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计划

前四种计划既专论关键及根本工业之发达方法,今则进述工业本部之须外力扶助发达者。所谓工业本部者,乃以个人及家族生活所必需,且生活安适所由得。当关键及根本工业既发达,其他多种工业皆自然于全国在甚短时期内同时发生,欧美工业革命之后,既已如是。关键及根本工业发达,人民有许多工事可为,而工资及生活程度皆增高;工资既增多,生活必要品及安适品之价格亦增加。故发达本部工业之目的,乃当中国国际发展进行之时,使多数人民既得较高工资,又得许多生活必要品、安适品而减少其生活费也。世人尝以中国为生活最廉之国,其错误因为寻常见解以金钱之价值衡量百物;若以工作之价值衡量生活费用,则中国为工人生活最贵之国。中国一寻常劳工,每日须工作十四至十六小时,仅能维持其生活。商店之司书,村乡之学究,每年所得恒在百元以下。农人既以所生产价还地租及交换少数必要品之后,所馀已无几何。工力多而廉,惟食物及生活货品,虽在寻常丰年亦仅足敷四万万人之用,若值荒年则多数将陷于穷乏死亡。中国平民所以有此悲惨境遇者,由于国内一切事业皆不发达,生产方法不良,工力失去甚多。凡此一切之根本救治,为用外国资本及专门家发达工业以图全国民之福利。欧美二洲之工业发达早于中国百年,今欲于甚短时期内追及之,须用其资本、用其机器。若外国资本不可得,至少亦须用其专门家、发明家,以为吾国制造机器。无论如何,必须用机器以辅助中国巨大之人工,以发达中国无限之富源也。

据近世文明言,生活之物质原件共有五种,即食、衣、住、行及印刷是也。吾故定此种计划如下:

(一)粮食工业。

(二)衣服工业。

(三)居室工业。

(四)行动工业。

(五)印刷工业。

粮食工业又分类如下:

甲食物之生产。

乙食物之贮藏及运输。

丙食物之制造及保存。

丁食物之分配及输出。

人类食物得自三种来源,即陆地、海水、空气三者。其中最重要、最多量者为空气食物,譬如养气为此中有力元素,惟自然界本具此甚多,陈飞行家及潜艇乘员闲时须特备外,不须人工以为生产,故此种食物人人可自由得之,于此不须详论。吾前此论捕鱼海港之建设及捕鱼船舶之构造,已涉及海水食物,故于此亦不更述。惟陆地食物生产之事须国际扶助者,此下论之。

中国为农业国,其人数过半皆为食物生产之工作。中国农人颇长于深耕农业,能使土地生产至最多量。虽然,人口甚密之区,依诸种原因,仍有可耕之地流为荒废,或则缺水,或则水多,或则因地主投机求得高租善价,故不肯放出也。

中国十八省之土地,现乃无以养四万万人。如将废地耕种,且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良,则此同面积之土地,可使其出产更多,故尽有发达之馀地。惟须有自由农业法以保护、奖励农民,使其获得己力之结果。

就国际发展食物生产计划言之,须为同时有利益之下列二事:

(一)测量农地。

(二)设立农器制造厂。

(一)测量农地中国土地向未经科学测量制图,土地管理、征税皆混乱不清,贫家之乡人及农夫皆受其害。故无论如何,农地测量为政府应尽之第一种义务。然因公款及专门家缺乏之故,此事亦须有外力扶助。故吾以为是当以国际机关行之,由此机关募集公债以供给其费用,雇用专门家及诸种设备以实行其工事。测量费用几何,所需时间几何,机关之大小如何,以飞行机测量亦适用于工事否,是须专门家决定之。

地质探验,当与地图测量并行,以省费用。测量工事既毕,各省荒废未耕之地,或宜种植,或宜放牧,或宜造林,或宜开矿,由是可估得其价值,以备使用者租佃,为最合宜之生产。耕地既增加之租税,及荒地新增之租税,将足以偿还外债之本息。除十八省外,满洲、蒙古、新疆有农地收地极广,西藏、青海有收地极广,可依移民计划如吾第一计划所述者,以广耕法开发之。

(二)设立农器制造厂欲开放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中国工价甚廉,煤铁亦富,故须自制造一切农器,不必由外国输入。此需资本甚多。此工场直没于煤铁矿所在之邻地,即工力及物料易得之所。

此所言当贮藏及运输之重要食物,即谷类。现在中国贮藏谷类之方法不良,若所藏之量过多,每不免为虫类所蛀损、气候所伤害;故其量甚少,且须非常注意,乃能于一定时期内保存之。又谷类之运输,大半皆以人力,故费用甚巨。及谷类已达水道,则船舶往来,运输漫无定制。若将谷类贮藏及运输方法改良,必省费不少。吾意当由国际开发机关于全国内设谷类运转器,且沿河设特别运船。此事所需资本几何,且谷类运转器当设于何处,应由专门家调查之。

前此中国之食物制造,几全赖手工,而以少数简单器具助之;至于食物保存,则以食盐或日光制造之,至机器及罐头方法,为前此所不知。吾意扬子江及南部中国诸大城镇以米为主食者,当设许多磨米房;扬子江以北以小麦、燕麦及米以外之他谷类为主食者,其诸大城镇当设许多磨麦机房。此种机房,当由中央一处管理,以得最省费之结果。是所需资本几何,当俟详细调查。

食物果类、肉类、鱼类之保存,或用锡铁罐,或用冰冷法。若锡铁罐工业发达,则锡铁片之需要必大增,故锡铁片工场之建设为必要,且有利益。此种工场当设于铁矿之近处。中国南部有许多地方皆发见有锡、铁、煤三种,如欲建筑工场,材料最为完备。锡铁片工场及罐工场当合同经营,以得最良之节省结果。

在寻常丰年,中国向不缺乏食物,故中国有常言云:“一年耕,则足三年之食。”国内较富部分之人民,大概有三、四年食物之积储以对付荒年。若中国既发达,有生计组织,则当预储一年之食物以为地方人民之用,其馀运至工业中枢。食物之分配及运出,亦由中央机关管理,与其贮藏及运输无异。每一县余出之谷类,送至近城贮藏;每一城镇须有一年食物之贮积。经理部当按人数依实价售主要食物于其民,更有所馀,乃以售之于外国需此宗食物且可得最高价者。以隶中央经理部之输出部司之。于是乃不如前此禁止输出法之下,食物多所废坏。输出所得巨资,以之偿还外债本息,固有馀也。

于叙论食物工业之部,不能不特论茶叶及黄豆二种工业,以毕所说。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科学家及食物管理部今复初认黄豆为一种重要食料。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生产费过高之故,在釐金及出口税,又在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若除釐金及出口税,采用新法,则中国之茶叶商业仍易复旧。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器代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世界对于茶叶之需要日增,美国又方禁酒,倘能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是诚有利益之一种计划也。

以黄豆代肉类,是中国人之发明。中国人、日本人用为主要食料,既历数千年。现今食肉诸国,大患肉类缺乏,是必须有解决方法。故吾意国际发展计划中,当以黄豆所制之肉乳油酪输入欧美,于诸国大城市设立黄豆制品工场,以较廉之蛋白质食料供给西方人民。又于中国设立新式工场,以代手工生产之古法,而其结果可使价值较廉,出品亦较佳矣。

衣服之主要原料为丝、麻、棉、羊毛、兽皮五种,今分论如下:

甲丝工业。

乙麻工业。

丙棉工业。

丁毛工业。

戊皮工业。

己制衣机器工业。

蚕丝为中国所发明,西历纪元前数千年已用为制衣原料,为中国重要工业之一,直至近日,中国为以蚕丝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惟现今日本、意大利、法兰西诸国,已起而与中国争此商业,因此诸国已应用科学方法于养蚕制丝之事,而中国固守数千年以来之同样旧法也。世界对于蚕丝之需要既逐日增加,则养蚕,制丝之改良,将为甚有利益之事。吾意国际发展计划,应于每一养蚕之县设立科学局所,指导农民,以无病蚕子供给之。此等局所,当受中央机关监督,同时司买收蚕茧之事,使农民可得善价。次乃于适宜地方设缫丝所,采用新式机器,以备国内国外之消费。最后乃设制绸工场,以应国内国外之需求。缫丝及制丝工场皆同受一国家机关之监督,借用外资,受专门家之指挥,而其结果可使该物价廉省,品物亦较良较贱矣。

是亦为中国之古工业。惟中国所产等麻,与欧美所产之亚麻异,若以新法及机器制之,其细滑与蚕丝无异。然中国至今尚无以新法及机器制麻者,有名之中国麻布皆依旧法及手工织造。中国南部之麻原料甚富,人工亦廉,故于此区域宜设立许多新式工场也。

棉花本外国产物,其输入中国在数百年前,在手工纺织时代,是为中国一种甚重要之工业。然自外国棉货输入中国之后,此种本国手工业殆渐归灭绝,于是以许多棉花输出,以许多棉货输入。试思中国工力既多且廉,乃不能产出棉货,岂非大可怪之事。近今乃有少数纺纱、织布厂设于通商诸埠,获利极巨。或谓:“最近二三年内,上海纺织厂分红百分之百至百分之二百。”皆因中国对于棉货之需要,远过于供给,故中国须设纺织厂甚多。吾意国际发展计划,当于产棉区域设诸大纺织厂,而由中国立中央机关监督之,于是最良节省之结果可得,而可以较廉之棉货供给人民也。

中国西北部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用为牧地,而羊毛工业则从未见发达,每年由中国输出羊毛甚多,制为毛货,又复输入中国。自羊毛商业输出、输入观之,可知发达羊毛工业,为在中国甚有利之事。吾意当以科学方法养羊、剪毛,以改良其制品,增加其数量。于中国西北全部设立工场以制造一切羊毛货物,原料及工价甚廉,市场复大至无限。此工业之发达,须有外国资本及专门家,是为国际发展计划中最有报酬者,因是属一种新工业,无其他私人竞争也。

通商诸埠虽有多少制皮工场,是实为中国之新工业。生皮之输出,熟皮之输入,每年皆有增加。故设立制皮工场,及设立制造皮货及靴、鞋类工场,甚为有利益之事。

中国需要各种制衣机器甚多。或谓:“中国在欧美所定购纺织机器,须此后三年内乃能交清。”若依予计划发展中国,则所需机器当较多于现在数倍,欧美且不足供给之。故设立制造制衣机器为必要,且有利之事。此种工场,当设于附近钢铁工场之处,以省粗重原料运输之费。此事所需资本几何,当由专门家决定之。

中国四万万人中,贫者仍居茅屋陋室,北方有居土穴者。而中国上等社会之居室,乃有类于庙宇。除通商口岸有少数居室依西式外,中国一切居室,皆可谓为庙宇式。中国人建筑居室,所以为死者计过于为生者计,屋主先谋祖先神龛之所,是以安置于屋室中央,其他一切部分皆不及。于是重要居室非以图安适,而以合于所谓红白事者。红事者,即家族中任何人嫁娶及其他喜庆之事;白事者,即丧葬之事。除祖先神龛之外,尚须安设许多家神之龛位。凡此一切神事,皆较人事为更重要,须先谋及之。故旧中国之居室,殆无一为人类之安适及方便计者。今于国际发展计划中,为居室工业计划,必须谋及全中国之居室。或谓为四万万人建屋,乃不可能。吾亦认此事过巨。但中国若弃其最近三千年愚蒙之古说及无用之习惯,而适用近世文明,如予国际发展计划之所引导,则改建一切居室以合于近世安适方便之式,乃势所必至。或因社会进化于无意识中达到,或因人工建设于有意识中达到,西方民族达到近世文明,殆全由于无意识的进步,因社会经济科学乃最近发明也。但一切人类进步,皆多少以知识即科学计划为基础,依吾所定国际发展计划,则中国一切居室将于五十年内依近世安适方便新式改造,是予所能预言者。以预定科学计划建筑中国一切居室,必较之毫无计划更佳更廉。若同时建筑居室千间,必较之建筑一间者价廉十倍。建筑愈多,价值愈廉,是为生计学定律。生计学唯一之危险,为生产过多,一切大规模之生产皆受此种阻碍。自欧美工业进化以来,世界之大战争前所有财政恐慌,皆生产过多之所致。就中国之居室工业论,雇主乃有四万万人,未来五十年中至少需新居室者有五千万,每年造屋一百万间,乃普通所需要也。

居室为文明一因子,人类由是所得之快乐,较之衣食更多。人类之工业过半数,皆以应居室需要者。故居室工业,为国际计划中之最大企业,且为其最有利益之一部分。吾所定发展居室计划,乃为群众预备廉价居室。通商诸埠所筑之屋,今需万元者,可以千元以下得之,建侵者且有利益可获。为是之故,当谋建筑材料之生产、运输、分配,建屋既毕,尚须谋屋中之家具装置,是皆包括于居室工业之内。今定其分类如下:

甲建筑材料之生产及运输。

乙居室之建筑。

丙家具之制造。

丁家用物之供给。

建筑材料为砖、瓦、木材、铁架、石、塞门土、三合土等,其每一种皆须制造,或与其他原料分离。如制造砖瓦则须建窑,木材须建锯木工场,铁架须建制铁工场,此外须设石工场、塞门土工场、三合土工场等。须择适宜之地,材料与市场相近者为之。且一切须在中央机关监督之下,使材料之制出与需要成比例。材料既制成,则水路用舟,陆路用车,以运至需要之地,务设法减省一切费用。造船部、造车部于此则造特别之舟、车以应之。

此项建筑事业,包括一切公私屋宇。公众建筑,以公款为之,以应公有,无利可图,由政府设专部以司其事。其私人居室,为国际发展计划所建筑者,乃以低廉居室供给人民,而司建筑者仍须有利可获。此类居室之建筑,须依一定模范。在城市中所建屋,分为二类:一为一家之居室,一为多家同居室。前者分为八房间、十房间、十二房间诸种;后者分为十家、百家、千家同居者诸种,每家有四房间至六房间。乡村中之居室,依人民之营业而异,为农民所居者当附属谷仓、乳房之类。一切居室设计,皆务使居人得其安适,故须设特别建筑部以考察人民习惯、营业需要,随处加以改良。建造工事,务须以节省人力之机器为之,于是工事可加速、费用可节省也。

中国所有居室既须改造,则一切家具亦须改用新式者,以图国人之安适,而应其需要。食堂、书室、客厅、卧室、厨房、浴室、便所所用家具,皆须制造。每种皆以特别工场制造之,立于国际发展机关管理之下。

家用物为水、光、燃料、电话等。(一)除通商口岸之外,中国诸城市中无自来水,即通商口岸亦多不具此者。许多大城市所食水为河水,而污水皆流至河中,故中国大城市中所食水皆不合卫生。今须于一切大城市中设供给自来水之工场,以应急需。(二)于中国一切大城市供给灯光,设立制造机器发光工场。(三)设立电工场、煤气工场、蒸气工场,以供给暖热。(四)厨用燃料在中国为日用者。最贫乡村之人,每费年工十分之一以采集柴薪。城市之人,买柴薪之费占其生活费十分之二。故柴薪问题,为国民最大耗费。今当使乡村中以煤炭代木草,城市用煤气或电力。然欲用煤炭、煤气、电力等,皆须有特别设备,即由国际发展机关设制造煤气、电力火炉诸工场。(五)无论城乡各家,皆宜有电话。故当于中国设立制造电话器具工场,以使其价甚廉。

中国人为凝滞民族,自古以来,安居于家,仅烦虑近事者,多为人所赞称。与孔子同时之老子有言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人民每述此为黄金时代。惟据近世文明,此种状态已全变。人生时期内,行动最多,各人之有行动,故文明得以进步。中国欲得近时文明,必须行动。个人之行动为国民之重要部分,每人必须随时随地行动,甚易甚速。惟中国现在尚无法使个人行动容易,因古时大道既已废毁,内地尚不识自动车即摩托为何物。自动车为近时所发明,乃急速行动所必要。吾侪欲行动敏捷,作工较多,必须以自动车为行具。但欲用自动车,必先建造大路。吾于国际发展计划,提前一部已提议造大路一百万英里。是须按每县人口之比率,以定造路之里数。中国本部十八省约有县二千,若中国全国设县制,将共有四千县,每县平均造路二百五十英里。惟县内人民多少不同,若以大路一百万英里除四万万人数,则四百人乃得大路一英里。以四百人造一英里之大路,决非难事。若用予计划,以造路为允许地方自治条件,则一百万英里之大路将于至短时期内制成矣。

中国人民既决定建造大路,国际发展机关即可设立制造自动车之工场。最初用小规模,后乃逐渐扩张,以供给四万万人之需要。所造之车当合于各种用途,为农用车、工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此一切车以大规模制造,实可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除供给廉价车之外,尚须供给廉价燃料,否则人民不能用之。故于发展自动车工业之后,即须开发中国所有之煤、油矿,是当于矿工业中详论之。

此项工业为以知识供给人民,是为近世社会一种需要,人类非此无由进步。一切人类大事皆以印刷纪述之,一切人类知识以印刷蓄积之,故此为文明一大因子。世界诸民族文明之进步,每以其每年出版物之多少衡量之。中国民族虽为发明印刷术者,而印刷工业之发达,反甚迟缓。吾所定国际发展计划,亦须兼及印刷工业。若中国依予实业计划发达,则四万万人所需印刷物必甚多。须于一切大城乡中设立大印刷所,印刷一切自报纸以至百科全书。各国所出新书,以中文翻译,廉价售出,以应中国公众之所需。一切书市,由一公设机关管理,结果乃廉。

欲印刷事业低廉,尚须同时设立其他辅助工业。其最重要者为纸工业。现今中国报纸所用纸张,皆自外国输入。中国所有制纸原料不少,如西北部之天然森林,扬子江附近之芦苇,皆可制为最良之纸料。除纸工场之外,如墨胶工场、印模工场、印刷机工场等,皆须次第设立,归中央管理,产出印刷工业所需诸物。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一 高帝上·萧子显
  卷二百三·列传第九十一·张廷玉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四·姚之骃
  卷之二百七终·佚名
  卷四十七·苏辙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之三·沈有容
  循吏传论·李延寿
  牛弘传·李延寿
  韩禽传·李延寿
  唐明宗本纪·欧阳修
  安邑之御史死章·佚名
  ●皇朝通典卷八十·佚名
  卷八十二·佚名
  卷四·陈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盖闻百川学海羣山宗岱渟珍峙秀溜媚藴辉瀛屿风高快鹏抟之九万芝亭云冷怅鹤驾之三千谿域无疆乾坤有定宝藏兴焉材干殖焉悬藜垂棘火齐夜光鲲鳌蛟鲸琳珉琅玕神草若木黄金丹砂兰芷杜蘅梓柟豫章连城照乘之

  • 卷二百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北山集【三】程 俱九月九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有作故人入幽梦仿佛平生懐心知九泉隔意气惨不开哦诗不成章惝怳谁能裁曰此萧异士宁当没黄

  • 卷二十二·乾隆

    卷二十二太原白居易诗四十四首江南遇天宝乐叟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薰煮温汤源

  • 同文馆唱和诗卷一·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诗呈同院诸公邓忠臣秋日同文馆多朋信可依慧莺还伴鎻巧燕自知归藻鉴由来定翘材未觉稀贤书早晩上拭目防珠玑秋日同文馆朝晖淡淡光聚蚊喧败帐飞蝠入雕梁香散青绫被诗飜古锦囊羣居有英彦晤语兴何长秋日同

  •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蔡东藩

      却说皇长子常洛,既立为皇太子,遂续封诸子常洵为福王,常浩为瑞王,还有李贵妃生子常润、常瀛,亦均册封。润封惠王,瀛封桂王,即日诏告天下,皇太子申行冠礼。次年正月,并为太子册妃郭氏。婚礼甫毕,廷臣方入朝庆贺,忽有中旨传出,

  • 卷十二史八·何良俊

    庚申岁,南京兵变,殛杀黄侍郎懋官,悬其尸于大中桥牌坊上。大众喧哄,憾犹未释,自下攒射之。南京大小九卿集议于中府,大众拥至中府,诸公惶据无措。逾垣而出,去冠服,僦蹇驴,奔进逸去。人情汹汹,是日苟不定。若至夜中一放火烧劫,则事不

  • 卷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惠帝纪第二 孝惠皇帝【荀悦曰讳盈之字曰满应劭曰礼諡法柔质慈民曰惠师古曰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諡自惠

  • 三、在学校的生活·林语堂

    父亲决心要我们进圣约翰大学,因是那时全中国最著名的英文大学。他要他的儿子获得最好的东西,甚至梦想到英国之剑桥、牛津、和德国之柏林诸大学。因为他是一个理想家。当我留美时,以经济支绌,迫而离美赴法,投入青年会为华工

  • 通制条格卷第十六·拜住

     田令  理民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理民之务,禁其扰民者,此为最先。凡里正、公使人等 【贴书亦同,】 从各路总管府拟定合设人数,其令司县选留廉干无过之人,多者罢去。仍须每事设法关防,毋致似前侵害百

  •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孔子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学习。” 【读解】 孔子已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求

  • 第十四章 27·辜鸿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辜讲孔子说:“不在国家政府当官,就不应当对国家政策提出意见。”(同第七章第14条重复。)

  • 五经蠡测卷四·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大雅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家王业之隆皆由功臣善谋宣力之所致世臣与国同休或世官或世禄其声名烜赫照耀当世夫岂偶然皆由其尽心致勤是以有传世之显乃

  • 第4章 中天丽日·胡适

    打破浪漫病刚才主席说“材料不很重要,重要的在方法”,这话是很对的。有方法与无方法,自然不同。比如说,电灯坏了若有方法就可以把它修理好。材料一样的,然而方法异样的,所得结果便完全不同了。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材

  • 卷九十八·佚名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十憍尸迦。菩萨摩诃萨所行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於独觉法性求。不应於独觉向独觉果法性求。不应离独觉法性求。不应离独觉向独觉果法性求。所以者何。若独觉法性。若独觉向独觉果法性。若离独觉

  • 卷第四十(霜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四十(霜字号) 甲子(宋理宗景定五年元世祖至元元年起)乙丑(宋度宗咸熙元年)乙亥(宋恭宗德佑元年)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戊寅(宋帝炳祥兴元年)庚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乙未(成宗元贞元年)丁酉(改大德)戊申(

  • 贤首五教仪条个·续法

    卷第一 序 时教图 法界观图 别三时先照 转照 还照问答三时名义 通三时一念时 一化时(华严 阿含 方广 般若 法华 涅盘 通妨)卷第二 三际时 同类时 异类时念摄时 重收时 异界时摄入时 收末时通恒

  • 莲洋诗钞·吴雯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后因母亲去世哀痛过度而

  •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属于密教杂密经之成就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轨系由金刚陪啰缚所宣说之曼荼罗成就法,全经由曼荼罗分、一切成就分、观想分、画像仪轨分、护摩法分、观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陪啰缚,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