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十一月。甲戌朔。遣官祭先医之神。  

○乙亥。谕、山东青州府属之博兴、乐安、二县。今年有秋禾被旱之乡村。朕已照该抚所请。将灾地新旧钱粮。分别蠲缓。今闻二县未被灾之处。即本年夏麦被旱之区。秋禾虽未成灾。而收成仅有六分。未免歉薄。若将钱粮照例起徵。民力难以输纳。朕心轸念。着将博兴、乐安、二县内。夏麦被旱、秋收歉薄之处。所有本年钱粮。缓至来年麦熟后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署湖广总督鄂弥达疏称、遵旨交议御史张汉、条陈湖广水利一摺。臣惟治水之法。有不可与水争地者。所以祛民患也。有不能弃地就水者。所以从民便也。所谓不可争者。疏湮浚浅。导壅杀流。向来洩水港汊。毋令堵截。致水四溢而为灾也。所谓不能弃者。东洲西滩。积淤成腴。现在居民之围田。万难开凿。致民离居废业也。楚水之大者。曰江曰汉。江水自四川、经宜昌、荆州、等府。分流于洞庭而过汉口。江固与汉会也。汉水自陕西、经郧阳、襄阳、安陆、诸府而出汉口。汉亦与江会也。江水之患。江陵、监利、松滋、石首、诸县。实受其冲。汉水之患。钟祥、京山、潜江、天门、荆门、沔阳、诸州县。实受其冲。二水支流。脉络相通。分注而互涨者。各属交受其冲。今台臣张汉所请者。疏江之水。曰调弦口、曰宋穴、曰杨林市、曰虎渡口、曰采穴、曰庞公渡、等处。盖欲导江水入洞庭。分于支河。而杀江之流也。疏汉之水。曰臼口、曰操家口、曰泗港、等处。盖欲导汉水绕三台湖。出五通口。而杀汉之流也。臣谨分言之。江之调弦口、虎渡口、皆入洞庭之道。向来河路宽深。足资宣洩。两岸堤塍屹立。无庸置议。至宋穴、采穴、杨林市、等处。自宋元来久湮。访之故老。考之传志。旧迹无存。其间堤岸绵亘。田园庐墓。棋布星罗。若欲掘地成河。势必废已筑之旧堤。又欲增无数之新堤。不独工费浩繁。无从措手。而田地为墟。人民失所。岂容轻议。又庞公渡一处。明天启年间。曾经开通。后因泛溢。国朝顺治七年。经该县详明堵塞始安。此江水之不能疏者也。汉之臼口、操家口、距五通口。计八九百里。中间烟火万家。田畴弥望。今若漫议开洩。势将千万顷之良田。胥为河流经行之道。而两岸堤防之费。殆不可以百万计。况明神宗年间。操家口决。经官民毕力堵御。崇祯九年又决。不能堵御。直至国朝顺治七年。用各县民夫合筑。经数十余年之久。始成乐土。并非年久淤塞。现在沙洋一堤。经前督臣阿尔赛、题请动帑兴修。壅之方惧为患。曷敢言洩。至于泗港、居天门之上流。泗港一疏。天门殆将为壑。他若通顺等河。不通小港。水大无能宣洩。水小遂成涸泽。此汉水之不能疏者也。又张汉请疏便河郝穴。使江水从了角庙东注。则江水必入于汉水。方欲疏汉以杀其势。而又引江水以灌之。未便置议。张汉又云。操家口达五通口。为汉水故道。查禹贡载汉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大别去五通三十余里。非故道也。臣思沧桑屡易。禹迹茫然。昔之由地中行者。故轨久已难寻。三楚之水。百派千条。其江边湖岸。未开之隙地。须严禁私筑小垸。俾水有所汇以缓其流。臣所谓不可争者也。其倚江傍湖。已辟之肥壤。须加谨防护堤塍。俾民有所依以资其生。臣所谓不能弃者也。其各属迎。溜顶冲险难之处。长堤联接。每岁责令分管水利各员。逐一查勘。督率居民。增高培厚。寓疏浚于壅筑之中。此全楚所以兴水利、而除水害之大概也。臣躬亲阅勘水道情形如此。台臣张汉所请疏洩之处。似无庸议等语。查兴修水利。全在便民。今该署督鄂弥达、身在地方。亲经阅勘水势。既已备细分析。则是江汉二水。皆不可疏。应将该御史张汉所奏。俱无庸议。从之。  

○吏部等部。议覆江苏巡抚陈大受奏称、各省编徵孤贫口粮银米。照额开销。俾无告之民。衣食有资。州县官、果能实心爱民。自必加意稽查。不致稍有虚冒。无如漫不经心。以致胥役等、朋侵串蚀。已成锢弊。是以朝廷之仁政。饱奸贪之欲壑。藐法肆行。莫甚于此。若不大加惩创。无以示儆。除印官染指分肥、或明知故纵者。据实参处。照例究追外。如漫不经心、例止失察处分者。照例于侵冒之胥役各名下。追解归款。仍于失察之印官名下。按数追出。以为地方公用。应如所请。并通行各直省、一体遵行。从之。  

○丙子。豁免江苏沛县、乾隆八年、昭阳湖水沉田地。并乾隆五、六、七、八、等年、水沉老荒。麻地额徵。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寅。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礼部等部、议覆云南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允随疏称、东川、昭通、二府。及镇雄州、永善县、自雍正五年、改隶滇省以来。应试生童渐多。请于乾隆十年为始。每学设廪增各八名。照例十二年后出贡。应如所请。又称东、昭、二府。生童达赴曲靖应试。跋涉艰难。请于昭通府城、添建考棚。查滇省幅<?巾员>最广。程途窎远。若添建考棚。学政按试。势难周遍。况二府改隶以来。即归曲靖考试。相安已久。应毋庸议。但既称该属生童岁科二次。远途赴试维艰。应令学臣按试曲靖时。即将东川、昭通、二府。及镇雄州、永善县、等学生童。岁科接连考试。从之。  

○己卯。兵部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古州镇滚纵地方。于乾隆四年题准、将分防王岭之镇标右营。守备一员。兵三百名。移驻防守在案。查该汛深居苗穴。甚属要隘。应建石堡炮台、并衙署、营房、等项工科。于黔省节省水脚银内动支。从之。  

○赈贷江苏靖江、丹徒、丹阳、清河、桃源、安东、铜山、海州、沭阳、赣榆、泰兴、等十一州县。及徐州卫、本年被潮灾民。并分别蠲缓新旧额徵。  

○蠲赈安徽歙县、休宁、婺源、绩溪、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贵池、东流、芜湖、凤台、凤阳、怀远、广德、建平、等十七州县。安庆、宣州、建阳、凤阳、等四卫。被水灾民。并缓徵太平、青阳、繁昌、寿州、阜阳、颍上、等六州县。新旧钱粮。  

○庚辰。谕、据刘于义、高斌、奏称、直隶现在兴修水利。天津道所属河道甚多。必得该道亲身督查。始克有济。今陶正中、蒙恩补授按察使。查有保定府知府吴谦鋕、为人谨慎。办事实心。随臣等查勘水利。并议办保属水利事宜。俱能通晓妥协。合无仰恳天恩。将吴谦鋕署理天津道事务。令与清河道王师、协同总办。臣等仍不时指示。以期渐加谙习等语。吴谦鋕、着照刘于义、高斌、所请。补授天津道。昨所用吴炜、着留于直隶。俟再有道员缺出。该督即行题补。  

○以光禄寺卿朱定元、为内阁学士。原署福建巡抚孙嘉淦、为宗人府府丞。  

○命工部侍郎吕炽、提督顺天学政。  

○辛巳。谕、医宗金鉴一书告成。和亲王、大学士鄂尔泰、暨本馆经理、总修、提调、纂修、校阅、收掌、誊录、等官。并该院官员人等。着各赏给一部。吴谦、亦着给一部。再各直省布政司、俱着发给一部。听其翻刻刷印颁行。  

○户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涿州、乐亭、无极等、三州县。水冲沙压地九十二顷零。应除地粮三百一十一两零。芝棉五厘零。丁匠银六十四两零。地闰银一十九两零。米一十三石零。耗米四斗零。草折米四石零。草一百六十一束零。照例应准豁免。惟查乐亭县、水冲沙压地二十四顷零。据称乾隆二年潮淹赈竣之后。居民大半往关外觅食。钱粮历未徵收。因何各该年奏销册内、未完项下。并未声明。再老荒地、例不徵粮。内乐邑老荒地五十七顷零。从前自无额徵。今何又请豁除。应令该督再行确查具题。从之。  

○壬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直隶督标中军副将王朝辅、为山东衮州镇总兵官。  

○甲申。谕、前据准泰奏称、江南科场点名时。搜获怀挟之徐斌、王曾培、比即分别枷号等语。朕复闻江南搜获怀挟之人。悉行释放。令尹继善查明。准泰于所奏二人之外。果有释放之人否。并查例应枷号一月为满者。准泰果照例办理否。今据尹继善奏称、查得今科江南文闱。八月十一日二场点名。搜出广德州增生徐斌、怀表文一篇。又拏获吴江县附生王曾培、表判一卷。经准泰发外监试江宁府知府官保讯供。据徐斌供、因头场患病恐二场不能终场。故带表文一篇。便于照写等语。据王曾培供、在龙门前地内。拾着一个纸卷。当被拏获等语。官保录供、回覆准泰。当日即令枷示场前。又查得同日在贡院大门以外。查获淮安府学生员张再蠡、于考篮内带表文一篇。当经外监试官保回明准泰。谕以门外查出。尚未带入门内。免其枷示。即行释逐。是准泰所奏徐斌、王曾培、二人之外。实释放张再蠡一人。此外俱系于未搜之先。自行抛弃者也。至怀挟定例。应枷号一月。徐斌、王曾培、于十一日枷起。即于十四日二场完竣放枷。均于例限未满。再查定例、生儒怀挟。应发为民。今徐斌、已经准泰咨革。其王曾培、因提调张九钧等议详。系拾取纸卷。与自行挟带者有间。请免咨革。准泰据详、批饬从宽免革。发学重责三十板示儆等语。夫国家抡才大典。必须稽察严密。按法惩创。使怀挟剿袭之徒。不能侥幸。庶选取皆得实学。朕谆谆诫谕。至再至三。今准泰、将例应枷号一月之人。未满即放。例应褫革之人。免其咨革。并将怀挟表文之张再蠡、因在门外查获。即行释逐。明系有意疎纵。深负朕厘清积毙。遴选真才之至意。准泰着交部察议。张九钧亦着察议。以为疎纵者之戒。生员王曾培、张再蠡、俱着褫革。  

○谕曰、山东布政使乔学尹、着来京候旨。其布政使员缺、着按察使图尔炳阿补授。其按察使印务、着直隶口北道王芥园、前往署理。口北道员缺、着吴炜补授。  

○乙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戌。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刑部等衙门议。参革登州总兵马世龙、科派兵丁。计赃五百一十二两。依律拟绞监候。得旨、如所议。  

○定边副将额驸策凌奏、巡查准噶尔放卡情形。准军机处咨、准噶尔以防范逃人为辞。从原旧放卡处。渐次移近我卡。经额驸策凌、于二月内奏报。有厄鲁特、在布尔哈台、阿达克布尔噶苏放卡。七月内奏报。有厄鲁特、在巴尔楚克口、察罕布尔噶苏放卡。窃照厄鲁特等称、在巴尔楚克口、察罕布尔噶苏地方放卡者。即是前在布尔哈台、阿达克布尔噶苏地方、坐卡之人。换回坐卡等语。查此两处、地名不符。详对绘图。亦甚不明。经本处奏请、应行文额驸策凌、令将巴尔楚克口、与察罕布尔噶苏地方。或在阿尔台山前。或在山后。再此地方、与内地之卡相对。离距远近。详查具奏。以便俟夷使来时晓谕。令其彻回。臣查去年十一月内、在巴尔楚克卡座。遇厄鲁特巴尔衮额木可扣、在布尔哈台、阿达克布尔噶苏地方放卡。经该卡护军校乌得等、查得巴尔衮等、现住之卡。与我兵所住之巴尔楚克、卡座相对。在阿尔台山后。相距卡座。马行一百一夜可到。又据萨拉布拉克、坐卡护军校安金保报称、准噶尔得木齐沙喇卜所住之处。与我兵所住之萨拉布拉克、卡座相对。马行一日一夜可到等语。今年七月内、据前赴南路略地之三等侍卫佛保等报称、出喀勒占和硕、到埋藏木记处。有厄鲁巴济给、伊栋、等放卡居住。臣等、将伊等先后所报之处。讯之通知地方之蒙古等、俱称阿达克布尔噶苏、与察罕布尔噶苏、俱是一道。在阿尔台山后。至去年厄鲁特额木可扣等、所住之布尔哈台、与阿达克布尔噶苏。及今年厄鲁特巴济给等所住之察罕布尔噶苏。俱是一处地名。与我巴尔楚克、萨拉布拉克、两卡相对。与萨拉布拉克、又觉稍近。约略有一百余里。奏入、报闻。  

○丁亥。谕、向来武职因病解任。俱留于本省调治。俟病痊以原缺补用。近准其照文职之例。回籍调治。病痊之日。令原籍督抚验看。送部引见。盖恐其覊留本省。转致食用艰难。是以定有此例。朕思此例未定之先。亦有因病不能留于本省、照例告休者。其中或有年力壮盛、屡次出兵、着有劳绩之人。病痊之后。坐致废弃。殊属可悯。着将从前因病告休之游、都、守备、等官。回籍调养。今已痊愈。而年力尚壮。曾经随师显着劳绩。领有部劄议叙者。俱令原籍督抚验看。一体送部引见。以示朕爱惜人材、广为录用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赈山东博兴、乐安、二县。被旱灾民。并缓新旧额徵。  

○抚恤广东琼山、海丰、陆丰、饶平、惠来、潮阳、大埔、罗定、电白、信宜、茂名、石城、化州、吴川、万州、等十五州县。被风被水灾民。  

○赈贷甘肃河州、平凉、平番、岷州、西宁、宁夏、大通、灵台、华亭、狄道、西固、阶州、漳县、西和、隆德、盐茶、固原、靖远、崇信、安化、真宁、合水、环县、宁州、文县、古浪、镇番、灵川、花马池、碾伯、礼县、陇西、平罗、宁朔、中卫、等三十五厅州县卫。被雹及水风霜虫等灾民。并分别蠲缓新旧额徵。  

○戊子。是日起。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卷之二百二十八

猜你喜欢
  庄宗纪五·薛居正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第四·一然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蔡东藩
  千百年眼卷六·张燧
  竹书统笺卷十一·徐文靖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第一九一禀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一四○六—一·佚名
  萧孝穆传·脱脱
  王治传·张廷玉
  ●原序·袁守定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司马光
  第二讲·孙中山
  蕃夷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不知名的道旁(印度)·徐志摩

    什么无名的苦痛,悲悼的新鲜,什么压迫,什么冤屈,什么烧烫你体肤的伤,妇人,使你蒙着脸在这昏夜,在这不知名的道旁,任凭过往人停步,讶异的看你,你只是不作声,黑绵绵的坐地?还有蹲在你身旁悚动的一堆,一双小黑眼闪荡著异样的光,像暗云天

  • 卷三百四十八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八月盡是年九月   八月戊辰朔,門下省言:「刑部奏鈔,宣德郎樂京據例當作情理稍輕,不礙選注。京本坐言役法,本部不敢用例。」詔樂京情重,刑部引例不當。(朱本刪去,新本復存之。樂京事已見熙寧四年十二月。

  • 卷九·陈继儒

    陆务观云:“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天物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状乎?”文人发露,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也?长吉夭,东野穷,玉川生官不挂朝藉而死,正坐此耳。华阴县民,有以甘露降告县者,县令因出自接之。有道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三景泰四年春正月己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镇守河州都指挥同知蒋斌奏欲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九·徐紘

    (明)徐纮 撰大学士文穆胡公神道碑铭  杨士奇太宗皇帝御天下二十有三年文武之臣各展其才能达诸事功若竭诚效力始终不渝者其身虽没所以宠眷之率有进而不衰其文臣遭遇之盛者文渊阁大学士胡公尤著者也公初以进士第一为翰

  • 一九○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裒集遗书并无忌讳及现在办理缘由折·佚名

    一九○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裒集遗书并无忌讳及现在办理缘由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接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云云。钦此。遵旨寄信到臣。臣

  • 卷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圣德一康熙六年丁未七月己酉上躬亲大政诏谕天下曰朕以冲龄嗣登大宝辅政臣索尼等谨遵皇考

  • 礼五·徐松

    祠宫观鸿庆宫大中祥符七年正月,诏曰:「睢阳奥坏,艺租旧邦。应命历以天飞,创基图而日新。朕躬朝涡水,茂集蕃禧;旋幸平台,缅怀积德。想清都之锡类,庆鸿绪之无疆。奉真像以颙昂,建灵宫以曲密。洪惟二圣,敷佑万方,故当陪仙御于福廷,俨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七十歌颂十【词臣二】万寿颂言【栢梁体一首有序】翰 林 院 侍 读 学 士【臣】宋 衡【臣】闻帝运当日中之会三祝载歌皇躬聚天宝之庥九如有颂惟五百载之昌期独盛斯亿万年之历服常新恩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 洪武四年夏四月癸未朔,复召岳州府知府蒋思德为户部尚书,以侍仪使韩宽为户部侍郎,杨冀安为礼部侍郎。 置梧州府守御千户所。 甲申,享太庙。 诏大都督府同知荥阳侯郑遇春、佥都督庄龄往临濠开

  • 134.北魏的分裂·林汉达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

  • 四年·佚名

    (己巳)四年大明正德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又賀大妃殿,受百官賀。命停會禮宴,以謹天變也。○太白晝見。1月2日○乙未,臺諫啓曰:「完川正禧,雖不供服,懷二心明甚,請削《璿源錄》。李承元事,不可論以與人贓,所

  • 门人黄省曾录·王守仁

      〔1〕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

  • 《老子》书晚出补证·钱穆

    余辨《老子》书之晚出,其主要方法,在即就《老子》书,摘出其书中所用主要之字语,一以推究其时代之背景,一以阐说其思想之线索。《老子》书仅五千言,而余就其所用字语,足以证成其书当尤晚出于庄周之内篇,凡见于我先成诸篇之所申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七·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广弘明集上卷  从第一尽十二。  广弘明集前序    终南山释道宣撰  浇淳(皎遥反许叔重注淮南子云浇犹薄也说文从水尧声也)。  情溷(下魂本反广雅溷浊也说文乱也从水圂声圂音魂

  •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

    又译《杰克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的奇迹》。英国作家史蒂文生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杰克尔是位医学博士,他决定把人身上的善与恶的本性分开,使二者摆脱互相制约。为此目的,他发明了一种药物,并且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服药以后

  • 跨天虹·佚名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题“鸢林斗山学者撰”, “圣水艾衲老人订”,撰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艾衲老人即作《豆棚闲话》之艾衲居士,为明遗民。书当在《豆棚闲话》之后,有康熙间刊本,存三至五卷,不知全书卷回数。此书傅惜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