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完颜撒改传

撒改,是景祖的孙子,韩国公劾者的长子,即世祖的兄长的儿子。劾者在同辈次序中年纪最大。景祖刚刚计划平定各部的时候,喜爱世祖勇敢、有才略。等到儿子们长大,按国中习俗应当分别居住在各个宫室,而景祖却命劾者和世祖同住一处,劾者专门管理家中事务,世祖主持外边事务。世祖承袭节度使,越过劾孙而把职位传给肃宗、穆宗,都是景祖的意志。穆宗刚即位的时候,想到劾者是长兄却没有立为国君,就任命撒改为国相。

穆宗继承父兄的遗业,除掉强硬不服从自己的人,派撒改从马纪岭进军,去攻打阿疏,穆宗自己统领军队,约定在阿疏城下会合。撒改走到阿不塞水,乌延部的斜勒勃堇来拜见,对撒改说:“听说国相要与太师在阿疏城下会合,这是深入敌方必定能取胜的计策,应该先扫平潺蠢、星显的道路,清除那里的附从党徒,夺取民众百姓,然后再会合军队也不晚。”撒改听从了他的话,攻打钝恩城,请求增援军队,穆宗给了他,撒改于是攻下钝恩城,再来与穆宗在阿疏城下会合。钝恩在南,阿疏在北,穆宗起初派撒改分路行军,是要合攻阿疏。听到撒改采用斜勒的计策,先攻取钝恩城,穆宗本来跟他商议时意见不同,很不赞成。等到辽国使臣前来阻止攻打阿疏,然后才认为首先攻取钝恩城有功。穆宗让国相统率征讨留可、诈都、坞塔等地的军队,阿疏逃进辽国,最终没敢回来,留可、诈都、坞塔、钝恩全部投降。

康宗逝世,太祖号称都勃极烈,与撒改分别治理各部落,匹脱水以北由太祖统治,来流水的人民由撒改统治。第二年甲午,撒改承袭节度使的命令才下达。

辽国君主迷醉于打猎游玩,荒废政事,太祖知道可以攻伐辽国,于是出兵。九月,和辽人在边界交战,捕获谢十,太祖派人把胜利的消息报告给撒改,并把得来的谢十所乘坐的马赐给他,撒改和将士们都欢呼道“:义军刚到辽国边界打了一仗就得胜,灭辽国必然从此开始。”撒改派儿子宗翰同完颜希尹一起来祝贺胜利,并劝太祖前进,太祖没有听从。十月,攻下宁江州,在鸭子河打败十万辽军,军队返回。十二月,太宗和撒改、辞不失率各将领又劝太祖进军。收国元年(1115)正月初一,太祖即位,撒改仍旧任国相。攻伐辽国的计划由迪古乃决定,帮助成就计划其实从撒改开始。撒改本人是皇室近亲,而且是长房,自从肃宗时做国相,身份尊贵,地位重要,所以负责攻辽大计,帮助成功,其他人没有能比他更占先。

太祖即位后,群臣禀奏政事,撒改等人上前跪下,皇上站起来,哭着阻止说:“今天的成功,都靠诸位协从辅助之力,我虽然身居高位,并未改变旧习俗。”撒改等人很感激,再次拜谢。凡是臣子摆宴席,太祖有时去赴宴,主人下拜,皇上也答谢下拜。天辅即位以后,才开始端正君臣的礼节。七月,太宗做了谙版勃极烈,撒改成为国论勃极烈,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杲为国论昊勃极烈。勃极烈,是女真的尊贵官职。太祖自从指定王位封号,大约过了半年,没听到他封官拜职。太祖的弟弟人品优秀至极,杲的同母弟弟中最年幼的一个,撒改、辞不失作为皇室宗亲,这些人同时封授职位。九月,撒改被加封国论胡鲁勃极烈。天辅五年(1121),撒改去世。太祖前往凭吊,乘坐白马,划破额头,悲哀痛哭。到下葬时,太祖又亲自去,赠送自己所乘坐的马。

撒改为人敦厚,足智多谋,擅长用人,生活俭朴,喜好种田。自从做了国相,能够驯服各部落,查清案情为民平冤,当时有这样的话:“不见国相,事情何从解决?”起兵攻伐辽国的时候,撒改总是以皇家臣子的身份负责内外事务,而不把多次作战作为自己的功劳。天会十五年(1137),撒改被追封为燕国王。正隆元年(1156)被降封为陈国公。大定三年(1163),被改赠金源郡王,纎祭于太祖庙廷,谥号“忠毅”。大定十五年(1175),皇帝诏令在衍庆宫绘制撒改的画像。撒改的儿子叫宗翰、宗宪。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卷一百六十五 慶曆八年(戊子,1048)·李焘
  燕闲录·陆深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三十一·叶盛
  ◎雍和宫打鬼·李定夷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六·佚名
  六五 四七·周作人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九。·金富轼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中·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场 《飘彩》·佚名

    王宝钏 (唱):丫鬟带路前边往,相府辞别二爹娘。下车辇我把彩楼上,手把栏杆观端详。也有那王孙公子东西往,也有那士农工商枉奔忙。彩楼下人儿纷纷嚷,却怎麽不见薛平郎。婚姻都由月老掌,岂由奴家作主张。手执彩球往下打,薛平贵(唱):

  • 第四折·马致远

    (范仲淹上,云)老夫范学士,自与兄弟张镐同到京师,见了圣人,日不移影,对策百篇。圣人见喜,加为头名状元。今日驿亭中安排茶饭,管待状元。令人请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上,云)张镐怎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往常

  • 卷七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一 宋 陆游 撰 忆昔 忆昔绍兴中束带陪衆彦沐浴雨露私艹木尽葱蒨一朝穷达异相遇忘庆唁远官楚蜀间寂寞返乡县于时同舍郎贵者至鼎铉数奇益自屏裋褐失贫贱俯仰五十载未媿金百链忍饥菰芦间

  • 卷九·沈德潜

    ☆黄字子厚,山东即墨人。康熙癸卯举人。著有《夕霏亭诗》。○短歌行龙蟠于泥,元其肆之。虎处于柙,爪牙安施?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崎,五

  • 卷九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七玉帛金赋           【唐】阙 名夫五气降于五行五星均于五德助天地而为政体阴阳之有则牺图八卦之文所以化成禹锡九畴之道由其平直分宗别序正位辨方春青夏赤羽黑宫黄育

  • 第十六场·田汉

    [赵观家,赵母独上。赵母 (唱[二黄原板〕)母子们在故乡苦度春秋,又谁知金寇犯我神州!我的儿他本是忠良之后,他岂肯把国事看水流舟?今日里奉书帖去见太守,却为何到此时不见回头!将身儿来至在二堂口,等候着我的儿细问根由。赵观 

  • 卷三百三十一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戊寅朔,上謂輔臣曰:「御史分察中都官,事已多矣,又令察舉四方,將何以責治辦?且於體統非是。可罷御史察諸路,官司如有不職,令言事御史彈奏,著為令。」(新紀書:戊寅,罷御史察諸路。)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正德十四年十一月辛卯朔 上过济宁○户部议直隶淮扬等处灾甚请如抚按官所奏以加徵税之三分暂为蠲免本年兑运粮尽许折银无徵者改拨支运其截留运米如军饷支给有余尽以赈济从之○壬辰南京六科给事中孙懋十三道御史吴铠等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八 【起辛卯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帝正平元年止甲辰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魏文成帝和平五年】凡十四年 表例说 见第四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八>

  • 沈序·查继佐

    以「春秋」归鲁,无论非作者之意、亦非古之作者之意,至不得已而大书「鲁春秋」,此则作者之意也。作者既已其意归之鲁,吾乃可得而言之矣。夫书必有所以为始终,合二百四十年、列十二公,托始于「春王正月」、终于「西狩获麟」者

  • 卷六上·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六上仪式仪以昭其文式以一其度官府是以有章也昔之志翰林者曰秩清曰地禁品流率贵於诸司则内而璅闼追趋外若班寮酬对有常制焉匪云被服声华良以修明礼法然或年载殊远节目罕得而详若其厘自圣朝悬为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二复次嗢拖南曰五二与十三四业为最后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复有二业。一者增进业。二者不增进业。复有二业。一者故思所造业。二者非故思所造

  • 十住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现前地第六  诸菩萨闻说  上地之行相  在于虚空中  雨众妙珍宝  放清净光明  供养于世尊  咸赞言善哉  善哉金刚藏  时有无量亿  诸天皆欢喜  于上虚空中  雨众宝末香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表无表总别  四性三世成业果界是非  有漏等学等身戒与心慧  总别修不修戒类三世成  此章愿具说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无

  • 兜率龟镜集卷下·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释弘赞在犙辑○中集之余宝袭法师袭。贝州人。僧休法师之弟子。十八归依。诵经为业。后听经。偏以智度论为宗。布响关东。高问时杰。从休入京。训勖为任。有弟子明洪。善大论。亦以荣望当时。绍宗师

  • 巴尔内特私家侦探事务所·莫里斯·勒布朗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公共舆论因为对这些案件的一知半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互为矛盾的说法,使这些案件变得更加具有轰动效果。这个名叫吉姆·巴尔内特的怪人,以最有趣的方式介入侦破那些最荒唐离奇的案件,他究竟是什么人呢

  •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人物志。曰名宦,凡人任于苏省有名者,曰任绩,凡苏人任于京外有可述者;曰孝义、曰儒林、曰文苑、曰武功、曰忠节、曰隐逸、曰艺术、曰方外、曰流寓,皆详事实,各为列传。此次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法藏

    唐法藏撰。一卷。依据《华严经》,各分十门讲“普贤观”和“普贤行”,前者是观想思考的义理,后者是具体的修行内容。“普贤观”分十门:(1)“会相归性门”,指“观一切法自性皆空”,根据“理”而进行思考,达到“摄散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