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元年。丙辰。九月。壬辰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议准、广州将军张正兴奏、各直省武职。除地方实有紧要戎务者、不准终养外。其余有祖父母父母年老。该员果无伯叔兄弟、家无次丁者、应准其终养。又旗人出仕外省、业照汉官例、准其终养。其各省驻防旗员。或路远不能迎养。家无次丁者。亦照此例。从之。  

○又议准、张正兴奏、请将该标四营内、食粮虽未及二十年之外委千把。行走谨慎之经制千把。及配驾游巡失水兵丁。一切因公身殉兵丁。均不拘食粮年分。身后、其子弟遇有本营兵丁缺出。验其人材弓马。顶补名粮。以资养赡。从之。  

○福建漳洲总兵官李荫樾、奏请留任守制。得旨、不谓天下竟有汝此等不孝无耻之人。想求督抚而不准、故冒昧为此奏耳。  

○补通政使司通政使福善为原官。  

○除河南荥泽县坍塌地亩二百二十余顷额赋、一千三百两有奇。  

○癸巳。谕、据福建漳州总兵官李荫樾奏称、继母顾氏病故。例应丁忧回籍。惟是到任未久、即闻母讣。臣自幼即离故乡。服官以来、清白自矢。原籍宁夏、并无一椽寸土。搬丧无力。家口嗷嗷。伏思上年曾奉有地方职任紧要者、酌准在任守制之谕旨。可否援照台湾总兵马骥之例、仍留原任。俾仰足以宣力国家。俯足以养育妻子。忠孝之道、得以两全。倘格于成例。或将臣胞兄千总李元侯、恩赏守备、俾得养赡家口。臣庶可拮据还乡等语。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至于在任守制之事。实因其地其事其任、难于更换。万不得已、或降特旨、或从督抚之请、偶一权宜行之耳。朕意被留之人、不知何如之仓皇迫切、辗转靡宁。以冀遂其私情者。从前谕旨甚明。今李荫樾乃援引此例、陈请于朕前。贪恋爵位、而忍忘其亲。公然自奏、而不以为愧。朕从未见世间有此等无耻之人。且沾沾以家业贫寒为虑、垦将伊兄升为守备、为养赡家口之计。更属贪鄙。其操守亦可想见。朕不知伊兄有何功绩、而当邀越格之迁除也。朕以孝治天下。李荫樾以不孝之事奏请。甚属可恶。着交部严察议奏。寻议、李荫樾但知有妻子、不知有父母。灭性灭情。无礼无法。诚有玷于圣世。不齿于人伦。应请旨将李荫樾革职。交刑部治罪。以为不孝者戒。从之。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准、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议、大通之流移蒙古安插事宜。据称大通虽在口外。然既安营设汛、不便汉夷杂处。请查明分晰安插。如原有该管之扎萨克者、请交该部落收管。其无管辖者、交德龄查附近各部落安插。立有产业者、地方官确估给价。令赴安插处、另立产业。中有毫无产业之人、本因生计艰难、是以流移。若不设法料理、必致出外偷窃滋事。应令逐户查明。按其人口、赏给大口羊六只。小口四只、所需羊、即以甘州收牧鄂尔多斯之军需羊内拨给。令该扎萨克派人支领。此后违例容留、重治其罪。仍将失察各官议处。从之。  

○准噶尔部人博勒、克达什来降。赏给安插如例。  

○甲午。吏部议准、御史冯丙疏请、更定解员处分。嗣后护送饷鞘有失。除不由大道挂号。并分赔限内不完。及虽经分赔、地方官未经缉获贼犯者。该解员仍不准开复外。如解官经由大道、执票挂号。所失钱粮、限内赔完者。该地方官获贼之日、将解员革职之案、附请开复。贼犯虽未缉获、该解官果能限内独赔完项、亦应准开复。从之。  

○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务郝玉麟、奏请李荫樾在任守制。并请蔡勇实授。得旨、蔡勇实授之处、照卿所请、有旨谕部。昨据李荫樾自奏请在任守制、朕降旨甚明。卿自得知。已将伊交部议处矣。此奏若非因伊求则可。设或有之、后莫如是。一切处为人之念、毫不可存。此即皇考十三年以来教训臣工之宝训。朕惟有谨遵而已。漳洲总兵、亦有旨谕部。  

○实授福建漳洲镇总兵官蔡勇、为海坛镇总兵官。调广东高州镇总兵官谭行义、为漳州镇总兵官。以独石口副将任怀德、为高州镇总兵官。  

○乙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办理泰陵事务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奏称、世宗宪皇帝梓宫安奉泰陵地宫。请照景陵之例、安设龙山石。其随入地宫之分位。并万年后应留之分位。相应请旨等语。朕敬将万年后应留分位之处、奏请皇太后懿旨。奉皇太后懿旨、世宗宪皇帝梓宫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朕伏承懿旨、仰见皇太后坤德恭谨。圣虑周详。自当恪敬遵奉。仿照昭西陵孝东陵之例、另卜万年吉壤。候朕详酌、再降谕旨。至皇考梓宫奉安地宫时、着照例安设龙山石。其随入地宫之皇妣孝敬宪皇后梓宫应居左。稍后。敦肃皇贵妃金棺、应居右。比孝敬宪皇后梓宫稍后。  

○户部议覆、狼山镇总兵官许仕盛奏、请定米谷偷运出口之例。应如所请、地棍奸牙、将米谷偷运出口。及在洋接济奸匪者。该管文武各官、除通同受贿、知情故纵、仍照违禁货物出口律治罪外。如失察偷运米一百石以上、谷二百石以上者、降一级留任。一百石二百石以下者、罚俸一年。不及十石二十石者、罚俸六个月。从之。  

○丙申。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刑部等议奏、遵旨会审古州苗疆一案。革职刑部尚书张照怀私挟诈、扰乱军机。革职贵州提督哈元生、观望逗遛、失陷城寨。均应拟斩监候。革职湖广提督董芳、擅调官兵。革职贵州巡抚元展成、抚驭乖方。均应佥妻发边远充军。革职副都御史德希寿、巧诈不实。应枷号鞭责。再张照、德希寿、糜费兵饷。俟查明确数、勒限严追。得旨、从前经理古州苗疆、原非皇考圣意。因臣工陈奏、降旨询问大学士鄂尔泰、伊以为可行。然后命张广泗从事。比时规模粗定、而善后未周。鄂尔泰即离总督之任。上年逆苗蠢动、扰害地方。鄂尔泰具疏引咎、请削伯爵。又因患病、恳解大学士之任。我皇考允其所请、削去伯爵。并解大学士任。是鄂尔泰经理未善之处、已奉谕旨处分结案矣。及解任之后、圣心深为眷注。赐俸赐药、恩礼频加。此廷臣所共知者。八月二十三日、钦奉遗诏辅政。迄今一载、恪共厥职。在朕今日、若泯其现在佐理之功、而复论其从前已结之案。大非情理。况鄂尔泰节制三省时、其所安定之苗疆甚多。至今宁谧、民无扰累。其劳绩不可念乎。至张广泗奉鄂尔泰之委、办理古州。鄂尔泰远在云南。张广泗身在黔省。凡区画布置之不协、张广泗无可推卸。此亦中外所共知者。但伊自为经略以来、殚心调度、悉合机宜。荡涤苗氛。抚绥黎众。是此日之功、已可掩从前之过。揆诸圣人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之义、张广泗仍当交部议叙、以奖军功。至于哈元生、身为全省提督。乃苗人造逆、不能觉察于机先。及贼众肆行、又复稽迟于临事。按律治罪、亦复何辞。但念伊粗鄙武夫、知识短浅。尚非有心贻误军机。且从前征剿乌蒙、曾经效力。今既革职拏问、着从宽免死释放。张照、受恩深重。且自请经理苗疆、膺兹钜任。而乃怀私挟诈、种种妄行。罪莫可逭。朕是以降旨、将伊革职拏问。但念伊浮躁性成、又误听道路传闻播弄之言、遂立意与哈元生龃龉。哈元生之罪既已从宽、张照亦着免死释放。至于元展成、本属中材、适值地方难办之事。兼之文武不和、诸凡掣肘。遂至仓皇错乱、莫展一筹。董芳、身为副将军。不能和衷共济。负恩实甚。但伊初到黔省、办理军务、为时尚浅。德希寿、一无所知。诸事听张照之指使。此三人者、虽有应得之罪。尚有可原之情。既已革职拏问、其治罪之处、俱着宽免。古州苗疆一案。上年起事之时。朕即奉皇考谕旨、同王大臣计议办理。仰承圣谕指示、凡地方之情形。军机之得失。与官弁之优劣贤否。无不洞悉周知。即位以来、深知张照、董芳、元展成、哈元生等、在彼。各逞私怀、但以彼此攻击为事。断无益于公务。是以陆续降旨、将伊等拏解来京。而以经略之任、专畀于张广泗。俾伊一无牵制、庶可迅速成功。夏秋以来、军务渐次就绪。今王大臣及法司衙门、将哈元生等、分别定拟具奏。朕酌其情罪、特降斯旨。凡从前诸人革职拏问先后之不同。与此次之从宽赦宥。悉皆断自朕心。惟期肤功克奏、永靖苗疆。不但大学士鄂尔泰、未曾旁置一语。即总理事务王大臣、亦未曾襄赞一词也。且此数人者、岂皆与鄂尔泰不合者乎。则非其所主、亦已明矣。倘无知之人。复有如崔起潜者、妄生疑议。以为朕听臣工之陈奏、如此办理。而疑公正大臣之有所偏党。则愚昧错谬之甚。将此一并晓谕知之。余依议。  

○大学士总理浙江海塘兼管总督巡抚事务嵇曾筠疏报、定海、山阴、等六县、开垦雍正十三年分民田、荡、地、四十四顷。新城、镇海等十七县、垦复额内荒缺田、地、山、塘、二百五十三顷有奇。招回人丁、七十二丁口。  

○丁酉。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陕西标营派出操演之兵、所需器械、有应制造添补者。前经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等奏请、借给兵丁银两备办。于饷银内分年坐扣。朕思陕甘各标营。自西路用兵以来、出征者、既效力行间。存营者、亦差遣繁重。今操演各兵所需器械、现据查郎阿将各项收贮之军器、可以拨给者、并堪以修补者、俱逐一查出料理。其所需修补工价、并添制器械所用银两、着免其在各兵饷银内坐扣。俟工完之日、据实造册报部、作正开销。  

○礼部尚书杨名时遗疏闻。得旨、杨名时系皇祖简用旧臣。服官年久。学问醇正。品行端方。朕仰体皇考圣意、宣召来京。正资委用。今闻溘逝。深为悯恻。已赏内库银一千两、遣内务府官一员、经纪其丧。派散秩大臣、带领侍卫十员、赐奠茶酒。再着加赠太子太傅。准入贤良祠。其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  

○以故格尔吉部落百户古鲁丹忠之子旺查尔、策旺之子噶尔嘛达什、阿里克部落百户荐参之子安达克、袭职。  

○加赏驻藏及哈密官兵钱粮。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十月十一日、朕亲送皇考梓宫、前往山陵。朕躬缟素。其随往之王大臣官员等、俱素服。冠摘缨纬。到陵后回銮时、各官冠缀缨纬。俱服行衣。  

○又谕、尔等所议奉移皇考世宗宪皇帝梓宫、送至陵寝。照从前世宗宪皇帝、孝恭仁皇后、恭送圣祖仁皇帝梓宫之例。内称皇太后宫眷、于每日早晨先行。由别修道路、预至芦殿恭候。驻次、于朕黄幔城之右稍后等语。虽云天子行营宜居正中。但朕心实为不安。伏思皇太后恭送梓宫。宜瞻望梓宫起行后、稍间在后随行。驻次、亦应于梓宫营内。至回京时、皇太后仍由原行路回京。则既与理相合。亦不致劳民动众、修垫三道。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再议具奏。寻议、奉移世宗宪皇帝梓宫日、皇上于梓宫前祭酒三爵。皇太后于梓宫旁祭酒三爵。皇太后宫眷、皇后宫眷、瞻望梓宫起行后、由阜成门出。候梓宫过、随行。驻次、请于芦殿大营东边稍后、建立行营。设皇太后黄幔城。每日早晨、瞻望梓宫起行后、稍间随行。晚间、停止进谒。至日、由驻次所修新路、先至隆恩门西所黄幔城恭候。回銮时、仍由去时所行道路还京。从之。  

○又谕、刑部尚书员缺、着庆复补授。仍兼管吏部事务。果亲王体气素弱。近因病后、尤须调理。王既总理事务、又管理藩院、及户部三库、职任已多。刑部事务颇繁、着不必兼管。新授兵部尚书那苏图、尚未来京。其兵部事务、仍着傅鼐暂行署理。  

○己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派出守护泰陵之贝勒、公、大臣、官员等、于本月十一日起身。朕于十月十一日、亲送皇考梓宫、前往山陵。此次随行之兵丁、人夫、跟役等类甚多。难保无在途生事。或强买物件。扰累居民者。着各该管官员、时刻稽查。约束手下之人、遵守法度。敬谨办差。倘有生事扰民者、或经访闻。或被巡察御史纠参。除本人从重治罪外。其该管官员、亦必加以处分。着将此旨通行传谕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汶上县民胡公臣女、胡氏。  

○庚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各省秋审情实人犯、停止勾决。兵部议覆、宁夏将军阿鲁奏、驻防兵丁。有亲祖父母父母。家无次丁。欲将伊子孙调回就养者。请照官员养亲之例、准其退甲调回。应如所请。其伯叔父母、虽无就养之条。但本身并无子嗣、例应将伊侄过继承祧养赡者。俱令该族长佐领等、查明咨部、调回养赡。永着为例。从之。  

○刑部议奏、张扬成诬指妻徐氏、与弟张洪仁通奸、杀死张洪仁徐氏一案。查律、兄殴弟故杀者、杖一百。流二千里。故杀妻者、绞。二罪俱发、以重者论。张扬成应拟绞监候。得旨、张扬成依拟应绞、着监候、秋后处决。余依议。此本内称律载兄故杀弟者、杖一百。流二千里。故杀妻者绞、等语。朕思弟乃手足之亲、较妻为重。兄故杀弟、残忍已极。今杀妻拟抵、而杀弟转轻。于情理未协。其如何更定律例之处。着九卿会议具奏。寻议、伏查大功小功缌麻尊长、殴卑幼死者、绞、故杀、亦绞。殴大功堂弟妹死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故杀者、绞。今应请将故杀期亲弟妹。照故杀大功弟妹者律、均拟绞监候。至故杀期亲弟妹、既更定拟绞。则殴期亲弟妹至死者、亦应请改正、照本律满徒加一等。杖一百。流二千里。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沛县民王小报妻、李氏。广东东莞县民李乔木妻、陈氏。阳山县民余观保妻、邓氏。  

○辛丑。命庄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公讷亲、户部尚书海望、刑部尚书徐本、随驾前往泰陵。果亲王、平郡王、大学士张廷玉、在京办事。  

○补叙和通呼尔哈阵亡员弁。镶黄旗满洲副都统马尔齐、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兼侍郎舒楞额等、二十四员、袭荫祭葬有差。  

○壬寅。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哈元生、汉仗尚好。着赏给副将衔。前往西路军营。交与提督樊廷、听其差委。效力赎罪。  

○癸卯。谕、朕亲送皇考梓宫、前往山陵。地方官员跪迎梓宫。不必接驾。俟回銮时、照例接驾。  

○除河南荒弃地亩额赋。谕、朕御极以来、仰体皇考圣心、时时以爱养百姓为念。前访闻得豫省滨河两岸、堤压柳占地亩。及郑州盐磏地亩。每年应徵额赋、小民输纳维艰。已降谕旨、悉予宽免。以纾民力。继又闻得尚有盐磏飞沙、河坍水占。地无可耕、粮仍赔纳之处。随又降旨、令该抚详确查勘、核实奏闻。今据巡抚富德奏称、遵旨派委府州有司、查得祥符、杞县、洧川、中牟、荥泽、阳武、封邱、兰阳、仪封、鄢陵、汜水、偃师、巩县、孟津、宜阳、嵩县、登封、内黄、新乡、延津、浚县、滑县、孟县、原武、济源、武陟、淮宁、襄城、长葛、禹州、密县、南阳、新野、裕州、叶县、信阳州、汝州、鲁山、郏县、宝丰、伊阳、商城等四十二州县。或因飞沙堆积、不堪布种。或因水势冲刷、坍入中流。或因淹浸日久、变成盐磏、尽属不毛。或因外高内低、水无去路、积为陂泽。共地、二千三十余顷。计粮银、共九千八百七十九。两零。漕米、共三百二石。九斗八升零。朕思任土作贡、国有常经。其欺隐地亩者、自当治以应得之罪。若田土荒弃、无地有粮。则当速沛恩膏、以解闾阎之困。豫省荒废地亩、既据该抚确查奏闻。着照所查之数、造册报部、将额赋永远豁除。以副朕惠鲜怀保之意。  

○又谕、刻经需用板片。经内务府奏准、于直隶、山东、出产梨木地方购买。乃近闻地方官奉行不善。所解板片、竟有不堪应用者。内务府俱行发回。朕思此等板片、虽不合式。然既已解送到京、又复运回原处。其树木业经砍伐。脚价又须重出。在地方官岂能料理妥协。势必贻累小民。甚属未便。嗣后解到板片。除合式者收用外、其不合式者、尚可留为刊刻书籍之用。着内务府亦行收存、不必发回。再从前所定价值、每片银三钱二分。其中或有不敷、可令地方官酌量增添。毋令稍有累民之处。即解到不合式板片、亦准照原定价值开销。以免赔累。至于直隶山东承办地方官、料理不能尽心。着该督抚等、严行申饬。嗣后务须妥协办理、不得丝毫累民。内务府查收板片、亦须公平验看。倘有勒掯抑捺等弊、查出定行究处。该承办地方官、不得因有此旨、遂将不堪应用之板解送。有误刻经之用。  

○工部议准、广西巡抚金鉷奏、请建筑镇安府石城。从之。  

○调镶白旗满洲都统公讷亲、为镶黄旗满洲都统。以副都统塞布肯、为镶白旗满洲都统。署兵部尚书傅鼐、为正蓝旗满洲都统。  

○赏故都统莽鹄立、银五百两。  

○赈贷浙江湖州府属之安吉德清等三州县、一所、水灾饥民。  

○甲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定披甲人凌虐遣犯、并免职官生监等为奴之例。谕曰、发给黑龙江宁古塔等处、披甲为奴之犯。原系叛逆、及强盗减等者。此等皆罪恶重大。宽免其死、发令为奴。已属法外之仁。而伊等凶恶性成、仍复犯法。是以定有听伊主打死勿问之例。乃闻各处披甲人等、竟有图占该犯妻女、不遂所欲、因而毙其性命者。情甚可恶。且其中有曾为职官、生监、而亦受凌辱。漫无区别。情实堪悯。着各该将军等查明现在为奴人犯内、有曾为职官、及举、贡、生、监、出身者。一概免其为奴。即于戍所、另编入该旗、该营。令其出户当差。并出示晓谕披甲人等、俾其痛改旧习。倘仍有图占犯人妻女、因而致毙其命者。查出、仍行照律治罪。而为奴人犯、亦不得捏词挟制伊主。嗣后法司定案、除真正反叛、及强盗、免死减等人犯外。其职官、举、贡、生、监等有罪。应发遣者、不得加以为奴字样。如何分别定例之处。该部详议具奏。寻议、满洲、蒙古、汉军官员、及闲散人等、有犯发遣者。旧例俱系发往宁古塔、黑龙江等处当差。并无为奴字样。惟旗下家奴发遣、仍令为奴。至于汉人发遣人犯内、凡例载有为奴字样者、虽曾为职官举贡生监、亦皆黜革、发往为奴。原无区别。自应遵旨分别定例。仍行文该将军等、遍行晓谕。倘有不法之徒、仍欲图占犯人妻女、致毙人命者、许被害之人、赴该衙门具控。审明、照故杀奴婢例、治罪。而为奴人犯、倘有诬捏挟制伊主者、亦照诬告家长律、治罪。抑臣等更有请者。查满洲、蒙古、汉军、有另户而行回奴仆、亦照为奴之例发遣。窃思此等人犯、虽非职官举贡生监。而究系正身、与旗下家奴有别。可否嗣后亦俱发当苦差。不必令其为奴。并令各该将军、将现在此等为奴人犯、亦即查明、令其出户当苦差。得旨允行。  

○又谕、元展成、董芳、德希寿、着该部带领引见。  

○乙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太医奏称、大学士朱轼、患病危笃。朕即欲亲往看视。因系斋戒之期、是以暂止。着和亲王前往。赏银一千两、经理其后事。朕于明日亲往看视。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雍正十一年、办理八旗绝嗣世职。凡袭职之人、若系原立职官之本支子孙近族者、将恩诏所加之世职销去。所余世职、减一等袭替。如系远族、养子、亲戚、除销去恩诏所加之职、仍余子爵、男爵、轻车都尉者、俱减等作为骑都尉袭替。如系骑都尉、作为云骑尉袭替。今查出绝嗣未袭、获罪未袭之世职。仍请照依雍正十一年之例袭替。再世袭罔替之云骑尉、蒙特旨亦令查办。查云骑尉无等可减。请将现在查出之云骑尉、仍作云骑尉袭替。令食半俸。得旨、此议周详。依议。其尚未明确、现在须查者、仍着原议之王大臣办理。  

○丙午。上诣奉先殿行礼。  

○临大学士朱轼第、视疾。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雍正十三年、平凉府所属厅州县、并巩昌府属西固厅、庆阳府属环县、及宁夏府属灵州之花马池、石沟等堡、中卫之香山一带、收成稍歉。比时朕即降旨令该督抚加意轸恤。并将各该处额徵本色粮石、缓至次年夏收后、看年岁光景奏闻。再行徵收。今据该督抚奏报各处收成。有六七分者。亦有八九分者。朕思此等地方、上年收成歉薄。今虽收获、民力未必宽余。若新旧并徵、小民不无窘迫。着将缓徵本色粮石、自本年为始、分作五年带徵还项。以示朕加惠秦民之至意。  

○改署固原提督柏之蕃、为凉州镇总兵官。以凉州镇总兵官杨<?王宏>、署固原提督。从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请也。  

○赏故原任礼部侍郎胡煦、内库银五百两、经理丧事。并照例予恤。  

○免江西安福县、本年分水灾额赋。卷之二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沈约
  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脱脱
  ●卷七·邵伯温
  卷五·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二·李心传
  二百七十九 内务府奏御用褂面落色请将曹(兆页)等罚俸一年摺·佚名
  石井本宗族谱·佚名
  二五八 军机大臣奏将《小学义疏》一部交馆其余九部缴进片·佚名
  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林献堂
  卷五十四 蜀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陈寿
  萧摩诃传·姚思廉
  张文谦传·宋濂
  陈有年传·张廷玉
  刘聚传·张廷玉
  卷四十六·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诗三首·刘半农

    一暗红光中的蜜吻, 这早已是从前的事了。 人家没端的把它重提, 又提起了我的年少情怀了。二我便是随便到万分吧, 这槐树上掉下的垂丝小虫, 总教我再没有勇气容忍了!三夜静时远风飘来些汽笛声, 偏教误了归期的旅客听见了。一

  • 致梁实秋顾一樵·闻一多

    实秋、一樵:大江前途之发展,有赖于本年中之活动者甚多。本年东部年会中之活动不但可以宣传国家主义,而且可以宣传大江会。大概添加会员,在年会前,很有限。年会中大江政策若能实现,定有同志的愿来参加我们的阵列。然后会员增

  • 列传六·薛居正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 《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兖、郓之境。 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

  • 卷四十九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起真宗咸平四年六月盡是年十月   六月辛丑朔,詔以近畿數郡,春雪損桑,令京朝官分往察視,蠲其正稅,其緣科等物,無令折納絲帛。   壬寅,命知制誥梁顥、薛映共詳中外章疏。   癸卯,太常丞、直集賢院梅詢上言:「邇者朝廷

  •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五月。庚午。以京师雨泽愆期。上复诣觉生寺设坛祈祷。并诣大高殿设坛祈祷。行礼。  ○遣贝勒载洵诣时应宫。贝勒载涛、诣昭显庙。贝子溥伦、诣宣仁庙。贝子毓橚、诣凝和庙。镇国将军载振诣黑

  • 第五卷 近代盐法概要·缪荃孙

    清场 区清初沿明旧制,两淮设场三十,曰富安、栟茶、安丰、角斜、梁垛、东台、何垛、小海、草堰、丁溪、白驹、伍佑、庙湾、莞渎、徐渎、板浦、临洪、兴庄、新兴、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马塘、掘港

  • 象台首末卷二·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告词(焚黄祀文附)中书舎人洪咨夔朕访落伊始首下诏求谠直葢与谏皷谤木同意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岂朕心哉尔风裁峭洁志槩激壮由廷尉评上书公交车言人之所难言方嘉贯日之忠已堕偃月之计问涂胥口访事泷头曽

  • 卷二百十六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六之一 朱批赵弘恩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十五日湖南按察使【臣】赵弘恩谨 奏为遵 旨陈奏恭谢 天恩事窃【臣】接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寄信雍

  • ●卷之六·吕坤

    一许改过以宥愚民事人非尧舜谁能无过不怕有过只怕不改过君子立心学好一时性气不平思想不到纔有差失自己羞惭痛加悔恨小人立心原不公道干事只占便宜气高胆大不顾死生性狠心奸不遵理法若一一与他计较身也没处安插但念此

  • 廖奉献女士·周诒春

    廖奉献女士 年二十七岁。生于广州。初学于香港伦敦教会女学。澳门女学。及岭南中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伍思德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得广东省官费。入威斯林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文公·文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公至自晋。夏,逆妇姜于齐。狄侵齐。秋,楚人灭江。晋侯伐秦。卫侯使宁俞来聘。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传】四年春,晋人归孔达于卫,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夏,卫侯如晋拜。曹伯如晋,会正。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

  • 沙弥罗经·佚名

    失译附三秦录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岁。意好道德。随一沙门。为作弟子。处在山中。给师所使。诵念经法。心不懈怠。至年八岁。得阿罗汉。道眼能洞视。所见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所为善恶。皆悉闻之。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一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一卷 (相品第七)释自正等四义 立断食肉制 释波罗提木叉义 释渐渐制戒义四相品第七案。旧本云如来性品。僧亮曰。如来性者。答第五广上因果及文字也。不可重名。此皆是如来因果之性。以性

  • 卷第六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七如是已破上座所宗。唯执八心名谛现观。余部于此有作是言。诸圣谛中唯顿现观。彼言既总理或无违。以谛现观总有三种。其三者何。谓见缘事。

  • 南岳单传记自序·弘储

    详夫释氏之为法於天下后世。一曰宗。一曰教。宗所以明道也。教亦所以明道也。迦文腾口。四十九年。开疆辟土。末后以教外别传之一宗。郑重付饮光尊者。并敕庆喜副贰传化。次第二十六代。说法度人无算。机锋往复。以貌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示眾二中元,示眾。「大眾!今日是目連救母、地官赦罪之辰,雲集懺悔,亡者可以超生、存者可以獲福,此是世間父母也。然出世間亦各各有個父母,他能長你法身、養你慧命,大眾還知麼?者個父母非形像可求、非遠近可見、

  • 那片陌生的天地·海明威

    海明威《那片陌生的天地》原来是一部未完成小说的前四章。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是在1946年——1947年间及1950年至1951年间,时写时歇。此外海明威遗著《岛在湾流中》一书,有个初稿则是以这个片断作为原始素材创作出来的。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

    域外地理著作。宋徐兢撰。四十卷,附录《宋故尚书刑部员外郎徐公行状》。有清《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商务印书馆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据《知不足斋丛书》本出版了《丛书集成》本,是目前较常见的版本。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