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四年。甲申。十二月。己未朔。上诣大高殿祈雪坛行礼。  

○谕内阁、御史杨煊奏、请禁五城钱铺搀和钱文一摺。向例奸徒私铸钱文。及搀和行用。久干禁令。况京师户工二部钱局。每月按卯鼓铸。均系一律大钱。支放流通。藉便民用。各该铺户自应恪奉功令。遵照行使。何得任意搀杂扣减。罔顾法纪。兹据该御史奏称、近来钱铺。每于制钱内夹小钱。且又短少钱数。似此种种滋弊。殊于穷民生计有碍。着顺天府、五城、一体出示严禁。如有牟利之徒。仍前搀私短数者。立即查拏究办。毋得视为具文。  

○礼部奏、道光五年元旦应行礼仪。得旨、是。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停止筵宴。福晋命妇进内行礼之处。并着停止。又奏、道光五年十月初十日。恭遇皇太后五旬圣寿。王公以下。巡抚总兵以上。应否照例进献礼物。得旨、奉皇太后懿旨、停止进献。  

○大学士前任两江总督孙玉庭奏、此次堰盱湖工。掣通过水。实由暴风狂猛。人力难防。张文浩但为节省启闭钱粮。堵迟御黄坝。蓄清过旺。转致棘手。请另简贤能。令该河督留工效力赎罪。得旨、风暴由天。蓄清过旺。亦由天乎。若因节省一二万金起见。朕断不信。总由任性自用。不守前规。不恤人言。以致坐令偾事。此等刚愎自用、误国溺职之人。朕断不能姑息也。  

○修筑浙江东塘镇海汛坦水各工。从署巡抚黄鸣杰请也。  

○庚申。谕内阁、成格奏、筹议收漕章程一摺。前据御史陈肇奏、请饬禁徵收钱漕积弊。并请按乡分徵。当交有漕省分督抚、查明妥议具奏。兹据该抚奏称、州县收漕。其设有乡仓者。固应按乡示期分收。其止设城仓者。各处花户。一闻开仓日期。即运米赴城。相沿已久。如必按乡分收。遇有乡民先期而至。不得即时收米。转受守候之累。至仓廒启闭。如遇花户众多。则到仓之米。自辰至酉。不能完竣。势难拘泥责令运出。自系实在情形。嗣后各州县收漕。在乡仓者。先行示期。计日按乡分收。在城仓者。将开仓日期。及早示谕。收米时、每日将远乡穷民零星米石。先行量收。严禁刁难勒掯、及豪强把持争越等弊。其收漕仓廒。遇完米人少时。辰启酉封。傥人众米多。即照常赶紧量收。不得藉有启闭之时。偷安延宕。致花户守候苦累。仍严拏包揽匪徒。随时究办。  

○旌表守正捐躯安徽霍邱县民李鹏翥养媳朱氏。  

○辛酉。谕内阁、孙玉庭等奏、堵筑高堰工程。请拨附近江南藩关各库银一百五十万两。又增培黄河下游两岸堤工。恳于就近藩运关库拨银三十七万两。并借用淮关库饷二十万两。作为此次工需。又龙江关徵存银十三万两。扬关徵存银九万两。就近拨用之处。俱着户部速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孙玉庭等奏、筹堵堰盱口门。及抢护堤埽情形。据称十三堡口门。约宽一百三十余丈。溜势涌激异常。现在盘做裹头。相机进堵。并多雇小车船只。装运正杂各料。以备进占抢筑。其周桥息浪庵口门。亦赶紧镶堵各坝掣通处所。即可抢堵完竣。计堰盱两厅。掣塌石工。凑长九千余丈。石后土堤子堰。掣刷宽深者。十之六七。至缺口之水。漫注扬河、扬粮、二厅。均饬分投防护。惟需饷紧急。恳拨附近江南藩关各库银一百五十万两解工。又以增培黄河下游两岸堤工。请拨估需银三十七万两各等语。除工需银两。已另降谕旨。交户部速议具奏外。此次高堰掣塌石工。凑长至九千余丈。实为从来所未见。文孚等驰赴工次。着即逐细勘明、现在各口门塌宽实在情形若何。水势曾否消落。目下天气严寒。水凌冻结。进占镶抢。料物尤关紧要。水陆载运。是否不误应用。其漫水下注处所。旧有堤堰。能否足资抵御。不至再有疏虞。所估堵修两项。需银二百万两。有无浮冒。并下游河堤。因汛水漫滩停蓄。堤形卑矮。必须动项帮培之处。俱着一并查明。据实具奏。至本年湖水宣洩太过。必致消耗。明春重运北上。清水不能浮送。亟应豫为计虑。据该督等、请照嘉庆年间办法。借黄济运。事关漕河重务。不可不筹及万全。文孚等务当通盘计画。悉心妥议。是为至要。孙玉庭等摺。俱着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江苏山阳、清河、二县猝遭水患。截留淮安各县漕粮一万五千石。以备赈需。  

○壬戌。贷顺天通州白粮经纪重造剥船银。  

○癸亥。谕内阁、蒋攸铦奏、请将岁挑永定河节省余银。培修残缺堤工等语。永定河向有疏浚下口工程岁修银五千两。于每年春融勘办。惟年来盛涨时。水过沙停。随穵随淤。徒滋糜费。至两岸堤工。并无额设加培银两。阅数年修补一次。愈久愈塌。工费较繁。自应酌盈剂虚。分别妥办。着照所请。嗣后于秋汛后、察看下口形势。择其切滩取直实在得力之处。量为疏浚。并将两岸残缺堤工。修补加培。此两项工程。总不得过岁修五千两之数。所用银两。统归岁修案内报销。该部知道。  

○又谕、张师诚奏、设法挽运漕船。赶紧煞坝。兴挑徒阳运河一摺。本年江浙帮船。因御黄坝堵迟阻滞。前经魏元煜奏明、将徒阳运河挑工。酌展限期。并请将未进镇江口之帮船。截留江北。筑坝兴挑。兹据张师诚奏、本年节候较早。该河挑工。最关紧要。若再行迟缓。殊于重运有碍。自应设法妥办。现在江浙各帮。除进口船只。业经催趱南下外。尚有未进口船五百余只。着照所请。暂行截留江北。定期煞坝。该抚即督饬该道府等、赶紧兴挑。勒限一月完竣。俟启坝后。即于数日内、将截留帮船、全数进口。催提归次。再催重运出江。务须无误期限。以利漕行。  

○又谕、兵部奏、议处郡王品级贝勒哈迪尔、及阿克苏办事大臣头等侍卫英桂、请分别降调革职。哈迪尔本应照部议降调。姑念年逾七十。又系回子。着加恩以原品休致。其折罚世职半俸九年之处。着加恩宽免。英桂着革去头等侍卫。加恩赏给鸿胪寺赞礼郎。其降一级留任之处。着带于新任。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侍郎朱士彦奏、条陈河工事宜。据称高堰石工。从前在事之臣。惟务节省。并不圈坝凿石。甚至以水代浆。以木代铁。办理草率。屡修屡坏。又因抢筑大堤。就近在二堤取土。事后亦不培补。至宣洩黄河盛涨。每每偏注南岸。山盱厅属五坝。未能谨守旧章。相机开放。黄河下游与堤之处。又长新滩。河流散漫。不能束注趋海等语。此次高堰掣通过水。现已动拨帑银。克期堵筑。所有石料工作。必应坚固完善。方足以资永远。若仍任河员等陋习相沿。虚糜草率贻误要工。更复成何事体。着文孚等将该侍郎所奏。逐条确核。务使坝工巩固。堰内堤障。宽广坚实。其湖河两处。旧设各闸坝。如何测验志桩。分头注洩。及下游海口无堤处所。不能束注尾闾。恐致下壅上溃之处。俱着详细筹议具奏。朱士彦原摺。并着发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理藩院尚书穆彰阿、兼镶红旗蒙古都统。仍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修江苏苏州府城垣。从巡抚张师诚请也。  

○甲子。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旌表遇贼被戕湖北兴山县民陈光宗妻舒氏。  

○乙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寅。江南河道总督严烺、奏谢调任恩。得旨、四载以来。修防无误。岁庆安澜。汝之功自不能泯矣。今而后、允宜加慎加勉。为国宣勤。以始终忠勤之黎世序为法。负恩误国之张文浩为戒。方为不负委任。朕有厚望焉。  

○增设云南昆阳、安平、威远、巧家、永善、缅宁、鲁甸、中甸、维西、龙陵、十厅州县黑、白琅、三井及彝良州同、五山□曹、威信、普淜、三州判、邱北、副官村、二县丞所属正额额外孤贫四百十二名口粮。  

○丁卯。谕内阁、御史王丙奏、冒称宗室。索诈滋扰。请旨饬禁一摺。据称京城前三门外。往往有人自称闲散宗室。三五成群。刁讹百出。并有称为春三爷、及外号麻赵名目等语。奸徒假冒宗室。己大干法纪。若果系不肖宗室。在外滋扰。更属不成事体。不可不严加惩治。着宗人府、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按照该御史所指春三、麻赵二人住址。一体严密查拏究办。以做刁诈。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孙玉庭等奏、趱堵高堰十三堡、及智、礼、信、坝档各缺口完竣情形。据称现将高堰十三堡。兴工进占。息浪庵缺口跌塘情形。亦盘筑坝基。以次进占。并力趱办。山盱智、礼、信、各坝档内缺口。并经委员分投堵竣。下游高邮、邵伯、一带。将昭关坝两墙掣塌。刷去两头土堤。过水始畅。工程俱抢护平稳等语。着文孚等逐加履勘。严督在工员弁。将业经堵筑处所。仍行跟筑土戗。务期稳实。其兴工进占、及尚未堵办各口门。亦即饬令赶紧办理。庶可克日期蒇工。毋得迟逾草率误事。惟洪湖水势。经此次漫注之后。消耗在所不免。明春重运经临。淳送恐未能得力。引黄济运之说。实非善策。文孚等务当先事筹计。相机启放。总当将清水多为收蓄。则帮船行走不致稍有浅阻。方为尽善。至扬粮厅昭关坝。系上年新修之工。所有补筑掣塌钱粮。着照例在原办各员名下、责令赔缴。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故喀尔喀塞诺彦扎萨克辅国公索诺木巴勒珠尔多尔济子固噜色特、袭爵  

○以喀尔喀扎萨克镇国公索诺木旺楚克、为汗山盟长。  

○赏奈曼扎萨克郡王阿宛都瓦第扎布、三眼花翎。  

○戊辰。谕内阁、前据管理街道御史祥鐄等奏、天坛墙垣。瓦片木料。俱有拆毁形迹。当交步军统领、及巡视五城御史、一体躧缉。兹据英和奏、叠次拏获偷刨私卖各犯。俱经审明办理。郊坛重地。理宜整齐严肃。乃屡有奸徒乘间偷窃之事。不可不随时惩办。以昭慎重。仍着步军统领衙门、及巡视五城御史、严密查拏。其围墙以内。着太常寺认真稽察。不得日久生懈。  

○谕军机大臣等、程祖洛奏、江南高堰湖堤。因风漫口。豫省量筹协济。附近大河各州县。计可拨米十万石。并先委员照现在市价豫购□□秝麻三百万斤。如须拨银两。连已报拨解、共可备拨四十万两等语。此次高堰掣通过水。现令文孚等驰赴工次。会同新任江南河道总督严烺、新授两江总督魏元煜、勘明实在情形。进占镶抢。并降旨动拨帑银。酌留漕米。该抚为邻省要工急赈起见。商同藩司先事筹备。尽心国事。不分畛域。可嘉之至。着即将□□秝麻、粟米、银两、豫行筹备存贮。俟文孚等奏到时。如应需协济。再行降旨拨往可也。将此谕令知之。  

○河南巡抚程祖洛代奏、正二品荫生黎学淳、谢故父江南河道总督世序、赐谥等恩。得旨、回思干国贤良。不觉笔随泪洒。九原下谅知朕心矣。  

○实授魏元煜、两江总督。以仓场侍郎颜检、为漕运总督。调工部左侍郎程含章、为仓场侍郎。礼部左侍郎辛从益、为工部左侍郎。仍留江苏学政任。转礼部右侍郎汪守和、为左侍郎。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彬士、为礼部右侍郎。  

○以司经局洗马许乃普、充日讲起居注官。  

○除浙江仁和场冲坍灶地、三十九顷九十四亩有奇课银。  

○己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内阁、孙玉庭等奏、通筹三江水利。请借项先修各工一摺。江浙兴办水利。事关两省水道农田。节经降旨、饬令通盘筹画。酌分先后。以次兴工。兹据孙玉庭等查明青浦、娄县、吴江、震泽、华亭、五属。承太湖下注黄浦各支河。浅滞淤阻。应挑应切、共估需土方、并柴坝单长、计银九万五千八百余两。又吴淞江为太湖下注干河。由上海出闸。与黄浦合流入海。因去路阻塞。流行不畅。应于受淤最厚之处。大加挑浚。共估需土方银三十万五千一百余两。此两路工需银两。着准其在捐监拨归封贮款内、照数动给。俟工程全竣之日。摊徵还款。其穵废荡田。如有升科者。准予豁赋。毋庸再给产价。并着援照民捐成案。免其造册报销。现届冬令农隙之时。着新任总督魏元煜等、即责成各该地方官、各就坐落处所。雇夫应役。分投赶办。毋许虚糜草率。及稍有克扣勒派情弊。至吴淞江口四孔大闸。近因上游杭嘉湖等府溪河。每多沙壅。若再向下游修建闸坝。堵御浑潮。必致阻遏上游来水。殊于浙省未便。其应否修筑之处。着悉心酌商。妥议具奏。再另片奏、此次工程较大。一切应需公费甚繁。并无别项可以筹动。着准照乾隆年间、奏办水利之案。将河工工程银两。每百两扣存五两。留贮司库。豫备杂用。俾各县无可藉口赔累。以昭核实。该部知道。  

○封肃亲王敬敏子华丰、为二等镇国将军。克勤郡王尚格子承顺、为三等镇国将军。故贝勒文和子祥春、为头等辅国将军。镇国公果勒丰阿子有凤、有兴、镇国将军永芹子绵星、为三等辅国将军。故辅国将军绵赞子奕洽、绵僧子奕磐、辅国将军亮凤子福彰、爱新子瑞志、为三等奉国将军。奉国将军哲凤子奎书、为奉恩将军。赏承顺、祥春、绵星、二等侍卫。华凤、有凤、瑞志、三等侍卫。  

○以候补三四品京堂廉敬、为太常寺卿。  

○移河南归德府通判、驻永城县薛家湖集。为分防通判。仍管府属州县捕务。添设题缺守备一员。额外外委一员。驻永城县城内。移永城县存城千总、驻虞城汛。虞城汛把总、驻永城县新桥集。改永城县山城集额外外委、为经制外委。添设归德营存城额外外委二员。拨归德营存城兵七十四名。连永城原设兵四十六名。分派新桥集二十名。山城集十名。各墩汛二十八名。余随守备驻劄城内。仍归归德营统辖。添设题缺汝宁府新息分防通判。驻黄湖店。裁开封府属仪封厅通判。所辖村庄。并归兰阳县管理。改兰阳县为兰仪县。定为冲繁沿河要缺。改仪封厅教谕、为仪封乡学教谕。仪封厅管河经历、为仪封司管河经历。从巡抚程祖洛请也。  

○浚浙江仁和等州县上塘河。及省城内淤浅河道。修上塘河石塘。仁和县华光大桥。从署巡抚黄鸣杰请也。  

○除云南太和、浪穹、丽江、三县水冲田亩额赋。免挑复田亩本年额赋。给三县灾民、景东厅属磨外盐井灶户、一月口粮。及房屋修费埋葬等银有差。  

○给江苏山阳、宝应、高邮、甘泉、江都、五州县被水村庄、及清河县收养难民、一月口粮。  

○庚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失察护军叩阍。革正红旗护军统领富僧德、御前侍卫镶黄旗护军统领安福职。俱留副都统。在乾清门行走。仍罚俸六个月。  

○调正白旗护军统领阿彦托克托、为镶黄旗护军统领。以礼部左侍郎舒英、兼正白旗护军统领。御前侍卫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吉勒通阿、兼正红旗护军统领。  

○命郭尔罗斯镇国公固噜扎布、在紫禁城内骑马。  

○旌表守正捐躯奉天岫岩厅民陈玉年妻曲氏。  

○补制广东<?石匈>州营沈失军械。从总督阮元请也。  

○辛未。谕内阁、永芹奏、审拟阿克苏偷马贼案。并查明英桂等滥准发票一摺。此案尼牙斯素皮等、在阿克苏所属回庄。伙偷马匹。本属寻常易结之事。阿奇木巴彦岱、既未能认真讯究。又不辨明事主贼犯。概行呈请印票。令其远赴乌什找赃。实属错误。巴彦岱前已降补四品伯克。着再降为五品伯克。至办事大臣英桂、章京凤英、于此案不能细心推鞫。辄准发票。且率据贼犯谎供。咨提讯办。均有应得之咎。英桂、凤英、着再交部议处。寻议各降二级留任。得旨、俱着革职。  

○又谕、永芹等奏参擅离汛地、妄拏无辜之守卡官员一摺。此案英吉沙尔所属特尔克齐克帮防卡伦骁骑校穆克登额、远出卡外数日。妄称探信。强拏无辜布噜特。侍卫和尔清额、职司守卡。不即阻止。且与之联名禀报。意图邀功。均属诈妄。和尔清额、着革职押回该旗严加管束。穆克登额、着革职发往乌噜木齐效力赎罪。以示惩儆。  

○又谕、永芹等奏、防所官员。患病告养。请分别开缺改用一摺。喀什噶尔驻防副将富哈善、现患腿疾。着准其开缺回旗调理。印房章京丰安、因伊父年老。呈缴终养。又现患病不能当差。着即咨回伊犁该旗。交该将军照例改用武职。俾得就近养亲。惟派往新疆防所人员。与军营事同一律。向无呈请终养之例。嗣后各员弁等。不准藉词亲老。违例呈恳。以杜规避。  

○壬申。谕内阁、晋昌等奏、遗失供器。请将防守不慎员弁。交部审办一摺。兴京永陵殿内陈设供器。理应敬谨巡守。乃竟有遗失蜡台之事。非寻常疏忽可比现据访获正贼马甲讷尔锦。并案内人证。着交盛京刑部会同严审。按律定拟具奏。失于防范之值班掌关防官德泰、防御郭尔敏、舒鲁、俱着革职。外围防御扎蓝保、三音布、俱着解任。一并归案办理。其未能严查之外围总管、及失察该管各员。于定案时附参。所有寻获遗弃不全各件。着即送京。交内务府造办处如式成造。由该将军派员祗领。  

○以扎萨克萨木丕勒多尔济、管理喀尔喀赛因诺颜部落卡伦。命总管恰克图西扎萨克图汗、赛因诺颜二部落卡伦之扎萨克多尔济扎布、再留一班。  

○以扑救造办处玻璃库失火出力。赏御前侍卫前锋统领哈哴阿、大缎一匹。命在紫禁城内骑马。余赏赉有差。  

○修福建连江营年久损坏军装器械。从总督赵慎畛请也。  

○癸酉。谕军机大臣等、本日侍讲学士潘锡恩、奏陈借黄济运之弊。据摺内称蓄清敌黄。为相传之成法。大汛将至。急堵御黄坝。使黄水全力东趋。今年漕艘早渡。张文浩将御黄坝迟堵。以致倒灌停淤。酿成大患。且欲筹减洩。当在下游。乃辄开祥符闸。减黄入湖。坝口已灌于下。闸口复灌于上。黄水俱无出路。湖底淤垫极高。若更引黄入运。河道淤满。处处壅溢。恐有决口之患等语。本年南河黄水盛涨。帮船阻滞。皆因御黄坝堵迟所致。彼时节经孙玉庭等奏称、先将御黄坝上游祥符、五瑞、二闸。启放宣洩。嗣因日久消减甚迟。方议赶办王营减坝。虽漕船旋即趱渡。而洪湖北半。全为黄水垫高。堤堰石工。因之掣塌漫口。该学士奏、以为办理失当。着文孚等再行详查、张文浩前此议开祥符、五瑞、二闸。是否不应启放。并启放后、是否因此黄水直灌全湖。如果不应启放。则张文浩于御黄坝堵迟。既已坐失机宜。又复不守成规。妄行偾事。其咎更重。着即查访明确。据实具奏。至引黄济运。殊非善策。朕前旨甚明。文孚等务当悉心妥议。计及万全。不可将就了事。致滋后患。潘锡恩原摺。并着发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头等侍卫前任湖南提督祝廷彪、为陕西陕安镇总兵官。  

○以乌噜木齐屯田丰收。予员弁议叙。赏兵丁一月盐菜银。  

○予故直隶深州知州尹侃、李天培、入祀名宦祠。江苏故贵州遵义府知府胡钟、浙江桐乡县明处士张履祥、河南故贵州镇远县知县张远览、陕西故甘肃固原州学正张执中、各入祀乡贤祠。从前任总督颜检、孙玉庭、总督赵慎畛、巡抚程祖洛、总督那彦成等请也。  

○以甘肃渭源县粮价增昂。命减价平粜仓谷。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八·李心传
  卷第二百二十四·胡三省
  卷一·金履祥
  班马异同卷十三·倪思
  八七九 谕内阁谭尚忠所办《涛浣亭诗》一案殊属过当交刑部另行具奏·佚名
  别集上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三·裴骃
  史记集解卷三十七·裴骃
  四十九、结婚·包天笑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王质传·姚思廉
  周宝安传·姚思廉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司马光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二·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佥事士点·顾嗣立

    士点,字继志,士熙之弟。始为通事舍人,历官至淮西廉访司佥事。所著有《禁扁》、《秘书志》。 题四爱堂四首 ○题四爱堂四首 余所爱兮崇兰,植之兮堂间。思夫君兮山谷,纫翠佩兮杂青纶。兰芳歇兮日在山,欲从之兮不得闲。 余所爱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张廷玉

        杨一清 王琼 彭泽 毛伯温 翁万达   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父丧,葬丹徒,遂家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癸卯朔建春祈大典于朝天宫三日夜○甲辰升陕西布政司右参政迟凤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章焕言汴城以河为带其初河从西来势本东流数十年间南岸倾颓北岸淤塞渐成横溢宜于翟家

  • 第一卷 周至明·缪荃孙

    周定王六年六月,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周简王二年,吴伐郯,郯成。楚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而分其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巫

  • 清圣祖实录选辑·佚名

    ●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辛丑)春正月初七日(丁巳)夜子刻,世祖章皇帝宾天。初九日(己未),上即皇帝位。二十九日(己卯),山西道御史余缙疏言:『舟山宜守,小门宜防;请于小门安置炮位,严添防戍,以保全东南疆土」。下部速议行。二月二十八日

  • 通志卷一百四十四·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七陈杜僧眀 周文育【子寳安】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子纥】黄法 淳于量 章昭达 吴眀彻 胡颖徐度【子敬成】杜棱 周铁虎 程灵洗【子文季】沈恪陆子隆【子之

  • 通志卷八十四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七上后魏上谷公纥罗【弟建 子题 题子悉 建徳公婴文 真定侯陆】武陵侯因【长乐王夀乐】望都公頽 曲阳侯素延【顺阳公郁 宜都王目辰】六脩 吉阳男比干【江夏王吕

  • 庭闻录卷三·[清]刘健

    南昌刘健述收滇入缅顺治十五年春,三桂请南征。初,张献忠死,余党推孙可望为长,受约束,独李定国常与之抗。可望恶其倔强,常以事故杖之百,定国恨甚。定国,字一人,绥德州义让里棘针人。为人勇干刚直,目不知书。有昆明金公趾者,知其可

  • 一三四、王氏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正·钱穆

    余著《系年》粗就,得读海宁王氏所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喜其持论与余正合。其订正《史记?晋世家?索隐》引敬公十八年魏文侯初立,谓十八二字乃六字误离为二之类,与余说若合符节。知考古之事,其究归于一是,无可逃避遁逸,有如

  • 唐纪二十八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718)·司马光

    唐纪二十八唐玄宗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 [1]春,正月,辛丑,突阙毗伽可汗来请和;许之。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六),突阙毗伽可汗前来请求与唐和解;玄宗表示同意。 [2]广州吏民为宋立遗爱碑。 上言:“臣在州无他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

  • 卷一百三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四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六上仁宗论元昊请和当令权在我余 靖臣窃闻贼昊差私置官入境相次到阙欲与朝廷通和事伏以息兵减费夷狄顺命国家大臣

  • 开春论第一·吕不韦

    开春一曰: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以此言物之相应

  • 什么叫“明”·孔子

    【原文】 子张问明①。子曰:“浸润之谮②,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无已矣。” 【注释】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远”指看得远,亦即远见卓识。②谮(zen):诬陷,谗言。 【译文】 子张问什么

  • 第65章·老子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1)。民之难治,以其知之(2)。故以知治国,国之赋;不以知治国,国之德(3)。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4)。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5)。【题解】本章集

  • 云峰悦禅师·惠洪

    禅师生徐氏。名文悦。南昌人也。七岁剃发于龙兴寺。短小粹美。有精识。年十九杖策遍游江淮。常默坐下板。念耆宿之语。疑之曰。吾闻临济。在黄檗三年。黄檗不识也。陈尊宿者教之。令问佛法大意。三问而三被打。未闻谆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二诸境开合者。先用十如为首。何者此经命章绝言称叹十如。今更说五境。云何同异耶。十二因缘与十如开合者。名异故言开。义同故言合无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识名色六入触受合如是体。爱

  • 孚远县乡土志·佚名

    作者佚名。 清末奉饬而纂。不分卷,列14目,约2000余字,孚远,今吉木萨尔。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丞,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格为县。简明记述了该县的历史、地理、民族、物产等,是志行文虽简,然叙同治、光绪年间该地民团

  • 楚蒙山房易经解·晏斯盛

    十六卷。清晏斯盛撰。晏斯盛字一斋,又字虞际,江西新喻人。熙六十年 (1721)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此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是全书宗旨,大体以为宋人图书本由大衍之数画成,不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