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潇湘风流案

郑师道者,素患神经病,前在参议院,以锡箔裹鸡卵为炸弹,恐吓参议员,即其人也。在京时,与唐群英有结婚之说,唐继以其疯狂,不愿与为偶。及唐到湘,郑殊无聊,适得湖南调查盐务委员。抵湘后,即百计谋与唐结婚。唐坚拒之,又托多人与之说合,俱不遂。有醴陵张某者,常与《长沙日报》馆来往,素与唐善。郑在该馆见之,即托为媒。张不之诺。郑遂时常追随,冀达目的。后及《长沙日报》登一插画曰:“新人物之面谱,一男面,一女面,女面上题多情学士;男面上题无耻委员。”画之命意,原无一定之所指。郑见之,遂谓讥讽彼与唐者。一日,郑追随张至长沙日报,八门即至发行处登广告,盖欲以此泄其怨也。其广告署郑与唐名,发行处谓此应负责任,又谓现仅汝一人,唐未来,殊不便登。郑遂谓唐偕来,已入编辑室,发行处不之疑,遂付印。其实指张为唐也。唐见报后,怒不可遏,遂至该馆诘问。数语后,以手擎茶杯掷玻璃窗上,大肆狂闹。该馆不得已,允其更正,始勉强了事。出馆后,忿犹未泄,有素与该报宗旨不合者又怂动之,谓该报以公款而办党报,理应取消,遂于晚间倡率男女三十余人,乘其不备,直入印刷室,捣毁一空。该馆遂请警员踏看,又请警监逮捕登广告之郑师道,当将郑拘留警厅。该馆即在长郡地方审判厅提起诉讼。

另一说曰,《长沙日报》告白部登载郑师道与唐群英结婚广告一条。其文云:“道英在京因道义感情,成婚姻之爱,已凭族友一再订盟于便宜坊。二月四号结婚于天津日本白屋旅馆,为国步艰难,故俭礼从事。今偕来湘省,拟重登花烛,以乐慈帏,因误会而生家人之变动,致启无人道不根法律插画之诽议。殊不知儿女英雄,凡事皆出人一等,同志亮诸。”唐见报后,忽至该馆大肆咆哮,不由分说,打碎玻璃窗、茶碗、椅子等件,经同坐多人排解,以广告系营业性质,不归编辑部经手,自有郑师道负责,允由该馆登报更正。当将更正稿拟出,并由唐群英亲笔改稿,毫无异词。讵是晚唐群英忽统率男女三十余人到馆,将门首招牌二块取去,直入排字房将已排成之版,及一切架上铅字铅件盆灯玻璃窗等,尽行捣碎,不听劝阻。比报知警署,派遣长警到馆,将唐群英等讯明,并将捣碎各件踏勘。该馆乃提起诉讼,以待法庭公判。预审之日,唐群英抗传不到,有询之者,则曰:“余并未提起诉讼,故不到案。且谓《长沙日报》系都督府机关报,只须向都督理论,不愿与该报在法庭诉讼,偕其同志姊妹七八人,在都督府要求,定要取消该报。”谭都督以一笑置之。唐乃在外声言,谓该报如再出版,必须再往打毁,非达取消之目的不止。该报闻之,恐其真来打闹,曾请调警察多人,在馆守卫数日,以无动静而去。然以外间谣言犹未止也,乃令木工制短棍多根,绳索数件,待唐来时与之决一死战。而于该报出《号外》之前一晚,防卫尤严,头门未晚即落锁,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至该报被群英捣毁字房什物,其损失之数目已抄单呈报各机,关要求赔偿。计第一次碎毁客厅玻璃窗茶碗椅子各件,值洋四元;第二次取去《长沙日报》馆招牌一件,值洋十元;碎毁排字房铅字及字架等件,值洋八千元;大盆灯五盏,值洋二十元;玻璃窗一处,值洋十元;排字房铅件用具,值洋一千元,共计损失洋九千零四十四元,又耽搁出版,每日实属损失洋二百三十元。其实字架不过推翻两三架,原物尚存,仅费手工而已,八千元之数,亦太相悬殊矣。事出之后,唐群英曾请各报馆主笔。及政学界多人吃酒,乞为调处,旋经议定条件五项,如双方承认即可解释。其大要系令唐群英送招牌于《长沙日报》,并致书道歉,一面由《长沙日报》登报声明取消告白,以全唐群英名誉。至其损失,须经确实调查,如为数无多,由调解人担任,可谓平正之至。乃唐群英反不遵行,必欲由该馆先行赔偿名誉损失,始肯赔偿该报之损失,其送招牌道歉一事尤不承认,调解人遂中止。

唐群英具呈都督,谓郑为浙江一无赖之人,顷称调查盐政来湘,屡来群英处求见未遂,遂捏造同启,意图污蔑,请予通饬各署将郑严拿究办,而郑则到处为唐辩护。前预审时,即向法官为唐置辩,旋以《湖南公报》持正论责唐,又致函该报为唐辩护。历数其革命之功绩,宗旨之宏大亦云怪矣。并闻郑寓金台旅馆,有询之该馆主人者,谓于此事未发现之先,有唐先生者,曾与郑在该馆共宿数宵。彼二人之情事,究竟如何,非外人所能知。惟外人对于此事,其评论分两派。一责唐群英者;一诋《长沙日报》者。责唐群英者,谓广告系营业性质,报馆不负责任,况该馆已允更正,即为格外通融,又从而捣毁之,野蛮极矣;诋《长沙日报》者,谓广告既有唐群英之名,应得唐群英之允许,或信札图章以征信,况郑之疯狂,尽人皆知,该馆不应听其污蔑女界,且该报告白,皆用四号字,独此条告白用二号字,显系有意污蔑。大概为是说者,以该馆不应以公款办政党机关报,且平日趾高气扬,不与各报相联络,以致结怨于人,故有此种言论云。

然唐群英与郑师道确在北京订有结婚条约,于辛亥岁十二月四日,合欢于天津日本白屋旅馆。旋因两人遇于汉口,大相龃龉。唐遂另有他约,此次郑至长沙,屡次谒唐,皆拒绝未见。郑氏情急,故托《长沙日报》为登广告,意谓一经宣布,则唐必无可推诿,而结婚之约,自不难继续有效也。乃唐一见广告,即迁怒《长沙日报》,致有肆行捣毁之事,盖亦不过欲借此以掩饰其丑行,而预为与他人结婚之地步耳。旋又遍发传单,谓郑为无赖而郑殊无怒容且四处为唐说项,并谓唐之捣毁《长沙日报》,实系酒醉误事,又告人云:“余与唐结婚之证据甚多。”因于皮包内取出唐之亲笔书信及诗词等类,不下数十起,语极秽亵,不堪入目。说者谓唐之不敢与郑提起诉讼者,职是之故,又谓郑与唐结婚之事如不遂,则郑将以唐之各种证据,呈诸法庭,届时丑声四播,必较现时为尤甚。而《长沙日报》总理文斐又遍发歌谣,直指为奸夫淫妇。故女界开全体大会时,唐群英直言此事将以三手枪了之,盖一以对付郑师道,一以对付文斐,一则将以自击。其必先击郑者,盖恐将来证据发现,益将无以自解,故欲先杀之以为灭口计耳。吁可畏哉!

又一说云:唐群英在京,颇利用郑师道为记室,因是往来至为密切。每至通宵达旦,与郑同室。郑因求唐订婚约,唐允之。据郑自言曾经请客多人在座证实,事在北京便宜坊。已而唐招郑至天津日本白屋旅馆,一住数宵,双宿双飞,俨然夫妇。此元年十二月四日事,而郑师道即认为婚姻成立之始,特未得唐之母与兄承认耳。初唐在湘省,曾骗取湘督万金,仅出《亚东丛报》一期。此次唐之回湘,一为再索款项,二为备办与郑结婚事,方出京时,郑欲同行,唐不可,约以待电。及唐至汉,一再电京招郑至湘,匿之小西门外金台旅馆。唐自居城内,以母与兄之监督也。乃日午坐轿往郑处,日昃乃还,此中妙蕴,盖不可殚究矣。唐之招郑来也,同时并招其女友张汉英自南京回湘,以为母与兄虽严得张之解说,则婚事必成无疑。无如张行甚迟,至湘时,事已决裂矣。先是郑同寓诸客,颇穷究其事,郑谓系夫妇,而客皆嗤之。郑赧甚,促婚益急。一日,郑以庚帖诣唐宅,求见唐之兄,适兄送客出,接置案头,几忘之。郑去,始启帖,大怒,呼群英痛责,且欲自缢。唐母年七旬,亦欲寻死。唐见事变,力辩其诬,且捏称郑为疯子。然母与兄之怒犹未息也,唐既受此大挫,乃令张汉英诣郑所送白金二十元,嘱其回京稍待,不必太急。郑疑其中变,乃将与唐在京津成婚及来湘一切,拟成广告,送往《长沙日报》登载,以为唐欲赖婚,则将藉此起诉而证明之,而不图唐之迁怒报馆也。唐见广告,益无以自解于母与兄,又惧益宣其秘密,遂有凶毁《长沙日报》馆之事。

地方检察厅举行第二次豫审时,唐群英仍托病未到,请丁云龙为代理人。郑师道被唐群英呈控都督府,饬军警拿办已先行逃避,亦未到案。丁云龙所诉之要旨,一则唐群英只毁二版,推翻字架一架;一则广告中既连署唐名,何以不问而径登;一则谓该报馆系公费所办,何以不告知都督对付,而竟直接起诉;一则谓打报馆时,只有周恩绶廖根云唐群英三人,并无三十余人;一则谓赔偿损失一节,誓不承认。其最重要之事,则前十八日之豫讯,文斐不应在庭詈郑唐为奸夫淫妇,所提数事,俱经厅长一一辩驳,并由《长沙日报》告白经理人文敞及印刷人唐绶证明。文斐亦极力驳诘,丁乃无辞以对,惟奸夫淫妇四字,《湖南公报》已经登载,文斐知此语本可授人口实,坚称当日并无是言。厅长遂谓此系另一问题,不在唐群英捣毁报馆范围之内。审讯至两点钟之久,厅长乃宣告此事决定认为诉讼成立,将来开庭审讯,唐群英、张汉英为案中重要人,须亲行到案,否则当照法律作为缺席裁判,遂宣告闭庭。厅长之所以如此主持者,以湘省女界,近日势力异常澎涨。唐群英、张汉英、周恩绶辈遇事干涉,肆行无忌,不挫其锋,殆有不可收拾之势。此次之事,唐群英本为无理取闹,故欲乘此以惩创之,并语人云:“吾愿以百五十元一月之厅长,与唐群英一战。”其痛恨唐氏,亦可见矣。不日《湖南公报》登出文斐请更正奸夫淫妇四字之广告,盖深恐唐氏自知理屈,不能致胜,将借此四字,以寻文斐之隙,故先以一更正了之也。

唐群英不自愧悔,反听信湘中恶少及周恩绶廖根云丁步兰等之教唆,捏用女界全体名色,遍发传单,开会对付。乃湘中各女校,如第一师范周南衡粹作德广育等俱以唐群英辱人贱行,耻与为伍,外间并有将唐劣迹,印刷宣布者,郑师道又将其与群英结合之事实,逢人说项。唐乃大窘,几无自全之术,至郑师道则已于抵岳州后,遍发书函,致长沙之相知者,略谓自家人变卦,愧愤交集。日昨英妻下令使张蕙姊等将来请谒,既闻渠有欲弟暂避,仍许结婚,否则挑战之说,弟恐扰害社会治安。故作三舍之让,最不可解者,行政机关皆畏其锋,无敢过问,是以请由商埠警士护避,乘太古商船萍发下驶之便为趋吉地步。故匆匆首涂,未克走别,殊深恧然。临上船时,英妻留有话言,约次午十一打钟会晤。其辞婉而有味,奈光阴不再,始决此行。此时万分焦闷,如坐黑暗云云。又其致谭督一函,尤饶趣味,函云:“组庵先生有道,觌面长沙,情深湘水,不意满庭佳话,几酿悲观。杰妻唐群英素深韬略,惯作风云,公竟畏其狮威,被逼批呈,不惜人言,枉屈同志,曷胜嗤怫,若为知己泄怒。总须双方回护,不应只顾一面,逢长其愆,致添日月之食,或谓风流笑史。虽羊杜亦不过诗酒弹棋,宋闻借他人妇。故屈其夫,作为消遣,或君羡慕伊人,弟不妨拱以相让,忝为同志,抑又何妨。如以彼一时郁怒,信口栽诬,岂非弟为奸夫。彼为荡妇,吾党至性儿女,岂甘蹈此?道德之谓何人兽关头又何在,其思之,其再思之。我将去矣!军事、行政、司法、社会、治安,望好维持。一方之幸,即一国之福也。此请伟安,郑师道顿首,汉元先生希致意为我调停。两全其美。”

此案出后有人作《竹枝词》二章,其词如下:

结婚何事太荒唐,海誓山盟枉一场。省识销魂滋味苦,从今怕过便宜坊(唐与郑凭族友订盟于北京便宜坊)。

天津倭馆认双栖,珍重还将密约题。留得鸳鸯红印在,任他化水与沾泥(元年十二月四日唐招郑同宿天津日本白屋旅馆,郑至今携有唐盖印婚约,不虞反悔也)。

又有人为新诗经,题曰《将郑子兮三章》,序曰:将郑子者,唐群英赠郑师道作也。一曰淫奔者语其所私之辞。其文如下:

将郑子兮,无逾我婚,无逼我早成,岂敢悔之。畏我老兄,郑可怀也。老兄之言,亦可畏也(言唐招郑来湘,郑急求重行结婚式,唐之兄欲自缢也)。

将郑子兮,无丢我耻,无登我报纸。岂敢悔之,畏我寡母,郑可怀也。寡母之言,亦可畏也(言唐之母亦欲寻死也)。

将郑子兮,无言我盐,无露我姻缘。岂敢悔之,畏报之多言,郑可怀也。报之多言,亦可畏也(言唐嘱郑勿扬于外也)。

唐群英结婚事发生后,王昌国女士因京沪各报载彼与谭人凤结婚事,大为愤怒,乃遍登广告,谓与谭人凤并无关系,并四处告人云:“余誓抱柏舟主义,决不再醮。”盖王本为寡妇,“柏舟”二字义固有取。乃唐群英亦告人云:“余亦抱柏舟主义。”闻者为之捧腹。于是湘中女界,以为“柏舟”二字为最近之新名词,竞相率以为口头禅语,一时传为笑柄者,到处皆是。近日好事者,有男道(郑师道)女昌(王昌国)、“柏舟主义”之新笑谈,流传各处,以为酒后茶余之谈助。

郑师道此次出省,并非由谭都督一纸公文,乃系唐群英嗾令张汉英持手枪亲至金台旅馆郑师道寓所,迫令立刻出省,否则即以手枪相对。郑请俟检点行装,明晨即行。张不许,坐逼即行。郑乃匆匆搭萍发小轮赴岳州。张直候轮船已开,始返唐处报告。盖郑去则证人与证据悉皆消灭,此案自可和平了结。郑抵岳州后,即函寄唐群英,有云:“我最亲爱之妻唐女士,汝不过因醉后暴动,我二人两方面爱情,决不因此而稍减也。”

省城女界此时发现一种《女权日报》,并无机器,系附在新湘印刷公司代印。每日仅出两百份,专为唐群英个人之机关。一般恶少,趋之若鹜,其附张内故意刺取不雅驯之文字,以悦人目,如女子生殖器之字样。一日凡五见,至令人不堪卒读,其所以如此者,纯欲借此以利用男界,使男子对此一喜一惧,而赞成女子参政权者必多,否则必横遭谩骂也。湘省报界联合会,皆不公认为报章,但目之为风流印刷物云。

唐群英既以误用“柏舟”故事,贻笑于人,乃改称永抱独立主义。而郑师道一面,则恐人疑婚姻之不实,故郑在湘时,屡言及唐之阴私,并呈出唐氏种种确据,意欲付诸石印,以供众览。唐闻之愤甚,故以手枪逼令他去。更有欲枪击《长沙日报》总理文斐之说,《长沙日报》恐唐再赴该馆引凶,特请军事厅派兵弹压,《长沙日报》控案,经地方审判厅两次预审,认为诉讼成立。至唐郑有无婚姻关系,不在此案范围内也。

猜你喜欢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第三十二卷 仕绩 二 三·缪荃孙
  卷一·宇文懋昭
  七五九 军机大臣奏遵将《四库全书总目》体例上谕交大学士等阅看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三·阿桂
  卷十八·傅恒
  志卷第六 高丽史五十二·郑麟趾
  中宗本纪·欧阳修
  张俊传·脱脱
  史天倪传·宋濂
  徐祯卿传·张廷玉
  刘宗周传·张廷玉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佚名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周开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鹤年诗集传·丁鹤年

    丁孝子名鹤年字鹤年西域人性狷介穷经博史尤工于诗自其祖阿老丹公入中夏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丹官武昌县最长有善政殁而就葬武昌后兵乱鹤年仓卒奉母夫人走南徐世父家生母冯先避匿邑之东村东村首难竟阻絶莫知之也余十载母夫

  • 皇明诗选卷之六·陈子龙

    李雯舒章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古诗二薛蕙杨慎左国玑屠应峻王省曾唐顺之许应元皇甫涍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卢柟于慎行冯琦袁宏道◆薛蕙 【再见】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龙虎

  • 卷六十七·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七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二接武【下】戎昱采莲曲虽聴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檝爱花逺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隂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云梦故城秋望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

  • 卷下·德龄

    光绪二十八年春,余等始返北京。及余得见宫闱,诚不能无恐怖之观念。盖凡百事物,大异初观。吁,可哀矣!宫中华饰,其可宝贵者,非经破损,即经劫窃。三海内之珍宝,几无一存。即余所日祷之白玉佛,亦复有人坏其手指。外人且有登余宝座,而

  • 祥瑞纪·张瀚

    古今言祥瑞者详于《礼运》,而历代史氏因之。盖有无其事而有其应者,又有反常为妖而谬以为祥者,未有睹瑞应有不颂功德者也。昔致堂胡氏曰:“草木之秀异,禽兽之珍奇,云物之变动,无时无之,系时好与不好耳。以为祥瑞,注意多有,虽元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甲申朔○乙酉御史颜鲸言各仓场草料原系泒征大户上纳已而变为召□之法流为回者之毙一官吏索常例二输纳既毕本价不及时领三领价多有力者得之四报□多不实今□既重困不若官自召□以额设主事一员领之其御

  •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奉旨: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伊洛渊源录卷三·朱熹

    宋 朱子 撰明道先生书行状后游 酢先生道徳之髙致经纶之逺图进退之大节伊川季先生与门人髙弟既论其实矣酢复何言谨拾其遗事备采録云先生生而有妙质闻道甚早年逾冠明诚夫子张子厚友而师之子厚少时自喜其才谓提骑卒数

  • 卷二百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九 朱批卫昌绩奏摺 雍正六年七月十六日提督广西学政【臣】卫昌绩谨 奏为恭解原书事雍正六年七月初四日准广西抚【臣】郭鉷咨称准吏部

  • 读书劄记卷八·徐问

    明 徐问 撰或问春秋鲁隠公元年书春王正月孔子无位而改正朔非尊周以大一统之义曰胡传已言之矣周天子政令不行徒有空名防于列国诸侯史官之职尽废孔子非史官也因鲁史旧文而断以己意自成一家之言以系斯文纲常命脉于一线

  • 原序·孙瑴

    古微书原序昔闻之仲尼爱义子长爱奇予小子亦窃有爱焉曰爱其古世之人得一醆一斚流传三古间则必什袭之而寳之而矜之曰我得古矣古人之奥帙逸文岂直一醆一斚耶夫以声响俱邈诵览所畧举世之不必经见者而我得见之其可爱孰甚矣

  • 礼记析疑卷二十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哀公问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巳能老老然后敎民以孝巳能长长然后教民以弟不废其会节因事而为之节文也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经纶大经立纲陈纪既有成事然后治其服物采章以继之也卑其

  • 提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书传大全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大全十卷明胡广等奉勅撰书以蔡沈集为主自延祐贡举条格已然然元制犹兼用古注疏故王充耘书义程式得本孔立义也明太祖亲验天象知蔡不尽可

  •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师住澧州夹山灵泉禅院评唱雪窦显和尚颂古语要  垂示云。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正当恁么时。且道。是

  • 考古图·吕大临

    古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青铜器物图录。宋吕大临编著。大临字与叔,京兆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人。本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所收之器来自秘阁、太常、内藏以及私人收藏,共计224器,其中殷周器148、秦汉器

  •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佚名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撰人不祥,约出於宋代。假托北斗七元星君於终南山为汉明帝说经二十八章,言礼诵七元星君,保命消灾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中称玉皇为“昊天金阙玉皇上帝”,称真武为“真武

  • 医旨绪余·孙一奎

    二卷。明孙一奎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

  • 圣曜母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金刚手菩萨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佛为说圣曜母陀罗尼。梵&Amacron;rya-graham&amacron;t&rdotblw;k&amacron;-dh&amacron;ra&ndotblw;i。佛在阿拿迦页帝大城,金刚手菩萨启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