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六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五年。庚午。夏四月。癸酉朔。享太庙。遣恒亲王弘晊恭代行礼。  

○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甲戌。大学士等议准、陕甘总督尹继善、甘肃巡抚鄂昌奏称。审明洮州番民巴善策凌等、听从郭加指使叩阍一案。缘巴善策凌、系郭加堂弟。郭加于乾隆九年、控告土司杨汝松科敛苦累。审明后、即将应徵粮草钱丈。严定规条。讵郭加并不安分。屡次纠众抢夺。经杨汝松之子杨冲霄、代管土司。详报在案。郭加恐被拏获。随唆令巴吉小、挞木、赴省诬控该土司残虐僭妄。又令巴善策凌等摭拾旧事。捏词叩阍。及传讯所控各款。或得自传闻。或系已结之案。该犯等俱供认不讳。是其挟怨刁唆。显然可见。应请照例分别军徒枷杖完结。至杨汝松管理土务时。本不足以服番众。今杨冲霄业已承袭。应将杨汝松移驻岷州城内。若三四年后。果能安静悔过。应否准令回家。临时请旨。其番众应讷钱粮草束。饬令洮州抚番同知出示晓谕。遵照乾隆九年断定数目输纳。并谕杨冲霄爱惜番民。不得仍效伊父所为。致又滋衅。从之。  

○乙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军机大臣等、朕以李绳武不服南方水土。故令调任。其前曾经患病。去年伊接旨已迟。又覆奏称前赴固原。朕心以伊自南省至固原。自必顺路来京。时为悬念。何以概未具摺奏。忽报其已抵固原任所。可见其全不知朕轸念封疆大臣之意也。此虽小节。着传谕李绳武知之。但此时已经到任。且上年甫经陛见。又不必因有旨。具摺奏请来京。转多枝节。  

○又谕、据杨二酉奏称。今岁运河水势充盛。粮艘遄行。缘大挑工竣后。汶河大坝未启之先。顾琮从运河道史奕昂之请。将南旺湖、并麦仁庄、长沟、各水放入运河。然后启汶河大坝。是以益见充盛。且湖坡水放退后、出民田二百余顷。俱为膏壤。请将此载入河规。永为成法等语。是否如此情形。今岁水势。是否较前充盛。其水势充盛。是否由于先放湖坡诸水。即如杨二酉摺中所奏。以无用之水。归之有用。其理本亦浅近。何以前人俱未计及此。是否出于史奕昂详请。顾琮详悉奏闻。不必因杨二酉此奏。有意回护。朕明岁南巡。汶河大坝等处。是否经由。可以就近阅看。再一并奏闻。  

○又谕、鄂容安奏请来京一摺。伊曾在上书房行走。所奏自出至情。且见朕遘此悲悼。或致过伤。悬想迫切。亦世臣休戚相关。谊所当然。但恐各省督抚。因此纷纷陈请。徒成虚套。殊非政体。伊现有应办通省差务。亦未便远离。且朕以礼节情。体中安善。不必为虑。已于摺内批示。仍详悉传谕知之。  

○丙子。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诣雍和宫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上年六月。鄂容安奉称。开封省城巡抚衙署。尚觉宽敞。但年久不无旧损。应略加修葺等语。朕意巡抚衙署。本应修葺。朕至省城。自必临幸抚署。然不过暂时憩息。仍驻城外大营。此朕本意也。今据奏省城现已敬备行宫。是否另行建造。抑或即指修葺之衙署而言。朕思衙署自当存其旧规。以便回銮后该抚居住。或于其旁另构数楹。以备小憩。未为不可。不必立行宫之名。前年山左以抚署改为行宫。后此该抚不敢于此办事。仍复重加拆造。糜费多端。朕甚弗取。鄂容安曾计及此否乎。且朕御极十五年。甫一临豫省。既与直隶道路经由、时时驻跸者不同。并非江浙等处原有皇祖行宫者可比。何必因一二日驻跸。多此一番经营。着传谕鄂容安、不必于衙署之外。另备行宫。如已经动工。则断不可过于繁费。如祇修葺抚署。则不必备行宫制度。以省后来更张。可即详悉奏闻。寻奏、现在谨就巡抚衙署修葺。并未另建行宫。除中路安设御座处。因旧墙壁不能坚洁。敬谨拆修。其外层备用房。多未更改。现已成大局。实不敢过于华饰。得旨。既已成局。知道了。  

○又谕、据图尔炳阿奏称。云南省城。正月二十一日二更时分。雷雨交作。小东门城内。存贮火药之五华山局。震击轰毁等语。火药关系军储。防守理宜加谨。今猝然不戒于火。非系平日收藏不善。即系临时看守疎虞。该抚自当悉心体究。惩既往以警将来。或因房屋苫盖年久。木植枯燥。易于致火。尚属情理所闲有。乃遽委为震雷轰毁。若非人力所及。恐将来转滋捏饰开销情弊。从前川省焚失火药。游击吕大智等、捏报轰碉一案。经朕降旨究问。实系看守兵丁厝火不慎所致。可见典守人员。因循懈弛。该管上司。扶同掩饰。寖成积习。渐不可长。图尔炳阿如以现经调任。因而草率瞻询。冀博属员感颂。尤非实心任事之道。着传旨申饬。并令将实在因何失毁情由。详悉查明具奏。或奉到此旨时。图尔炳阿已赴新任。即着硕色等一一查奏。寻图尔炳阿奏。省城五华山火药局五闲。内外墙二层。门三重。四面空地。四闲分贮军器及硫磺。一闲贮火药。用木桶装。桶盖棉纸糊缝。门重重封锁。开时由专管把总禀督标中军发钥。事毕即封。此外督标五营火、药军械。俱贮本营。局外设堆卡五所。官厅一所。分布四面。派弁兵巡护。局内并无兵住宿。围墙高峻。亦非外人能越。臣率同文武各官亲查。并阅所毁木植。亦不似火焚情形。实系雷轰。得旨。览。  

○又谕、据傅清奏称。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前往萨海等处。安抚伊兄珠尔默特车布登所扰之人。由彼察阅哈喇乌苏等处兵丁。已于三月初一日起程。再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感念朕恩。不惜其身。欲竭力报效等语。现在珠尔默特车布登已经身死。藏地宁静无事。从前生此事端。皆由纪山意欲图好。过于谨慎所致。固不可不留意堤防。然防守太过。致彼生疑。亦大有关系。尔等可寄信与傅清、令伊嗣后于一切事务。惟示宽大。不可使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有丝毫疑虑。应教者教之。应授意者授之。一切事务。惟合彼处情形。妥为料理。藏地离京甚远。彼处之事。甚为紧要。所有奏朕之事。若稍瞻顾朕之谕旨。即于事无益矣。傅清于一切事务。惟应据实具奏。伊新到彼。想尚无事。俟驻守日久。备悉彼处情形后。其应行奏闻者。即着奏闻。  

○丁丑。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临奠定安亲王。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国家秩祀有虔。首隆备物。朕敬念坛庙祭器。祼献聿将。即已博采群经。折衷古式。饬所司循名定制。于乾隆十三年南郊大祀为始。殷荐升馨。所以崇报本之仪。展洁齐之志也。仰惟礼器昭垂。世守勿替。祠官掌故。图谱宜详。其令内务府依卤簿大驾之例。按器绘图。具着体式。俾懿文洽礼。展帙犁然。永传册府。称朕修厘法物。毖敕明禋至意。着庄亲王会同尚书汪由敦、总管内务府大臣德保、经理其事。  

○又谕、前因珠尔默特车布登觊觎西藏。妄图构衅。朕以纪山时运乖蹇。所至之地。辄生事端。特派侍郎拉布敦、前往更换。拉布敦未到之先。珠尔默特车布登即已病故。现今西藏宁谧。应仍令纪山驻彼。但计降旨到藏之际。纪山业经起程。已属不及。纪山着照旧来京。至派拉布敦前往驻藏。原因有珠尔默特车布登之事。伊向曾驻藏。深悉彼处情形。是以派往。但拉布敦回京未久。旋复赴藏。理应派员往代。令其来京供职。着侍郎同宁前往更换。俟同宁到一二年后。谙悉彼处事宜。再派员将傅清更换回京。则新旧接替有人。于事实有裨益。  

○戊寅。命刑部右侍郎兆惠、充方略馆副总裁官。  

○己卯。谕军机大臣等、据漕运总督瑚宝奏到二摺。一称明年巡幸江浙。经王大臣议准、每省截漕十万石。以资平粜。但江省经临之所。站多地广。原议之数。恐不足普及等语。朕思十万不敷。请增五万。即揆诸瑚宝本意。亦属片言可了。乃辗转费辞。连篇累牍。并往复咨商浙省。多生枝节。转于事理不明。又奏、临幸时。粮艘豫筹回避一摺。词语亦琐碎冗杂。披阅之下。总未明晰。办理南巡差务。有事关漕运者。漕臣自不得稍存推诿之见。但看来瑚宝办事糊涂。必致多费周章。仍不妥协。着传谕黄廷桂、江省一切差务。原属该地方应办之事。着伊悉心筹酌。将瑚宝原奏二摺钞录。令其阅看。所有应行先事办理之处。逐一详悉奏闻。寻奏、明春圣驾南巡。随从官员兵役。同时毕集。即外府州县绅土耆民。亦皆载道恭迎。聚人既多。需食不赀。前截漕米十万之数不敷。应再截五万石。以足粜用。至粮艘回避一事。应于开徵后。随徵随兑。兑竣即令开行。凡可催过宿迁者。上紧催趱。其不能者。择地停湟。至所需骑乘马。有满汉标营额马可拨。安设塘站马。有上下两江、并江西省驿马。通融抽调。得旨。览奏俱悉。  

○调原任重庆镇总兵官马良柱、来京引见。  

○庚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辛巳。谕、从前汇奏围场盗牲伐木人犯。拏获治罪之案。多系民人。并无蒙古。是以朕降旨、将附近围场居住之扎萨克等奖励。今岁该部汇奏此案。摺内所获四起八人。仍系民人。并无蒙古。由是观之。蒙古等咸知奉法。而民人反肆行犯禁。此皆该地方官不行约束所致。热河道富勒赫所司何事。着严行申饬。嗣后务须严加约束查拏。不得疎懈。  

○壬午。户部议准、贵州巡抚爱必达疏称。向来黔省新疆地方。俱采买屯苗余米。查屯苗口食。仰藉本地出产。近来生齿日繁。食用拮据。请将应买米八千三百五十四石。就各标镇协营支领月银内、每年抽出公粮变价米、六百十一石零。支给屯田工食米、四千九十八石。屯粮变价米、七百十一石。余田租粮变价米、一千六十七石。并黎平府割归清江通判秋粮改徵米、四十一石零。一并按照时价。拨支兵粮。以抵减买屯苗余米之数。其永从县并无屯田余米可买。除将应买米于本地市买供支外。余各按应买之数收买。多则屯军给与工食。少则本地公平采买。从之。  

○予宗人府府丞徐杞、原品休致。以顺天府府尹胡宝瑔、为宗人府府丞。  

○豁除直隶张家口被水冲汕地五十四顷四十五亩额赋。  

○癸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吏部带领考差人员引见。谕曰、翰林院编修姚范、人平常。杨廷栋、人既衰庸。学问亦平常。俱着休致。  

○户部奏。外官应扣降罚俸银。嗣后除已完银、仍按季报部酌拨外。其未完银、藩司俱有案可查。应于开徵前开明。责成该管府州。于各官本年应领俸银内扣抵。归入地丁奏销案内。另册造报。倘降罚案多。一年应得之俸。不敷扣抵。于下年扣解者。亦于册内声明。如仍前朦混冒支。即查参。从之。  

○甲申。谕军机大臣等、布兰泰奏到。<髟了>髻山玉皇阁失火焚烧一事。<髟了>髻山每年香会。众庶云集。该管道士。并不以供奉神明为事。惟知借名取利。又复不肯小心照料。致庙宇神像、并所赐御扁对联。俱为灰烬。殊属玩忽。非示薄惩。无以儆其将来。所有玉皇阁应行重建等处。着该道士将历年所取众姓香火布施之赀。照旧盖造。但恐伊等或藉端募化。敛取民财。或托辞无力。延挨观望。地方官不能弹压。致乡愚护庇羽流。捐赀助理。转滋扰累。着方观承令其于藩臬大员内。酌派一员。前往妥办速竣。勿生事端。再昨方观承奏称。保定城西灵雨寺。年久损旧。比因春雨应时。士民醵赀修整。在城官员。各有施助。寺旁临漪亭旧迹。可量加修葺。并添建豫备房。以备秋巡临幸等语。地方古刹倾圮。民闲乐于兴修。自可听其办理。至寺旁修葺数楹。为临幸时憩息之所。该督既请将官房赏给采用。谅不至派累民闲。但一时鸠工兴举。愚民无知。或忘称百姓捐赀。为朝廷建造行宫。则断不可。着一并传谕方观承、令其分晰办理。修建寺庙。则民输官助。共成胜举。至修葺临漪亭豫备房等。除赏给官房采用外。倘有不敷。即另动支公项。毋或丝毫扰累。致该处百姓稍有讹言。寻奏、灵雨寺工程。稍加修整。约费千金。所收布施。除修工外。尚有余剩。留为添补香火之用。至临漪亭古迹。并豫备房闲。业蒙赏给官房采用。实无派累。亦无须再请公项。报闻。  

○兵部议覆、湖北荆州副都统图伸。以年老乞休。并称祖父以来。俱驻杭州。子孙现在杭州披甲。恳请就养等语。应请旨办理。其从前出兵得有功牌。应照例移咨该旗。得旨。图伸着以原品休致。准其就养。余依议。  

○铸给山西移驻代州广武城、五台县台怀镇、祁县子洪镇、各巡检印。从巡抚阿里衮请也。  

○予故世子品级弘昆、茔祭二次。并建碑如例。  

○予故安西提督王能爱、祭葬如例。  

○乙酉。上御勤政殿德政。  

○谕、刑部奏。清彦打死家人黑子一案。经朕看出询问。即系鄂善之子。该犯于伊父抵死后。尚不安分守法。从前发往军台。仍敢恃势妄行。重干罪谴。因即在军台永远枷号。幸蒙宽宥回京。复不知改悔。打死家人。是其残忍性成。凶恶已极。该部仅与常人一例拟鞭枷轻律。殊属瞻徇。该堂官着饬行。向来职员杖毙家人处分。不过罚俸。大臣官员子弟。往往怙势作威。草菅人命。最为恶习。清彦着照重枷人犯例永远枷号。传示九门。令骄恣者知所儆戒。嗣后如有此等案件。该部照律定拟外。另用夹片请旨遵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宁夏镇将军杜赉奏称。查明绿旗兵丁。于上年十二月闲。闻知放饷之日。扣留整理衣帽银两。遂赴道员衙门恳求。以致贸易人等怀疑。将铺面关闭等语。是兵丁尚未滋事。皆由贸易人等、一时糊涂所致。彼时杜赉不肯以此为事。驰驿具奏。所见虽是。但事后亦应遇便奏闻。地方之事。虽有督抚镇臣具奏。凡事之虚实。并所办之善否。以及有无掩饰之处。全赖旁人陈奏。乃杜赉亲往履勘。并未具奏。经朕问及。始行奏明。殊属不合。着寄信晓谕。令其嗣后如遇此等事件。务须留心。再杜赉奏摺内、所引大学士廷寄。只写大学士忠勇公字样。其傅恒、来保、之名。并未书写。亦属非是。廷寄非奏事可比。原无书名之例。伊承准后具奏朕前。自应书名。即或不然。亦应写军机处廷寄。乃仍按原文缮写入奏。殊属不晓礼体。着申饬。  

○广西巡抚舒辂奏。审明土田州知州岑宜栋、与官民交往借债一案。分别定拟追缴。得旨。内地民人。擅入苗地交结往来。例干严禁。土田州借债案由。商民陈恒思等、自应照例治罪。但查系积习相沿。小民无知。误蹈法网。与文武官弁交结土司者有闲。着从宽准其援赦宽减。至土司岑宜栋借欠银两。应追入官各案。共计六千余两。自应照例追缴。姑念边徼土司。非内地官弁可比。着加恩从宽豁免。余着该部核拟具奏。  

○左副都御史富德、以罢软无为革职。以詹事马灵阿、为左副都御史。  

○以游牧总管多尔济、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丙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今年八月。为朕四十寿辰。阅督抚诸臣奏摺。有陈请来京庆祝者。各省将军、督、抚、提、镇。皆有封疆重任。岂有概离职守。来京祝寿之理。一处陈请。他省从而效之。若明知不能悉允所请。而各缮本章。往返批答。徒成具文。岂君臣闲以至诚相孚之谊耶。且当年皇祖圣祖仁皇帝四十五十圣寿。皇考世宗宪皇帝五十圣寿。俱未行庆贺礼。皇祖寿登六十。始允臣民之请。举行庆贺。今朕四十寿辰。未届应行祝嘏之时。何必遽事纷纷陈奏。着传谕各省文武大臣等。不必具摺奏请来京。诸臣其明体朕意。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杨二酉奏。今岁运河水势。较前充盛。由顾琮从运河道史奕昂之请。将南旺湖水、放入运河铺底。其立言似归功于史奕昂。是以将是否实在情形。且理本浅近。何以前人俱未计及之处。降旨询问。朕之本意。总在果出史奕昂之策。则彼为识见通达可造就之资。若非出自史奕昂。则杨二酉之奏。不无因大学士之子。谬为吹嘘归美之意。顾琮岂不能明知耶。伊自应将果否出自史奕昂创见。并后此果否有益运道民生。可以经久无弊。一一据实陈奏。本属数言可了。而乃支离纷扰。以湖汶雨水。辗转较量。阅之殊不可晓。且既称令河道转饬厅汛。则是顾琮交办之事。又称河道禀明。不知究出自何人主见。所对全非所问。糊涂已极。着传旨申饬。仍令明晰具奏。至汶河大坝。是否经由。原属因便询问。今既距御道二百余里。何必迂回往阅。尤属错会原旨。所奏由德州至汶上县一路。不必豫备。寻奏、今年运河大挑放水。因上年伏秋盛涨。湖水盈满。但经冬消耗。是否水尚有余。令史奕昂查看。史奕昂见臣。面称湖水有余。可放入运河铺底。随于挑河工竣。将开大坝之时。禀明放水。再上年春闲。亦令查看。因南旺湖水小。未能放入运河。是湖水大则可放。小则不能放。而杨二酉祇知近年不曾放水。未知乾隆八年春闲。曾经放水。非出史奕昂创见。至南旺湖、素称水柜。一遇运河暴涨。随时开放入湖。以保堤岸。与一水一麦之地不同。杨二酉见涸出湖边之地。以为可种。不知从前查办此案。抚、河、两衙门。年年辗转会商。自乾隆九年至十四年。始定议会疏。留为收纳洩涨。实非经久无弊。有益于运道民生。报闻。  

○户部议准、四川总督策楞疏称。金沙江水运京铜。改由黄草坪各事宜。一、金沙江水势汹涌。自叙、泸、一带。赴黄草坪。系逆流而上。趱行需时。应用船若干。须委员豫雇。倘黄草坪有船可雇。或可就近打造。临时酌办。一、金沙江护运京铜。向于川省异石滩、象鼻岭、大雾基、锅圈崖等处。分设四塘。每塘拨兵五名催儹。今既将上游蜈蚣岭等、改为陆运。除大雾基、锅圈崖二塘。仍照旧设。其异石滩、象鼻岭、二塘兵应彻回。于黄草坪对岸之臭水河安设。其自那比渡、上至雾基滩、下至虎跳等处。陡崖绝壁。兵无可栖。应令沿江汛弁。督率目兵。于就近水次查催。一、运铜经过地方。自永宁至巫山。则永宁道所辖之叙永厅、泸州、永宁、纳溪、合江等州县。川东道所辖之重庆府、江津、巴县、长寿、涪州、忠州、酆都、夔州府、万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州县。自黄草坪至泸州。则永宁道所辖之叙州府、雷波卫、黄螂所、屏山、宜宾、南溪等县。俱应受云南节制。以重责成。从之。  

卷之三百六十二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三·李心传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九·陈邦瞻
  名山藏卷之九十七·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八·阿桂
  卷十七·张守节
  张畅传·李延寿
  篇首·孙中山
  食货三六·徐松
  第一节 高祖、太宗之治·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七·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逸文·皎然

       苏、李之制,意深体闲,词多怨思,音韵激切,其象瑟也。曹、王之制,思逸义婉,词多顿挫,音韵低昂,其象鼓也。嗣宗、孟阳、太冲之制,兴殊增丽,风骨雅 淡,音韵闲畅,其象篪也。宋、齐、吴、楚之制,务精尚功,气质华美,音韵铿锵,其象筝也。

  • 卷之十五·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七言律诗送人出镇家出山西●勇名拥旌方见去专城风生暁帐旌旗动月落寒谯皷角清麟阁封侯初受任雁门擒虏旧功成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壷乐太平送周省●之海虞判官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

  • 第二十六出 遥访·周履靖

    【吴小四】〔老旦上〕穿掖庭。入禁闱。须知是女医。欲贵成君。仗我为附子。偏敎产后奇。民间且谩提。老身李药婆便是。世仍祖业。名擅女科。家居就在帅府门前。医治半是宦家宅眷。今日适暇。怕有主顾相寻。不免把飮

  • 卷二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三目録【起五十一字至五十二字】谢新恩南唐李煜瑶池燕贺铸无名氏前调【又一体】沈宜修滴滴金【又一体】孙道绚河传张泌前调【又一体】张泌探春

  • 卷十四·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四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後晋荀朂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

  • 卷二十六·乾隆

    卷二十六太原白居易诗八七十三首池上小宴问程秀才洛下园林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随。净淘红炊粒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雨滴蓬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桥亭卯饮卯时偶饮斋时卧。林

  • 卷一百二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二花果芙蓉赋          【汉】闵 鸿乃有芙蓉灵草载育中川竦修榦以陵波建緑叶之规圆灼若夜光之在?岫赤若太阳之映朝云乃有阳文修嫮倾城之色扬桂枻而来逰玩英华乎水侧纳

  • 卷五十三 志二十八·赵尔巽

      ◎时宪九   △凌犯视差新法下   求均数时差   以本日太阳引数宫度分,满三十秒进一分用。用后编日躔均数时差表,察其所对之数,得均数时差,记加减号。引数有零分者,用中比例求之。   求升度时差   以本日太阳

  • 卷八十五·毕沅

      ◎宋纪八十五 ∷起强圉赤奋若正月,尽著雍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绍圣四年辽寿昌三年   春,正月,丙戌朔,班内外学制。   丁亥,辽主如春水。   庚寅,以阿里骨子

  • 民国三年(1914)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杀篇》(七月七日)叔永有弟季彭居杭州。会宋遁初被刺,政府不能自解,则以兵力胁服南中诸省,季彭忧愤不已,遂发狂。一夜,潜出,投葛洪井死。叔永掇季彭生时所寄书,作《脊令风雨集》。既成,并系以诗,有&ldquo;何

  • 第二篇 废立始末记·梁启超

    第一章 西后虐待皇上情形西太后与皇上本非亲生母子。当穆宗之崩,西后欲专朝权,利立幼君,当时上尤在襁褓之中,故立之。及帝稍长,英明渐露,西后颇惮之,因欲以威钳制之,故虐待皇上无所不至。有义烈之宦官,名寇连材者(寇之事迹详下

  • 卷一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理宗时户部尚书真德秀奏曰臣既以祈天永命之说为陛下献矣区区愚忠未能自已辄复陈之比者王师深入或者往往议朝廷之过举臣独有以识陛下之本心蠢兹女真扰我河洛逾百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二十四地理略【一】疆域【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地理略首列水道一门次载历代封畛盖以水道系郑樵所创撰历代封畛则悉仍通典原文而唐以後不与焉故其先後之序如此窃惟疆域建置为一代之定制宜列

  • 第八章 医疾院·梁启超

      一、凡人有疾者入此院,医者视其疾之轻重而善待之。  一、每月医生到各人家诊视人一次,治之于未病之先,全地皆然。是时人体强壮,则疾病亦甚少,然不能无。有疾者,许其停工入院居住医治,所有药费医费皆公家所出。  一

  • 第32章·老子

    【原文】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1)。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3),民莫之令,而自均焉(4)。始制有名。名已既有,夫亦将知止(5),知止,所以不殆(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 卷五·佚名

    释初品中摩诃萨埵【经】摩诃萨埵。【论】问曰:云何名摩诃萨埵?答曰: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名为摩诃萨埵。复次,摩诃萨埵者,于多众生中最为上首故,名为摩诃萨埵。复次,多众生中起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一·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释典大体。进行为先。一家教门。修习为本。况兹一部。偏申上乘。师资所传。宣述而已。自蒙慈诲。无遣见闻。皆系之於心。并形之於墨。十章十观屡考其根源。十境十乘频研其出没。兼括诸论以润色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良贲

    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