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出 锡祺

〖满庭芳〗(生、外、末扮三官大帝,副净扮判官引神从上)(生)天上铨司,人间冢宰,一般握鉴司衡。(外)溥仁宣化,解网恤天刑。(夫)遇劫难逃天谴,霁霜威,掣返雷霆。(合)同心处,祸淫福善,相济显威灵。

(生)小圣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外)小圣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末)小圣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生)我们三位,都是上帝宣化之臣,生灵造福之主。锡下民当锡之庆,有权虽似无权;霁上天未霁之威,无力终为有力。近日为朝天公务,职事稍荒。今日清闲,须当料理。叫判官,把各处申到的疏文,拆开封来,待我们一同批阅。

(副净)嗄!(拆封介)

(生、外、末同看,外念介)湖广荆州府城隍司为申报善良事:本境富民阙素封,屡世善良,一生愚懦。近复有义仆阙忠,代主焚券一事,加惠贫民,实为长厚。理合申报,乞赐休祥等因。

(生)这桩事也难为他。叫判官:记在阴骘簿上。

(副净)嗄!(记完,又拆封介)

(生、外、末同看,末念介)西北近边各路城隍司联名具疏,为申报异常功德,乞赐破格旌扬,以彰果报事:西北屡遇灾祲,迭遭兵革,饥民半填沟壑,穷兵待死疆场。有荆楚富民阙素封,遣义仆阙忠,赍粮三万石,赈济穷边,立甦万姓。功高难泯,心善可嘉,理合疏闻。伏乞转达上聪,以彰善报。

(生)呀!一个平民,竟做出这般大事。恰好两道文疏都是为他,这一定要奏闻天帝了,我上元所掌的是赐福之事。叫判官,查他生平享过的是那几件福?不曾享过的是那几件福?好待我奏过上帝,给赐与他。

(副净)嗄!(查介)

〖驻马听〗(生)把履历查明,德重恩施那得轻!(副净)禀上大帝:他的财帛星、妻妾星、奴仆星,都是极好的。儿女虽不曾生,将来也有几个。他平生所少的,止得一个“贵”字。(生)既然如此,就在助饷里面,成就他的功名便了。这的是功高禄厚,德润身荣,不比那财旺官生。虽则是姓名未向榜头登,出由也不比终南径。(合)化否为亨,劝世人不必忧天命。

(外)我中元所掌的是赦罪之事。叫判官,查他前世造何孽障?今生有何罪愆?一一开明,好求上帝赦免。

(副净)嗄!(查介)

〖前腔〗(外)把过犯查明,好向穹苍忏罪刑。(副净)禀上大帝:他前生既无孽障,今生也没有罪愆。只为相亲一事,惊死了一个妇人,又喜得是无心的过犯,原在可赦之列。(外)这等,奏明上帝,竟行豁免罢了。又不是奸淫致死,威逼成冤,不过是诖误伤生。善缘重处恶缘轻,就是将功折罪也多余剩。(合前)

(末)我下元所掌的是解厄之事。叫判官,查他一生有何灾厄,过了不曾?好待我奏明上帝,替他禳解。

(副净)嗄!(查介)

〖前腔〗(末)把灾眚查明,好用恩星去辟难星。(副净)禀上大帝,查他一生水火之厄也没有,盗贼之厄也没有,官司口舌之厄也没有。只有两桩大厄,一桩过了,还有一桩,却是解不去的。(末)是那两桩?(副净)一桩叫做奇形厄,一桩叫做美女厄。(末)奇形厄是怎的?美女厄是怎的?(副净)他身上的五官四肢,没有一件不阙。又有三种恶气,聚在一身,这叫做奇形厄。他一生所御的妇人,都是天姿国色,要他将就也将就不来。却是这些美女,个个要与他为难,这叫做美女厄。如今三房妻妾都已娶过了,他的磨难也都受过了。只有奇形一厄,是解不去的。(末)原来如此。这也不难,待我奏明上帝,遣一位变形使者,把他身上的肢体,从新改造一番,变做个美男子便了。替他葺眉修眼,削体磨肤,浣秽除腥。转教美女恋奇形。我只愁他又落风流阱。(合前)

(外)这个解法虽然极好,只是与赦罪的条款,略有些相妨,恐怕上帝不允。

(末)怎见得?

(外)阙素封的罪,可以赦得,那三个妇人的罪,却赦不得。若使男子变了形骸,就难为那几个妇人了。上帝是好生的人,如何肯允?

(生、末)男子变了形骸,是妇人的福了,怎么叫做难为他?请道其故。

(外)“红颜薄命”四个字,就是注解了。这四个字也要看得明白,不是他有了红颜,方才薄命;只为他应该薄命,所以罚做红颜。但凡前生的罪孽重大不过的,才罚他做红颜妇人;但是红颜妇人,一定该嫁丑陋男子。阙家那几个妇人,若不是罪深孽重,如何生做红颜?若把丈夫变好了,他愈加得志,不想回头,来生的果报,又不知如何惨刻?所以上帝未必肯允。

(生、末)说得极是。只可惜这等一个善人,使他受了奇厄,终身不解,也是一桩屈事。也罢,我们三个一齐具疏,求上帝推男子之爱波及妇人,免他轮回一转。这叫做破格用情,以后不得为例便了。大家草起疏来。

(同写介)

〖前腔〗(合)奏疏开明,骄纵红颜事不经。暂弛汤网,权沛尧仁,略减皋刑。从来成例敢纷更?一开即闭侥天幸。(合前)

疏已草完,就差判官赍捧上去。

从来天网密如丝,只为推恩把禁弛。

世上红颜应共诧,原何忽有运通时?

猜你喜欢
  卷八百零七·彭定求
  程东湾·唐圭璋
  江汉·唐圭璋
  第三十三出 绝见·李渔
  第三十九出 栖真·孔尚任
  御定曲谱卷一·王奕清
  五集卷六十三·乾隆
  提要·吴正子
  谢罪以后·闻一多
  卷四百十九·曹学佺
  安阳集补钞·管庭芬
  卷六十七·陈焯
  卷一百五·陈廷敬
  卷三百五十五·佚名
  九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章 郊游点化·屠隆

    【传言玉女】〔生领将士女伎骑吹上〕春满皇州。车马西郊驰骤。雨抛金锁。苔卧沈鎗时候。英雄闲却。且消受红妆翠袖。试寻芳章郭。水明山秀。十队红妆结束齐。驮笙载酒章郊西。佳人金缕靑丝髻。骏马银鞍碧玉蹄。芳草平

  • ◆杨博士翮(佩玉斋类稿)·顾嗣立

    翮字文举,上元人。父刚中,字志行,大德间,仕至翰林待制卒,有《霜月稿》。翮初为江浙行省掾,至正六年,官休宁主簿,历江浙儒学提举,迁太常博士卒。按文举所著有《佩玉斋类稿》,刻于至正间。陈众仲、虞伯生、杨廉夫皆为之序。而刘仔

  • 提要·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九家集注杜诗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九家集注杜诗三十六卷宋郭知达编知达蜀人前有自序作于淳熈八年又有曾噩重刻序作于寳庆元年噩据书録解题作字子肃闽清人凌知迪万姓

  • 总目·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两宋名贤小集总目  总集类卷一杨亿一卷二杨亿二卷三杨亿三卷四杨亿四卷五宋白卷六王操卷七文彦博卷八陈洎卷九冦准一卷十冦准二卷十一冦准三卷十二

  • 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施蜇存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现在再讲一首五言律诗,一则因为它也是初唐名作,二则借此补充讲一点五言律诗的艺术技巧。 作者王勃

  •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五·王祎

    【陈高宗宣皇帝大建九年 后梁中宗皇帝天保十六年周武皇帝建德六年   齐后主高恒承光元年】春正月乙亥朔齐主传位于太子恒改元甲午周主入邺乙未齐幼主传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父子将奔陈高阿那肱召周师追获之齐灭【以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辛酉以节近霜降。雨泽愆期。遴选僧道。开坛讽经祈祷。派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时应宫恭代拈香。遣贝勒载濂诣昭显庙、贝子溥伦诣宣仁庙、镇国公载泽诣凝和庙、贝子毓橚诣觉生寺、郑亲王凯泰

  • 卷之二十三·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冬十月。丁丑朔。时享太庙。派睿亲王魁斌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尚史卷五十三·李锴

    列传三十一郑诸臣传颍考叔 公孙阏 瑕叔盈 【公子阏强鉏附】颍考叔者为颍谷封人庄公二十二年【隠元年】公既克弟大叔段于鄢遂寘公母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 涌幢小品卷之八·朱国祯

    召问命官国初四明人王桓与二儒者同赴召。见太祖于便殿。上问二儒者。在家何业。一对曰。臣业农。上曰。卿业农。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知之。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也。上曰。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

  • 卷七·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七    元 刘因 撰论语三为政首章【为政以徳】或问北辰之为天枢何也曰天圆而动包乎地外地方而静处乎天中故天之形半覆乎地上半绕乎地下而左旋不息其枢纽不动之处则在夫南北之端焉谓

  • 卷十二·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二宋 夏僎 撰太甲上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伊训肆命徂后与此三篇及咸有一德凡七篇皆是伊尹戒太甲之言然余篇皆因事立称独此以太甲名篇者葢此篇非特作于一日

  • 僖公·僖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杞伯姬来朝其子。夏,公孙兹如牟。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冬,晋人执

  • 卷十六·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思惟悉是真实。声闻缘觉非真实者,一切众何故不以菩萨威力等受快乐。若诸众生实不得乐。当知菩萨所修慈心为无利益。佛言:善子,菩萨之慈非不利益。善男子,有诸众生或必受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五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慈名與瞋相違善心.如善知識爲善知識常求利安.行者亦爾爲一切衆生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举譬者。婆沙大论并依树譬道品。故名道树。二论并与今文大同。但今结果位在初住。与婆沙异。于中又二。初别约无作道品。次通约三观。初文有譬合结。譬及合文并阙如

  • 使琉球录三种·佚名

    本书为一集刊,共收明代「使琉球录」三种,故名。使琉球录-陈侃,使琉球录-夏子阳,使琉球录-萧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