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

昔朱子論有宋人才曰我朝能辦大事者數人寇萊公以膽韓魏公以識司馬溫公以誠而要惟范文正公能曲體人情雲思人各有情而克一一曲體之斯豈易言者哉是故壯往有功膽之謂也當機立斷識之謂也與物无妄誠之謂也而位置經營少有未協則一已雖足以建功成務而揆之人則往往有不滿意者則曲體人情之難也閒嘗執此以求而於吾師青書先生得之昔公赴挑都中以通判用有先達謂之曰子今一行作吏矣何所恃而不恐公曰天地雖大萬物雖繁不過此情理二字準情酌理其亦何之不可然則公於曲體之道其殆素所蓄積乎由此仕皖仕粵所至卓然人或壯公之膽驚公之識服公之誠而不知公之用心為獨苦也公處一事為己地即為人地並於人所不能知不及覺者而亦預為之地當其前人且非公議公怨公甚且讎仇視公而以為不情卒之事定之日則人人無不如其意以去蓋其用情之審有不能出其範圍者也閒與二三友朋談公軼事而益知公之於人情真有體之而入微者公守廣州時有罪隸某最凶悍好因事陷人公知之而未及懲也時某富戶新婚隸乃預服毒往將傾陷之公聞急乘輿詣富戶見隸已淹淹待斃乃若為不知也者命捉至前怒曰爾見官尚佯死邪掠笞數十役曰斃矣遂召里胥斂而埋之時南海縣令亦至公語之故且曰我輩作官何惜一月俸而不保全我良民邪夫某鮮兄弟又新婚二親且老設令兇人得遂其謀將一門盡以累死我是以不忍噫斯言也上帝鬼神實照臨之抑仁人之用情有流露於不自禁者邪又一日公謁藩署方伯出文書一襲示公蓋時方請一項而先為人冒請驗其印固皆廣守也公旋遍檢簿書向實未請疑焉以印詢幕中人幕中人審諦良久曰此印偽也公曰何以知之曰府印廣字上有缺今完好必偽也公思非計掾不能為是偽以其知有此帑也即召掾至一鞫伏言與守藏官共為公以述諸方伯請下其事果得偽印於守藏所論如律方守藏者之伏法也公屢為之請欲以他事彈劾俾免死既而不允公聞為隕涕出貲贍其家並使歸葬焉夫干法敗憲之人猶以同官之故體恤而哀矜如此然則公之積慮宅心其深於情為何如也道光丁亥六月公祭龍王歸道出校場有習馬射者數人飛馬突出橫裂公輿顛公左足騶從立擒之公力疾起釋不問大府聞之怒令南海縣令逮鞫公再四請曰馬也非人也以馬之故而罪及於人予何忍遂皆免今之貴者每出必辟人人或犯之罔不怒者矧痛切肌膚恐強者必怒於刑弱者亦必怒於言矣而公獨無所事事是非汪洋之量曷能若此又公在廣十餘年戚族或遠投之公曰若來大不易然不能無事而食若知刑名乎曰不知知錢穀乎曰不知曰既不知矣來何為即贈之費命歸且曰寄語諸君無復來我不忘公等也及公歸諸兄弟子皆與恒產舉所有田計值萬餘金悉以分之族人其年之高者日給酒肉月給銀米養贍之至衣衾棺椁悉為備使無顧慮公嘗曰昔晏子仕齊父族皆乘車母族足衣食妻族無凍餒我雖不克逮古人亦何忍不以天祿之下逮於我者更推之於親族也乎由此數事以觀則夫膽也識也誠也公固兼之而紛然錯出之情又復不留餘憾如是嗟乎當今之世昏庸者無論已即卓犖英多奇節自負而任情縱意但思所以自全至於人則泛泛焉藐藐焉聽其呼號而不一援手救矧冀患難中隱令其得所乎又或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徵逐相遊戲一似推食解衣曾不足道者一旦得志雖以骨肉之親昔所受惠之人反白眼視之而莫肯一為之所况其在宗族况其在友朋則甚矣人之不情也居官有如公者使其由郡守而屏翰而節鉞而秉國之鈞則功業所表見必將書竹帛銘鐘鼎與古人爭烈矣而不謂竟以太守終也雲執曲體人情之說以為公生平行事胥出於此願以質世之知公者若夫決大疑定大計平大獄則有公之政績在是又雲之所無事殫述也已門下士李錦雲謹跋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卷四十九 志二十四·赵尔巽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九·徐乾学
  卷十七·凌雪
  朱子年谱考异卷三·王懋竑
  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黄士衡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卷二·王明清
  卷三十八·温达
  卷二十六兵志六海军·黄遵宪
  四十八、钏影楼·包天笑
  卷十六·阿桂
  四二 看守所·邹韬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10 ·佚名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孤节老全,丛林岁寒。 机用千变,时事百难。 玉经火而愈润,莲秀水而常乾。 牛头之懒口挂壁,麈尾之辩舌翻澜。 触事出碍兮虚空挥剑,众影不黏兮明珠走盘。 释正觉 禅人并

  • 卷第八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起上章困敦(庚子),尽着雍涒滩(戊申),凡九

  • 卷第四十九·胡三省

    【汉纪四十一】起柔兆敦牂,尽旃蒙单阏,凡十年。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谥法:短折不成曰殇。伏侯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延平元年〔(丙午、一○六)〕①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陈厚耀

    晋襄公晋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详左传】兵至滑郑贾人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防滑而去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徳之

  • 卷之一千一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録六·佚名

    朱文公文集约束榜(节录)一、契勘诸县民讼人户,自合从条次第经陈;其公事各有条限,民户越诉亦有断罪刑名。往往县道不能结絶,遂至留滞,引惹词诉;兼又有人不候本县照限追会圆备予决,便卽先行经州,紊烦官府。今立限约束,自截日为始,应

  • 卷第廿四·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四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皇極天皇天豐財重日〈重日此云伊柯之比。〉足姫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曾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孫。茅渟王女也。母曰吉備姫王。天皇順考古道而爲政也。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二年立

  • 卷四 六艺四(上)·孙星衍

    《周易乾凿度》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明易几教

  • 卷十·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月令二盲风至集说盲风疾风也窃案孔疏皇氏秦人谓疾风为盲风故郑玄取以解月令而集说本之然盲字义终不甚明惟严陵方氏以为盲者闭暗之义当建酉阖户之月故其风谓之盲风

  • 卷一百五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五昏礼仪礼士昏礼【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于五礼属嘉礼 疏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

  • 《礼记》简介·戴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 卷三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六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三王制之壬【师田】周礼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恊僣差者军礼之别有五】大师之礼用众也【用其义勇】大均之礼恤众也【

  •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延寿

    夫三性法门。该通万法。于第八识。何性所摄。约有几位。答。论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释云。此有漏种

  • 原要论·佚名

    自来医之一道,内症凭脉象,外症凭形状。外症惟痘 最关紧要,痘症见于古人坊本者甚多,而于治 则尚略。迩来痘 ,迥非昔比,调治非时,变为棘手。吾郡袁氏沈氏虞氏,有治抄本,其论症辨状,甚为了然。对症用药,亦极详慎,爰纠同志,登诸梨枣,以

  • 周易窥余·郑刚中

    南宋郑刚中撰。十五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以程颐《易》学主“义理”,朱震《易》学主“象数”,遂参取两家,阐发其所未尽之义。《自序》称:“《伊川易传》、《汉上易传》二书,颇弥缝于象义之间,但《易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 自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况后,比较

  •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现前介尔一念。而实无量无边。不生不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清净本然。寂然不动。谓之性。感而遂通。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者。谓之道。全性起修。为善去恶。造圆因以致圆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