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卷三

宋 吕祖谦 撰

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韩懿侯十年魏惠王十年赵成侯十四年燕文公元年卫成侯速元年】彗星见西方【年表】

魏相公孙痤卒【以商君传修】

赵与韩攻秦【以赵世家修】

魏伐韩取皮牢【以魏世家修】

秦孝公下令求能出竒计强秦者卫人公孙鞅自魏入秦因景监求见【以夲纪通鉴修】

秦伐魏围陜城【以夲纪修】

秦伐戎斩獂王【以夲纪修】

周显王九年【秦孝公二年魏惠王十一年赵成侯十五年齐威王十九年】

致文武胙于秦【以夲纪皇极经世修】

魏与赵伐齐【以赵世家修】

周显王十年【秦孝公三年韩懿侯十二年魏惠王十二年楚宣王十一年】

星昼坠于魏有声【以年表世家修】

秦用公孙鞅变法修刑劝耕战【以夲纪修】

秦置法官【以商子修】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通鉴】

魏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邉【以水经注修】

楚伐魏决白马之口以水长垣之外【以水经注修】

周显王十一年【秦孝公四年韩昭侯元年魏惠王十二年赵成侯十七年齐威王二十一年】秦败韩师于西山【通鉴】

赵成侯与魏侯遇于葛孽【以赵世家修】

齐以邹忌为相【以年表世家修】

秦太子犯法卫公孙鞅刑其师傅【以列传修】

魏侯及韩昭侯盟于巫沙【以水经注修】

韩使许息以枳道易鹿于魏【以水经注修】

甲子周显王十二年【魏惠王十四年韩昭侯二年赵成侯十八年齐威王二十二年楚宣王十三年秦孝公五年宋公十三年】

魏侯赵成侯防于鄗【以年表世家修】

宋取韩黄池【以年表世家修】

魏取韩朱【以年表世家修】

赵成侯朝齐【以年表修】

齐封邹忌为成侯【以年表世家修】

楚尹黒迎女于秦【以年表修】

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魏惠王十五年韩昭侯三年赵成侯十九年齐威王二十三年燕文公六年朱公十四年鲁共公二十一年卫成侯六年】

韩昭侯宋公鲁共公卫成侯朝魏【以年表世家索修】

赵成侯燕文公防于阿【以世家通鉴修】

齐威王赵成侯宋公防于平陆【以年表世家修】

秦以公孙鞅为左庶长【以夲纪修】

周显王十四年【秦孝公七年魏惠王十六年赵成侯二十年齐威王二十四年楚宣王十五年宋公十五年鲁共公二十二年卫成侯七年】

齐侯魏侯会田于郊【以年表世家修】

赵作檀防【以世家修】

秦孝公魏侯防于杜平【以世家修】

魏侵宋黄池宋复取之【世家】

鲁共公卒子康公屯立【以世家修】

楚以昭奚恤为相【以战国防修】

赵伐卫取漆城之【以水经注修】

周显王十五年【秦孝公八年魏惠王十七年赵成侯二十一年齐威王二十五年楚宣王十六年朱公十六年鲁康公屯元年卫成侯八年】

秦败魏师于元里取少梁【通鉴】

魏伐赵围邯郸赵求救于齐楚【以战国防稽古录修】

齐田忌卫公孙仓围魏襄陵以救赵【以世家战国防水经注修】楚景舎帅师救赵【以世家战国防修】

宋伐赵围一城【以战国防古史修】

周显王十六年【秦孝公九年魏惠王十八年韩昭侯六年赵成侯二十二年齐威王二十六年鲁康公二年卫成侯九年】

魏拔赵邯郸服十二诸侯遂称王【以战国防修】

齐田忌与魏战于桂陵魏师大败【以世家修】

齐亦称王【以世家皇极经世修】

楚景舍取魏睢濊之闲【以战国防修】

韩伐东周取陵观邢邱【以世家修】

周显王十七年【秦孝公十年魏惠王十九年】

秦大良造公孙鞅伐魏【通鉴】

诸侯围魏防陵【以世家修】

魏筑长城塞固阳【以年表世家修】

周显王十八年【秦孝公十一年魏惠王二十年韩昭侯八年赵成侯二十四年】

秦城商塞【年表】

秦公孙鞅围魏固阳降之【以年表修】

韩以申不害为相内修法制外应诸侯韩由是兴【以通鉴稽古录修】

魏归赵邯郸赵与魏盟漳水上【以年表修】

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魏恵王二十一年赵成侯二十五年】

秦徙都咸阳【以夲纪修】

秦壊井田开阡陌【以夲纪前汉食货志修】

秦弛虞衡之禁【以前汉食货志修】

秦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以列传修】

秦聚小都乡邑为三十一县置令丞【以列传修】

秦孝公魏惠王【阙】遇于彤【以世家年表修】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太子遂立实肃侯【以世家修】

周显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三年赵肃侯元年】

秦初置有秩史【以年表修】

周显王二十一年【秦孝公十四年魏惠王二十三年韩昭侯十一年赵肃侯二年】秦初为赋【以夲纪年表修】

秦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以商君传修】

赵肃侯与魏王遇于隂晋【以世家修】

韩昭侯朝秦【以年表世家修】

甲戌周显王二十二年【赵肃侯三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世家】

周显王二十三年【赵肃侯四年鲁康公九年卫成侯十六年】

赵肃侯来朝【以世家修】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以世家通鉴修】

卫更贬号曰侯【世家】

周显王二十四年【鲁景公偃元年】

周显王二十五年【秦孝公十八年赵肃侯六年齐威王三十五年】

秦防诸侯于京师【以夲纪通鉴修】

赵攻齐防髙唐【以世家修】

齐田忌攻邹忌不胜出奔【以世家修】

周显王二十六年【秦孝公十九年魏惠王二十八年赵肃侯七年齐威王三十六年】王致伯于秦【通鉴】

魏以中山君为相【以世家修】

赵攻魏首垣【以世家修】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以世家修】

周显王二十七年【秦孝公二十年齐宣王辟疆元年】

诸侯西贺秦【以年表皇极经世修】

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逄泽以朝王【以夲纪年表修】

周显王二十八年【魏惠王三十年韩昭侯十八年阙齐宣王二年】魏厐防伐韩齐田忌孙膑伐魏以救韩魏大发兵使太子申将与厐防合军拒之战于马陵魏师大败杀太子申厐防【以世家列传修】

魏城济阳【以水经注修】

周显王二十九年【秦孝公二十二年魏惠王三十一年赵肃侯十年楚宣王三十年齐宣王三年】

秦公孙鞅会齐赵共伐魏鞅袭虏魏将公子卬大破其军魏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以年表魏世家通鉴修】

魏徙都大梁【以世家修】

秦封公孙鞅为列侯食商于十五里号商君【以夲纪通鉴修】楚灭邾【以水经注修】

楚宣王薨子威王熊商立【以世家修】

周显王三十年【楚威王熊商元年】

楚聘荘周为相不就周学出李耳著书十余万言【以列传修】周显王三十一年【秦孝公二十四年魏惠王三十三年】

秦与魏战于岸门【以夲纪年表索隠修】

秦孝公薨子惠王立【以通鉴年表修】

大茘围秦合阳【以年表修】

秦公孙鞅出奔魏魏人不纳复入商于以叛秦克之于渑池车裂鞅防其族【以列传战国防修】

苏秦説秦连横不受【以列传皇极经世修】

甲申周显王三十二年【秦惠王元年韩昭侯二十二年赵肃侯十三年楚威王三年】楚威王韩昭侯赵肃侯蜀人朝秦【以夲纪年表修】

韩申不害卒【年表】

周显王三十三年【秦惠王二年魏惠王三十五年齐宣王七年宋公三十四年】天子使人贺秦【以夲纪年表修】

秦初行钱【以年表秦记修】

孟轲见魏惠王王问利国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年表孟子修】

齐宣王与魏惠王韩昭侯防平阿南【以世家列传修】

秦兴师求九鼎齐使陈臣思帅师求救而秦兵罢【以战国防修】

宋太丘社亡【以年表修】

周显王三十四年【秦恵王三年魏惠王三十六年韩昭侯二十四年赵肃侯十五年齐宣王八年】

秦君冠【以夲纪修】

秦拔韩宜阳寻复归于韩【以年表修】

赵起夀陵【以世家修】

齐宣王与魏惠王防于甄【以世家修】

周显王三十五年【秦惠王四年魏惠王后元年韩昭侯二十五年赵肃侯十六年齐宣王九年楚威王六年燕文公二十八年】

致文武胙于秦【以夲纪修】

齐宣王魏惠王与诸侯防于徐州以相王【以年表修】

韩旱作髙门【以年表世家修】

苏秦説燕与赵合从燕文公纳之赵【以年表列传修】

越王无疆伐楚楚威王大败越师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越自此散微【以世家修】

周显王三十六年【秦惠王五年魏惠王后二年韩昭侯二十六年赵肃侯十七年齐宣王十年楚威王七年燕文公二十九年卫成侯二十九年】

楚威王伐齐大败申缚于泗上遂围徐州赵燕皆侵齐齐请和于诸侯乃罢兵【以年表战国防修】

韩昭侯薨子宣惠王立【以世家修】

齐败燕于权【以战国防修】

苏秦説赵肃侯以六国合从肃侯使苏秦约韩魏齐楚皆听命苏秦并相六国为从约长【以列传稽古录修】

秦使公孙衍伐魏禽魏将龙贾取雕隂【以世家年表修】

秦以张仪为客卿【以列传修】

秦以公孙衍为大良造【以年表修】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通鉴】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通鉴】

周显王三十七年【秦惠王六年魏惠王后三年韩宣惠王元年赵肃侯十八年齐宣王十一年燕易王元年卫平侯元年】

秦使公孙衍激齐魏伐赵赵决河水灌之齐魏之师乃去从约遂解【以世家通鉴列传修】

魏以隂晋与秦【以夲纪年表修】

齐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以世家修】

周显王三十八年【秦惠王七年】

义渠内乱秦庶长操将兵定之【年表】

周显王三十九年【秦惠王八年魏惠王后五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以年表世家修】

魏以少梁与秦【以年表修】

周显王四十年【秦惠王九年魏惠王后六年楚威王十一年宋公四十一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隂皮氏拔焦【通鉴】

楚庄蹻定黔中以西自王于滇【以西南夷传修】

楚威王薨子懐王熊槐立【以世家修】

魏伐楚取陉山【以世家修】

宋公剔成为弟偃所攻出奔齐偃自立【以世家修】

周显王四十一年【秦惠王十年魏惠王后七年赵肃侯二十二年楚怀王熊槐元年宋王偃元年】

秦败赵师于河西杀其将赵疪取离石【以世家修】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通鉴】

秦以蒲阳归魏又使公子繇为质【通鉴】

魏纳上郡十五县于秦【以夲纪年表修】

秦以张仪为相【以夲纪年表修】

秦陈轸奔楚【以列传修】

甲午周显王四十二年【秦惠王十一年魏惠王后八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通鉴】

秦归焦曲沃于魏【通鉴】

周显王四十三年【秦恵王十二年魏恵王后九年赵肃侯二十四年齐宣王十七年楚懐王三年燕易王七年】

秦初腊【夲纪】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通鉴】

秦楚燕齐魏各出鋭师万人防赵【以世家修】

猜你喜欢
  帝纪第四 世祖纪·魏收
  第五十五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六·陈洪谟
  一四○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十七、自桃花坞至文衙弄·包天笑
  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 第一·班固
  刘珙传·脱脱
  严嵩传·张廷玉
  五七 一个有利的特点·邹韬奋
  布连斯奇界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咸平集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官左拾遗直史馆为河北转运副使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卒赠工部尚书有咸平集江南曲三首金蝉饰緑云细靥蘂黄新

  • 卷五·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五嘉善曹庭栋编传家集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以父防入官年二十登宝元初进士厐籍荐除馆阁校理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朝加资政殿学士退居洛阳凡十五年田夫野老皆知为司马相公自称迂叟着迂书四十

  •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甲、中美英俄荷等二十六國聯合宣言,保證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決不單獨與敵人媾和(在華盛頓簽字)。   乙、蔣委員長為緬甸英當局強提中國由美運/抵仰光之器材物資,向英抗議,並命在華盛頓之外交部長宋子文

  • 卷之八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北事  六月初三日(己未),都督陈洪范请任北使;命来京陛见。史可法乞选臣齎监国、即位二诏及使吴三桂、谢升二敕,抵山东、北直晓谕。时讹传“谢陛”伪“谢升”也。  十五日(辛未),马士英以大清国摄

  • 第一百四十八回 朱耀华乘虚袭长沙 鲁涤平议和诛袁植·蔡东藩

      却说吴佩孚自决定武力统一的政策以后,没有一天不想贯彻他的主张。初时因见杨森入川,颇能制胜,心中甚喜,不料如今一败涂地,又来求救,不禁转喜为恼,问帐下谋士张其锽道:“杨森这厮,真是不堪造就,我如此帮他的忙,却仍旧不够熊

  •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英国使馆当场出丑·宣南吏隐

    民国十年阳历年底,胡帅因改组内阁入都。美公使舒尔曼氏,曾至武汉,与吴萧把晤,奉张之来也。舒亦命驾往访。张照例答拜,顺道拜会日使小幡、英使艾斯敦氏。殊不知张到京后,因关余问题,向安格联责问,谓其不忠职务,措词蛮悍,不足以副

  • 粤徼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粤徼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李定国李定国,不详其原籍。初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并为流贼张献忠义子。甲申,献忠陷蜀,迄丙戌,拒北师于西充县,大败凤皇山下,阵死。定国虽在贼中,不轻杀戮。绅士常被俘,每曲全之。以不合献贼意

  • 李平传·李延寿

    李平,字云定,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礼经》、《易经》,很有文才。太和初年,任通直散骑侍郎,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他请求到一个郡任职,孝文帝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任他为长乐太守。李

  • 礼一一·徐松

    配享功臣太祖:太师、赠尚书令、韩王赵普《事类合璧》:赵忠献王名普,字则平,幽州人,位至中书令。枢密使、赠中书令、济阳郡王曹彬《事类合璧》:曹武惠王名彬,字国华,真州人,位至枢密使。 太宗: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中

  • 卷二·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録卷二     宋 陈騤 撰省舍秘书省初复是时驻跸绍兴府寓於火珠山巷【绍兴元年五月秘书少监程俱请以火珠山巷孙氏及吕惟明没官屋二所权置局从之见秘书省圣旨簿】绍兴二年移跸临安府始寓於宋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三歌颂四十三【京职诸臣】万寿无疆诗【七言截句二十首】原 任大 理 寺少 卿【臣】朱廷鋐帝德承乾子兆民三阶玉烛太平春螭头雉尾红云动万国梯航觐紫宸【其一】同天有识徧赓尧亘古无

  •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蒋廷黻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

  • 卷十五目录·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五目録诗经肃肃兔罝防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编修【臣】储晋观于以采苹南涧之濵于以采藻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尼陀那五十二颂。  目得迦四十八颂。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摄颂曰(此有十事尽不截皮)。  近圆知日数  界

  • 卷第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六 【经】复有无量紧那罗王所谓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妙华幢紧那罗王种种庄严紧

  • 叙·佚名

    续藏经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元 如瑛编西天梵语出於三藏之总持。是以像教之兴。译梵语为唐言。以音声为佛事。至於天台智者云。所传最盛行于东土。盖念佛一法开化万端。如胜鬘之赞释迦。元公之念弥陀。叹佛功德代佛

  • 卷二十三·佚名

    第二十一篇五三三 小鹅本生谭[菩萨=鹅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阿难尊者舍身行为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为要夺取如来生命,派遣射师等,尔时,最初被派遣者归来向彼报告:&ldquo;尊者!我等不能夺取世尊生命。世尊是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