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卷

春秋臣传卷二十     宋 王当 撰襄公四

晋司马女叔

司马女叔名齐晋大夫也或曰司马侯又曰叔侯悼公与司马侯升台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公曰孰能对曰羊舌肸习於春秋乃召叔向使傅太子彪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司马侯言曰齐高子容专宋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二子皆将不免是秋高止出奔燕其後华定出奔陈晋平公使女叔来治?田弗尽归也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公告女叔女叔曰?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後而睦於晋以?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於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於朝史不絶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昭四年椒举如晋求诸侯晋侯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晋楚惟天所相君其许之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不济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云云】五年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於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於是乎知礼卒二子叔游叔寛嗣叔向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其父之死吾蔑与比而事君者矣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终之我始之夫子终之无不可藉偃在侧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引党以封巳利已而忘君别也

卫北宫文子【佗】

北宫文子名佗卫大夫也三十一年过郑印段迋劳于棐林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冯简子与子太叔逆客事毕而出言於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於政犹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卫侯在楚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曰令尹将有他志不能终也诗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公曰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楚伍举

伍举楚大夫也邑于椒故曰椒举举与声子相善二十六年举奔郑伍举取于王子牟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是行也吾必复子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於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才也如?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归生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此汤所以获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礼之大节也有礼无败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是时析公雍子子灵苖贲皇奔晋为晋谋主以为楚害子木曰是皆然矣声子曰今又有甚於此椒举奔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予亦弗图也今在晋矣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子木惧言诸康王益其禄爵而复之昭四年楚子合诸侯于申举言於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啓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王使问礼於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王使举侍於後以规过卒事不规王问其故对曰礼吾所未见者有六焉又何以规楚子示诸侯侈举曰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诸侯汰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汰无乃不济乎王弗聼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楚矣汰而愎谏不过十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於中军王问诸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聼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昌大嚻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先君庄王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先君是以除乱克敌而无恶於诸侯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臣不知其美也夫美者上下内外远近大小皆无害焉故曰美若聚民利以自封是瘠民也胡美之为

楚薳啓强

薳啓强楚大宰也昭元年灵王即位啓强为大宰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楚子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羊舌肸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大夫莫对啓强曰圣王务行礼不求耻人朝聘有珪享頫有璋小有述职大有巡功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宴有好货飱有陪鼎入有郊劳出有赠贿礼之至也国家之败失之道也则祸乱兴晋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诸侯而麇至求昬而荐女君亲送之上卿及上大夫致之犹欲耻之乎王曰不谷之过也厚为韩子礼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啓强来召公公如楚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鬛者相好以大屈既而悔之啓强闻之见鲁公公语之故拜贺公曰何贺对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君其备御三邻谨守宝矣公惧乃反之

郑禆竈

禆竈郑大夫也好言灾异二十八年竈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岁弃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十二月甲寅灵王崩乙未楚子昭卒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竈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十年正月有星出于婺女竈曰晋君将死後七月晋侯彪卒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竈言於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斚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与明年五月宋卫陈郑皆火竈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太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竈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鲁梓慎

梓慎鲁大夫也善占候二十八年春无冰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以有时菑隂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玄枵虚中也枵耗名也土虚民耗不饥何为明年宋郑饥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於夏为三月於商为四月於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太皥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邱其星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合也明年五月丙子风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昭公二十年二月已丑日南至慎望氛曰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後弭叔孙昭子曰然则戴桓也汰侈无礼已甚乱所在也十月宋华亥向宁出奔陈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焉曰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慎曰将水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皆不效

楚屈建

屈建字子木楚令尹也屈荡之孙屈到子夕之子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建命去之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後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飨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私欲干楚国之典遂不用二十五年蔿掩为司马子木使庀赋数甲兵十月甲午蒍掩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臯井衍沃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既成以授子木礼也宋向戌弭兵之盟楚人衷甲伯州犂以为不可子木不从太宰知令尹之将死也明年冬卒

楚然丹

然丹字子革楚右尹也郑穆公之孙子然之子子革奔楚昭十二年楚子围徐次于乾谿子革夕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汲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羮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王入析父谓子革曰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对曰臣常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於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於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龟诟天而呼曰是区区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民患王心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

赞曰女叔之知礼北宫文子之论人伍举之相事薳启强之救过亦足以左右其君而弥缝其阙竈慎之推候固多中矣然天不可俄而度也二子取必焉能无失乎善言天者必有验於人此子产之论所以胜也知人不知天则固知天不知人则怠善为国者正人事以待天可也子木会盟而先为不信得没幸矣灵王骄暴谁与言矣然丹回其欲而攻之使之痛憾犹可与为善惜乎问之不豫也不然与子家子争美矣

春秋臣传卷二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太武五王·魏收
  卷三十 前燕録八·崔鸿
  卷第一百五十七·胡三省
  ●卷八。恩叙三·梁章钜
  提要·徐紘
  第三册 崇德元年二月·佚名
  一四○一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阮瞻传·房玄龄
  梁彦光传·魏徵
  南阳王高绰传·李延寿
  叶颙传·脱脱
  恰克图市约·佚名
  卷十七风教一·冯煦
  卷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三·阮阅

      ●卷四十三·释氏门  《坡赠辨才》云:“我比陶令愧,公为远公优。”时辨才退居,未尝出入,坡往见之,遂出至风篁岭。又云:“如(聊)使北(此)山人,求(永)记二老游。”用老杜《寄赞上人》“与子成

  • 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辰垣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提督广西学政翰林院编修【臣】阎锡爵翰 林 院 编 修 【臣】 余正健编録人员举       

  • 唐诗镜卷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五 高适【本传云字达夫渤海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亊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

  • 卷十九 漢紀十一·司马光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盡玄黓閹茂(壬戌),凡六年。   孝武皇帝元朔五年(丁巳、前一二四年)   冬,十一月,乙丑,薛澤免。以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時上方興功業,弘於是開東閤以延賢人,與參謀議。每朝覲奏

  • 卷一百九十三·毕沅

      ◎元纪十一 ∷起强圉作噩七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   大德元年丁酉,一二九七年   秋,七月,丁亥,河决杞县蒲口,命廉访司尚文相度形势,为久利之策。文还,言:“河自陈留抵睢,东西百有馀里

  • 卷三百十三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丙辰朔,荊湖北路轉運使孫頎【一】等言,乞於辰州【二】會溪城量益戍兵五七百人,漸招納上溪諸蠻,仍差知辰州張鄰臣、通判柳概措置。從之。   夔州路轉運司言;南平軍播州夷界巡檢楊光

  • 卷之一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五·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五      明 黄佐 撰齎诏用宝国初置承勑监洪武九年以编修吴昇为承勑监令周孟东为监丞使以齎奉制敕为职寻罢之其後凡朝廷大礼颁诏天下本院官先撰诏文请旨裁定付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毕

  • 卷三百三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高宗建炎元年尚书右仆射李纲上言曰臣闻居於山者必高垣墙固柴栅以虞虎狼之害居於野者必盛僮仆厉甲兵以防盗贼之

  • 魏王遗楚王美人·佚名

    【提要】 这也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狡诈的郑袖施毒计铲除了竞争者。我们通过这些诡计,可以看到人性的恶劣和人心的难测。识破诡计、防卫自身,这也是我们研读谋略的目的之一。 【原文】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

  • 钟望荣·周诒春

    锺望荣 年二十八岁。生于檀香山。未婚。初学于檀香山。宣统元年。游美。入耶路大学。习矿科。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民国二年。得硕士学位。在卡匿奇铁厂实习。民国四年。回国。任汉阳铁厂副工程师

  • 卷四 周公篇·王通

    子谓周公之道:“曲而当,私而恕。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乎?”子曰:“圣人之道,其昌也潜,其弊也寝,亹亹焉若寒暑进退,物莫不从之,而不知其由也。”温彦博问:“嵇康、阮籍何人也?”子曰:“古之名理者,而不能穷也。”曰:“何谓也?”子曰:“道

  • 卷六十五·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举措三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九月以太常卿牛为吏部尚书选举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虽致停缓其所进用并多称职吏

  •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二·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叙录门第十二 数典不能忘祖,念开创之维艰。饮水所贵思源,识渊源之有自。世事沧桑,每多变幻。文人纪载,不厌频繁。兹志创于盛氏,续自侯公。厥后屡有增刊,迄今差臻详备。盖善作尤贵善承,肯堂必

  • 第十三品·佚名

    第一章 劫住论今称劫住论。此处,言&ldquo;破和合僧者一劫煮于地狱&rdquo;,即破和合僧者一劫间完全住于地狱,乃王山部之邪执。一(自)劫住者得住一劫耶?(他)然。(自)劫之初耶?[同时]佛陀生于世间耶?(他)实不应如是言&hellip;&hellip;乃

  • 救伤秘旨·赵廷海

    赵廷海著。赵廷海,字兰亭,清朝道光、咸丰(公元1821~1861年)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收集了流传民间技击家跌打秘方编成该书,于咸丰2年(1852年)刊行。此书不分卷次,介绍拳击伤和骨折处理步骤及治疗方剂,载有“十二时气血

  • 有志者·茅盾

    短篇小说。作于1935年5月12日,最初发表于同年6月《中学生》56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出版的《泡沫》,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七作家集《有志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第8卷,该社19

  • 续诗传鸟名·毛奇龄

    (清) 毛奇龄撰 奇龄曾作《毛诗续传》,因遭乱避仇佚之。后从邻人吴氏子得卷末鸟名一卷,与其门人缉缀之,衍为三卷。大意在续毛诗而正朱传,每条皆先列集传之文于前,而一一辨其得失。考训释毛诗草木虫鱼者,自吴陆玑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