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

弘治三年十一月己卯朔冬至节遣驸马都尉游泰黄镛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庚辰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致仕户部尚书刘昭卒昭字克明狭西邠州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天顺元年升通政司右参议五年丁父忧去任特命夺情起之七年升左通政成化九年升工部右侍郎十五年升尚书二十年加太子少保二十三年改户部尚书寻落太子少保致仕至是卒讣闻赐祭葬昭美姿仪善谈论在通政时敷奏甚称 英庙意尝值端午节驾幸广寒殿大臣俱从 上问刘参议安在左右以昭秩五品不得与对命特以一品服赐之其宠遇如此然其才干亦有过人者故所至皆有能官之誉在工部最久所言动中事机故往往见听阴有节省之益其致仕落职盖为时要嗾言官所论以其子锦衣千户绮之事及之云

○癸未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内官祭陵寝

○赐周府镇国将军安氵□豫安泐辅国将军同金□御同钺同炼同澭□金并各夫人镇国将军安活辅国将军同金□八同鐭同鋑沈府稷山王长子勋氵□丘永年王长孙勋浚辅国将军勋沤奉国将军勋湀宣宁王府辅国将军成削□金楚府镇国中尉显档诰命冠服如制

○实授都察院理刑行人武衢张缙知县张智程文曾禄进士曾昂陆完汪铉为监察御史衢广东道缙江西道智文俱山东道禄铉俱福建道昂浙江道完广西道

○刑部左侍郎白昂奏处置河道事宜乞令杨州府管河通判常居瓜洲总管闸坝不许回府营干他事南北直隶山东府州县管河官令其沿河居住管理河道不许别有差委其兖州府通判则令常居南旺分水地方专管捞浅并提调各闸若山东布政司劝农参政则令兼管河道脩理<锍-釒>浚事下兵部覆奏从之

○甲申升监察御史陈纪为狭西按察司按察使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袁江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兵部郎中乔缙为四川右参议纪以右都御史屠滽奉例奏保遂得超擢○乙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以衰老乞致仕 上曰卿年虽老精力未衰宜复职治事不允所请

○赐国子监云南贵州四川军民生冬衣如例

○丙戌加送太仓银五万两于辽东准弘治五年岁例以总理粮储户部员外郎赵仲辉言辽东水灾官军艰食故也

○命前军都督府故都督同知白瑜之子镔袭原职指挥使仍锦衣卫镇抚司带俸

○丁亥山西太原府地震有声

○庚寅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张恕丁忧服阕复除南京贵州道○辛卯升户部郎中王宏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命都察院右都御史屠滽之子皆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赐代府乐昌王聪涓孝顺事实等书从其请也

○命淮安府板闸钞关船料钱钞再折米一年以充官军师生之给从巡抚都御史张玮言也

○先是浙江矿贼劫福建政和县官库及福安浦城二县乡村至是平之福建守臣劾巡捕巡守等官罪兵部覆奏得旨参政叶萱等二十三员及无功有过者八人俱逮问功过相半者十二人并分守分巡官俱罚俸三月三司原掌印官姑宥之其有功乡长民快二百二十六人及阵亡被伤者十五人加赏有差○癸巳钦天监进弘治四年大统历 上御览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初一日冬至节故移是日

○甲午赐庆成王府临頴县主仪宾王佐诰命冠服如制

○命岁给寿宁侯张峦禄米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

○乙未增设山东按察司副使一员整饬天津等处兵备狭西副使刘福丁忧服阕因以命之先是刑部侍郎白昂言天津之地水路咽喉所系甚重请增设宪职一员为兵备官从之赐福敕曰天津三卫系畿内重地东濒大海比拱京师因无上司钤束以致奸盗窃发军政废弛地方骚扰不宁今特命尔整饬彼处兵备专在天津驻劄自天津至德州止沿河附近军卫有司衙门悉听管辖尔须不时往来巡历操练兵马修理城池禁革奸弊遇有盗贼生发即督应捕官员率领军夫民快火甲相机扑捕勿令滋蔓巡司驿递衙门损坏即与脩理兵夫吏役人等时常点闸河道淤浅与巡河御史工部管河官会议疏浚运粮官民船只往来停泊须令人防护勿致劫害一应军民词讼应受理者即与问理官员有犯文职五品以下听尔拏问五品以上并军职奏闻区处其操练一事河间德州已有署都指挥薛瑛等专官尔不必预天津则分守通州署指挥同知王宣已尝往来提督尔不须协和行事但有捕盗事情应与薛瑛王宣约会者计议而行仍听经该巡抚都御史节制故谕

○四川威州地震有声如雷

○戊戌命南京户部尚书黄绂之子杞为南京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先是吏科给事中郑寯言近奉旨两京大臣不拘资格各保堪任布政按察使者一人其资格相应者则吏部自行推举兼用然大臣保举出于公者固多溺于私者亦不少如大理卿马贯之举于大节侍郎陈政谢宇边镛之举朱汉张抚朱瓒众论皆以为不胜其任夫所举而贤者固宜量才升用不升其任者亦宜降调示戒今后布政按察使有缺乞止令吏部循资推举或不次举用庶几消奔兢之风命吏部看详以闻吏部言方面官员自成化六年以后俱本部自行推举保举之门太多则未免有如郑寯所言之毙但寯所劾于大节等四人虽非全才中间或风可观或廉介可取其未升者量其才识而用之其已升者一时难遽降调如后此果不称职降调未晚 上曰人才难知各官保举得人固多其命仍旧保举

○是日昏刻慧星见于天津南芒长尺余尾指东北

○金星犯垒璧阵东第六星

○夜月犯轩辕右角星

○庚子命狭西三原县径隶西安府从民便也

○是日午刻日生右珥色赤黄

○辛丑命代府溧阳王聪氵□轨禄米岁支一千石

○命岁给周府故永宁安惠王子场宫人阎氏养赡米二十石

○户部议覆兵部尚书马文升所言牺牲所畜养大祀猪多不肥腯宜从本部岁支官银千两收买纯色大样者送养税课司不必抽分本色依时估折银以补太仓所借银数从之

○礼科左给事中韩鼎监察御史文贵等各上疏言国子监祭酒郑纪肤浅粗疏昔任翰林养病于家挟制官府强占寺田为一乡之害继升浙江提学副使仍肆妄为生员小有过犯棰楚过百考试略不如意輙行黜退为一方之害后复夤缘得升监学奸私险刻妄为愈甚擅旧制侵盗官钱拨历不公淫乱无耻其余鄙恶之行未暇悉数士风扫地名教荡然乞执送法司明正其罪 上曰郑纪到任未久乃遽有如许事情令吐实以闻纪条析自办 上以纪不协众论命调南京通政司左通政

○是日昏刻彗星犯人星○壬寅赐韩府辅国将军徵鋗庶子名曰偕泅晋府镇国将军钟鏾第五子曰奇湱钟銋第二子曰奇泜代府镇国将军成鈶庶第二子曰聪洱晋府交城王第六子曰奇洢镇国将军钟鏳第五子曰奇水□罢钟铧庶长子曰奇渝辅国将军成钋嫡长子曰聪活□页代府镇国将军仕土□□第四子曰成銮周府永宁王庶第五子曰安溯原武王庶第五子曰安淇第六子曰安涺镇国将军子垦庶第五子曰同钶子土□壹庶第六子曰同鏴同钗庶第七子曰安溏辅国将军同鎉庶第三子曰安溍第四子曰安溆第五子曰安氵□丰同鈇嫡长子曰安灦第二子曰安浟同钟第三子曰安泈庶第四子曰安氵□旄嫡第五子曰安氵□边同鈊嫡第二子曰安浃秦府汧阳王庶第四子曰诚涟长子诚洌庶长子曰秉楱镇国将军诚汗庶长子曰秉樯辅国将军诚澬庶第三子曰秉休奉国将军诚洁庶第二子曰秉椼秉楶嫡长子曰惟燉庶第二子曰惟火□郁庶人公炼庶第四子曰诚洸公鍫嫡第四子曰诚沦楚府镇国将军均疏嫡第二子曰荣繁

○癸卯瓦剌太师遣使入贡过脱罗干部因与其使偕来边臣以闻 上命大通事指挥杨铭往验之得实遂却回脱罗干使者复敕太监杨穆临边验放瓦剌使臣许二百人入京余留边关以俟给赏

○甲辰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迩者言象示警妖星出于天津历人星杵臼将近营室考之载籍妖星见为兵为饥为水旱死亡之徵又曰天下大乱仰惟 皇上即位三年端拱循省未尝轻易出一号令行一不当理之事然而灾变如此是皆臣等不职所致谨以一得愚见上陈伏望 皇上审察而图之今天下连年风雨不调南直隶河南山西狭西旱北直隶蝗虫四川湖广皆薄收江西福建山东等处所收仅能自足边境夷狄窥伺中国亦未见敉宁倘明年再似今年闾阎无豊稔之乐盗贼萌窃发之机中原有事河道阻塞京城百万生灵必致惊惶无措祸乱之作亦不难也臣等惟望 皇上深思 祖宗创业之艰今日守成之不易常存此心兢兢业业如初即位之时奢侈用度一切减省游观玩乐一切不行左右谗言一切勿听异端经教一切勿作惟留心经史讲求治道以古二帝三王自期庶几人心欢悦天意可回臣等又思近来工役繁兴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化十四年被水冲坏止用木桥往来亦便何必动众改造见今天气极寒军士不得休息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造未免扰人南海子墙垣自有海户可以修筑今劳动军士数千将及经年未见毕工其他差官勘事等项尤为烦锁不能悉言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是亦弭灾修省之一端其余政事缺失军民疾苦各衙门官有陈请者尤望 皇上虚心听纳次第举行则可以转祸为福易灾为祥矣 上曰灾变叠见朕深忧惧思图消复惟在恤民今卿等言天寒军士久劳工役及烧造内官骚扰地方诚宜停止其令金山口沙河桥南海子及王府做工军人等俱与休息江西烧造磁器内官不必差庶副朕畏天恤民之意

○赐伊王諟钒性理大全一部从王请也

○肃王贡錝请赐天竺黄等药令量给之

○灵藏赞善王遣番僧领占等金川等寺演化禅师班丹藏卜差剌麻番僧锁郎监藏等贡佛像方物赐宴并彩叚衣服等物有差

○命义勇后卫故带俸都指挥同知刘钦之子灏袭原职指挥使

○丙午夜东方流星大如盏色青白光烛地自织女东北行至近浊

○丁未赐驸马都尉樊凯父母敕命旧例驸马都尉父俱授兵马副指挥然未有给敕命者凯引诏例京官父母在者先与诰敕以为请吏部覆言与诏意不合 上特命与之○命运太仓银三万两于榆林作弘治五年岁例之数又开中两淮存积常股盐十六万引两浙十万引长芦四万引以助边储从巡抚延绥都御史刘忠奏也

○命周府新会王同锵义宁王安涘平乐王安泛崇善王安氵□宫海阳王安氵□逢定安王安渳曲江王安氵□叶博平王安泧聊城王安氵□胁汾西王安漕禄米俱岁支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猜你喜欢
  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范晔
  卷一百九十九 表三十九·赵尔巽
  卷五十 志二十五·赵尔巽
  卷三 下·黄以周
  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蔡东藩
  卷第二十一·徐鼒
  卷四·汉·蒋一葵
  中兴小纪卷二十八·熊克
  第三○六移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一二一○二--四·佚名
  卷一百八·阿桂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靖郭君将城薛·佚名
  田宅例·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六 宋 王十朋 撰 泉石 虎跑泉【师川杭州图经性定禅师尝居大慈无水或有神人吉之曰明日当有水矣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因号虎跑泉又

  • 卷六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一罗隐送梅处士归寜国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一作离】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

  • 列传第三十一·魏徵

    ○李谔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第三子也母曰 孝恪皇太后杜氏初 世宗以储嗣未广建高禖之祀亲佩弓韣率后宫以祷 太后时为康嫔常从祀焉嘉靖十六年正月廿三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九月辛卯朔大学士廷机上<锍-釒>自明为参政姜士昌<锍-釒>发也士昌以江西参藩奉表入贺事毕因言国是人材关系世道安危匪细去岁二沈之去忠邪同罢无一人别白使浊泾清渭混为一流后来无所惩劝又言一贯之相锡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畏答儿,忙兀人,剌真八都儿之六世孙。畏答儿原与兄畏翼同为太祖效力,后畏翼离开太祖,率其所部投于大畴麾下。畏答儿力劝亦不能阻止,便自己去向太祖发誓,表示其忠诚不二之心。太祖见其诚意,更其名为“薛禅”,约为“按达”。蒙语

  •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司马光

    唐纪六十八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870年) [1]春,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1]春季,正月,甲寅朔(初一),唐朝群臣给皇帝李上尊号,称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大赦天下。 [2]西川之

  • 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梁启超

    政变后数日,日本《中央报》载有支那细人邹某之言曰:此次政变,非一国之公事,乃康党之私事耳。又曰:康党并非变法之人,皇太后与荣禄乃真变法之人也,今康党既去,中国革新之事将大成矣。又曰:荣禄尝询康以变法之方,康曰,变法不难,三日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五吉礼致祭先医之礼景惠殿内中奉太昊伏羲氏左炎帝神农氏右黄帝轩辕氏均南向勾芒风后东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东向东庑僦贷季岐伯伯高少师雷公伊尹淳于意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韦慈藏钱乙刘完素李

  • 法言義疏十四·汪荣宝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注〕在外候望,羅衛天子。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注〕庸,用也;節,節度也。節莫差於僭,僭莫重於祭,祭莫重於地,地莫重於天,〔注〕既盜土地,又盜祭天。則襄、文

  • 厚黑丛话自序·李宗吾

    民国十六年,我将历年作品汇刊一册,名曰《宗吾臆谈》,内容计:(1)厚黑学;(2)我对于圣人之怀疑;(3)心理与力学;(4)考试制之商榷;(5)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十七年,我把“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扩大为一单行本,题曰《社会问题之商榷》。第六

  • 卷一五一·邱濬

    ▲守边固圉之略(下) 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陇西,捕首虏数千,走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省转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公卿皆不便,上竟

  • 第5章·老子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题解】这里由“天道”以论“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在哲学上

  • 卷一·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一安溪李钟伦撰天官冢宰第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注辨别也是别四方召诰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雒汭越五日甲寅位成正位谓此定宫庙体

  • 新华严经论 第六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然彼空中无有增减。以情量故见彼虚空

  • 11.说定品·佛音

    一 食厌想的修习今在无色之后,再来解释前面所提示的&ldquo;一想&rdquo;的食厌想的修习。(食厌想的语义)这里的&ldquo;食&rdquo;是取来的意思。有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的四种。然而这四种中,是谁取来什么?即(一)段食

  • 经咫·陈祖范

    一卷。清陈祖范(生卒年不详)撰。祖范字亦韩,又字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举人,会试中试,因病未得殿试。乾隆中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卒于家。其着作除此书外,尚有《掌录》、《司业文集》、《司业诗集》。此书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