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九

南蛮

南蛮【交趾 林邑 扶南 巴郡南郡蛮板楯蛮夷】

西南夷【夜郎 牂牁 滇 哀牢夷卭都夷 冉駹夷】

谨案南蛮一卷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蛮夷猾夏尚矣自舜窜有苖江清岭谧湖山夷旷风教之所渐被衣冠之所整领殆同诸华是以舜葬苍梧禹陟会稽存圣王之轨度焉王德下衰荆扬之南寖为蛮夷之区凶冗内食蠧入淮甸侵败王畧始加之兵故商颂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武王代殷乃通道于八蛮皆臣服于周颛顼之裔曰□熊成王封其後熊绎于楚蛮以子男之田泰伯自窜吴蛮断髪文身倮以为饰遂为吴伯夏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至周而号於越周衰楚始大僭号称王以病中国宣王命方叔伐之其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讐方叔元老克壮其犹平王东迁遂并灭汉阳诸姫啓申息之北门奄有巴濮舒蛮徵中国诸侯与齐晋争盟而为伯越与吴相继称王俱为中国伯後楚复并吴越地方七千余里而天下莫强自昔蛮夷之盛未有若此者也然皆中国王者之後能用夏变夷为救患分灾讨贼拨乱翼戴天子之举故春秋虽夷之称州称国称人称子终以号举至与其功则列诸会而长诸盟【原注春秋宣公十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与庄王为盟主也】或并序而殊会【原注昭公四年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徐淮夷与中国诸侯并序也襄公五年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以吴为夷殊会也】或再及以殊会【原注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会以及会两伯之辞也】自蛮夷而进于中国不直以为蛮夷也汉兴尉佗帝南越无诸揺分王闽越号称两越未数世而为汉枭夷而中国之蛮夷尽矣及孝武开西南夷故盘瓠蛮夷种落卵育谿洞之中萦带岭陬海徼虽时寇钞寻即入贡非能为久大之患也昔子路问强孔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欤抑而强与寛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或强於义理或强於血气盖气质之性土风之殊也坎根於乾以隂?阳内健外险故为西北肃杀之气而死物离根於坤以隂附阳内柔外刚故为西南生成之气而活物物生於震而成於坤死於兑而伏於坎故东夷尚仁南蛮慕化西戎剽轻而北狄鸷猛皆气数使然尔惟天子建中和之德以礼义法制为天下大闲操临制之柄谨内外之辨转斡一气钧覆四夷辑宁诸华统以春正縂为生气乌有外夷之慝哉苟失其道虽蛮夷之微亦足以祸天下巴实据蜀而五胡乱晋南诏入寇而巢温亡唐【原注唐书南诏赞懿宗任相不明藩镇屡叛南诏内侮屯戍思乱龎勋乘之昌戈横行虽凶渠殱夷兵连不解唐遂以亡易曰丧牛于易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於无备汉亡于董卓而兵兆於冀州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易之意深矣】易曰履霜坚冰至诗曰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可不戒哉

赞曰獠蜑非类融结瘴纲维解弛猱玃突上丧羊于易獖豕牙吉诏能亡唐戒之在得

 

猜你喜欢
  闽世家第八·欧阳修
  卷八十八 南凉録一·崔鸿
  读礼通考卷五十九·徐乾学
  卷之九十三·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平滇始末·佚名
  卷四十六·郝经
  宣帝纪·房玄龄
  懿德太子李重润传·刘昫
  卷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吕坤
  卷二·戴锡章
  李鸣龢·周诒春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八出 寄情·洪昇

    【南吕过曲·懒画眉】〔末扮道士元神上〕海外曾闻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贫道杨通幽,适见织女娘娘,说杨妃在蓬莱山上。即便飞过海上诸山,一径到此。见参差宫殿彩云寒。前面洞门深闭,不免上前看来。〔看介〕试将银榜

  • 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五·脱脱

        纥石烈志宁 仆散忠义 徒单合喜   纥石烈志宁,本名撒曷辇,上京胡塔安人。自五代祖太尉韩赤以来,与国家世为甥舅。父撒八,海陵时赐名怀忠,为泰州路颜河世袭谋克,转猛安,尝为东平尹、开远军节度使。志宁沉毅有

  • 卷第二百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二十〔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光单阏(辛卯),凡五年。〕则天顺圣皇后

  • 卷上·王之春

    西南洋有五印度者,部落亚细亚洲,西汉之所谓身毒,东汉之所谓天竺也。(古音天铁因切,与身本同韵,此为译音之对音。)一名印度海,总名西南(洋)。其南印度有孟迈者,为入东南洋之咽吭,而东中两印度在其北,中印度古名温都斯坦,以兴都哥土山

  • 续后汉书音义卷三·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三    宋 萧常 撰 吴载记一富春【後以避晋简文帝郑太后讳改富阳孙权黄武七年置东安郡治富春寻废】盐渎【故临淮县後属广陵】宛城【音寃南阳县】斩断【丁贯切

  •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二八九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查获应禁书籍委员解送折·佚名

    二八九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查获应禁书籍委员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九月二十九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查获应禁书籍,遵旨进呈事。窃臣前奉谕旨:遇有查出应禁书籍,一面将原书封固进呈,一面查明如有板片,卽行附便解京,交军机处奏闻

  • 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陈明购访书籍章程,仰祈圣鉴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

  • 马仙鴘传·李延寿

    马仙鴘字灵馥,扶风县人。父亲马伯鸾,是宋朝的冠军司马。马仙鴘少年时期以果敢闻名,父亲去世,他哀伤瘦损超过礼仪,自己背土成坟,亲手种上松柏。在齐朝做官位至豫州刺史。梁武帝起兵,让他的旧友姚仲宾去劝说他归降,马仙鴘先为他

  • 卷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储嗣宋仁宗嘉佑元年知制诰吴奎上奏曰臣闻王者以社稷为本宗庙为重社稷必有奉宗庙必有主今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嗣续未立天地

  • 第九卷·冯梦龙

    《中兴致治疏 张亮【安庐巡抚】》奏为圣明御极之初,首讲致治之要,谨布愚悃,以佐中兴。仰乞睿裁,俯采饬行事。臣亮窃观今天下,祖宗全盛之金瓯今已破损其半,事势极重而难返,人情瓦解而难收。臣子之谊,一死不足自赎;幸而皇上登极

  • 二十七年·佚名

    (丁亥)二十七年清道光七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敎曰:「予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聞農者,天下之大本,后非民曷依,民非農曷生?故我祖宗朝以來,克知小民之依咨我臣工,勖率農政,每於歲月之正,播告八方,著爲成憲,予小子其敢不繼志而圖功

  • 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注书此春皆从告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注即瞒成【

  • 书经集传卷三·蔡沈

    宋 蔡沈 撰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汤誓【汤号也或曰諡汤名履姓子氏夏桀暴虐汤往征之亳众惮于征役故汤谕以吊伐之意盖师兴之时而誓于亳都者也今文古文皆有】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

  • 卷二十·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二十   宋 时澜 撰康诰第十一      周书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成王既伐三监以商故地不迁之民封康叔爲卫侯以治之所以作三篇之

  •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一]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四正勝道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修般若波羅蜜   多故道有四種.何等爲四.一者未生惡不善法爲不生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答日本国师二十七问  草庵录纪日本国师问事  再答日本国十问  答泰禅师佛法十问  再答泰禅师三问  天童凝禅师上四明法师第一书  四明法师复天童凝禅师第一书  天童又上

  •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慧霞

    三卷。又作《曹洞五位显诀》、《重编曹洞五位》。宋代慧霞编。全书收录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广辉的《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拣语》并序、《洞山五位显诀》、《天童四借颂》、《逐位颂》、《宝镜三昧》、《汾阳广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