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一五条款(第二一四号之附抄件)一一五○二—二

议定英商在台采办樟脑条款

条款(注一)

今将会同贵道台议定英商在台采办樟脑条款,开列于右。(注二)

计开:

一、台湾樟脑官厂,应即裁撤。嗣后按照「善后条约」第七款所载,设立子口,准洋商领照,前往内地买办,土货章程,令其赴关报明监督,填给三联运照税单,单内注明:本商充完内地半税;并填写本商姓名、本行字号,加用「该商前往内地,须用中国华船,不准搭坐洋船,致犯入〔官〕之例」字样。或本人或雇用华伙,赍赴台属内地,自华民采买,装入中国华船,运至沪尾、旗后有约各口,赴关请验,照例完税,正子(注三)并缴盘运洋船,出口不必另设子口。如系仅持防护本身游历执照,并无运货印照,私行贸运者,应逢关约税,遇卡抽厘。倘并无单照,又无准其前往执照者,照同治五年通商摘要五条第一款所载,即将该商所有货物,全数查罚入官。若私用外国船双,开往不通商口岸,私做买卖者,照英国条约第四十一款,船货并入官。

一、洋商及华伙顾坐中国商船,领有单照,前往台属内地买脑,照同治五年通商摘要五条第二款所载,祇许居住华商行铺之中,不准在彼长住,租赁房屋,私开行栈。凡照章请有单照,照完税饷者,此外一切抽厘,概与洋商无涉。

一、洋商及华伙,自入内地,向华民买脑,务须银货两交,公平交易。倘有私借,成本被人拖欠不还,或设计诓骗侵蚀,以及冒险深入内山,致被生番抢劫、杀伤情事,均不得具禀;领事官照会中国地方官,拏犯追办。

一、洋商及华伙,领照运脑,如在地方官该管界内被匪抢掳,许即禀明领官,核对海关印单,照请地方官获犯追办。如全未追出,或追不及数,但照中国定例,将本犯治罪,不能赔偿。

一、台属樟脑,现议裁撤官厂,任听华洋商民自行买卖,免其禁止。应由敝道先行单衔出示,送交贵领事,张贴备查。仍移知台湾道府,分别通饬各属,并出示晓谕脑户、商民,一体遵守。至台湾梁护道前发:禁止中国商民,不准私行买卖樟脑,违则按照偷运樟板硝磺出洋例治罪等由一案告示,准即撤销,作为废纸,以免歧异。

以上约定章程五条,即覆请贵道台查照备案,藉作彼此执为合同之据,以示取信。

(注一)在第二一四号与第二一五号之间,后件系前件之附件。

(注二)右字系「左」之误抄。

(注三)正子似指正口、子口而言。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班固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司马光
  卷三十二·吴广成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黄士衡
  卷之八百二·佚名
  皇王大纪卷九·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纪昀
  京口耆旧传卷一·刘宰
   第十章 三十年代·林语堂
  十国春秋卷七十五·吴任臣
  武陵昭王萧晔传·李延寿
  陆丽传·李延寿
  同、顯盗殺人案·佚名
  四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344_1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韩愈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 第一折·王实甫

    (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俫人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宇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

  • 卷二·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二 元 房祺 编 石泉张先生宇彦升 送赵宜之归新安兼简洛下诸友 凄恻复凄恻送君汾水侧人生欢会少一别难再得昔经刧火然二鸟奋惊翼嗷嗷各何之同落天西北日夕相和鸣此乐未易极狂风忽吹散一

  • 卷一·魏源

    秋夕(三章)中宵不寐,坐待鸡鸣。苍然夜气,养此《由庚》。人海沉沉,谁与旦明?人生有初,忽念无明。◇如彼逝川,到海何时?三年求艾,一月攘鸡。桑榆未晚,尚其企而。沛其迈矣,能不我思。◇出仰昊空,昊空寥落;入对孤灯,古人如昨。萧萧草虫,烈

  • 12.王梵志诗·施蜇存

    王维诗集中有两首五言排律,题目是《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题下有一个注:“二首,梵志体。”这两首诗的内容是宣扬佛教无生无有思想的。既说它们是梵志体,可知梵志也是一个禅理诗人。 与王维同时而稍后的和尚皎然,

  • 第三節 平仄·王力

    知道了甚麽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憑甚麽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

  • 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阳大兴土木·蔡东藩

      却说宣华夫人,已经被烝失节,迟明起床,自思夜间情事,未免萦羞,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不如将错便错,再博新皇恩宠。主意已定,遂复重施粉泽,再画眉山,打扮得娇娇滴滴,准备那新主退朝,好去谒贺。转念一想,中冓丑事,如何对人?倘或出迎

  • 卷四十七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七上 【起甲子唐德宗兴元元年五月尽庚辰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凡十六年有奇 五月韩滉遣使贡献 【山南地热上以军士未有春服亦

  • 卷之二十八  正統臨戎錄(明)楊銘 撰·邓士龙

    (正統臨戎錄,原書不載撰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據明史藝文志考定為明楊銘撰。銘,原名哈銘,蒙古人。幼从其父楊只為通事。後在瓦剌侍明英宗。英宗獲釋南歸,銘從帝入京,被賜姓楊。其事蹟附見明史卷一六七袁彬傳。此錄一卷,述楊銘出

  •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六刑考刑制明太祖吴元年十月命中书省定律令初帝以唐宋皆有成律断狱惟元不仿古制取一时所行之事为条格胥吏易为奸弊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律至

  • 本议第一·桓宽

    【题解】本,基本;议,讨论。&ldquo;本议&rdquo;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

  • 卷四十(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六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四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如来不思议不共佛法。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如来成就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於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

  • 明报应论原文·慧远

    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寄生李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绝。岂唯精粗之间,固亦无受伤之地。灭之既无害于神,亦犹灭天地间水火耳。又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三卷广举十二种医譬明经力 释船师譬 释蛇脱皮譬释先陀一 名四实义 明改定经文失义旨事 释卖乳加水譬菩萨品第二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唯除必死一阐提辈案。僧亮曰。答问云何处烦恼

  • 闽都记·王应山

    地理杂志。原名《湖山纪胜》。明王应山撰。三十三卷。应山字懋宣,号静轩。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官按察使。著有《闽大记》、 《全闽纪略》等。年逾八十有二,著湖山纪胜,旋加删润,改名《闽都记》。未及观成,飘然逝去。

  • 乐府指迷·沈义父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武汉臣

    杂剧剧本。元武汉臣著。清《曲海总目提要》说:“作者之意,盖欲深诫妒妇之爱女,而忘其夫之后者。”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元剧中宾白,鄙俚蹈袭者固多;然其杰作如《老生儿》等,其妙处全在于白。苟去其白,则其曲全无意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超琛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