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六七 安徽巡抚书鳞奏本年换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

一二六七 安徽巡抚书鳞奏本年换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

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

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谕:各该省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着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钦此。钦遵。先后委员购回江西、江苏改刊之本,陆续换缴一百八十九部暨残缺不全三百三十四本,恭折奏明在案。兹届年终汇奏之期,据布政使陈步瀛详称:乾隆五十二年分催据和州及怀宁县换缴过《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七、八两函一部、坊刻者一部、残缺不全者十三本,其余各属并无换缴。等情前来。

除督饬各州县会同教官再为设法搜罗,务使流传之本换缴净尽,并将先后查获各书存俟查缴完竣,一并咨送军机处销毁外,所有乾隆五十二年分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理合恭折汇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八 高元李韦薛崔戴王徐郗辛·欧阳修
  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十五·赵尔巽
  卷二百三十八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五·佚名
  ○补遗·赵翼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二·徐乾学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七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佚名
  附录·顾璘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御制读汉书·班固
  读例存疑卷二十六·薛允升
  陆通传·令狐德棻
  卷十九贼盗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清夫·唐圭璋

      清夫字静甫,建阳人。与刘子寰齐名。   念奴娇   武夷咏梅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小窗幽绝。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   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罢,迤

  • ●挂枝儿·想部三·冯梦龙

    ○相思前日个这时节,(与君)相谈相聚,昨日个这时节,与君别离,今日个这时节,(只落得)长吁气,别君止一日,思君(到有)十二时,惟有你这冤家也,时刻(在我)心儿里。○又别人家,念亲亲,有时儿住,谁似我,自子时直想到亥时,没黄昏,没白日,(把)心脾碎,一月

  • 补遗·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补遗(明) 吕诚 撰九日雨中杂兴四首橘柚青青菊未黄满城风雨近重阳天光倒影涵空濶云阵将愁赴渺茫尚忆登临吹席帽谁能随俗系萸囊诗人底事无全句似欲相期入醉乡其二风扫隂霾霁色新白沙江路净无尘佳辰

  • 卷二百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惠诗集徐经孙字仲立初名子柔丰城人寳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须行十七界防令若此钱皆用防小须则幸而获大利矣经

  • 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五·宋濂

        特薛禅   特薛禅,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世居朔漠。本名特,因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薛禅,故兼称曰特薛禅。女曰孛儿台,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子曰按陈,从太祖征伐,凡三十二战,平西夏,断潼关道,取回纥寻斯干城,皆与有功。

  • 卷第五十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九孔贞运(贾必选)吴甡王心一(申绍芳、黄孔昭、沈之琰、陆坦、黄翼圣、邱上仪、张鹿征、孙宗岱)许誉卿(陈启新、倪嘉庆、孙自修、吴有涯、薛釆)钱龙锡(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六月己亥朔重建都城隍庙○升兵部右侍郎詹荣为本部左侍郎南京大理寺卿王邦瑞为兵部右侍郎○庚子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赵廷瑞卒廷瑞直隶开州人正德辛巳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累迁副都御史巡抚陕西进兵

  • 唐史论断卷中·孙甫

    (宋)孙甫 撰○睿宗景云年论曰古之人君即位必踰年而改元者先君之年不可不终也继大位不可无始也一年不可二君也先君之年不终则后嗣急于为君而忘孝心矣继大位无始则布政立事无以正本矣一年二君则国统不一而民听惑矣典法如

  • 文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秋,公孙敖会

  • 帝学卷一·范祖禹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大禹夏后氏商王成汤髙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太昊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 卷第九·朱熹

    二先生语九少日所闻诸师友说仁者公也,人一作仁。此者也;义者宜也,权量轻重之极;礼者别也,定分。知者知也,信者有此者也。万物皆有性,一作信。此五常性也。若夫恻隐之类,皆情也,凡动者谓之情。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因不信然后

  • 卷四十七·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二思齐篇在宫【辟廱别载】笺云宫谓辟廱宫也羣臣助文王养老○周礼外饔邦飨耆老掌割亨之事酒正飨耆老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 卷五十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八诸子一老子 列子 庄子老子之术谦冲俭啬全不肯役精神【以下论老子】老子之学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故其为说常以懦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

  • 毗耶娑问经卷下·佚名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复次大仙。四大天王。生退之相复应当知。如是大仙。若于贫人若于病人生怜愍心。若衣若食病患因缘所须医药。随时给施为除寒苦。道巷殖树行人坐息。造立池井沟渠水槽给施一切。如

  • 东坡书传·苏轼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

  • 观音义疏记·知礼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

  • 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师利赞一百八名之梵颂也。先有偈,次梵赞十九节。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本善

    参学门人悟深编集。上堂,普说,示五羊深禅人,示本空禅人,示徒悟玄,嘱大川关主,普说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