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和日本贵族的联姻

溥仪弟溥杰和日本侯爵嵯峨实胜孙女浩子结婚,可说是吉冈安直秉承本庄繁意旨,一手作成,就可引吉冈亲笔信为证(按,原信在《溥杰润麒三格格信件》第十本中):极秘皇帝陛下:

安直一月十日到东京,于东京驿会见溥杰中尉。

同日,溥杰中尉同直、本庄大将会见,商议结婚之件。关于嵯峨侯、中御门侯、毛利男、高仓子等之令娘,诠议溥杰中尉为嵯峨侯方一候补。

右之结果,关于结婚之件,对嵯峨家商议。嵯峨侯父母关满洲国精细质问,本庄大将与小官对质详细答解。

一月十八日,溥杰中尉与嵯峨家会见。在会见之后,下官东京发,途中与南总督会见,归京之立定。

右奏上。

时康德四年(一九三七)。嗣后在二月十八日订婚,三月三日结婚。两人订婚前后情形,三格格有报告给溥仪:

皇上不是问杰、浩韵事幺?颖特报告:彼二人每日通信,浩的信,杰均与颖看。他说:“我真是最幸福的人。我向来看见什幺人都不羡慕。我最喜你的纯洁的心。我为满洲国死了也愿意。我到神社,赶快把我的惟一快乐的事报告了。”还给颖去信说:“我是一无所长的人,什幺事情请你不客气的教导”等等。等他结婚后,颖打算把满洲的礼节一一教给他。颖还打算做一件满洲衣送他,使他完全像满洲人一样。(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二月十九日)溥杰也有信给溥仪自白:

我君谕示云云,对杰实可谓对症下药,谨当铭心识之,决不愿再踏太阿倒持之覆辙也。幸浩之为人,较诸前者,显明大义。当言及我君时,辄肃然正襟;当瞻拜御容,辄立起瞻仰。即对莉莉,亦有礼有情。如莉莉穿鞋时,立将鞋把子递过。诸事皆怡声请教,总自惧有失我国之礼等。杰睹之,殊觉痛快也。现时常向杰通信,有时亦常见,然绝不似时下摩登轻佻之流,作肉麻态,如电影然。总是情礼并重,如规杰少饮酒,保身体,及勿吸最贱之烟等,皆使杰得一种精神上强有力之安慰。且常识绝不似奎垣之妻之流,卑俗俚野,如老妈子然也。每事必请示于杰,得允许,始行之。又如上次见时,谈笑颇畅,次日即来函告罪,言:“昨夕因过于愉快,致骚笑过度,务请勿怪,此后当作淑静态度,再不敢如此轻浮也”云云。似此等事甚多,皆前者所绝无之处也。(二月十日函)

近日每当纪念日及慰劳休假日,杰时至嵯峨家。因杰欲使浩知杰为何如人,杰亦可藉知其性质如何、思想如何、知识如何,免重蹈前次之失也。现浩对杰之心理颇理解,亦颇服从。在订婚以前,其父母及吉冈等嘱杰勿言曾与怡莹结婚事。后杰因思既欲彼此真能互相了解,自须事事相见以诚,秘之不言,与骗人何异。最近遂将一切经过详告诸浩。渠初闻此言呆若木鸡,半刻不能言,后痛哭终夜。至次日始对杰言: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犹若今日生。从此彼此誓以至诚,相信相依,以前之事譬如恶梦,彼此誓忘之无余,更誓彼此至死皆绝口不谈此事。现已和好如初矣。(三月五日函)

当将结婚前,溥杰又有一函述其遭遇,可作这一个故事中的插曲:

日昨有名涩谷正吉者(年八十余岁)访杰言:欲将家藏之佛塔(三百余年前物)一座进贡我君,据云为日本第一者,高丈余,周围五尺余,重千余贯。杰比告以可向我大使馆议定正式手续,彼亦首肯。自言年虽八十,尚能举米一,且行走亦不拄杖,真是鹤发童颜之概。且意极诚恳,言自信可活至百岁。因不能赴吾国,故献此塔,以祈圣寿无疆、国祚无穷而已。对杰之结婚,且有所赠,且致勉励之词。杰当时真不觉感激泣下,当与坚固握手而别。杰现在虽当婚期日迫,仍通学如故,悠闲如故,身未尝办一事、未自备一物。杰之友人等皆讶怪不已,这真可谓溥杰式的办事法,皆掩口葫芦,笑杰之憾也。(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三月十九日)

结婚典礼系在东京军人会馆举行,溥仪特派宫内府大臣熙洽代表主持。事后,溥杰有函报告溥仪:

杰之结婚时,辱承圣谕谆谆,勖以修身齐家之道,复由宫内府大臣传以优渥圣旨,杰等仰沐殊恩,惟有感激,誓副圣意所期二人相勖相砺,致力于修身齐家二事也。杰等于四日即赴伊豆之川奈旅馆住泊,至八日始回稻毛新居,次日照常入学校矣。……浩对于家中诸事,事无巨细皆亲自操作,甚至蓬首蔽衣,收拾一切。杰不在家时,自以简单食物果腹。杰归时,将撙节之余,丰馔为饷。诚杰生以来初次尝到此种家庭之幸福也,较之怡莹,实不啻有天壤之差之感。(康德四年[一九三七]四月十二日)浩子也有一函:

浩自此次与溥杰订婚以来,即立志(为)满洲帝国之人。虽言语、礼节尚未熟谙,矢当努力从事练习。三日结婚时,拜听御赐数语,不觉感激涕零。此后更当努力奋勉,决不敢稍违圣谕所期也。(康德四年[一九三七]四月十二日)三格格另有一函:

昨日溥杰生日,请本庄夫妻及嵯峨家的人并麒、颖二人。颖因现易感疲劳,所以没去。晚上,本庄等送麒归家,大家很高兴。颖告本庄:杰这次结婚,皇上非常满足,三号那天,赏二次电话,问这边的情形。本庄很感激的。(康德四年[一九三七]四月十七日)其后浩子更有一函:

恭聆圣谕,感激无已,惟有谨遵依旨意所在,竞竞业业,莫敢或渝,一息尚存,矢死靡他。惟翘首九月早临,得早日瞻仰天颜,敬承圣训,实浩毕生之大幸也。各种家庭之照片等,候洗出当早日进呈。惟因僻居乡间,无照像馆之故,较诸东京,实不可同日语也。即鱼肉等物亦无可购求,实不便也。不过面海之故,风景颇佳。有时同杰赴山中采仙蘑,更有时至海滨拾蛤类。星期之日,亦殊可乐。现搜集奇异贝壳多种,不日可装潢成匣,当即日付邮,恭呈御览也。浩对于对对字一事,因不谙平仄之故,不克属对。满文(按,满洲国文字便用汉文,彼方自称满文,并不是从前的满洲文)之信,只克写出大意,请杰改饰,尤其不谙奏牍样式,更不敢率尔执笔也。(康德四年[一九三七]四月二十日)

溥杰与浩子,后生二女。据《记事簿》载:“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八时,二爷来电话:今早五点钟得一女,母子均平安。”该是他们生于长春的第一个女儿吧!

猜你喜欢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卷十七·张廷玉
  三·王元稚
  二七○ 谕内阁杨昌霖在四库全书馆编校实心着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佚名
  京口耆旧传卷九·刘宰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复林少穆制军书·丁曰健
  ·奏勘番地疏·丁曰健
  永嘉王刘子仁传·沈约
  吴成传·张廷玉
  操演全图·佚名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卷三十八·徐一夔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四庙祀--下·梁章钜

    大兴朱文正师撰杭州西湖朱文公祠联云:“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烝尝。”边育之仪部廷英撰朱子祠联云:“大哉夫子之功,百世权衡,六经羽翼;远矣斯文之统,周程

  • 卷三十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二 宋 陆游 撰 雨夜书感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椀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羣敌满

  • 卷一百七十一·志第一百二十四·职官十一等·脱脱

        ◎职官十一   ○奉禄匹帛 职钱 禄粟 傔人衣粮 厨料 薪炭诸物   奉录   宰相,枢密使,月三百千。枢密使带使相,侍中枢密使,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上及带宣徽使,并前两府除节度使及节度使移镇,枢密使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吕惠卿奸邪   治平四年七月乙末,著作佐郎、三司检法官吕惠卿编校集贤院书籍。惠卿,南安人,与王安石雅相好。安石荐其才于曾公亮,公亮遂举惠卿馆职。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请以吕惠卿为制置条例司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正统十一年六月丁酉朔给赐贵州会诵心经并法华经及能作瑜伽法事者土僧童四十九名度牒○内使阮恺盗启宝藏库锁事觉 上命戮之于市毋覆奏○戊戌颁赐开平怀来龙门三卫学性理大全等书从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尹聪奏请也○亦力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九月甲寅朔吏部等衙门尚书等官李戴等合<锍-釒>请信 圣心仁爱停止有日之言速罢矿税以苏民困不报○户部覆总督仓场议请将杭州运到京通食粮并边粮俱借运昌镇上纳俟后到原派昌镇者拨补京通从之○改平越普

  • 卷之八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纪昀

    列传唐 【六十六】○唐六十六窦羣李逢吉 刘栖楚张又新 元稹牛僧孺【蔚 徽 丛】李宗闵 杨嗣复【授 煚损】杨虞卿【汉公汝士】张宿熊望栢耆窦羣李逢吉刘栖楚张又新元稹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杨虞卿张宿熊望栢耆△窦

  • 卷十四·佚名

    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

  • 十三年·佚名

    (癸酉)十三年清嘉慶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己巳朔,日有食之。〈自酉正初刻至三刻。初虧西北食甚正北,復圓東北食在地下。〉 ○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庚午,以李益運爲刑曹判書。○吏曹啓言,西原縣還陞淸州牧,

  • 卷五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八   宋 程公説 撰晋世本第六顷公       定公出公顷公【諡灋慈仁和民曰顷】【名去疾昭公子昭十六年嗣立明年改元灭祁氏羊舌氏于是晋益弱六卿皆大至三十年卒在位十四年】昭公经

  • 家礼卷四·朱熹

    宋 朱子 撰丧礼初终疾病迁居正寝【凡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絶男子不絶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絶于男子之手】既絶乃哭 复【侍者一人以死者之上服尝经衣者左执领右执要升屋中霤北面招以衣三呼曰某人复毕卷衣降覆尸上

  • 得道梯橙锡杖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皆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诸佛执持锡杖。未来诸佛执持锡杖。现在诸佛亦执是杖。如我今日成佛世尊亦执如是应持之杖。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教诸弟子。亦执锡杖。是以我今成佛

  • 劝发诸王要偈·龙树

        龙树菩萨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明胜功德王  我无余求想  诸佛所说法  庄严要何义  略撰贤圣颂  大王所宜闻  如以众杂木  造立如来像  智者恭敬礼  依佛故尊视  我今以非辩

  •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遵式

    宋天台东掖山沙门遵式集缘起第一(若见于正修前。无缘起等五意者。并非正本)问曰。事仪已载百录。观慧复指余文。于是二途。更何所补。答今观事仪既出旧经。谶师语约百录一准亦无别立。行用之际迟回之事不免数四。且散

  • 五门禅经要用法·佚名

    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标云: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释不次第。

  • 大乘止观法门·慧思

    陈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先总示大乘止观,次广作五番建立,第一明止观依止。又三:一明何所依止,谓自性清净心。二明何故依止,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三明以何依止,先明以意识依止此心,修行止观。次破小乘人执,后破大乘人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