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五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夏四月。壬戌朔。享太庙。遣仪亲王永璇恭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松宁奏、覆讯王举案内各犯。究出二十一二三年有同教匪犯、三次送到接济王举盘费等语。王举系邪教余蘖。在黑龙江监禁。王起顺等仍敢敛钱易换金两数千里为之接济。其勾连邪慝。固结不解。必当尽法惩治以绝根株。王起顺系河南新野人。李廷俊系安徽阜阳人。岳秉逢系太和人。均有年貌住址可查。着琦善、康绍镛、即派委妥员密速前往掩捕。无令闻风逃逸。至刘洪典、张潮、宋二钳子、张连山、各系教犯家属、曾到黑龙江。是否一同习教。并有带送金银接济教匪之事。并着庆保等按名拏获。该督抚等于获后、各亲提严审。按照发去松宁所讯刘荣先等供词逐一讯究。务得确情。按律定拟具奏。将此各谕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郓城县民刘平太母李氏。  

○是日。驻跸潭柘行宫。  

○癸亥。赐扈从王、公大臣、及直隶总督等食。并赏赉有差。  

○是日。驻跸惠济龙王庙行宫。  

○甲子。上还圆明园。  

○乙丑。谕内阁、张裕庆前在河北道任内。于广兴赴豫时、出境远迎馈送。因此获罪其同时馈送广兴者、亦不止张裕庆一人。嗣因睢工合龙。张裕庆在工出力。经那彦宝奏请施恩。业经降上□日准其捐复员外郎。若谓该员行止不端。彼时科道即应据实陈奏。乃事隔数年。吏部照例拟选。本日即应引见。会同验看之科道陶澍等。忽以该员行止不端不应铨选刑部职官。移会吏部请奏。是该科道等竟欲干与黜陟大权。此风断不可长。所奏着毋庸议。张裕庆仍着吏部带领引见。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孟县民郭杰妹郭氏。  

○丙寅。旌表守正捐躯奉天广宁县民王起发女王氏。  

○丁卯。上幸静宜园诣龙神庙拈香。  

○己巳。以礼部尚书松筠、为满洲繙译会试正考官。礼部右侍郎同麟、为副考官。  

○庚午。谕内阁、广庆奏东省革职各员、多有不肯请咨回籍其不安分之辈、群居终日、议论风生、或刺探各衙门公事、颠倒是非、或因不遂所欲、编造歌谣、互相倾轧、甚至恣情饮赌、无所不为、应请上□日概行勒限、由东省派员押回原籍等语。各省革职人员。如有经手未完事件。例得扣留查办。若并无应留之事。则例应给咨回籍。此事该督抚尽可自行办理。何待请上□日饬遵。现在东省各革员。如无扣留待查事件。着即给咨勒令回籍傥仍有延不起程者。即派员押回原籍。毋任逗遛。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崞县民张素子妻张氏。  

○辛未。上幸万寿山。诣广润祠拈香。  

○壬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癸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以安徽布政使韩克均、为贵州巡抚。安徽按察使嵩孚、为布政使。福建汀漳龙道邹翰、为安徽按察使。  

○以常雩祀天于圜丘。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乙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丙子。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丁丑。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幸静宜园。  

○谕内阁、此次宗室繙译会试只有九人。人数太少。此皆宗室等平时惟习汉文。竟不以繙译为先务。清语骑射。乃我满洲根本。宗室等自当加意勤习。即汉文繙译两端。尚当以繙译为要。若清语骑射久荒。将来必致有失满洲旧制。着交宗人府王公等通谕八旗宗室等。务当专心力学骑射。不可徒习制艺。向来宗室等繙译会试、十九名内取中三名。十一名内取中二名。此次报考仅止九名。朕仍加恩取中二名。嗣后繙译会试。如足九名额数。仍取中二名。如不足九名。即着停止入场。  

○又谕、考试试差人员自此次为始。四书题文二篇内着减去一篇。添五经题文一篇。仍用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着为令。  

○礼部以满洲繙译会试中额请。得上□日、取中七名。  

○平粜山西临汾、吉、潞城、壶关、孝义、宁乡、大同、丰镇、五寨、高平、阳城、辽、榆社、和顺、沁、武乡、忻、河曲、解、夏、垣曲、绛、永和、清水河、托克托城、二十五厅州县、仓谷。  

○是日驻跸静宜园。至辛巳皆如之。  

○戊寅。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内阁、粤西附近省垣地方。盗犯七十余人一夜连劫六家。平时既疏于防范。呈报后又未能将首从各犯悉数拏获。富纶前此札饬该州县每月拏解匪犯三十名。拖累无辜。而于近省重案。转不能督率速办。实属颠倒失伦。除阮元驻劄粤东、相距较远。部议降一级调用之处。着加恩改为降一级留任。其叶绍楏等七员。均着照部议降调。不准抵销。  

○赏会试年老举人刘荣朝等十四名、检讨学正职衔有差。  

○己卯。谕内阁、刑部查办朝审及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缓决三次以上减等人犯开单具奏。此内官犯关灵一名。在紫禁城内点放爆竹。持刀自将头颅划伤。妄拏平人冀图重赏。情节甚为可恶。着不准其减等。永远监禁。嗣后凡遇恩赦。俱不准查办其常犯拟准减单内。新疆绞犯刘建吉、侯得禄、李修仁三名。云南省绞犯余小老一名。均不准减等。  

○庚辰。上御演武厅。阅健锐营操。  

○谕内阁、嗣后皇子完姻。公主下嫁。及归宁日期。俱着不进立决本。其刑名本仍照常呈进。  

○又谕、昨日英惠因监视镶白旗护军步射完竣具摺覆奏。业已呈递名牌。经朕召见英惠并未来静宜园宫门祗候。本日自行奏请议处。向来各部院堂官年在六十以下者。均亲诣宫门呈递名牌。嗣经降上□日准令笔帖式代为呈递。俾诸臣得以迟到时许。以节劳勚。此朕格外施恩。用示体恤。傥遇奏事之日。适有事故、或患病者、原准于摺内注明不递名牌。若名牌已达朕前。原所以备召对。即应趋赴宫门祗候。今英惠已递名牌。召见不到。咎无可逭。伊系由副都统派出监射。着即革退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示惩儆。嗣后文武大臣中有奏事已递名牌、无故不到者。查明系奏何衙门事件。即将何项职任斥革。决不宽贷。  

○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哈朗阿、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色克精额、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辛巳。谕内阁、董教增等奏、海洋被劫旧案、文武疏防职名恳免开参一摺。闽省洋面盗匪。久经悉数殄平。其劫案疏防承缉文武职名。共计一千余件。事隔二十余年。此时即辗转行查官经屡易。一切地方情形。均无从指证徒劳案牍。终于不能核实。所有嘉庆元年至十五年该省海洋被劫各案。应参文武职名。着加恩全行宽免。毋庸查参。  

○以大学士托津、章煦、礼部尚书汪廷珍、吏部左侍郎王鼎、右侍郎周系英、户部右侍郎姚文田、刑部左侍郎帅承瀛、工部右侍郎陆以庄、为殿试读卷官。  

○壬午。上还圆明园。  

○策试天下贡士费庚吉等二百二十四人于保和殿。制曰。朕寅承昊穹眷命。列祖贻庥。翼翼兢兢。于今二十有四年。周挠甲以斟元。衍长庚而集祜。万方清晏。百谷庆成。四渎安澜。五韪来备。豫顺聿隆于此日。谦亨敢懈于初衷。靡文尽屏。却九牧之贡珍。询事维殷。辟四门而吁俊。敬惟制治保邦之道。厚生正德之原。去奢崇俭之方。肄武诘戎之法。洵整饬之当先。乃讲求之倍切。尔多士论秀于乡。用宾于国。伫闻谠论。式赞嘉猷。唐虞授受。不外一中。嗣是仲虺言建中。孔子言用中。中者。帝王之心法。即帝王之治法也。其言惟精惟一。即孔门明善诚身之说所自出欤。诗颂不刚不柔。传称宽猛相济。盖言中也。乃汉兴之始。网漏吞舟。诸葛治蜀。赦不轻下。宽严不同。同归于治。何欤。泰之九二。备陈保泰之道其与论语宽信敏公之上□日。有相合欤。司马光论人君之德有三。其才有五。而为道则一。其于中庸达道达德人存政举之义、可相通欤。大学平天下一章。专言货财用人二事。何欤。朕际重熙累洽之时。深惟长治久安之道。所以巩丕基于永固。登郅治于大同。其要可得闻欤。昔贤论富教之道。曰易田畴。薄税敛。立学校。明礼义。方今之世。农务垦辟而地鲜遗利。赋惟正供而时予蠲除。设国学乡学以教士。宣圣谕广训以教民。法綦备矣。而未能民皆足食。户尽可封其故安在。井田庠序。古法既不可行讲约劝农。虚文或且滋扰。苏洵田制之议。柳宗元种树之篇。其明鉴也。将欲顺人情而收实效。其道何由。夫民生风俗。国家之元气也。大小臣工。于民皆有父母师保之责。使徒从事于簿书案牍。而置本务于不图。岂称识治体培国脉者乎。古之循吏。转凋敝为沃饶。化顽愚以礼让。如召杜文翁之流。岂徒恃讲求之有素。才略之过人欤。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诚以奢俭之闲。君心敬肆所由分。风俗淳浇所由辨也。方今太平久而生齿繁。人情自质而趋文。物力虽丰而易匮。有如汉诏所云。雕文刻镂伤农事。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习染既久。富者僭而踰制。贫者滥而为非。岂细故哉。朕躬行节俭。出于天性。时颁训言。冀挽薄俗乃诏书屡下。淳朴未臻。将欲严法制以绳之。又虑奉行不善。适以病民。将何以移风而易俗耶。古之卿大夫。若杨绾、卢怀慎、杜黄裳之徒。高节清标。闻者感而自化。羔羊素丝。风流如在。今何必异于古所云也。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整军经武。先王所以保太平也。然有空籍而无胜兵。徒滋糜费。则<闲>阅为要矣。汉代训练之法。有都试都肄都讲貙刘卞射诸制。其详若何。唐时讲武都外。宋有大阅之典。其法若何。文献通考、载兵有五练厥目安在。我朝以弧矢威天下。家法罔敢怠荒。侍卫禁军。躬亲校阅。屡谕掌兵大臣。尽心<闲>练。又以时举行大阅。教演阵法。每岁行围。肄武习劳。至直省营伍。亦严饬将军督抚提镇等、勾稽较核。其果能选骁锐。汰老羸。以得实用乎。修整犀利。变更呰窳。以精器械乎。役使兵丁。摊扣粮饷。不加惩儆。何以肃戎政乎。夫图治所以经邦。遂生继以复性。节用以裕民食。振武以壮国威。凡此四端。参互考订。则轨迹易遵。通变化裁。则推行尽利。多士学于古训。通知时事。拜献厥有先资。远猷尚期辰告。勉殚素蕴。毋袭陈言。朕将亲第焉。  

○癸未。谕内阁、明刑所以弼教。妇女首重名节。旧例、妇女和奸、悔过拒绝、复被逼奸、将奸夫杀死者。均照擅杀罪人律减一等。拟以杖流。其未经和奸因拒奸擅杀罪人之妇女。转科以绞候。于情法本未平允。此案李何氏因拒奸杀死周得佶。刑部照绞候拟覆。大理寺于会议时签商议减。所议甚是。刑部堂官亦即详酌。奏改条例。所办亦是。着依议纂入例册。其李何氏一案。即照新例办理。至大理寺堂官。系何人首先倡议签商。着据实奏明交部议叙。不得以公同看出、含混具奏。  

○又谕、文孚奏覆查柳城县邓学厚命案、请将阮元交部议处一摺。阮元前此审办邓学厚殴死邓希达一案。所拟罪名。均无错误。其参奏富纶偏徇、及请将程卓梁严议。不过措词稍重。富纶、程卓梁、获咎之处甚多。已分别问拟遣戍。不必再以词语小疵责备原奏之人。阮元着无庸交部议处。  

○甲申。谕内阁、国家慎重刑名。因有三法司会议之制所有刑部会题各案。都察院大理寺堂官。均当悉心酌核。其有未协者。或改轻为重。或改重为轻。惟期情法之平。合众论以成一是。若漫无可否。一味随同画诺。亦安用多此会议为耶。此次大理寺签商刑部议覆李何氏拒奸杀死周得佶一案。比例平允。具见留心参酌。龄椿、杨怿曾、着各赏加纪录三次。以示奖励。惟是刑名事关民命各宜虚公详慎。若因有此次甄叙之上□日。或有意见长。遇案挑剔。于不应签改者。亦纷纷执奏。亦难辞妄言之咎也。  

○又谕、御史盛唐奏、请除直省州县积敝□大四款。所奏俱是。崇俭黜奢。为阜财善俗之先务。州县亲民之官自当躬为倡率。乃近日膺民社之责者。不以教养为亟。率先华其衣服。美其饮食。且置良田。构大厦。以豫为子孙计。考其封殖之由。非侵蚀国帑。即朘削民膏。甚至颠倒讼狱。贿赂公行。取非义之财。以济其侈靡。吏民相忌。上有苛刻之政。下泯爱戴之忱。是治民者。适以害民。国家奚赖焉。着各督抚实力整饬。留心考察。所属中如有恣意骄奢、贪婪不法者。立即严行参办。以儆浇风。至州县衙门。不能不设吏役以供驱使。而若辈善良者少。舞文弄法视为惯常。且官有去留。吏无更易。盘踞一方。肆行荼毒。其新任官员。不加查察。或转向其咨询利敝□大。无不堕其术中。各该督抚当饬所属州县官。先自洁己勤民。严以御下。其有奸胥蠹役。惟执法重惩。毋使小民重受其害。若听断词讼。尤应速审速结。以省拖累。近日地方案件。竟有迟至十余年不结者。因循疲玩。莫此为甚。该督抚职司察吏。务遵照例设循环簿以实稽考。其积压多者。即官之阘茸可知。指名参劾。毋稍姑息。至徵收钱粮。定制本极严密。今乃废格不行。一任州县官私立规条。巧为科敛。若非该上司不加禁约。亦何敢任意浮收。着各督抚遵照定例。严行申禁。务令官守廉朴之风。自民享清宁之福。久之闾阎之盖藏日富。即里党之风俗还醇。邪说莠民自可消灭矣。将此通谕知之。  

○以故云南广通县回蹬关从九品土官杨廷桂兄朝旺、袭职。  

○旌表守正被戕直隶藁城县民妇郑郜氏。  

○乙酉。上诣火神庙拈香。  

○还宫。  

○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丙戌。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陈沆、杨九畹、胡达源、三人进士及第。二甲孙起端等九十九人、进士出身。三甲陈嘉谟等一百二十二人、同进士出身。  

○幸圆明园。  

○谕内阁、本日朕御太和殿传胪。因前引侍卫行走错误。以致中和乐先时起祝。鸣赞鞭官即接唱鸣鞭。其时鸿胪寺官不唱排班。及朕升殿。中和乐复作。乐止时。鸣赞鞭官不再唱鸣鞭。鸿胪寺官即接唱排班。以后礼仪节次。均得不至紊躐。该鸿胪寺甚有定见。着松筠据实查明。明早具奏。如系堂官。着加恩赏戴花翎。若系唱赞官。着赏戴蓝翎。俱仍赏加一级。  

○抚恤广东万、乐会、二州县、被风灾民。并给房船修费。  

○丁亥。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李奕畴分派漕委多员、以致旗丁被累、冗费日多、降上□日交孙玉庭密查具奏。嗣据该督奏称李奕畴从前漕委、实派有一百余员、近亦尚有数十员、是否实有听信官亲长随关说、藉得赃私情事、必须查访明确以便核办、缘现赴安徽阅兵、俟回省之后密切查明、分别参奏等语。朕当即批令秉公查办、得有实据、即由驿严参具奏。现已事隔月余。尚未据孙玉庭覆奏。李奕畴如果有簠簋不饬、藉多派漕委、勒索分肥情事。孙玉庭查有实据。即当露章参奏。候朕降上□日查办。若无关说赃私实据。其滥派漕委。扰累旗丁。亦应奏参议处。着孙玉庭迅速确查具奏。毋稍讳饰。再朕近日风闻祝现一犯。现在逃往江南海州一带潜匿。着该督即遴派妥干员弁。前往该处严密访查。如有端倪。即行掩捕。毋令闻风他窜。一经就获。讯明迅速由驿具奏。将此谕令知之。  

○戊子。命嗣后凤阳九江两关监督期满。俱无庸题请更换。每届该道出缺时。即以新任道员接管。  

○己丑。上诣黑龙潭祈雨。  

○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诣天神坛、皇三子惇郡王绵恺、诣地祇坛、定亲王绵恩、诣太岁坛、祈雨。  

○命于觉生寺设坛祈雨。  

○命直隶总督方受畴、于省城设坛祈雨。  

○命直隶提督徐锟、诣密云县白龙潭祈雨。  

○湖北按察使方体、因病乞休。允之。以安襄郧荆道陈廷桂、为按察使。  

○旌表守正捐躯安徽阜阳县民曹大更妻刘氏。  

○庚寅。以故镇国将军德尊子秀福、降袭辅国将军。  

○以前引侍卫导引错误。革去定亲王绵恩、领侍卫内大臣。命在御前大臣上行走。以左宗人奕绍、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礼部尚书松筠、为内大臣。  

○命工部左侍郎穆彰阿、内阁学士吴其彦、教习庶吉士。  

○授一甲一名进士陈沆、为翰林院修撰。二名进士杨九畹、三名进士胡达源、为翰林院编修。  

○以山东兖州镇总兵官马瑜、为江南提督。福建延平协副将张联奎、为兖州镇总兵官。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脱脱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皇朝本记·佚名
  中兴小纪卷七·熊克
  绪言·冯承钧
  ·与施提军论止杀书·丁曰健
  六二、墨子弟子通考·钱穆
  卷五十·佚名
  卷18·陈邦瞻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六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二五言律诗十三陆彦章新桥暂泊徙倚新桥路征人感滞留月明前岛出风定众帆收华髪欺清镜黄花怯素秋平生求友志到此信悠悠毘陵道中喜见恵山一名九龙山名山随处好况复故园看绀宇蔵丹叶苍厓漾碧澜

  • 卷一百·志第六十七·柯劭忞

      ○兵三   △马政   蒙古,游牧之国,札木合称太祖之强曰,有骟马七十二匹。王罕饮青马乳,太祖尤慕羡之。盖国俗如此。   世祖混一之后,牧马之地,东越耽罗,北逾火里秃麻,西逾甘萧,南暨云南。又大都、上都及玉你伯牙、

  • 卷之一百十·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二月。甲寅。命翰林院侍读洪钧提督江西学政。现月  ○以延解丁漕。暂革署江西永丰县知县陈庚铨职。仍勒追。摺包  ○乙卯。署四川总督丁宝桢奏、拟拨盐局银。交直隶练勇。以资防务。得旨。东北

  • 王诞传·李延寿

    王诞字茂世,是太保王弘的堂祖父的后代,王弘叫他哥哥。祖父王恬,是晋朝的中军将军。父亲王混,是太常卿。王诞少年有才学辞藻,晋朝的孝武帝逝世,他的堂叔尚书令王繤撰写悼词,他拿出文稿给王诞看,说:“还感到遗憾的是缺少季节景物

  • 卷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圣学康熙九年庚戌十月丁酉上谕礼部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学以资啓沃之功朕於政务余闲惟日研精经史念经筵日讲允属大典宜即举行尔部其

  • 谴非第六·桓谭

    王者初兴,皆先建根本,广立藩屏,以自树党,而强固国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舆而封黄帝、尧、舜、夏、殷之后,及同姓亲属、功臣、德行,以为羽翼,佐助鸿业,永垂流于后嗣。乃者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任一身,子弟无所封,孤弱无与,是以

  • 隰有长楚·佚名

    ——摆脱不了的思想痛苦【原文】隰有苌楚(1),猗傩其枝(2)。天之沃沃③,乐子之元知(4)。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注释】(1)苌楚:植物名,即猕猴桃。(2)猗傩(e

  • 卷九·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九宋 王质 撰雅闻雅一雅乐歌名也雅有大雅小雅见于季子所观犹之可也南山有台之类岂不大而入小泂酌之类岂不小而入大姑犹之可也既强以为风有正风变风又强以为雅有变雅前人所言

  •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十八佛不共法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

  • 念僧品第四·佚名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为圣众。舍利弗。若有人能信解通达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起无相。成就如是忍尚不得我。况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况得阿罗汉况复得法。况得男女何况得道。况得如是等事。是名圣众。是亦不得。复次舍

  • 卷十三·普济

      青原下四世云岩晟禅师法嗣洞山良价禅师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

  • 卷之十七·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七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武隆沈医官阅门下来问乃医书所载养生之说非禅亦非玄矣即就玄而论玄之一字众妙之门玄之一字众祸之门何也如云玄关一窍少人知那里是

  • 东汉文纪·梅鼎祚

    三十二卷。明梅鼎祚 (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 《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他的 《西汉文纪》,根据 《史记》、《汉书》,多为典确。此编虽亦以正史为宗,而杂书之作盛于东汉,即刘珍、张璠

  • 骖鸾录·范成大

    笔记。宋范成大著。一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十二月七日,作者自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起程,经过水陆三千多里程途,于次年三月十日至桂林。此编为沿途纪行之书,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远

  • 琉球说略·姚文栋

    域外地理著作。佚名撰。清姚文栋译。一卷。有《云南初勘缅界记》已著录。是书首序,概述琉球位置、四至、岛数。次记北部诸岛,含大岛、加计留麻、喜界、德岛、永良部岛、舆论岛等周回及物产;又记中部二十余岛,以那霸港

  • 大洞金华玉经·佚名

    述回风大混合帝一之道存修九图、大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图,皆为存神法。又述帝君十二愿,是为诵咒。该经称,若受大洞诀,可“不必俱持《大洞真经》而一通之也”。可知该经继承《大洞真经》,但取捷径,有所创新。

  •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明祁彪佳撰。一卷。体例与《远山堂曲品》相类。主要著录明人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分六品: 妙品二十四种,雅品九十种,逸品二十八种,艳品九种,能品五十二种,具品三十九种。每剧各加短评。品评注重首创精神和创作个性,标举“境界

  • 困知记·罗钦顺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罗钦顺著。包括前记2卷,156章,续记2卷,153章,附录1卷。为与人论学之书。所以以“困知”命篇,谓其治学“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出耳”(《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