乱源。苏州府城。人烟稠密。恐有奸徒溷迹其中。并着该督抚、派委干员。于省城及浒墅关等处。认真稽查。毋令贼匪潜踪。再据德兴阿奏、江北须添兵剿办。已咨和春再拨精兵二三千名。俟周天培一军到齐。再行拨回等语。现在溧水如已克复。南岸兵力有余。即可移缓就急。并着和春酌量办理。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蒋霨远奏、镇远府城失守、并兵单饷缺情形一摺。贵州镇远府城失事。据称究由兵丁缺饷溃散。现在贼势鸱张。韩超一军进剿。尚形单薄。而各营积欠已久。所到协饷无多。实属异常紧迫。湖南贵州。唇齿相依。着骆秉章、就近添调在防官兵。派员管带。迅速赴黔。协同该省官兵助剿。以壮声势。其随营军饷。及从前奉拨未解各款。并着宽为筹备。一并带往。以资接济。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詹事府詹事殷兆镛、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克复安徽天长县城。予副将庆瑞、以总兵官用。赏道员贾臻、二品顶带。知县汪景度等、花翎。从九品苏殿华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追予江南六合阵亡总兵官罗玉斌、提督衔。道员温绍原、布政使衔。知县李守诚、知府衔。并祭葬世职。建立专祠。  

○丙午。上御洞明堂句到新疆、贵州、福建、湖南、奉天、情实罪犯。停决贵州斩犯一人。福建斩犯一人。湖南斩犯六人。奉天斩犯二人。余三十八人予句。  

○谕内阁、玉明奏、遵旨修补红桩、并酌办章程一摺。永陵照山周围红桩曹□少朽。既经该将军派员敬谨查勘。着即饬令该委员等、先期采办木植。俟明岁春融。如数栽补。并按月轮派防御一员。会同该界官常川稽查。如遇有樵采等犯。即行查拏究办。并饬兴京城守尉、通判、按季亲往巡视。加结呈报。仍着该将军随时派委妥员。严密查察。如有扶同徇隐情弊。一并从严参办其马尔墩岭原设红桩。并着一体补栽。以符旧制。  

○又谕、玉明奏请添设堆房等语。昭陵原设堆房四处。间隔稍远。稽查恐难周密。着照所请。再行添设堆房四处。轮派官兵巡守以昭慎重。  

○又谕、玉明奏、盗风未靖、请设法严缉一摺。盛京地方。每有骑马持械结伙游行之人。缉捕各员。往往因访查未确。不敢骤行拏获。以致盗风日炽。着玉明严饬各该旗民地方官。随处躧访。如遇有骑马持械。三五成群。形迹可疑者。无论有无抢劫情事。即行盘获解省究讯。如讯无劫窃确据。即着随时开释。俾免拖累。傥查有赃证明确。实系盗贼。即照例送交盛京刑部。严行惩办。以靖地方而安良善。  

○钦差大臣大学士桂良等、奏报上海军情紧急。夷性难训。现在商办情形。得旨。该督既可离沪。王有龄何不能离。明系该员事事把持。总恐他人收效。况该督司此次办理夷务。独存成见。不准他人入手。殊属胆大。桂良等甘为其指使。更不可解。况此摺铺叙粤捻各逆情形。于夷务不过寥寥数语。又未能将节经训谕之四层。逐款筹办。该督此次任意之所愿为。一发莫遏。是亦视朕旨若弁髦。罪有浮于耆英者。  

○以直隶通州协副将汤苏、为宣化镇总兵官。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汶上县民张汝立妻靳氏。  

○丁未。谕内阁、崇恩奏、前任臬司、在途患病、恳请回旗等语。丁忧安徽按察使恩锡、百日孝满。本系回省办理粮台。现仍简署安徽按察使。既据崇恩查明该员患病属实。着准其暂行回京就医。毋庸开缺。仍着该旗都统等察看。一俟病痊。即行饬令赴任。毋许逗遛。  

○以阿克苏办事大臣海朴、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实授舒精阿、泰甯镇总兵官。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贵州威甯镇总兵官怀塔布、因病解任。以江西抚标中军参将遮克敦布、为贵州威甯镇总兵官。  

○以攻克安徽黄池等处出力。署提督周天受、总兵官傅振邦、下部优叙。赏都司田宗兴、刘仁福、巴图鲁名号。游击陈玉喜、石玉龙、守备周世兴、刘仁禄、盛世忠等、花翎。从九品沈琦等、蓝翎。余升擢有差。  

○以河南角子山剿匪出力。总兵官邱联恩、下部优叙。赏守备谢荣升、花翎。把总李象安等、蓝翎。余升擢有差。  

○以叶尔羌制造炮械出力。予守备田丰等、升叙有差。  

○以蒙功冒赏。革浙江带勇都司曾得胜职。并逮问。  

○予江西玉山等处阵亡知县刘福林、汤世铨、县丞诸寿山、参将胡定国、守备庞大文、千总马润卿、把总吴正标、周全龙、许廷灿、外委林启泰、吴大福、祭葬世职。  

○赏故和阗伯克萨木萨克长子木沙、五品顶带花翎。世袭罔替。并豁免应交粮赋。  

○缓徵陕西清涧、府谷、神木、三县被雹被旱村庄旧欠额赋。赈给清涧县贫民一月口粮。  

○豁免叶尔羌被扰地方额徵布匹。  

○戊申。上诣安佑宫行礼。  

○以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察杭阿、署正白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满洲参领博铭、署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以镶红旗满洲副都统爱仁、暂署管保定等五处官兵事。护军统领春佑、署左翼前锋统领。  

○展缓山西洪洞县被扰地方旧欠额赋。  

○己酉。颁朱谕。御史孟传金奏、中式举人平龄、朱墨不符、物议沸腾、请特行覆试一摺。着派载垣、端华、全庆、陈孚恩、认真查办。不准稍涉回护。并将摺内所指各情。可传集同考官。一并讯办。  

○谕内阁、翁同书奏、访闻徽甯等府愚民、传习花会、请饬严禁一摺。据称徽甯等府。近来传习花会。棚厂林立。刀矛杂陈。局赌输赢。土豪恶棍。因而渔利。猾吏奸胥。为之隐庇。愚民堕其术中。败产倾家。甚至酿成命案。大为风俗人心之害。业经该抚严饬查拏。出示禁止。惟皖南地方。距省较远。该抚稽察难周。并恐浙江壤地毗连。不免沾染恶习。着张芾、胡兴仁、通饬各府县。一体严禁。实力访拏。并责令地保举报。如有劣绅包庇。恶棍把持。及地保等通同容隐。一并从重治罪。该地方官如敢视为具文。别经发觉。即着从严参劾。以挽浇风。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杨能格奏、大营军溃。德兴阿令放全饷。曾谕该大臣等、嗣后仍照旧章核实开报。兹据杨能格奏、各营清册。至今仍未造报等语。军营领饷。必先按实在名册。以杜虚糜。德兴阿溃退之后。兵勇伤亡甚多。名数必不足额。何得任意滥支。昨因德兴阿奏参杨能格节节退避各款。当谕令邵灿、庚长、确切查参。如杨能格不胜粮台之任。着即撤回。另派梁佐中就近暂行办理粮台事务。本日览杨能格奏、因被德兴阿参奏。哓哓置办。实属奸巧。着邵灿等、即将杨能格撤回。迅饬梁佐中前往暂办粮台事务。一面咨照何桂清、遴员接办。其德兴阿所参杨能格各款。仍着该漕督等、查明具奏。至兵勇清册。饷项攸关。德兴阿业经获咎。不得任听营员。仍照从前兵数领饷。致滋弊混。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德兴阿、邵灿、庚长、并传谕署江甯布政使淮海道梁佐中知之。  

○又谕。翁同书奏、请派员赴皖、总办粮台等语。安徽办理粮台之署臬司恩锡、昨据崇恩奏、该员在途患病。恳请回旗。已降旨准其暂行同京就医。一俟病痊。即行赴任。不准逗遛。如该员回京后。一时不能就痊。恐耽延时日。此时着翁同书、即于皖省道府中遴派一员、暂行办理粮台事务。以专责成。至所奏部拨苏省江海关银十万两。请饬部改拨之处。已交户部另行筹拨矣。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官文奏、遣撤马队官兵、请准照数选换、并请派拨西丹赴楚一摺。吉林黑龙江马队官兵。自调拨楚北以来。屡立战功。惟经节年伤亡遣撤。存数无多。现在进剿皖豫各匪。正资得力。所有此次遣撤伤病官兵一百零六员名。着景淳、奕山、即照数选换精壮。迅速饬赴湖北。毋稍迟误。至请调两省西丹。并着该将军等、体察情形。如尚可调拨。即着各派一二百名。配齐军装器械。拣员管带。一并前赴湖北。交官文调遣。以资攻剿。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以理藩院尚书瑞常、署步军统领。  

○以江西新城县截击福建窜匪出力。予道员刘长佑奖叙。阵亡千总许其锡、把总王大廷、唐柄兴、黄恒山、李才盛、祭葬世职。  

○庚戌。谕内阁、御史富稼奏、请饬严禁钱市卖空买空一摺。据称钱市旧规。各持现银现钱。互相交易。近日市间。多有凭空言买卖之人。并各官号影射买银之弊。故银价日昂。百物因之腾贵。小民生计愈艰。大为闾阎之害。着顺天府五城。迅即出示严禁。如查有空言买卖银钱者。立即严拏。照刑部新定章程惩办。失察官员。照例议处。并将代保之经纪。一并严惩。以儆奸商而平巿价。  

○又谕、德兴阿奏、招集诸军、奋勇进攻、拟严定章程、以示劝惩一摺。江北一军。自浦口溃败后。仪扬相继失陷。马步中军。节次退缩。深堪痛恨。现在扬州仪徵。先后收复。天长亦已攻克。而六合尚为贼踞。若不严定章程。使各员弁知所劝惩。愧愤图功。其何以奋勇剿贼。迅速廓清。各省军营出缺。向尽军营人员拔补。原以杀贼立功。用昭激劝。此次浦营溃败。各将弁战死行间。纷纷开缺。而畏贼全躯之辈。转得唾手迁官。殊不足以昭公允。除德兴阿另请拔补数员外。所出协领以下、至骁骑校。副将以下、至都司守备各缺。均着咨明直省将军、督抚、提镇、令各归本营按班序补。俟续有战绩。再复军营拔补之例。以昭激劝。至兵勇之奋勉。全恃将领之倡率。若将领见贼先退。各员弁兵勇。必更望风而靡。嗣后旗营自参领协领以下。绿营自副将以下。遇有临阵退缩者。该统兵大臣。一面奏明。一面即于军前正法。副都统总兵以上。奏请严加治罪。其遇贼逡巡。情节稍轻者。亦着将累次保案。分别奏请撤销。以肃军令。至兵丁防剿数年。受伤患病。难期得力。自应将随营最久之兵。分别抽撤归伍。仍由原营换调精壮。补足原额。庶不至以疲乏充数。军营文案委员。暨随营粮台委员。履险相随。准其从优保奏。其后路总办粮台委员。止可与团练捐厘诸员。分别请奖。不得过优。以杜侥幸。至所奏随营出力文员。向来止准免补本班一次。未免阻其上进。应请准予免补两次之处。着该部议奏。经此次严定章程之后。该大臣务当策励将士。奋勉图功。以赎前愆而观后效。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德兴阿奏、江北须添兵剿办。谕和春等察看。如溧水已克。南岸兵力有余。酌量移缓就急。本日德兴阿奏称、周天培援军未到。请旨饬催。并前次张国梁所留兵二千六百名。恳勿调回江南等语。自为厚集兵力。图攻六合之计。惟溧水是否克复。尚未据该大臣等奏报。南岸军情。亦关紧要。除张国梁留下之兵。仍着留防江北。毋庸调回外。其德兴阿续向和春咨调之兵。着和春等、酌量情形办理。由浙调回之朱承先等、所带兵勇。现闻赴援溧水。俟克复后。即行饬赴江北。将来周天培全军到齐。亦即统交德兴阿调遣。俾得由仪扬前进。会同攻复六合县城。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怡亲王载垣、署正红旗汉军都统。理藩院尚书瑞常、署正蓝旗满洲都统。都察院左都御史绵森、署镶蓝旗汉军都统。  

○辛亥。谕军机大臣等、夷务办法。自桂良到上海后。朕于奏报内、业经叠次批示。本已无可再谕。本日据何桂清奏、同抵常州。复将夷务棘手情形。缕晰陈奏。当此时事艰难。该大臣等受朕深恩。谅不敢竟昧天良。希图迁就了事。但权衡时势。不但派员驻京。必须极力挽回。即内江通商。及内地游行。赔缴兵费。退还广东省城各要件。贻害甚大。均不可不设法阻止。桂良等专办夷务。固属无可卸责。即何桂清身任地方大吏。受此委任。亦当力图补救。所有办法。着仍遵前旨。将此四事。婉为转圜。与其称兵于日后。不如消患于目前。现议税则。该夷必有利益可沾。即可从此措手。不至即行决裂。四事若有转圜。其余即照天津、及上海、现定各款办理。该夷若诚心永远和好。则去此四件。必能长保无事也。至该夷之意。本欲移钦差于上海。如果说定时四事消弭。桂良等即可允其将钦差移至上海。专办通商事务。以后各国。如有商办之事。即在上海商办。广东仍照旧通商。俟该夷退出省城后。由两广总督妥定章程。不致民夷争斗。傥诸事定议后。夷船再至天津。即为背约。不能如今年相待。但此时大局未定。切不可早为宣露。桂良等当存之于心。届时再与宣说。如该夷回帆时。不与说明。转瞬来春。夷船复至天津。惟桂良等是问。至何桂清奏称、各处游行。虽不能禁止。亦当严定章程。以资约束。但恐既许游行。即无从限制。此时朕既肯毋庸拘泥内定办法。该大臣等、必当各矢忠诚。竭力挽回。为国计民生豫筹久远之策。谅桂良等亦必能仰体朕心也。将此由六百里密谕桂良、花沙纳、何桂清、并传谕明善、段承实知之。  

○又谕、王懿德奏、总兵周天培、在闽攻剿吃紧、不能赴援江北、咨商曾国藩派兵往援一摺。已于摺内严切批示矣。周天培一军。本系江南派援浙江。由浙赴闽援剿。虽据奏、该总兵在闽剿匪得力。现于麻溪桥等处扼要设防。正在与贼相持。未便移调他往。惟现在江北情形。较之闽省更为吃重。虽仪徵扬州、业经收复。而六合尚为贼踞。该虚并无劲旅应援。急盼周天培协剿。岂容闽省久留。至曾国藩统领官军。前据该侍郎奏报。已于九月初九日。驰抵建昌。即由杉关入闽等语。计此时已抵闽境。着曾国藩于所部兵勇内。酌分一军。驰赴洋口顺昌等处。会同闽兵剿匪。周天培即可交替。迅速赶赴扬州德兴阿军营。听候调遣。毋再延误。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壬子。谕内阁、崇恩奏、遵查才能出众人员、据实保奏一摺。前因王茂荫奏保山东单县知县卢朝安等、循声素着。谕令该抚确查保奏。兹据奏称、现任济甯直隶州知州卢朝安、前在单县署任。两次截剿逆匪出力。本年捻匪窜扰山东边境。该员带领民团。出境迎剿。金乡鱼台二县。赖以保全。皆由该员平日恩信及民。人皆用命。实系才能出众。堪膺保荐。卢朝安着先行交军机处记名。遇有山东知府缺出。请旨<闲>放。仍着送部引见。  

○谕军机大臣等、崇恩奏、击退峄县窜匪、并咨调赴徐兵勇回剿等语。此次逆匪。由萧县窜犯峄县。兵勇失利。致被阑入边境。经黄良楷带勇击剿获胜。该匪现已渐退。惟现在丰沛尚有贼踪。与河南会匪句结。曹、单、金乡、情形亦属吃紧。匪踪飘忽靡常。难保不复来窥伺。山东境内、兵力空虚。除曹单练勇、素称得力外。其余各县。恐未能一律整齐。着崇恩于附近江南河南边境各州县。选派公正绅士。会同地方文武。实力举行团练。以助兵力。遇有紧急。有备无患。至前由山东调赴清江兵勇一千名。据该抚奏称、现已截回兵四百名。自系因防剿本境起见。惟本日据袁甲三奏、临凤贼匪。复窜陷五河县城。该处距浮山盱眙蒋坝甚近。是清淮情形。仍未稍松。着该抚酌量情形。如东境贼氛稍定。而清淮尚须防剿。即仍将前项截回之兵。饬赴清江。交邵灿、庚长等、酌拨布置。以资得力。此次黄良楷接仗获胜情形。并着查明详细具奏。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予安徽阵亡参将常瑞、玉禄、营总鄂勒哲依、骁骑校富新、守备李殿元、千总耿超、把总高俊彪、外委张凤祥等、祭葬世职。  

猜你喜欢
  ●卷三·邵博
  卷之三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第九十四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一四四四 寄谕左都御史纪昀传旨申饬令将覆校各书务臻完善毋再舛误·佚名
  卷七十九·鄂尔泰
  卷八十四·傅恒
  丁大全传·脱脱
  沈繻传·张廷玉
  程本立传·张廷玉
  卷十三·佚名
  卷7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易孺·龙榆生

    易孺号大厂,又号韦斋,广东鹤山人。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三月十三日生。原名廷熹,字季复。早岁疑业广雅书院,为陈澧再传弟子。中年游学日本,习师范。旋从杨文会学佛。工诗、词、书、画,尤精篆刻。历任北京高等

  • 东海渔歌卷一·顾太清

    醉蓬莱 和黄山谷看秋山万叠,晓日曈昽,参萤相倚。画栋珠帘,卷高空清丽。老桂香浓,洞箫声远,作瑶池佳会。露缀花梢,风摇鬓影,夜来凉意。此景人间,几曾得见,月拥寒潮,无边云水。满酌天浆,宴鸿都道士。秘诀长生,沧桑变化,对绮筵罗袂。

  • 列传三十一·李延寿

    郭祚 张彝 孙晏之 曾孙乾威 邢峦 弟子昕 族孙臧 邵 李崇 从弟平 平子奖 谐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祖逸,本州别驾,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太武时,浩亲宠用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

  • 名山藏卷之五十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盐法记◆盐法记刘彝曰盐产不同有刮地而得者有风水而成者有熬波而出者有汲井而为者有积卤而结者夫刮地而得则今宁夏之盐也风水而成则今解州之盐也熬波而出则今淮浙之盐也汲井而为则今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百四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米价照常,每石六钱四、五分至七钱四、五分。百姓安乐。遂将正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磁器法琅之类。先

  • 卷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七乾隆二十年秋八月癸亥谕将军班第等筹办准噶尔生计上谕军机大臣曰准噶尔数年以来诸部互相残杀久失生业甚属困穷朕统一寰区不忍坐视特命大军平定伊犂救生灵于涂炭今闻各部落人等贫

  • 五四 秋瑾·周作人

    乙巳(一九〇五)年里我在南京有一件很可纪念的事,因为见到一位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当时一点都看不出来,她会得有那伟大的气魄。此人非别,即是秋瑾是也。日记里三月十六日条下云:“十六日,封燮臣君函招,下午同朱浩如君至大功坊

  • 焦度传·李延寿

    焦度字文绩,是南安氐人。祖父焦文圭,避难住在仇池。宋朝元嘉时期(424~453),裴方明平定了杨难当,焦度的父亲焦明与一千余家随着迁居到襄陽,于是建立了天水郡略陽县,住了下来。焦度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气概,熟悉弓马。孝武帝初年,青

  • 闗中奏议巻六·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地方事兵部覆准礼部咨于礼科抄出巡抚陜西地方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前事照得各处巡抚等项都御史旧例在边方者四月在腹里者八月俱该赴京议事其辽东宣府大同山西

  • 133.魏孝文帝改革风俗·林汉达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

  • ●牧鑑序·杨昱

    楊昱李仲僎○楊昱牧鑑者集經史百家之格言懿蹟有關於政者為牧人者之鑑也必曰鑑何人欲修容者則冶金為鑑以自見况司牧者可無鑑乎修容者鑒於金則貌可正司牧者鑒於古則治可進故曰鑑曰可傳乎曰不敢也世之仕者多老成諳練之儒

  • 卷七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论语论语注疏解经序○序解疏因棌时贤及古明王之语【采释文作辑】羣贤论定【论误集】太子少傅夏侯建【少误太】齐论语者齐人所传【脱语字】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

  • 分别功德论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所以称难陀比丘端政第一者。诸比丘各各有相。身子有七。目连有五。阿难有二十。独难陀有三十相。难陀金色。阿难银色。衣服光曜金镂履屣。执琉璃钵入城乞食。其有见者无不欣悦。自舍如来。余诸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澄观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其第一义是问家所用疏。是以缘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缘起之义。于中四。一总明。二开义。三融合。四别释性义。

  •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卷之上·雪峰义存

      闽中得山居士 林弘衍 编次师讳义存。泉州南安曾氏子。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见旛华像设。必为之动容。年十二。从其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遽拜曰。我师也。遂留侍焉。十七落发

  •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保命延生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诵经抄经,以释冤弭灾,救生保命。   

  • 新西游记·陈景韩

    章回小说。题“冷血撰”,疑即近代陈冷。五回。叙唐僧师徒四人成正果后一千三百年,出来考察新教,结果到上海后,看到许多新事物,闹出许多笑话。如想进饭馆却进了报馆,将报纸当菜单。又把电灯当星星、月亮,还上烟馆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