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三百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

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三月。癸亥朔。祭先农之神。遣怡亲王永琅行礼。  

○赐长芦山东商人食。  

○谕、此次巡幸天津。直隶及各省士子。迎銮献赋。因令分别考试。所有考取一等之举人陈煜、着赏给内阁中书。与考取候补人员。照例挨次补用。贡生王苏、王芑孙、生员吴镕、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其考取二等之刘宝梧、黄掌纶、丛之钟、邵士铎、俱着各赏缎一匹。  

○又谕、朕銮辂时巡。经过畿南一带。庞眉皓首。夹道欢迎。足徵盛世耆年之瑞。所有沿途及天津老民老妇。俱着加恩赏赉。用普春祺。  

○又谕、此次办差兵丁。着赏给一月钱粮。  

○又谕、此次台湾剿捕逆匪。该处义民。随同官兵打仗杀贼。甚为出力。业经降旨。将广东泉州等庄。赏给褒忠旌义里名。用示奖励。至漳州民人。虽与贼匪籍贯相同。但其中随同官兵打仗杀贼者。亦复不少。若不一体加恩。转似于伊等有所歧视。不足以示劝励。所有漳州民人各庄。着赏给思义村。俾该民人等、咸知顾名思义。勉为国家良善。守法奉公。以副朕一视同仁至意。  

○谕军机大臣曰、柴大纪前在嘉义县防守。未经带兵出城一节。经福康安等查明。防守嘉义县。俱系义民之力。其未经出城。亦系义民不肯将伊放出。伊亦畏贼不肯带兵出城。柴大纪前次所奏。全不足信。是柴大纪恇怯无用。又复狡展欺饰。并守城亦无寸功足录矣。且此案逆匪滋事。由伊酿成激变。是其罪较之黄仕简、任承恩之仅止因循贻误者为尤甚。着福康安将此一节。向柴大纪严加审讯。即行定拟。迅速据实具奏。  

○又谕、台湾戍守兵丁。将来自仍应分班轮换。此等兵丁。籍隶漳泉者居多。若分拨营汛时。漳泉两处庄民。即以同籍之兵。派往防守。则伊等乡贯熟习。自必联为一气。即间有作奸犯科者。兵丁等未必肯举发。自应令籍隶泉州之兵。在漳州民人庄村附近一带防守。其籍隶漳州之兵。即以防守泉州各庄。庶彼此互相纠察。可以防微杜渐。而他府之兵。与之互相错处。不动声色。于抚绥防范。俱有裨益。着将此密行传谕福康安、与徐嗣曾、妥定章程。熟筹办理。  

○予故和硕庄亲王永瑺祭葬如例。谥曰慎。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据伍拉纳、孙永清、先后奏查出福建同安县流犯吕辰、在中途贿嘱顶替一案。已降旨将疎纵之知县甯淑昌革职治罪。并谕令伍拉纳等、将吕辰一犯。迅速拏获讯究矣。本日又据伍拉纳由驿覆奏、被窃鞘银贼犯徐长俚一摺。内称、上年十一月内。浦城县被窃鞘银一案。于本年二月内。接准何裕城来咨、随查此案。并未经地方官详报。诘讯解员黄陂县县丞熊泗、供认领解饷银五万两。押至浦城县地方。被窃鞘银一千两。畏惧处分。商同该县知县李景观赔补。已于本月十二日。会同督臣参奏等语。鞘银被窃。该地方官、竟敢私行赔补。讳匿不报。殊为可恶。既据该督等具摺参奏。但此摺尚未奏到。想系差弁赍递。以致迟滞。着传谕李侍尧、伍拉纳、即将该员等拏问。严行究讯。如何商同讳匿赔补。并提集同行擡夫、及押解接护官弁兵役人等。一并详悉审究。务得实情。即行迅速具奏。再前据琅玕奏、浙江解闽官钱。在温州一带洋面被劫。讳匿不报一案。已降旨将同知等官革审。并谕令李侍尧、如委员尚在闽省。即将此案情节。严查究办。现在曾否审明。李侍尧一并详查迅速具奏。毋任稍有隐饰。  

○又谕曰、孙永清奏、据贵县知县张毓德禀称、该县递到福建同安县流犯吕辰、查验箕斗未符。讯系同安县监内更夫郭大、在龙溪县地方。受贿顶替。但是否在途雇倩。抑系在监即行顶替之处。尚系一面之词。应将郭大一犯。解回闽省。饬拏吕辰、及管押差役。质审办理等语。此案前据伍拉纳奏到。业经降旨。将甯淑昌革职。解交刑部治罪。并令将查出之贵县知县张毓德、送部引见矣。吕辰既经免死减流。胆敢贿嘱顶替。甚为不法。现据孙永清、将顶替之郭大一犯。解回闽省。饬拏正犯吕辰。到案质审。着传谕伍拉纳、即饬属严拏。务将吕辰速获。并审明该犯等、如何贿嘱顶替。及原解之兵役等、受贿故纵情由。逐一严审定拟具奏。  

○乙丑。赐扈从王公大臣侍卫等食。  

○谕、前因台湾剿捕逆匪。需用军粮。应行宽为筹备。又福建漳、泉、二郡。上年偶因缺雨。粮价较昂。节次谕令浙江、江苏、四川、江西、湖广、各省。拨运米石。以资接济。经各督抚派员督办。沿途接护。运送到闽。甚为妥速。业经降旨。将各该督抚、交部议叙。现在逆首林爽文、庄大田、生获。台湾全郡平定。大功告蒇。各省运到米石。足敷应用。其未经运到之米。无须再行运往。亦已谕令各该督抚、即行截留。分年随带运通。至各省承办运米之员。一经派委。俱知以公事为重。恪守功令。上紧赶运。源源相继。军糈民食。并资充裕。今仰荷上苍眷佑。南北两路贼氛尽扫。魁渠首恶。悉就生擒。深惬朕意。所有各省承运米石之文武员弁。俱着该督抚、查明咨部议叙。其护送之兵丁等。俱着酌量加赏。再此次军报往来。驰递无误。其各省驿站文武员弁。亦已有旨交部议叙。至现在逆首林爽文、解赴行在。沿途管押护送。甚为迅速。所有各省派出押解逆犯、及沿途接护之文武员弁。并着交部议叙。其护送兵丁人等。均着查明分别酌赏。朕赏罚一秉至公。虽微末弁兵。稍知出力。亦不肯没其微劳。内外大小臣工。惟当倍加感奋。益矢慎勤。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嘉祥县民王常亮妻苏氏。  

○丙寅。上自天津回銮。  

○定巡察台湾例。谕、台湾孤悬海外。远隔重洋。民情刁悍。奸徒易于滋事。向来祇派御史前往巡视。职分较小。且不能备悉该处情形。殊属有名无实。着将请派巡台御史之例停止、令该督抚。及水师陆路两提督。每年轮值一人。前渡台湾。严行稽察。如地方文武。或有骫法营私。扰害兵民之事。即可就近查明。据实参奏。福州将军、亦系该省大员。自应一体轮派。至海洋风信靡常。前已降旨。令该督抚等、祇须视风信平稳时。配船前往。不必拘定时日。但远渡重洋。究系涉险。如该将军、督、抚、提督内、有年逾七十者。着免其前往。以示体恤。  

○谕军机大臣等、前谕令阿桂、讯问富勒浑在总督任时。于柴大纪贪黩营私。种种劣迹。何以置之不办。据富勒浑供称、在总督任时。曾节次密札台湾道府。令其时时查访。倘有废弛营伍等事。即密行飞禀查办。若通同狥隐。别经发觉。必将不行禀报之道府、一并严参。俱有案可查。该道府等、俱可询问等语。柴大纪任意侵贪。该道府等近在同城。岂无闻见。自当据实禀报。何以并未有人举发。着福康安、即将富勒浑前此札据。吊查阅看。并询问该道府等、如果富勒浑所供属实。则柴大纪种种劣迹。竟系道府等通同狥隐。即使该处地方官接到密札后。富勒浑旋经调任。亦应将柴大纪款迹。禀明接任之雅德、常青等。乃始终并无揭报。除孙景燧已被贼戕害。永福在台湾最久。身系满洲。又任道员。于此事实难辞咎。着福康安、即查明该道有无揭报、及如何通同狥隐之处。据实严行参奏。再台湾应办善后事宜。已节次谕令福康安、会同徐嗣曾、熟筹妥办。今思此次搜捕逆匪。该处熟番。尚为得力。将来台湾换班兵丁。前已有旨。谕令酌留一半。即在台湾募补。毋庸更换。今此等熟番。向化已久。驯熟可用。或即照四川屯练、楚省苗民之例。酌量挑选。即于应在台湾募补兵数内。将此项熟番。参半充补。既可防范地方。又足以示妥辑。而出力社番。得有钱粮。于生计益资饶裕。似为两有裨益。着福康安等、将是否可以如此办理之处。即行详细商妥。据实具奏。如不可行。亦不可拘泥遵旨。又昨讯据林爽文、有伙犯董喜。带病跟伊逃至集集埔地方。因官兵追杀。不能相顾。各自逃窜。董喜实在身死与否。并未亲见等供。前经福康安、讯据林爽文供称、董喜业经病故。当即以所供不足深信。谕令福康安查明覆奏。今严讯林爽文。并未亲见董喜身死。是林爽文前在军营所供。自系护庇党恶。并未确实。着再传谕福康安、将董喜一犯。严切查究下落。务得确据。毋任幸逃漏网。  

○浙闽总督李侍尧奏、台湾被害各员。遵旨详加区别。彰化县知县俞峻、到任未及两月。被难实属因公。理番同知长庚、当贼攻彰化时。手刃数贼。当即被害。凤山县知县汤大奎、雇募乡勇守城。因众寡不敌。即行自刎。其子汤荀业、同时被戕。署理番同知王隽、因解饷过台。派往凤山支放。遇贼被害。此四员、居官素无劣迹。其抗节死事情形。似堪悯恻。应请议恤。至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台防同知刘亨基、原任台湾县知县程峻、署诸罗县事原任台防同知董启埏、署诸罗县唐镒、声名俱属狼籍。其贪黩敛怨。被害实由自取。应毋庸给予恤典。谕、前因台湾逆匪滋事时、被贼戕害各员内。或有平日居官廉谨。实能抗节捐生。亦有在任贪黩废弛。殃民敛怨。遇贼猝被戕害者。若概行给予恤典。不足以示彰瘅而儆官邪。因谕令李侍尧、查明被害各员。平日居官、及死事情节。据实具奏。再行分别核办。今据李侍尧所奏。甚属公当。地方官有守土牧民之责。如果居官勤慎。廉隅自矢。及事起仓猝。能以身殉。是其在任并无劣迹。而死事实属因公。自应加恩议恤。以示旌奖。若其平日贪污。肆行剥削。以致众怨沸腾。激而生变。此等劣员。设其身尚在。必当明正典刑。岂可因其被贼戕害。俾得滥邀恤典。所有此次台湾被贼戕害各员。除居官贪黩之孙景燧、刘亨基、程峻、董启埏、唐镒、五员。不准议恤。其俞峻、长庚、汤大奎、王隽、均着交部照例议恤。  

○是日、驻跸兴福寺大营。  

○丁卯。谕、本日雨泽沾濡。道路泥泞。拉纤河兵。行走尚属便捷。又水手等十七名。赴水拖淤。衣服淋湿。均着各赏银锞一两。  

○是日、驻跸宝稼营大营。  

○戊辰。谕、闽省地方文武员弁。办理军需。解运粮饷火药。照料兵丁配渡等事。尚俱妥速。并无贻误。现在大功告蒇。除该督抚已邀甄叙外。其在事出力之文武员弁。着李侍尧详晰查明。分别等第。咨部议叙。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有湖北荆门州民人蔡士仁、在道傍叩阍。当即令军机大臣讯问。据供、该州徵收漕米。书役舞弊。不收本色。要收折色。上年该处米粮甚贱。每斗卖制钱一百文。交纳时要交八百文。又多出田单卡票。索诈常规钱文。四十二年、四十六年、历经州民赴院司道府衙门具控。积弊如故。蔡士仁曾于五十一年赴府控告。被书役等朦混耸禀前任知州。讯息详销等供。地方官徵收粮米。自应按例收纳。何得任意折收。例外苛索。现据蔡士仁供、节经州民赴院司道府衙门控告有案。何以并未查办。如果蔡士仁所供属实。则该州官吏苛徵舞弊。各上司通同狥隐。不可不严查究办。但以一州之事。蔡士仁一人挺身控告。恐有贿嘱唆讼情事。亦当据实质讯。以儆刁健。现在穆精阿、自广西审案。业经完竣起程。此案即着该侍郎、顺道前赴荆门州。会同舒常、姜晟、吊集案卷。提齐犯证。秉公查审具奏。所有军机大臣审讯奏片、及蔡士仁原呈、并呈出卡票田单。着一并发往。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是日、驻跸桐柏村行宫。  

○己巳。谕、据孙永清奏、拏获越狱监犯。审明办理一摺。内称、梁美焕系在外接赃行劫伙盗。胆敢越狱脱逃。审明后。即恭请王命正法。至窃犯何柏、本罪仅止杖笞。应照新例原拟军流以下、无论原犯罪名。拟绞监候等语。所办殊属过当。越狱监犯。固应严办示儆。但其中情罪亦有不同。如覊禁囚犯。胆敢反狱劫狱。执持器械。拒伤禁卒。或里应外合。纠伙同逃。似此不逞之徒。凶狡藐法。即属乱民。一经拏获。其为首者、自应立正刑诛。为从之犯。即问拟死罪。亦当听候部议。或入于情实办理。以儆凶悍。若监禁之犯。畏死幸生。希图免脱。或刨挖壁洞。扒越围墙。祇系侥幸苟免性命。与公然逞凶。杀伤禁卒。纠伙冲出者有间。此等越狱之犯。自不得与反狱劫狱者一律科罪。若因其同系在狱脱逃。不为区别。则越狱者既概寘以重典。而于情节强横、反狱劫狱者。其罪无可复加。未足以昭平允。自应将为首者问拟情实。为从者酌予拟缓。方无畸重畸轻之弊。今据孙永清所奏、梁美焕一犯。系在狱撬脱木栅。穴墙钻出者。非反狱劫狱可比。该抚于拏获时。即问拟斩决。亦应奏明。俟接到部覆。再行处决。乃即请王命正法。办理实失之太过。若各督抚、于此等案犯。因有恭请王命之例。即立予重辟。亦非慎重人命之道。必有横议今之督抚。皆好杀有权者。况执法用刑。各有轻重缓急。如现在闽省办理漳浦焚抢匪徒。该督李侍尧、于拏获审明后。将案内要犯。一面正法。一面奏闻。原因台湾正在剿捕逆匪之际。而漳浦匪徒。辄思乘间窃发。并冒称林爽文伙党。恐吓居民。以为内外响应之计。此而不速正典刑、何以消乱萌而戢奸宄。又如从前粤省茭塘沙湾一案。皆系海洋巨盗。积年纠伙肆劫。一经拏获到案。亦自当决不待时。立寘重典。今此等越狱人犯。与倡乱奸民。强劫大盗。情罪有间。又有何迫不及待。而遽请王命即行正法。前此刑部所定之例。于在监脱逃人犯。祇有越狱之条。而于越狱人犯。与反狱劫狱者。并未分晰条例。本未为周到。着该部即将越狱人、与反狱劫狱、应如何酌核情罪、分别定拟之处。悉心妥议具奏。所有孙永清摺内所奏何柏一犯。即照现定之例核拟。朕办理庶务。一秉大中至正。而于明罚敕法。务得其平。应严应宽。从不稍存成见。惟随时随事。准酌情罪轻重。以期权衡悉当。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福康安攻克大里杙贼巢后。不即带兵直入番境搜捕。仅悬立重赏。令生番将逆首擒献。办理未免失之迟缓。恐逆首得以乘间远扬。不得不加以策励。今贼首林爽文、已生擒解京。并将南路肃清。贼目庄大田、一并生获。该处生番等、帮助官军。分路搜缉。不料其竟能如此出力。现在台湾全郡。贼氛扫荡无遗。筹办一切。均属周密详妥。深慰朕怀。实堪嘉许。办理亦未为迟。至从前请将恒瑞仍留军营效力一节。彼时福康安、因未奉到节次谕旨。故尔冒昧陈奏。今既饬令立即回京。亦毋庸置议。福康安现系有功之人。一切过失。皆可不问。且其功大而过小。岂有转加有功之人以罪之理。此时军务业经告蒇。计德成早已渡洋。前抵台湾。所有应行改建城垣。福康安自已会同相度形势。详悉妥办。此外如清厘地界。添设官弁各事宜。福康安惟应与徐嗣曾等、悉心筹画。酌定章程。以期一劳永逸。即有一二无关紧要零星逸犯。亦可交徐嗣曾、普吉保、二人。在彼督拏。自不难全行缉获。刻下新任福州将军魁麟。已可渡海。前抵台湾。现在大功已竣。福康安酌留楚黔官兵一二千。在彼弹压。将善后诸务大局。料理妥协。即可带兵起程回京。惟向来四月间。海洋风信靡常。不无涉险之处。福康安此时凯旋回京。尤宜慎重。不得冒险前进。竟不妨于五六月间。俟风信顺利。再行内渡。方为稳妥。即途次亦不必过于趱程。于八月万寿前。赴热河瞻觐。亦不为迟也。再庄大田供内、有黄天养、庄树、二犯。现未拏获。着福康安、李侍尧、即于内外各处。严缉务获。毋任漏网。又据庄大田供、林爽文曾差陈天送、到南路纠合伙党。有庄大田族弟庄大韭、听从入伙等语。现讯之林爽文。据供、并不知有陈天送其人。所供恐不足信。着福康安即查明陈天送下落。务将该犯拏获。毋任兔脱。  

○是日、驻跸南苑南衙门行宫。  

○庚午。吏部等部议准、稽查宝坻等处驻防正蓝旗护军统领宗室崇尚咨称、保定府、沧州、二处。向由部选笔帖式各一员。应照独石口例彻回。又山海关副都统宗室琳宁咨称、永平府、玉田县、三河县、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六处部选笔帖式。均请裁汰。由各该处之前锋领催马甲内、考选报部。给与空衔顶带。仍依原食饷银支给。其原设笔帖式银米应裁。至六年期满。其由马甲委署者。准与前锋领催等。俱以应升骁骑校之缺。一体选用。从之。  

○兵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奏称、河南河北两岸。向各设巡船二只。山东曹、单、二县。设巡船一只。每船派兵十名游巡。查黄河水势猛悍。船易损坏。且河道长一千二百余里。非五巡船所能周遍。自派巡以来。从未缉获一匪。救济一船。而营兵派巡。即不能专心差操。虚糜粮饷。请将各巡船裁汰。令沿河地方官、各按疆界。差役稽查。其前派兵、仍令各营收伍差操。从之。  

○豁贵州沉溺铅二万五千一百五十斤。  

○是日、驻跸旧衙门行宫。翼日如之。  

○辛未。上诣永慕寺行礼。  

○谕、据尚安奏、拏获伊犁逃犯陈有秀、已经正法等语。伊犁各处逃犯。皆由乌噜木齐所属之地经过。若果认真严加缉捕。断无不获之理。朕前次节经降旨训示。今据昌吉县知县依常阿、拏获伊犁逃犯陈有秀。尚属黾勉。嗣后乌噜木齐所属地方。如有拏获此等逃犯者。将兵丁番役人等、酌量加赏外。该管官员、亦着交部议叙。以示鼓励。  

○又谕、曰、噶布伦扎萨克伊什旺对病故。其扎萨克员缺。本非世袭。但据达赖喇嘛呈称、伊什旺对之子热布丹旺布、人尚明白。且其祖父宣力多年。着加恩赏给扎萨克名号。  

○壬申。谕山西大同府属丰镇等九厅州县。上年被旱成灾。朔平府属之左云、右玉、二县。因被霜较早。收成歉薄。业经加恩赈恤蠲缓。并于新正复降恩旨展赈。酌借口粮。以资接济。现据明兴奏、加赈银米、及借给口粮。已陆续散放完竣。但念该处土瘠民贫。自上年被灾歉收之后。民情不无拮据。现距麦收尚早。小民输将。仍未免竭蹷。着加恩。将大同府属之丰镇等九厅州县、及朔平府属之左云、右玉、二县。所有乾隆五十三年应徵新粮。俱缓至本年秋收后开徵。以示朕轸念边地灾黎。有加无已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大学士等奏、台湾解到贼匪。除何有志、林浇等、业经因病先行正法。其逆首林爽文、纠众倡乱。戕官攻城。复编造年号。私封伪职。贼目陈传、从贼戕官。受封伪职。与官兵义民打仗多次。均应按律凌迟处死枭示。至何有志、陈传等家属。例应缘坐。应令该督抚、严查办理。得旨、林爽文、陈传、着即凌迟处死枭示。余依议。  

○是日、驻跸团河行宫。翼日如之。  

○癸酉。孝贤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谕军机大臣等、此次剿捕台湾逆匪。军书筹笔。宵旰焦劳。一切紧要机宜。朕思虑所及。随事指示。福康安等禀承方略。擘画周妥。仰赖上苍眷佑。于三月之间。生擒二逆首。全郡贼氛。扫荡无遗。现在大功告蒇。所有办理此事颠末。曾亲制纪事语二篇、及平定台湾功臣像赞序一篇。备述用兵机要、及赏功罚罪诸大端。而一本于敬天勤民、孜孜不怠之一心。宜勒之贞珉。以昭彰瘅。着将御制文三篇。用清汉字书写。发交福康安、李侍尧、于台湾府城、及厦门二处。建碑碣三座。照依尺丈。慎选石工。妥为鑴刻。俾岩疆海徼。咸喻朕勤政爱民。明慎用兵之意。  

○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曰。平伊犁。定回部。收金川。是三事、皆关大政。各有耑文勒太学。诛王伦。翦苏四十三。洗田五。是三事、虽属武功。然以内地怀惭。弗芗其说。至于今之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则有不得不详纪颠末以示后人者。向之三。予惟深感天恩。蒙厚贶。次之三。予实资众臣之力。得有所成。若兹台湾逆贼之煽乱。乃卒然而起。兵出于不得已。而又不料其成功若是之易也。盖自康熙二十二年。平定台湾之后。历雍正逮今乾隆戊申。百余年之间。率鲜卅岁宁静无事。而其甚者。惟朱一贵、及兹林爽文。朱一贵已据府城。僭年号。林爽文虽未据府城。然亦僭年号矣。朱一贵虽据府城。蓝廷珍率兵七日复之。不一年。遂平定全郡。林爽文虽未据府城。亦将一年。始获首渠。平定全郡。则以领兵之人有贤否之殊。故曰事在人为。不可不慎也。林爽文始事之际。一总兵率千余兵、灭之而有余。及其蔓延猖獗。全郡骚动。不得不发劲兵。命重臣。则予迟速论所云、未能速而失于迟。予之过也。然而果迟乎。则何以成功。盖迟则任事之外臣。而速在筹策之予心。故始虽迟而终能成以速。非夸言也。盖纪其实而已。若黄仕简、任承恩、初迟矣。而予于去年正月。即命李侍尧速往。代常青为总督。办军储。常青往代黄仕简。蓝元枚往代任承恩。司剿贼之事。而郡城与仕简。弗致失于贼手。是幸也。是未迟也。既而常青祇能守郡城。蓝元枚忽以病亡。是又迟矣。而天启予衷。于六月即自甘省召福康安来热河。授之方略。八月初。即命福康安、海兰察、率百巴图鲁、及各省精兵近万。往救诸罗。是又未迟也。福康安等至大担门。开舟阻风。风略定而启行。又以风遮至崇武澳不能进。是又迟矣。然而候风之际。后调之兵毕至。风平浪静。一日千里。齐至鹿仔港。是仍未迟也。夫迟之在人。而天地神明护佑。每以迟而成速。视若危而获安。有如昔年开惑论所云者。予何修而得此于天地神明之锡祉哉。如是而不益深敬畏。勤政爱民。明慎用兵。则予为无良心者矣。予何敢。抑又何忍乎。夫用兵岂易言哉。必也凛天命。屏己私。见先几。怀永图。方寸之间。日日如在三军前。而又戒掣肘。念众劳。且予老矣。老而精神尚健。不肯图逸。以遗难于子孙臣庶。藉以屡成大勋。此非天地神明之佑乎。亦岂非弗失良心。得蒙天鉴乎。福康安等、解围歼贼。以及生擒贼渠诸功绩。已见联句之诗之序。兹不赘言。独申予之不得已用武。又深惧用武之意如是。以戒后世。占验家、以正月朔旦值剥蚀。为兵戈之象。远者固无考。自汉至明。屡逢其事。然亦有验有弗验。若昨丙午。可谓有验矣。以予论之。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剥蚀亦可笇而定也。既定矣。其适逢与不逢。原在依稀戃恍之间。且亦乏计豫使之必无也。若使之无。是为诈也。不惟不能避灾。或且召灾。故史载宋仁宗朝。第二次康定元年。春正月朔。当日食。司天杨惟德、请移闰于庚辰岁。则日食在正月之晦。帝曰、闰所以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夫日食必当在朔。可知古称月晦日食者。多移闰曲避之术耳。至于不得已而用兵。惟在见几而作。先事以图。迟不失于应几。速不失于不达。惟敬与明。秉公无私。信赏必罚。用兵之道。其庶几乎。夫行此数端。甚不易矣。知不易而慎用兵。又其本乎。凡军旅事。必当有方略之书。书成。即以此语冠首篇。亦不更为之序矣。  

○御制福康安奏报生擒庄大田纪事语曰。昨生擒林爽文。则剿灭逆贼事。可称蒇大端。兹生擒庄大田。则肃清台湾事。方称臻尽善。二逆狼狈为奸。得一而不得二。余孽尚存。虑其萌芽。且彼既闻首祸被获。则所以谋自全。而幸逃生。入山固易追。赴海则难捕矣。是以先事周防。屡申饬谕。兹福康安尽心画策。凡港口可以入海者。无不移舟设卡。因闻庄大田带同匪众、俱在柴城。初二日欲往蚊率社。经番众极力抵御。复行退回。初五日黎明。官兵由风港发兵。越箐穿林。遂有贼匪突出拒敌。我兵迎击。海兰察率领巴图鲁侍卫、奋勇齐攻。杀贼三百余。生擒一百余。追至柴城。贼愈众多。然恐攻扑过急。庄大田或临阵被杀。或乘间窜逸。转不能悉数成擒。福康安分兵数队。以徐合攻。自山梁布阵扺海岸。适乌什哈达所率水师。得顺风。连樯齐至。沿海进围。水陆合剿。自辰直至午刻。杀贼二千余。群贼奔溃投水。尸浮海如雁鹜。而独庄大田伏匿山沟。以至生擒。是岂人力哉。天也。二逆以幺<麻骨>小民。敢兴大乱。杀害生灵。无虑数万。使获一而逃一。未为全美。斯皆生致阙下。正国法而快人心。反侧潜消。循良乐业。福康安、海兰察等、画谋奋勇。不负任使。固不待言。然非天佑我师。俾获万全。岂易致此耶。更查康熙六十年四月。朱一贵于台湾起事。提督施世骠、总兵蓝廷珍、于五月由澎湖进兵。至六月收复台湾府城。计阅七日。于闰六月始擒获朱一贵。计阅一月余。至雍正元年四月。而余党悉剿尽。自朱一贵起事、至台湾全郡平定。始末阅两年。兹林爽文、于五十一年十一月起事。其黄仕简等。前后误事经一年。福康安等于上年十一月。由鹿仔港始进兵。其间解诸罗县之围。克斗六门。攻破大里杙贼巢。至本年正月获林爽文。计阅四十二日。继获庄大田。计阅三十二日。自林爽文起事、至台湾全郡平定。始末共阅一年三月。是较之蓝廷珍等、成功更为迅速矣。夫逆贼入内山。生番非我臣仆。性情不同。言语不通。其遵我军令与否。未可知也。福康安示之以兵威。使知畏。给之以赏项。使知怀。其经画周密。贤于施世骠、蓝廷珍、远甚。又得海兰察、率百巴图鲁。攻坚陷锐。遂得前后生获二囚。且李侍尧悉心董理军储。毋误行阵。使不以李侍尧易常青之总督。则军储必误。不以福康安易常青之将军。则成功必迟。兹尽美尽善。以成功于三月之间。则上天之所以启佑藐躬。俾以望八之年。而获三捷之速。则予所以深感昊慈。岂言语之所能形容也哉。自斯以后。所愿洗兵韬甲。与民休息。保泰持盈。日慎一日。以待归政之年。庶不远矣。虽然。仔肩未卸。必不敢以娱老自怠。所为犹日孜孜。仍初志耳。  

○御制平定台湾功臣像赞序曰。近着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以为伊犁回部金川三大事。各有专文。王伦苏四十三田五次三事。不足芗其功。若兹林爽文之剿灭。介于六者间。虽弗称其大。而亦不为小矣。故其次三。讫未纪勋图像。而兹福康安。海兰察等、渡海搜山。竟成伟勋。靖海疆。吁。亦劳矣。不可湮其功而弗识。故于紫光阁纪勋图像。一如向三大事之为。然究以一区海滨。数月底绩。故减其百者为五十。而朕亲制赞五十者为二十。余命文臣拟撰。一如上次之式。夫用兵岂易事哉。昔汉光武有云。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况予古稀望八之年。须鬓早半白。而拓土开疆。过光武远甚。更有何冀而为隹兵之举。诚以海疆民命。不得不发师安靖。所为乃应兵。非佳兵也。然亦因应兵非隹兵。幸邀天助顺而成功速。此予所以感谢鸿贶。不可以言语形容。而又不能已于言者也。昔人有言。满洲兵至万。横行天下无敌。今朕所发巴图鲁侍卫章京等才百人。已足以当数千人之勇。绿营兵虽多。怯而无用。兹精选屯练、及贵州、广东、湖广兵、得近万人。统而用之。遂以扫巢穴。缚逆首。是绿营果无用哉。亦在率而行之者。为之埋根倡首。有以鼓励之耳。若福康安未渡海以前。台湾绿营。已共有四万余兵。何以不能成功。则以无率而行之者。岂不然哉。且台湾一岁三收。蔗薯更富。朕若微有量田加赋之意。以致民变。天必罪之。不能如是成功速也。后世子孙。当知此意。毋信浮论富国之言。爱民薄敛。明慎用兵。庶其恒承天眷耳。近日以宫商三百。逐章餍饫其义。竟如幼年书室学诗之时。但彼时自知读其章句。而今则究其义味。因思采嶶出车诸章。乃上之劳下。其义正。斯为正雅。祈父北山诸什。乃下之怨上。其义变。斯为变雅。夫上劳下。可也。下怨上。不可也。何则。下之怨上。固在下者不知忠义。然亦必在上者有以致之。斯则大不可也。我满洲旧风。以不得捐躯国事。死于牖下为耻。其抱忠知义。较祈父北山之怨上为何如。是则绿营之多恇怯思家。伊古有之。无足多怪矣。然为上者。不可不存采徽出车之意。更不可不知祈父北山之苦。如其一概不知。而但欲开疆扩土。是诚隹兵黩武之为。望其有成。岂非北辕而适越乎。故因为功臣图赞。而申其说如此。以戒奕叶子孙。并戒万世之用兵者。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台湾熟番。协同官军搜剿贼匪。俱属急公奋勉。而生番等、自逆首穷蹙逃窜之后。经福康安明白晓谕。各社生番。咸知顺逆。帮同官兵义民。分路堵截贼匪。林爽文、庄大田、无处逃匿。现在二逆首。俱已先后就擒。所有打仗出力之熟番等。着赏给效顺匾额。交福康安、仿照各村庄义民之例。于所居番社。一体颁赏。以示旌奖。至生番等、虽与内地语言不通。亦不能辨识文字。但伊等素性好利。如内地布匹盐茶等物。皆所嗜好。着福康安、查明帮同搜捕逸犯之生番等。就其所好内地物件。酌量从优赏给。俾伊等益加感激。蒸蒸向化。  

○豁云南沉溺铜十三万九千九百斤有奇。  

○是日、驻跸新衙门行宫。  

○乙亥。上回圆明园。  

○祭先蚕之神。遣妃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台湾剿捕贼匪。官军节次打仗。据该提镇等奏报、不知存亡者甚多。屡经降旨。交福康安等。严查此项兵丁。作何下落。尚未据查明具奏。兵丁等奉派出征。如果临阵捐躯。或为贼所害。事后查明。不特应行赏恤。并当将其子弟等挑补兵缺。俾资养赡。如遇敌溃散。除投回军营。仍复随同官兵打仗者。免其查究外。若其事定后始行逃回。查无从贼情节。尚可贷其一死。倘竟甘心从贼。甚至助贼打仗。今见贼匪平定。私行逃回。或被拏获。即当立行正法。虽其子孙等、亦不准挑补兵缺。以示惩儆。从来用兵之道。贵在赏罚严明。现在大功虽已告竣。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此事如福康安业已查明。即遵照前旨。分别严办。若因人数众多。福康安回京以前。不及查奏。即着交与李侍尧、徐嗣曾、各在内外。逐一严查办理。毋得稍事姑息。  

○丙子。谕、上年八月。王公大臣、及直省将军、督抚大吏等。以乾隆五十五年。朕八旬万寿。吁请举行庆典。朕因王公内外大臣等、身际昌期。久承渥泽。胪欢祝嘏。出自积诚。且朕自临御以来。亲理万几。孜孜不倦。五十余年如一日。兹仰荷上苍眷佑。列圣垂庥。膺受纯熙。锡光□□马庆。躬跻上寿。五世一堂。实古所未有。允宜光昭盛噢。以答景贶。若却而不行。转觉矫情。是以特俞所请。并恐王公内外大臣等、过事铺张。业经谆切谕令、祇照圣母皇太后六旬七旬八旬万寿庆典之例备办。毋得稍有加增。现在王公内外大臣等、因朕俯允所请。踊跃欢忭。亟欲抒诚。其应备仪文。典礼甚钜。若不专派大臣董理其事。恐承办之员。未喻朕意。仍不免踵事增华。致滋繁费。非所以体朕嘉与诸臣效诚献悃之心也。所有五十五年万寿庆典各事宜。着派阿桂、和珅、刘墉、福长安、胡季堂、金简、李绶、伊龄阿、总办。以期经理得宜。用光钜典。  

○又谕、据富纲等奏、拏获改遣脱逃贼犯帅应祥、审明后即恭请王命正法等语。已批该部知道矣。前因孙永清奏、拏获越狱脱逃之梁美焕。即行正法。该犯罪止越狱。与反狱劫狱者不同。自应奏明再办。该抚遽请王命正法。恐无识之徒。私议督抚有权擅杀。曾降旨训谕。今富纲等所奏、系拏获新疆改发脱逃、例应即行正法之犯。自应照例即办。但外省督抚。每多拘泥。非失之太过。即失之不及。或接奉前旨。误会朕意。又将应请王命正法之犯。不即办理。等候批回部覆。以致要犯稽诛。或生别故。又属非是。着传谕各督抚、嗣后于拏获人犯。务须斟酌情罪轻重。如系例应恭请王命者。仍照例办理。总期宽严得宜。毋得遇事拘执。以致节外生枝。思虑所及。不惜烦言。将此再行通谕知之。  

○丁丑。陕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潼关厅常平仓。节年动缺谷、一万五千四百余石。屡催买补。但该处产粮无多。现在修城工匠。需食浩繁。若责令一时足额。恐妨民食。查潼关协营兵马。节奉裁移。该厅额徵屯粮。供支岁有余剩。现计存米麦豆三折、合京斗谷二万三千石有奇。红腐堪虞。请即将此项拨补常平原额。并嗣后每逢兵丁借支、及间需估拨。均请由支剩兵粮项下动给。得旨、自属应行。  

卷之一千三百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魏收
  路史卷三·罗泌
  ●革除遗事六·黄佐
  卷十·王明清
  第五三谕光绪七年十一月七日一一二○七-一二·佚名
  第五十八册 天聪六年八月至九月·佚名
  八二一 军机大臣奏陈辉祖前进书内并无《体孝录》等书谨拟询问谕旨进呈片·佚名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九·佚名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河东王誉传·姚思廉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卷六·佚名
  卷60·陈邦瞻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为太常博士之职,不幸病卒于官。先夫在日,止生一个孩儿,名唤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有他波父蔡邕丞

  • 第一折·高文秀

    (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刘二公,乃东京人氏。婆婆姓陈。别无甚么儿男,止生了这个女孩儿,小字月仙。人材十分,大有颜色,不

  • 七言巻十六·洪迈

      七言  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白居易  年老官髙多别离转难相见转难思雪销酒尽梁王起便是邹枚分散时  寻春题诸家园林  儿随年老欲何如兴遇春牵尚有馀遥见人家花便入不论贵贱与亲疏  笑春风兼赠李二十

  • 卷七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四 姚合【陕州人】 寄杨茂卿校书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傍人叹无情到京就

  • 对酒行,巴陵作·张说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 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 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 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

  • 第八十四回 询宫婢才识酬恩 擢循吏迭闻报绩·蔡东藩

      却说宣帝在位六七年,勤政息民,课吏求治,最信任的大员,一是卫将军张安世,一是丞相魏相。霍氏诛灭,魏相尝参议有功,不劳细叙。张安世却小心谨慎,但知奉诏遵行,未尝计除霍氏,且有女孙名敬,曾适霍氏亲属,关系戚谊,至霍氏族诛,安世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彳胤-丿>昌谨阅严祀礼 洪熙元年闰七月癸卯行在太常寺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壬寅朔上留宣府 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每岁大祀天地俱先朝于十二月初一日 圣驾躬诣牺牲所此祀天之躬乃 祖宗旧制国家大事至严至重非他礼仪可比累朝 列圣遵行惟谨 皇上临御以来亦已十二举矣天心孚佑福祉无

  •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九月。丙寅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内记注  ○正白旗护军统领明瑶请假。以额驸公符珍署正白旗护军统领。明发 

  • 卷第五·习凿齿

    胡烈胡烈,字武贤。咸熙元年,为荆州刺史。有惠化,补缺堤,民赖其利。铭石曰:&ldquo;美哉明后,隽哲惟嶷。陶广乾坤,周﹑孔是则。我武播扬,威振遐域。[譬春之阳,如冬之日。耕者让畔,百姓丰溢。惟我胡父,恩惠难置。&rdquo;]羊祜羊祜,字叔

  • 学史卷九·邵宝

    (明)邵寳 撰○戌【凡二十九章】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尉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

  • 凡例·邹漪

    一、野史从来不废。是编悉纪明末遗事。其先帝朝事无关于鼎革者,兹不尽载。另有崇祯纪事一刻,大书而特书之。至新朝大政,洋洋洒洒,别载国史纪略,以自附于蒙诵瞽议之义。一、明运告终,实由流寇,蹂躏海内,几十余年。自秦晋而蔓延

  • 孛鲁传·宋濂

    孛鲁,鲁国王木华黎之子。其人身体魁梧,才智过人,性情沉毅,待人宽厚,能通诸国语言,善骑射,二十七岁入朝见太祖。当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暗中联络外援,心怀不轨,太祖密诏孛鲁征讨之。太祖十九年九月,蒙古军攻克银川,斩首数万级,俘

  • 袁忠彻传·张廷玉

    袁忠彻,字静思,袁珙之子。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王宴请北平诸文武,令忠彻给他们相面。忠彻说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籨,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都督耿王献,颧骨插鬓,色如

  • 宋纪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壬午、442)·司马光

    宋纪六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442年) [1]春,正月,甲申,魏主备法驾,诣道坛受符,旗帜尽青。自是每帝即位皆受。谦之又奏作静轮宫,必令其高不闻鸡犬,欲以上接天神。崔浩劝帝为之,功费万计,经年不成。太子晃谏曰:“天人道殊,卑高定

  • 原颂周·周诒春

    原颂周 字颂周。年三十一岁。生于广州。本籍住址。广州永庆街二巷二十三号。已婚。子二。初学于广州中学。及游学预备馆。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辛博森学校。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四年。入埃瓦省立大学。习农业

  • 身观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是身有肌肤髓血肉。含满屎溺。自视身见何等好。常有九孔恶病。常不净常流。可足惭。常与冤家合。为至老死。亦与病俱。何以不恶。身

  • 游宦纪闻·张世南

    宋代笔记。宋张世南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十卷。有《稗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说郛》本、《宋人百家小说》本、宋人《笔记小说大观》本、《四库全书》本。现有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理的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