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七
顺治十五年。戊戌。五月。丁酉朔。日食。
○升陕西督标中军副将王茂才、为都督佥事、管浙江处州副将事。宁夏东协花马池副将万承选、为署都督佥事、管兴安城守副将事。 ○上遣学士折库讷、往讯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张悬锡、自刭缘由。悬锡自陈、迎节失仪。为学士麻勒吉所诘责。一时惶悚无地。遂引佩刀自决。具疏奏谢。得上 □日、张悬锡、系朕特简。畀以总督三省重任。即有错误屈抑情节。皆当陈奏。听候鉴裁。何至遽尔刎颈。殊失大臣之体。本当罢黜。但念其素行清谨。姑着降三级调用。戊戌。义王孙可望至京。命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率民公侯伯以下、梅勒章京侍郎以上、出迎。赐茶。 ○礼部议覆、科臣王命岳疏言、贡途壅滞。应暂停恩拔选贡生。至考取知县、宜先期点定阅卷官。倍加关防。又于常试题目外、量加策论一道。以尽所长。从之。 ○己亥。上御太和殿。义王孙可望朝见。 ○庚子。宴义王孙可望于中和殿。 ○谕吏部。翰林官教养有年。习知法度。正宜内外互转。使之历练民事。觇其学问经济。以资任用。兹朕亲行裁定。吴正治、王绍降、范廷元、许缵曾、张永祺、杨绍先、金鋐、张瑞徵、陈子达、薛澐、叶先登、李昌祚、戴王纶、秦鉽、曹申言、俱才堪外任。着察照前例、遇缺即与补用。 ○和硕荣亲王发引。遣官祭于茔所。 ○刑部议覆、宪臣魏裔介疏言、各省旧案、堆积甚多。若不立法稽察。何由申冤理滞。今后各府州县。宜每季造册一本。将罪犯姓名年月情节、及何官未经审结缘由、申报道司抚按。以备稽察。从之。 ○辛丑。遣官致祭和硕荣亲王。 ○壬寅。转兵科右给事中粘本盛、为吏科左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雷一龙、为礼科左给事中。 ○四川道监察御史李森先奏言、皇上孜孜图治。求言之诏屡下。而两月以来。大小臣工、犹然迟回观望。不肯进言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遂相率以言为戒耳。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臣之罚。如言事流徙诸臣、李呈祥、季开生、李裀、魏琯、郝浴、张鸣骏等、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之例相符。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皇上宽宥直臣。虽在远而不遗。则凡有言责者、罔不洗心竭虑以陈言矣。得上□日、李呈祥等犯罪、原非诖误。李森先、新经宽宥。又系言官。不思实心报恩。进言有益之事。辄敢援引诏款。代求赦免。明系市恩徇情。着吏部从重议处具奏。 ○癸卯。谕兵部。督捕衙门。逃人事宜、屡有谕上 □日。念满汉人民、皆朕赤子。故令会议、量情申法。衷诸平允。而年来逃人犯法者未止。小民因而牵连被害者多。近闻有奸徒假冒逃人。诈害百姓。或借名告假还家。结连奸恶。将殷实之家、指为窝主。或原非逃人、冒称旗下。在外吓诈。群党指称。转骗不已。或有告到督捕、买主冒认、指诡名作真者。或有声言赴告、在地方处禀拏、吓骗良民者。或告假探亲、肆行指诈。及领 本贸易、假伙攀害。种种诈伪甚多。深为可恶。今后凡有逃人。本主即报明本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牛录等官。将逃人之主、及逃人姓名、具印结报部。如逃后日久方报。既获逃人、乃称系伊家人者。此人不许给主。即着入官。直省地方、有旗下告假私出妄为。及冒称许下群奸横行者。着该督抚严行访拏。解部查明。并本主从重治罪。八旗牛录以下、及买卖人等、俱着通行严饬。并传谕内外。咸使知悉。 ○转工部尚书卫周祚、为吏部尚书。 ○升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钱朝鼎、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升福建福宁道参政董显忠、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原任江西兴屯道副使翟凤翥、为陕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工部郎中庄鏻、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汝南道。户部郎中纪咸亨、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陇西道。 ○甲辰。浙江巡抚陈应泰、以病、奏请回京调理。允之。 ○吏部遵谕议奏、向例新科进士授职内则主事、中、行、评、博、外则知州、推官、知县、皆照甲第。分别除授。今既不分二甲三甲。俱选外官。恐数年后、遂无应补中行等官。今议除候选者补完外。遇有中行等官缺出、亦于推知内俸深有荐者升转。如遇五部主事一同出缺。先尽升主事。次升中行评博。从之。 ○定义王孙可望、顶带、坐褥、仪仗等物。其长史等官。及护卫。俱视多罗郡王例。 ○乙巳。赐义王孙可望宴于其邸舍。 ○丙午。升国子监司业图尔哈图、为国子监祭酒。 ○戊申。复赐义王孙可望宴于其邸舍。 ○谕吏部。选法壅滞、弊在仕途繁杂。官吏作奸。吏胥之弊、相沿已久。其奸诡巧诈、最为隐秘。吏部书役、更为狡猾。不但四司互相作弊。且连结各部书役。一切往来文移、皆相交通。预藏弊端。令外人不得而知。任其营利行私。即偶被发觉。更有彼此推托、卸责避罪之术。是以虽有纠参。不能穷其作弊根源。惟衙门堂官、一秉至公。精明稽察。杜绝请托。则司官警省。大破因循情面积习。事事详查。将从前隐藏情弊、立时摘发。呈堂参处吏弊既清。选法方得疏通。今官吏乘机作奸。报缺到部、则于开单取选之时、任意迟速。以遂贪私。参罚开复、则于各部咨付之间、朦混稽留。以待营竞。大选急选、虽有定期。应补之缺、不肯尽数开出。应选之官、未尽均平察取。往往择地之远近美恶以待人。因人之静听左营以出缺。各部参罚官员、初咨吏部、尽开名数。后陆续开复、则零星咨送。文选考功两司书吏、通同作奸。某官既经关说、则注某官已曾开复。未经关说、则仍注初参降罚。不注开复。上下其手。交相朦蔽。种种弊端。摘发难尽。此皆堂司官、平日不严行察纠。以致笔帖式书吏等、肆行无忌。今后堂官严饬司官、尽力厘剔。务绝前弊。至于督抚按臣、举劾方面有司官。每每举者数十人。劾者不过数人。庸碌之官、徒令糜禄废事。久占地方员缺。此皆选法壅滞之由也。今当疏通选法。会试乡试、斟酌旧例、量减额数。旧例举人会试三科、乃准拣选。就教者不拘年分。今将远省举人、酌议仍旧。其余直隶近省举人、会试五科、方准拣选。会试三科、方准就教。各项贡监、已考定职衔者。过堂之时、满汉公阅、察其年力衰老者、照遥授职衔例、给与顶带。不必除授。此外有因难于久候、情愿告降者。许呈明察准。嗣后除□山戊不□贡照旧外。其余贡监考职、每百名止取正印八人。余俱以州县佐贰用。告降遥授、俱照旧例行。吏员初选、止与九品以下职衔。不得越授。至于奸吏作弊、责成司官按日清察。堂官不时稽核。如司官不行举发。即治以通同作弊之罪。堂官不能觉察。即治以徇庇之罪。此外吏胥情弊、尚有何法穷诘。选人考授、更当如何变通。着会同九卿、詹事、科、道、一并详议具奏。 ○谕户部。年来钱粮匮乏。屡经会议。未能实济急需。皆由费用繁多。积弊未革。今惟再筹裁省。严剔弊端。乃可渐至充裕。在京各衙门官、有一缺而设数员者。半属闲冗。着各衙门将满汉司官、自笔帖式以上、俱开列员数职掌、奏请裁定。在外文武各官、如有赘员。亦量行裁减。各省于顺治元二年间、开报荒田甚多。连年虽屡奉清察。未见报明。其中岂无豪强隐占。官吏欺朦。上下推诿。不肯清出实数。按期征收。隐漏钱粮。为数不少。江南芦政一项、地方广远。漫衍数省。连年虽经行察。其中隐混未清者甚多。责成抚按、严行确察。又江南无锡等县、历来钱粮、欠至数十万。地方官未见有大破积弊、徵比完结者。皆由官吏作弊。上官不行严察。且乡绅举贡之豪强者、包揽钱粮。隐混抗官。多占地亩。不纳租税。反行挟制有司。有司官不能廉明自守者、更惧其权势、不敢徵催。该部遇有如无锡等州县之欠粮者、察明奏请。选择廉明谨慎满洲启心郎、理事等官、先往一县。不带多人。不预别事。专令督理拖欠钱粮。或钱粮在官、借口民欠。或乡绅、及其子弟、举贡、生员、土豪、隐占地亩、抗不纳粮。或畏惧豪强、不敢徵比等项情弊。务期察明惩治。清察一处、即可为他处榜样。历年各省逋欠钱粮、多系贪官猾吏、那移隐蚀。以及乡绅、举贡、生员、土豪、影射占隐。年来抚按未行清察。不能尽厘奸剔弊之职。今责成抚按、严加清察。如有前项情弊、题参重处。如曲庇不行指参。本犯一经发觉。即治抚按以徇纵之罪。至于那借侵蚀诸弊。有在藩司者。有在有司者。互相朦隐。奸弊百出。虽严行追比、而完解无多。或借端脱卸。攀累无辜。或饰称产尽。希图豁免。责成巡抚、不时稽核。巡按巡历一处、将藩司经承、及府州县吏书、提集按册磨对。当面质讯。弊在藩司、则罪藩司官吏。弊在有司。则罪有司官吏。各省地丁钱粮、向来屡奉清察。奏报者少。况兵荒之后、册籍无存。岂无欺隐情弊。今责成抚按。大破情面。彻底清察。如仍前徇庇、别经发觉。即治抚按以溺职之罪。又胥役侵蚀钱粮、往往假他人名色、置买田产。及事发追比、则动称无产。承追之官、不行严比。反听其优游延缓。是以积欠愈多。嗣后凡奸胥弊发。赃银能完与否、即当清察。勒限完结。逾限不完、即行治罪。不得姑息纵容。稽延□山戊不□月。其他人代为胥役影占田产者、承追官严加清察。重行治罪。又地方有司、奉有设处供应之文、即借名横行科敛。且于正项之外、暗征私派。今责成抚按、严行清察。题参重处。以上种种情弊、虽因在外抚按、屡奉谕上□日、不能恪遵。亦由部中司官笔帖式、书吏、交通容隐。徇庇行私之所致也。今后堂官、宜随事严加详察。尽革弊端。使司官等知所畏惧。如仍前因循曲庇。不肯大破情面。书吏等事、一经发觉、即治司官笔帖式之罪。堂官不行纠举、一同议处。着会同九卿、詹事、科、道、详议具奏。 ○补假满原任刑部尚书刘昌、为工部尚书。 ○己酉。遣官祭关圣帝君。 ○庚戌。遣官祭固山额真阿尔津 ○升河南睢陈道副使于鹏举、为福建布政使司参政、分守福宁道。广东海北道佥事刘继昌、为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商雒道。 ○九卿、詹事、科、道、会议更定逃人事例。一、州县官查解逃人、至十五名者、加一级。三十名者、不论俸满即升。知府、三十名、加一级。六十名、不论俸满即升。不属府辖之州、照知府例。道官、四十五名、加一级。九十名、不论俸满即升。巡抚、七十五名、纪录一次。一百五十名者、加一级。三百名者、加二级。总督、一百五十名者、纪录一次。三百名者、加一级。六百名、加二级。解多者照数递加。仍准功过相抵。其盐运司运使、照道员。分司、照知府。盐场官、照典史例。内外钱局中、布政、照道员。主事、照知府。同知、照知县例。窰场中该管官、照知府例。其捕盗同知、通判、州吏目、县典史等官、俱照各掌印官例。州县解逃十五名后、地方窝逃一名者、功过不准相抵。仍革职。其知府以上、总督以下等官、罚俸降级、俱照先定例。巡按所属、解逃七十五名者、纪录一次。一百五十名者、加一级。至营伍等官、功过俱照文官例。一、满洲家人、不许给票探亲。诈害良民。一、盛京出征所获人、出口逃走。及未到京而先逃者。如有本主认领、取有保结者、仍给本主。倘后有冒认假保情弊发觉。即将认主及保人、一并从重治罪。一、逃人经部文提解者、其地方官免议处。倘在别处拏获、审出行提时在彼地方居住者、该地方官从重议处。一、将已获逃人、并窝主、仍照前定例。解督捕衙门审理。一、民人首告逃人、如系挟仇诬害者、即将原告仍照定例、责四十板。枷号一月。免流徙宁古塔。一、民人自首身系逃人、借端行诈者。免行徙发。责四十板。妻子、家产、人口入官。一、各处解来逃人、不必交与拨什库兵丁、俱送交城门。如有主者、审结后鞭剌。交与伊主。如无主认之逃人、原行肘锁。发与各旗认主。夜间仍交与各旗门上看守。一、官员子弟逃走者、免剌字。送门、枷号一月。满日、鞭一百。不准折赎。一、地方文武官、毋论有无逃人。每年两次造册报部。其虚报者、除革职外。仍罚银一百两。议上。得上□日、禁逃之法宜严。若官员子弟逃走免剌、则法弛。着仍照旧。余俱如议行。 ○辛亥。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刑部条奏四款。一、请遴委大臣、将大清律例、校订成书。进呈御览亲裁。颁行遵守。一、行财说事、计赃与受同罪。如系抑勒诈索者、与财人不坐。一、番役获盗、未经送官、私行拷打者、于本衙门枷号一个月。责四十板。革役。如得财、及诬陷无辜者、从重科罪。一、除官员、武进士、武举、及兵丁、应捕人役、准其乘马外。其马印烙拴带木牌。民间乘马、永行停止。违者责四十板。马入官。从之。 ○两广总督王国光疏报、澄海游击刘进忠、知县祖之麟、典史江景云、叛从海逆。县城被陷。下兵部知之 ○以二等阿达哈哈番沙里代、袭其兄沙济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职、为二等精奇尼哈番。故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金炳世子达尔虎、二等阿达哈哈番郑库子安泰、阿哈子席达、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傅达礼兄库素里、拖沙喇哈番厄古德弟诺木齐、祁塔特子噶尔马、各袭职。 ○赠阵亡昂阿、为拖沙喇哈番。以其弟毕登袭职。周鼎、为拖沙喇哈番。以其子家允袭职 ○壬子。升镶红旗满洲二等护卫萨穆代、为护军参领 ○兵部左侍郎原毓宗、奏请给假迁葬、允之。 ○学士折库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能图、兵部督捕侍郎霍达、吏科都给事中王益朋、掌河南道御史高尔位等、遵上□日以麻勒吉、祁彻白、胡兆龙口供。与张悬锡质对。因据悬锡口供上闻得上□日、张悬锡、系大臣。非有迫切急情。岂肯轻生自刎。今察问张悬锡、又畏惧麻勒吉等、不敢尽吐实情。质审诸臣、亦瞻徇麻勒吉等、不行详察。着吏部详察议奏。 ○九卿、詹事、科、道、遵上□日会议铨法事宜。凡降革、丁忧、病故各官、科抄咨文到部。送司即与开单。不得迟误。参罚开复等事、科抄到部。即照限期题覆。如某衙门稽留、即行查参。大选急选应补之缺。严责司官、每日详查缺簿。不时呈堂稽考。参罚官员、陆续开复日、考功司即行说堂。依限具覆。命下后、即付文选司注销。不得延迟。督抚按举劾各官、其庸碌者、许不时查参。不得徇庇。贻误地方。荐举大省不过十人。小省不过三四人。不得充数滥举。其有举无劾者、不准注册。仍听该部院参处。会试进士、每科三百名。应酌减一百名。其乡试举人、照各省额数减半。以上各款。并举人拣选就教。贡监除授考职。吏员援纳职衔。吏胥作弊、堂司连坐数事。俱遵上□日行。至于穷诘吏胥作弊之法。以后现在衙门旧书役、每月朔、令同衙门吏胥、各具连名保结。送该管官存案。如有作奸发觉。将本犯与同谋受赃者。一体治以理罪。有知情不举者、审出、即不受赃、亦减一等治罪。其互结之人、即不知情、亦治以失察之罪。有能举首到官者、役满免考即选。其犯事革退吏胥、责令五城严查驱逐。不许潜住在京。串通作弊。其服役年满者、应照旧咨送吏部考职。遗缺不许自引下手。俱听吏部咨行各省巡抚、陈选端悫之人。查取甘结。咨送吏部。照缺发各衙门补用。至于变通选人考授之法。举人已经考定职衔、见在候选者、除远省照旧选授外。其直隶近省地方、亦照拣选例、自中举年计算。系已过五科者、许其取选。如未及五科者、不许取选。发回会试。五科不第后、许照原定职衔补用。贡生已经考定职衔、见在候选者。亦应照举人就教例、自起贡生计算。系已过三科者、许其取选。如未及三科者、发回科举。三科不第后、许照原定职衔补用。其未考职贡生、照此例行。奏入。得上□日、督抚按荐举、原因吏治为据。因地限人。是否妥便。乡会试减去额数、多寡未均。俱着再行确议具奏。余俱依议行。 ○吏部遵上□日议御史李森先、市恩徇情。任意妄奏。应革职送刑部、从重拟罪。从之。 ○免山东十一年以前逃亡灶丁课银。 ○礼部议覆、光禄寺条奏、长芦运司所解青白盐盐砖、历年存剩六十万斤有零现在足用。应暂停解本色自十五年以后、该地方官照时价改折将折银。并脚价银、一并解送光禄寺。俟库内现存之盐、用完日具题仍解本色。至裁并南光禄寺钱粮、又酌裁司牲司大使二款。俱应如该寺所议行。从之。 ○甲寅。山西五台县、大雨雹。 ○丁巳。夏至。祭地于方泽。遣公额尔克戴青行礼。 ○戊午。予平南王属下总兵官都督同知班志富、祭葬如例。 ○裁宣大巡按差归并山西巡按 ○九卿、詹事、科、道、会议礼部条奏四事一、该部官庄、原为餧养牲口而设。应交回户部。及上林苑监、照例徵收丁地钱粮解送光禄寺。其餧养应用各项、自户部支给。催屯拨什库亦应退回。各旗牛录。一、库贮药材、既尚足用。应令该部同太医院核明。其各省应解本色者、照旧起解如有可以折解者、暂令该地方官查照时价折解。俟库贮用完、再题请起解本色。至查给僧道度牒、令照旧纳银。以杜奸宄。及请裁无益人役、儒士五名、匠役八名、会同馆马法四名、通州馆马法六名、会同馆夫四十五名。二款俱应如该部所议行。从之。 ○又会议、都察院条奏四事。一、巡方察吏安民。若所属地方、巡历未到。则百姓利害、有司贤否、何由得知。今后应令巡历周遍。仍将巡到地方、登记汇报。一、御史差满、若久候境上、徒费供应。以后差满、应即回京。将文卷交巡抚收存。候更替御史到日交付。惟盐仓漕茶马等差、关系钱粮。俱候亲身交代。一、盐引用印繁多。一时印用不敷。今后御史奉上□日后。该部严催该司、将用过印引、交巡盐尽数带去。其用印未完者、俟陆续给发。一、缉奸禁暴、巡城所关最重。三月一换、未免太速。以后应六月一换。如无人更换。仍在城办事。从之。 ○又会议、大理寺条奏、凡奉上□日三法司核议事理、堂官已经遵行。惟寺属无职掌可尽。应如该寺所请、副理事、评事等官、亦与刑部司官会议。从之。 ○吏部议覆、宪臣魏裔介条奏、举用孝子授官、从未有例。但孝行关系风化。若有司呈报、果有真正孝子。许抚按严行体勘。详开事实具题。礼部覆核真确。敕臣部考试。酌量选授县正佐贰等官。如有冒滥捏报、将原举官参处。从之。 ○己未。上幸景山。观众侍卫较射。中者赏以币。 ○庚申。转通政使司右通政盛复选、为本司左通政。升鸿胪寺卿张自德、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旌表浙江节妇、会稽县儒士金日昌妻张氏、归安县民徐廷贤妻何氏、龙游县生员陆鈖妻余氏、烈妇、兰溪县进士叶钟芝妻赵氏、及弟钟藻妻徐氏、贞女、分水县民顾氏女、龙游县陈氏女、孝子、山阴县胡拱轸、各给银建坊如例。 ○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国子监条奏三事。修理文庙已奉俞上□日。其饮食供给掌馔官员、俟庙舍修完日。以次渐复。至书籍关系文教今监中缺少。应敕直省学臣、广搜送部。其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监板尚存如有残缺、即如式修补。俟成时各印一部、收藏监内。俱繙译清书。以昭同文之盛。至选择□山戊不□贡。应于该部过堂时、详察青年者、方准送监。从之。 ○辛酉。谕吏部。詹事府未有职掌。着暂裁。见任官另行补用。 ○遣官致祭固山贝子佛克齐库 ○户科右给事中姚延启奏言、今日进言者多。实见施行者少。皇上每事必下部议。比覆请又皆俞允。是权归六部也。请自今许启奏之臣、随疏入对。皇上亲裁庶政。断自宸衷。庶可决群疑。考议论。而别人才矣。上以不谙治理。切责之。 ○壬戌。升礼科给事中鱼飞汉、为吏科右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尚九迁、为本科右给事中。刑科给事中蒋允修、为工科右给事中 ○广西巡抚于时跃疏报、伪宝康侯贺九仪、窃踞大宁。遣伪镇曹友等、率党数千。突犯宾州。游击刘彦明等、分布官兵。击败于丁桥。斩获甚多。下兵部议叙。 ○癸亥。谕吏部。内院几务殷繁。需人赞理。胡世安、着仍以太子太保、升内院大学士。卫周祚、着仍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升内院大学士。李霨、升内院大学士。俱入直办事。 ○甲子。谕吏部。金汉鼎、前因失参科场情弊、已经降处。念董笃行等、俱已复职。金汉鼎、亦着复原官。 ○予三等辅国将军琶帕、巴喀、杜尔霸、祭各如例。 ○刑部议奏、嗣后三品以上等官、兄弟子侄、犯杖罪者、准其折赎。四品以下等官、兄弟子侄、有犯杖罪者、仍责。不准折赎。从之。 ○宁南靖寇大将军固山额真罗托等疏报、克复湖南沅清等处。进取贵州省城。及平越镇远等府。先后共招降伪官兵丁、四千九百九十余人。男妇九千八百余名口。获马一千四百余匹。象十二只。征南将军固山额真赵布泰亦报、大兵已抵贵州。所过南丹州、那地州、抚宁司各土司兵民、及独山州官民、俱来就抚。奏入。优上□日嘉奖。并命兵部俟事平察叙。 ○乙丑。复遣官致祭固山贝子佛克齐库 ○遣官致祭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伊拜。 ○以正蓝旗满洲辅国公穆臣、为本旗固山额真。升镶黄旗满洲精奇尼哈番甲喇章京觉罗额尔德、为蒙古梅勒章京。正黄旗满洲护军参领舒理浑、为本旗梅勒章京。镶蓝旗满洲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艮特、为蒙古梅勒章京。 ○升光禄寺少卿袁懋功、为大理寺寺丞。 ○升山东青登莱道参政毛一麟、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江西南昌道佥事迟日震、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睢陈兵备道。湖广宝庆府知府张惟养、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肃州兵备道。刑部郎中方国栋、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海北道。 ○议政王、贝勒、大臣、会推直省总督。得上□日、向因地方初定。特设直省总督、以资弹压。今可不设。但直隶八府、幅员辽阔。着再添巡抚一员。分行管理。其驻劄处所、及管辖地方、吏部酌议妥确、并应用抚臣、即行会推具奏。 ○吏部、都察院、议覆掌河南道御史上官鉝条奏、台规宜照会典、参酌时宜、订正成书。刊刻颁行。从之。 ○广东巡抚李栖凤疏报、南韶、肇庆、德庆、广州、潮州所属各州县水灾。下户部 ○郧阳抚治张尚疏报、襄阳雷雨大作、山裂蛟起。平地水深丈余。城堤冲决。请急议修筑、以重岩疆。下工部议。 ○丙寅。授一甲第二名进士孙一致、为内翰林弘文院编修。第三名进士吴国对、为内翰林秘书院编修。时一甲第一名进士孙承恩、缘其弟旸科场事、候部查议。故未授职。 ○内院会同吏礼二部议覆、科臣王命岳疏言、恩拔选贡各途、已经暂行停止。惟有功贡准贡、虽为数不多、亦宜停止。至副榜贡、应照旧额。解卷与中式者一体磨勘。准为贡生。俟三科不第后、方准考职从之。 ○吏部议覆、御史石维昆疏言、各衙门观政进士、听堂官约束习学政务。久已遵行。无容再议。得上□日、进士观政、原以习学政务。正当严饬实行。何得但云无容再议。常见覆奏本章、多用此语。皆不肯实心详议。只图苟且了事。甚属不合。着再议。 ○初广东巡抚李栖凤疏奏、潮州系滨海要地。一时道府俱升、办理乏员。臣请保留升任副使魏执中、以岭西道新衔、仍在潮莅事。部议与例不符。应无庸议。得上□日、如该抚所请行。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脱脱 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张廷玉 后汉孝质皇帝纪卷第二十·袁宏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一·乾隆 卷二百一·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三十五·叶盛 卷五·王明清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金毓黻 吴处厚传·脱脱 完颜撒改传·脱脱 李沂传·张廷玉 卷九十五·阿桂 卷一·黄佐 北洋海军章程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