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六十二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春。正月。戊戌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李泽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示□贡礼物。宴赉如例。

  ○顺天府进春。

  ○己亥。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甲辰。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乙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午。孟春享太庙。遣吏部尚书富宁安行礼。

  ○遣官祭太□山戊示□之神

  ○辛亥。以上元节赐外藩乌朱穆秦、蒿齐忒、科尔沁、喀喇沁、鄂尔多斯土默特、克西克腾敖汉、翁牛特毛明安、喀尔喀、厄鲁特巴林、阿霸哈纳、苏尼特、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宴

  ○壬子。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宴

  ○癸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寅谕理藩院今年蒙古地方雪大先曾听见下雪、不知近日如何着派善于驰驿好司官三员、令其驰驿出张家口古北口、喜峰口三处、直至哨地尽处回来、凡牲畜被雪倒弊伤损者、勿得隐讳。因雪大、特差尔等看牲畜、即以此意告之。凡经过旗分、俱着问明、回来。

  ○丁巳。上自畅春园回宫。

  ○辛酉。祈榖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

  ○壬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赐朝正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银币鞍马有差

  ○谕宗人府、黑龙江将军杨福自简用历任以来居官敬慎、人材壮健着将伊父托克托慧镇国公爵令其承袭不必入八分

  ○升直隶天津总兵官杜呈泗为福建陆路提督。调山西太原总兵官马见伯为直隶天津总兵官

  ○甲子谕大学士九卿等科场出题关系紧要乡会经书题目不拘忌讳、断不可出熟习常拟之题朕常讲易、及修定天文律吕算法诸书、人人皆知、必以此等书拟题。尔等皆系应点考试之官、虽未派定何人、然断不可以此诸书出题。表题亦不可出修书赐书等类不然、则人皆可以拟题幸进实学何由而得。张鹏翮为主考所出、经书策论题、皆主理学意义相同、彼虽无情弊而所取之人甚多侥幸人殊怨之。赵申乔所取解元、系倩人代作、畏罪逃窜、以致人皆不服。赵申乔亦无言可以自解。然彼不过观其文章耳其中情弊何由得知。故知出题、乃大有关系之事。再房官、亦属紧要。若房官有弊、主考亦无如之何。今可将一房卷、令不同省、房官二人同阅。如一人有情弊、发觉后、二人并坐、则各知畏惧、互相纠察矣。部院司官、凡进士举人出身者。皆例应分房之人、若学问不堪、不识文字、何以衡文取士。伊等宜加考试。再五经中式、甚属无益、十七八□山戊示

  □之幼穉皆能之、不过手敏、多写字耳、殊无实学。着停止

  ○又谕、朕前日考试翰林、竟有不能诗文之人、诗中有用习坎等字者、此因朕素讲易经、故皆滥用、不计切题与否。彼皆以荒疎已久为辞、部院司官有办理之事、犹可云荒疎、翰林理应读书、亦云荒疎可乎今之翰林迥不如昔。如熊赐履、张玉书、张英、陈廷敬、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王士正等学问俱佳。又如内廷行走、及武英殿修书翰林亦较在外翰林不同。诗文皆大方。总由每日纂修校对之故也

  ○封阿霸垓台吉德木楚克、为辅国公达尔汉。以随征三次、向导效力故也

  ○乙丑。以刑部尚书赖都、充经筵讲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萨哈布、为日讲起居注官

  ○授多罗平郡王纳尔素之妹为县主。壻迈荼为多罗额驸

  ○丙寅。谕宗人府、贝勒允禩、延寿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着将伊等俸银俸米、及伊属下护卫官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俱着停止

  二月。戊辰朔。祭大社、大稷。遣工部尚书赫奕行礼

  ○奉差江南审事吏部尚书张鹏翮等疏参江苏巡抚张伯行捏造无影之事、屡以海中有贼诳奏。请将张伯行、暂行革职审理。得上□日张伯行着暂停革职审理、伊疏内有不欺君并张元隆伙贼甚多将苏州米粮买去等语。巡抚系地方大吏、管辖文武官员且有调兵责任。若海中有贼、即应率领官兵亲身察拏况盛京山东江浙闽粤等处、沿海地方、设立将军督抚提镇水师官兵原为防海。张元隆等、银两虽多、沿海一带官兵、岂能尽行贿赂。郑尽心陈尚义等、本系海贼头目朕久已招抚拏获今张伯行将伊等支吾搪塞希图完事与伊不欺君之语殊为乖谬。张伯行必深知贼巢始奏称海中有贼务将此贼察拏审明。具奏

  ○己巳。谕大学士等、总漕所管、皆穷苦运丁、事最冗杂。郎廷极为总漕尽心抚恤、人皆感悦年年漕船抵通独早、粮米并无亏欠回空船只、亦不致冻阻、由其实心办事区处得宜也。昔桑额任内尚因粮船迟误不免议处以前总漕、未有能及郎廷极者昨闻病故甚为轸恤漕运总督职任重大可着云南巡抚施世纶升补但其性气有偏僻处朕前已诫谕之矣

  ○广西提督张朝午疏参新太营参将王启云、擅自领兵、与猺人交战殊属轻躁请敕部议处。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观王启云、不惟无罪且似有功。猺人劫掠村庄围绕州署知州晓谕不解、参将有防守地方之责、若以起衅是惧、设执缚有司、劫夺仓库、亦坐视不救、可乎。猺性凶顽、岂得任其恣行。昔年陕西番人擅过边界领兵官理谕不听、遂领标兵五百人、深入番地剿之。部议照例处分。朕从宽降级留任。今王启云情事略同、议处亦只降级罚俸而已寻兵部议覆、王启云因猺贼猖狂始行剿杀非轻躁动兵之例可比。且续经题明伤亡应无庸议从之

  ○升山东布政使甘国璧、为云南巡抚

  ○庚午。谕大学士等曰部院满汉司官皆有办事职任、必谨慎勤敏始克称职、如有懒惰昏庸轻浮躁妄、生事招摇疾病疲癃者、岂容姑留又各省地方官。内有大臣子弟、及大臣保举升任之人、恃伊父兄及保举大臣、更或倚藉师生、恣意妄行、督抚俱不能约束。即居官清廉之人、亦应素位而行、谨慎自持、岂可自恃清廉、偏僻固执乎。尔等会同九卿、详议具奏。寻议覆、部院及在外地方官员内、如有不尽职者、即行纠参倘徇情隐蔽、堂官督抚、一并议处。从之。

  ○辛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上巡幸畿甸。命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是日、自畅春园启行。驻跸篱笆房。

  ○直隶巡抚赵弘燮等、来朝。

  ○以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之枢、补原官。

  ○以奉天府府尹郝林、为宗人府府丞。

  ○免江南江浦县、康熙五十三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壬申。上驻跸长店。

  ○癸酉上驻跸方关。

  ○以工部尚书王顼龄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谦、为会试正考官。内阁学士蔡升元、王之枢为副考官

  ○乙亥。上驻跸王乡湾。

  ○丙子。上登舟泊赵北口。

  ○以故喀尔喀固山贝子扎木巴子达济袭爵

  ○丁丑。遣大学士嵩祝、祭先师孔子。

  ○戊寅。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己卯。御舟泊郭里口。

  ○庚辰。谕直隶巡抚赵弘燮、朕尝读无逸篇、留心稼穑久矣。去□山戊示□腊前瑞雪盈尺。时届阳节细两连绵。舆情怡悦、早得布种矣所虑者、起发太盛、则收获之际、恐有二疸之虞尔等。遍示民间芸锄时令苗稍疎预防风霾。朕以民生为念劝农为本已有所知、不得不示。特谕。

  ○壬午。御舟泊段村

  ○旌表江宁烈妇载有功妻薛氏拒奸殒命。烈女孟行可女闺姐、拒奸自尽各给银建坊如例。

  ○癸未。春分。朝日于东郊遣户部尚书穆和伦行礼。

  ○甲申。御舟泊圈头村。

  ○乙酉。御舟泊赵北口。

  ○丙戌。遣官祭先农之神。

  ○御舟泊张青口。

  ○丁亥。遣官祭历代帝王。

  ○御舟泊保定县。

  ○戊子。御舟泊辛张

  ○升陕西花马池副将金国正为山西太原总兵官

  ○己丑。上自楚河港登岸。驻跸响口村

  ○谕直隶巡抚赵弘燮、朕每年春间、行幸水淀、近见民生虽不能家给人足比之往时、似觉差胜。但村庄之中、诵读尚少朕思移风易俗莫过读书。况畿辅之地、乃王化所先、宜于穷乡僻野、皆立义学、延师教读、以勉励孝弟可望成人矣尔即遍示村庄俾皆知朕崇文好学之深意

  ○庚寅上驻跸马房地方

  ○辛卯上至河西务阅新挑河堤岸所筑拦水坝挑水坝鸡嘴坝谕监修郎中扭牛曰修筑甚坚固但堤岸略抵两岸所立月堤标竿甚好即依此修筑其坍塌处、亦照旧修理又新挑河内挑水坝三处。亦应修筑

  ○是日上驻跸杨坊

  ○壬辰上驻跸邵哥庄

  ○癸巳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上驻跸南苑

  ○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刚元以管兵不严革职

  ○镶红旗汉军副都统王釴以人才不及革职

  ○命户部尚书赵申乔管钱法堂事

  ○户部议覆奉天府府尹郝林疏言奉锦两府多系招徕民人、恐愚民一时窘迫将子女卖与别省人携去或典卖旗下、请敕部定议作何禁止又旗民地土虽各有圈开界分、但互相交错易于侵占、以致争竞且贪占已成熟田、必不肯尽力以垦未开荒地亦请敕部通行严饬勿许侵占、以杜争端。查奉天民人、原与他省不同嗣后有将子女卖与别省人、及旗下者、将买卖之人、照满洲蒙古一应人等、卖与汉军民人例治罪。州县官、分别知情与否罚俸其旗民有不于所圈界内垦荒而侵占熟田者、照定例治罪。得上□日、奉天地方旗民杂处、生事之人、及盗贼人命之事甚多必照驻防省分、旗民分居方可无事、亦于地方有益者着九卿会同议奏寻议覆、应令奉天将军、府尹将奉天城内外旗民、作何分开居住、定议具题、到日议奏。从之

  ○甲午。调福建陆路提督杜呈泗为江南提督。江南提督穆廷栻为福建陆路、提督

  ○乙未。上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贵州大定总兵宫王凤、以病乞休。允之

  ○旌表陕西烈妇吴氏、拒奸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三月。丁酉。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戌。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宗人府题、右宗正贝勒延寿、行止卑污人甚懒惰、应革去宗人府右宗正、从之

  ○领侍卫内大臣公傅尔丹以懒惰托疾、革领侍卫内大臣职。

  ○己亥。先是、上以蒙古地方大雪命理藩院遣官阅勘牲畜倒毙、缺食穷困人等至是、回奏得上□日、散赈之事、势难速达、吴喇忒等旗、居近黄河蒿齐忒阿霸垓阿霸哈纳、苏尼特等旗有达尔诺尔、郭果苏泰、察汉诺尔诸水可先教其捕鱼为食。每处派新满洲三十人、并造船人等遣理藩院司官、带网前去、教导蒙古人等。其作何运给米粮、及给与牲畜养赡之处。理藩院速议具奏。

  ○庚子。谕吏部、赵弘燮简任直隶巡抚已届十年勤劳供职、旗民辑睦、京畿重地、赵弘燮、着加总督职衔仍管理巡抚事务

  ○升直隶巡道李成龙为山东布政使司布政使

  ○辛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正白旗护军统领睦森署理宁古塔将军事

  ○壬寅升左佥都御史邵观、为奉天府府尹

  ○甲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巳。上自畅春园、幸汤泉

  ○丙午。上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皇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恭请上幸王园进宴

  ○辛亥。奉差江南审事吏部尚书张鹏翮等、疏参张伯行、现任巡抚、不肯实供其属员又不敢质证请将张伯行革职审究。得上□日、张鹏翮等、系特遣审理此案。大臣、钦交事件、应尽心审明原委具奏、海中如果有盗贼、张鹏翮等、应同张伯行亲往贼巢、查拏审明。若海中无贼、张伯行前奏不欺君之语、乖谬显然。如此、则事之是否自明。其有应行请上□日之处宜具奏候上□日审理。乃屡次前往、未能彻底审明、希图苟且完事朦混结案。今又请将张伯行革职严审、殊玷官箴。此事、仍着张鹏翮、阿锡鼐、前往、彻底审明具奏。

  ○壬子。理藩院遵上□日议覆、蒙古被雪损伤牲畜吴喇忒等十四旗缺食之人、酌量速运附近粮米、散给两月其三吴喇忒毛明安喀尔喀贝勒詹达古米此五旗、应将湖滩河朔存仓米石散给其四子部落二苏尼特、此三旗、应将张家口存仓米石散给其二阿霸垓二蒿齐忒、二阿霸哈纳、此六旗、应将唐三营存仓米石散。给其米石派八旗佐领下官驼运往户部、理藩院、各派司官一员会同该扎萨克等、查明散赈又察哈尔八旗缺食人等、户兵二部、各派官会同察哈尔统领等将各该旗存仓米石、算至秋收、酌量散赈。得上□日、所派官员、带领八旗兵丁骆驼前去、若驼有倒毙、运米不到、失落抛散、必致误事。着户部尚书穆和伦前去查看。又喀尔喀、厄鲁特、蒙古侍卫执事人等、亦着派往

  ○甲寅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隆之神

  ○戊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奉天府府尹邵观陛辞以询问事情全不能奏对、革职。

  ○吏部议覆湖广监利等县江堤冲决应照黄河例将总督以下、各降三级留任上谕大学士等曰、江堤与河堤不同黄河之流无定时有移徙故特设河员、看守堤岸江水从不移徙偶有泛滥亦非人力所能保护该部引黄河例、将地方官议处误矣本发还。再议。寻议覆、总督以下、应分别罚俸、从之

  ○庚申谕阿坝垓辅国公德木楚克等、从前四十九旗、田禾不收、以致大饥。朕施恩给以米粮、又赏牲畜。嗣因大雪、牲畜殆尽。朕复施恩如前。尔等三年内。已渐致富。又七旗喀尔喀、为噶尔丹所败牲畜帐房全无、单身来归者、朕恩赐米粮牲畜等物、不令死伤一人拯救以后、富逾旧日。今尔等十余、扎萨克蒙古、纵多不过万数、令尔等富足甚易但尔等目今穷困、救济宜速、而运米势需时日故先教以捕鱼资食、以待米至给散。至其后施恩养赡处、朕现在筹画。二三年内、何使致富也。尔等遍谕众蒙古知之。

  ○辛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亥。谕大学士等、自古帝王敬天勤政、凡遇垂象、必实修人事、以答天戒。今□山戊示□四月朔日蚀、望又月蚀、凡关系国计民生、或有应行之处、尔等会同九卿、详议以闻寻议覆、现在政事、实无可更改之处上谕曰、朕有所见数事特谕尔等天下承平久矣自昔太平日久必生事端今内而各部院大臣、外而各省督抚提镇渐耽逸豫、于事稍涉疎忽夫治益求治安益求安、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朕之素志也尔等宜皆体朕慎终如始之意。共勷久安长治之业。至于一切颂扬之文、俱属无益朕见近来颂圣之语殊多悉应停止。凡事皆宜务实、何必崇尚虚文。即如尔等师生之间、一发议论、即互相推赞书札来往、亦大都奖誉过情此甚无谓也又如注书一事、所系匪轻。必深识古人之意得其精要、乃可注解若学力未到、妄自注辑、则意议反晦矣朱子所着诸书、其义甚明迄今五百余年、人无訾议朕每见近今人所注书细探其上□日、大约皆私意为人。如张伯行所作有一部书全为汤斌一人其他书、亦有为明时数人者、皆伊同乡人也至于近思录、乃朱子之书、义甚明晰、何必更注且朱子亦言其中尚有数处未妥。可见着书、诚非易事。朕所谕数者俱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尔等宜皆识之

  ○户部议覆、署奉天将军前锋统领伯唐保住疏言、盛京近海锦州等处米、运至直隶山东发粜、请将直隶山东船只、拨往运送。应如所请。上谕大学士等曰、唐保住所奏、及部议俱非将此米留本处限定数目、往来客商有愿买者粜之即可完矣何用拨船往运耶

  ○升陕西洮岷副将张弘印为贵州大定总兵官

  ○浙江温州总兵官胡泮以病乞休允之

  ○甲子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宗室勒特浑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升镶蓝旗步军副尉宗室巴赛、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以广东碣石总兵官陆臣扬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

  ○乙丑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曰。朕常讲论天文地理及算法声律之学尔等闻之辄奏曰皇上由天授、非人力可及、如此称誉朕躬转掩却。朕之虚心勤学处矣。尔等试思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务学必以敬慎为本朕之学业皆从敬慎中得来何得谓天授非人力也

  ○赐内廷行走举人梅珏成一体殿试。

猜你喜欢
  列传十三·薛居正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宋濂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赵尔巽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蔡东藩
  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附录一 四库全书总目水东日记提要·叶盛
  ◎依然歌舞升平·李定夷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佚名
  崔玄[日韦]传·刘昫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佚名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佚名
  卷71·陈邦瞻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偕亡·李渔

    〖忆秦娥〗(生上)空留恋,一场好事遭奇变,戏场夫妇也难如愿。小生为着刘藐姑,受尽千般耻辱,指望守些机会,出来成就了这桩心事。谁想他的母亲竟受了千金聘礼,要卖与钱家为妾。闻得个今日戏完之后,就要过门,难道我和他这段姻缘就这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故国逢佳节,登

  • ◎放屁博士·吴虞公

    王壬秋先生撤名士尿,传为话柄。不谓无独有偶者焉,光复之岁,有某生毕业于东京某大学校,得博士学位,忻忻然负箧归国。见其旧友,大夸彼邦之文明,及已得学位之荣幸。絮絮语人曰:“我所顶者博士巾,所履者博士靴;所服者博士衣;所束者博

  • 第二一四照会(抄)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一五○二—一·佚名

    英国领事吉,对鹿港厅惩办哨丁案抗议,并覆送条款及示稿照会(注一)大英钦命办理台湾二口(注二)兼办布、丹、法三国通商事务领事府吉为照核覆事。本月二十三日,接到贵道来函,附稿三件,照会条款一件,又照会开:「

  •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佚名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上谕: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之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

  • 二○六 谕内阁陆费墀勤勉着以翰林院侍读升用以示鼓励·佚名

    二○六 谕内阁陆费墀勤勉着以翰林院侍读升用以示鼓励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编修陆费墀承办四库全书并荟要处缮录之事,一切综核稽查,颇能实心勤勉,思其学问亦优,着加恩以翰林院侍

  • ·呈凤邑主曹怀朴核改议撤捐给精兵银两禀请臬道宪周芸皋大人稿·丁曰健

    曹公名谨,字怀朴,河南解元。时因幕友蔡姓自漳之台,任凤书禀,颇笃交情,常有来往赠答。旋值此举急遽,忝承清问下及,爰敢不揣冒昧涂鸦,缮呈曹公斧削禀请,以抒愤世嫉俗深衷,聊亦少补于各厅、县之万一耳!台湾府凤山县知

  •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四封建考【九】异姓封爵五汉军王义王孙可望汉军正白旗人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归顺封薨諡恪顺 孙徵淇孙可望子顺治十七年十一月袭 孙徵淳孙可望

  • 卷一百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 朱批张善奏摺 雍正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山西大同总兵官【臣】张善谨 奏为恭谢 天恩敬请 陛见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畀以山西大同总兵重任於雍正六年十月 二十二日抵任当即恭疏叩谢 天恩任

  • 卷六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六 朱批董永芠奏摺 江南安徽布政使【臣】董永芠谨 奏为藩库交盘已竣备陈始末仰祈 睿鉴事窃【臣】一介庸愚备员闽臬蒙 皇上天恩 特旨

  • 卷二十七·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七 嘉礼十一 亲王纳妃 总序 亲王纳妃之礼自汉以上不着其仪汉高后时始定诸王聘礼南齐武帝以昏礼奢贵敕诸王纳妃依礼上枣栗腶修其余衣物停省而其仪文不备唐皇

  • 放牛经全文·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一]靜慮品第十三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二]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

  •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者。此下第三广明表.无表。就中。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此即明三无表。结前问起颂曰至故名律仪者。答能遮。谓能遮恶戒相续能灭。谓能灭恶戒相

  • 卷第一百一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三若成就法智。彼类智耶。答若得。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谓苦类智现前以后。后诸得言皆准此释。设成就类智彼法智耶。

  • 芦川归来集·张元干

    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词三卷。宋张元幹撰。元幹诗虽在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已流行,但当时多以抄本传世。其集首次结集刊刻当在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元幹去世五十馀年之后,由其孙张钦臣主持,里人曾噩任

  • 西河记·张澍

    地理杂志。东晋喻归撰,清张澍(1781—1847)辑。二卷,一作三卷。 喻归原姓谕,后改今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侍御史;张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七条乃张氏辑自《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 郁离子·刘基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