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逆臣传

唐 【二】

○唐二

李希烈

  朱泚【源休  姚令言  田希鉴】

李希烈

朱泚 【源休  姚令言  田希鉴】

△李希烈

李希烈燕州辽西人少籍平卢军从李忠臣浮海战河北有劳及忠臣在淮西因署偏裨试光禄卿军中称其才大厯十四年忠臣荒纵不

事希烈因众怒逐之诏以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又诏滑亳节度使李勉兼领汴州德宗立加御史大夫即拜节度使名淮西军曰淮宁以

宠之梁崇义之反敕诸道进讨诏进希烈南平郡王汉南北招讨处置使又拜诸军都统平崇义功多拥兵欲有其地会山南节度使李承至希

烈乃大掠而去以功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纳叛以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讨之希烈拥众三万次许州不进遣李苣约纳

为唇齿阴计取卞州纳遣游兵导希烈绝汴饷路希烈遣使者约河北朱滔田悦王武俊等连和凶焰炽然俄而滔等自相王遣使者来奉笺希

烈亦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五贼株连半天下建中四年正月贼陷汝州执李元平兵四出抄掠东都大震帝听卢杞计诏太子太师颜真卿

谕贼巳行又遣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讨之希烈见真卿傲桀不臣敕大右訾侮朝政即北侵汴州南路鄂州有诏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击之

拔蕲黄雨州击贼将李良韩霜露于白岩二将走希烈遣周曾吕从贲康琳拒曜次襄城与王玢姚憺韦清合谋回袭希烈不克皆死清奔刘洽

希烈惧还蔡州上疏归罪曾等帝不赦遣神策将刘德信将节度观察团练子弟兵屯阳翟并力以李勉为淮西招讨使曜副之荆南节度使张

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躭与皋副之德信去阳翟壁汝贼取阳翟覆伯仪军曜战不利屯襄城希烈举众三万围曜城陷曜奔

东都贼进陷汴州勉奔宋州希烈已据汴僭即皇帝位国号楚建元武成以张鸾子李绶李元平为宰相郑贲侍侍中孙广为中书令披其地建

四节度以汴州为大梁府因窥江淮盛兵攻襄邑守将高翼死之于是汴滑副都统刘洽率曲环李克信军十余万战白塔不利洽引还夜入宋

州贼骤胜径薄宁陵舟乘衔踵进恒七十里时洽将高彦昭刘昌共婴垒以守彦昭击家牛犒军士死战斩首三千级请援于洽洽选兵八百夜

艾而入贼不知诘旦傅城士奋出希烈大败斩首万计追北至襄邑收贼赀粮而还希烈既沮却还汴州遣翟崇晖以精兵袭陈复为洽败俘众

三万执翟宗晖进拔汴州禽郑贲刘敬宗张伯元吕子岩李达千希烈遁归蔡贼戍耐孙液挈郑州降帝即拜液为刺史贞元二年遣杜文朝寇

襄州为樊泽所破获文朝会李皋张建封曲环及李澄四略其地势日蹙希烈缩气不敢摇啖牛肉而病亲将陈仙奇阴令医毒之以死始希烈

入汴闻户曹参军窦良女美强取之女顾其父曰愤无戚我能灭贼后有宠尝称仙奇忠勇可用而妻亦窦姓愿如姒媦者以固其夫希烈许诺

乘间往谓仙奇妻曰贼虽强终必败奈何窦久而寤及希烈死子不发丧欲悉诛诸将乃自立未决有献含桃者窦请分遣仙奇妻听之因蜡帛

丸杂果中出所谋仙奇大惊与嶭育率兵噪而入斩希烈子函希烈并妻子七首以献尸希烈于市帝以仙奇忠即拜淮西节度使百姓给复二

年俄为吴少诚所杀诏赠太子太保窦亦死

△朱泚 【源休  姚令言  田希鉴】

朱泚幽州日平人父怀珪事安史二贼伪署柳城使 【案旧书怀珪为柳城使乃李怀仙归顺后所奏非安史时事与此互异】 宽和中

实狠刻少以父荫籍军中与弟滔并为李怀仙部将凡战所得必分麾下以结士心故得济其凶谋朱希彩既杀李怀仙自为节度使颇委信之

大厯七年希彩为下所杀众未有属泚方屯城北而滔主牙兵尤狡谲乃潜使数十人大呼军门曰帅非朱公莫可众愕眙因共诣泚推知留后

遣使至京师听命有诏检校左散骑常侍即拜卢龙节度留后俄迁节度使封怀宁郡王实封户二百泚上书谢遣滔将兵赴京西防秋代宗悦

手诏褎美居三年求入朝自幽州首乱怀仙以来虽外臣顺然不朝谒而泚倡诸镇以骑三千入觐诏起甲第待之既至见内殿赐乘舆马二战

马十金彩甚厚士校皆有赐宴赉隆渥泚之来滔摄后务稍稍翦落泚牙角泚自知失权乃请留京师帝因授滔节度留后及令泚与郭子仪李

抱玉马璘分统防秋兵而此主汴宋淄青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屯奉天迁检校司空代李抱玉为陇右节度副大使仍知河西泽潞行营兵

马事明年徙王遂宁德宗立改镇凤翔进封二百户建中初以李怀光伐段秀实兼节度泾原徙屯原州怀光前督作泚与崔宁领兵继进泾士

素闻怀光暴皆惧刘文喜因劫众以乱请留秀实又求属泚诏泚代怀光文喜合兵二万乘城诏泚怀光攻之文喜闭壁求救于吐蕃吐蕃方睦

于唐不为发兵 【原作吐蕃兴师案通鉴注是时吐蕃无入援文喜事考证甚明今据改正】 文喜将刘海宾与其徒杀文喜入泚军泚一无

所戮由是泾人德之诏加中书令还屯进拜太尉滔合田悦叛阴遣人与泚相闻河东马燧获其书帝召泚示之泚惶惧请死帝勉曰千里不同

谋卿何谢更以张镒节度凤翔留泚京师加实封千户不朝请以中人监其第李希烈围哥舒曜于襄城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督镇兵五千救

之师次浐水京兆尹王翃使吏供军粝饭菜肴众怒尽擐甲张旗鼓噪趋京城时令言入辞尚在禁中闻变驰至长乐坂遇乱兵劫以西行帝再

遣使开谕贼己薄丹凤门诏集六军无至者乘舆仓卒出幸奉天令言与乱兵谋曰今众无属不能持久朱太尉方囚锢若迎之事可济乃遣百

余骑见泚泚伪让不答留使者饮以观众心及数百骑复往泚知不伪乃拥徒向关下列炬传呼入宫居含元殿自称权知六军明日徙居白华

殿或说泚迎天子泚顾望愕然光禄卿源休至请间教以不臣诡称符命泚悦张光晟李忠臣皆新失职怨望亦劝成之会凤翔大将张廷芝泾

原将段诚谏引溃兵三千自襄城来泚自谓得人助逆志遂决因署休京兆尹判度支忠臣皇城使又以段秀实失军疑有怨起之委以谋秀实

与刘海宾愤发秀实以笏击贼破面忠臣护泚得脱走秀实遂遇害泚僭即皇帝位于宣政殿号大秦建元应天侍卫皆卒伍诸臣在位者纔十

余逼太常节樊系为册文 【旧书作伪署樊系为礼部侍郎】 册成仰药死拜令言侍中阙内副元帅忠臣司空兼侍中休中书侍郎蒋镇门

下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蒋炼为御史中丞敬釭御史大夫许秀常京兆尹洪经给太常少卿彭偃中书舍人裴揆崔幼真给事中廷芝

光晟诚谏崔宣张宝何望之杜如江等并伪署节度使以兄子遂为太子以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号皇太弟帝使高重杰屯梁山御贼贼将李

日月杀之日月锐甚自谓无前乃烧陵庙卤御物帝患之浑瑊伏兵漠谷自变量千骑跳攻长安瑊引却日月尾追遇伏射日月杀之泚自将逼奉

天以令言为上将光晟副之忠臣留守以蒋练李子平为宰相于是瑊率韩游瓌御泚泚大败死者万计退三里而舍修攻具毁庐室为楼车百

尺下觇城中会杜希全以兵败漠谷贼益张急攻城驱民填堑造云梁令壮士居上将傅堞守者震骇浑瑊乃使侯仲庄韩澄穴地道梁陷纵火

焚之众乱而嚣城中兵出皇太子督战贼大败然贼负其众围城益急凡三旬有六日而李怀光以兵五万至败贼于鲁店遂战城下自辰至昏

贼溃是夜泚引去兴元元年泚以本封遂宁汉地也更号汉改元天皇奉天所下赦令凡受贼伪官者破贼日悉贷不问官军密榜诸道泚方宿

未央泾原士谋杀泚泚知之辄徙它处众諆亦止官军坏龙首番积二堨以决其流城中水绝泚役数百人治之东出灞水与官军战大奔还阖

都门士皆甲以待久乃罢李子平请修攻具袭怀光取苑中六街大木为冲车人不堪苦又禁居人夜行三人以上不得聚饮食上下惴恐贼所

用唯卢龙神策团练兵而泾原军骄不可制但完守所获不出战故泚数北忧甚欲出走会李怀光贰于帝不欲泚平按军观望帝欲幸咸阳趣

诸将捕贼怀光出丑言乃诏戴休颜守奉天尚可孤守灞上骆元光守渭桥进狩梁州怀光遂与泚连和京师知帝益西二叛胶固谓乱且成出

受贼官者十八始泚多出金兄事怀光约平关中割地为邻国故怀光决反因并阳惠元李建徽军泚既知怀光反即赐诏待以臣礼督其兵入

卫怀光惭见欺引军东保河中泚诱泾原将田希鉴希鉴杀冯河清降贼泚即使代河清为节度李晟等兵寖强土益附而浑瑊又击破贼将韩

旻宋归朝于武亭川斩计万级晟率浑瑊骆元光尚可孤悉师攻贼晟薄光泰门败贼将张廷芝李希倩贼弃门哭保白华晟引军还居三日复

战大败之乃分道入泚将段诚伏莽中为王伉所禽姚令言张廷芝与晟遇十鬬皆北遂至白华始张光晟以精兵壁九曲距东渭桥十里密约

降于晟晟之入光晟劝泚等出奔故泚挟令言廷芝休子平朱遂引残军西走光晟卫出之因诣晟降泚奔泾州田希鉴拒之泚更舍逆旅遣梁

廷芬入见希鉴曰公杀一节度唐天子必不容何不纳朱公成大事希鉴阴可廷芬出报泚悦廷芬请宰相不得乃不复入泚犹余范阳率三千

北走驿马关宁州刺史夏侯英开门阵而待泚不敢入因保彭原西城廷芬与泚腹心朱惟孝夜射泚坠窖中韩旻嶭纶高幽岩武震朱进节董

肴之共斩泚使宋膺传首以献泾卒杀令言降希鉴源休李子平走凤翔李楚琳斩之传首行在泚壻金吾将军马悦走党项得入幽州李希倩

等皆以次夷灭源休相州人初为京兆尹使回纥还次太原卢杞畏其辩能结主恩奏为光禄卿休怨望故导泚僭号为调兵食署拜百官事皆

咨之时论其逆甚于泚胁辱大臣多杀宗室子孙几于尽每官军不利喜见眉宇与姚令言劝泚围奉天昼夜为贼谋二人争自比萧曹休即收

图籍贮府库以效何令言者河中人始应募泾原节度使马璘府孟皞为留后表其谨肃任将帅及皞归朝令言遂为节度使既挟泚乱颇尽力

彭偃锐于进自谓为宰相所抑郁郁不慊泚乱匿田家既得用辞令一出其手故辞尤誖慢李晟爱张光晟才表丐原死置军中骆元光怒曰吾

不能与反虏同坐拂衣去晟乃疫之晟恶田希鉴之逆欲因事诛之会吐蕃寇泾州晟行边田希鉴来谒晟置酒召诸将希鉴等诣营晟责以杀

节度使受贼节罪缢之幕中以李观代为节度使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欧阳修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一·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六·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一·李心传
  第二十回 日暮途穷寄身异域 水流花谢撒手尘寰·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六十九·徐乾学
  卷七十二·杨士奇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自由结婚之函·李定夷
  第一卷 驿铺·缪荃孙
  张弼传·张廷玉
  蔡毅中传·张廷玉
  杨文忠三录序·杨廷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788_1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李白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卷788_2 【夏夜李

  • 姚守中·隋树森

    姚守中,字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姚枢之孙,姚燧之侄。曾官平江路吏。约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在世。近人孙楷第先生新考出姚守中名埭,其先世为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人。《录鬼簿》将其列在“前辈

  • 西岩集原序·翁卷

    适时就甥馆往来棠隂栁市间知声韵之学翁氏世业也以故人人能诗而灵舒常子两先生特着常子之诗原本少陵规完矩正比竹谐丝予尝取松庐集而序之以为如秤星然谓其铢黍不爽也若灵舒则自吐性情靡所依傍伸纸疾书意尽而止乃读者或

  • 卷五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三祯祥嘉瑞赋          【魏】刘 邵乾坤交泰嘉瑞降灵皓雉呈其洁质素威效其仁形白兎扬其翰耀黄龙跃其神精章光烈之焞燿显休征之有成昔圣王之降瑞或卓尔而弗经犹着美于篇籍贻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二卢照邻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一作王维诗】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径【一作树】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一作白】云端刘生刘生气

  • 列传第十九 万俟普 子洛 可朱浑元 刘丰 破六韩常 金祚 韦子粲·李百药

    万俟普,字普拨,太平人,其先匈奴之别种也。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韩拔陵构逆,授普太尉。率部下降魏,授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高祖起义,普远通诚款,高祖甚嘉之。斛斯椿逼帝西出,授司空、秦州刺史,据覆靺城。高祖平夏州,普乃率其部

  • 第二七五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四·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六班头役,向戏班借出长秀雉尾等物,以便迎接总镇之用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注)单,仰六班头役汤才、朱忠、王泰、蔡标、蔡照、林元,速向戏班,借出长秀雉尾四对,刽子首额眉、红

  •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佚名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据纪昀、陆锡熊具奏,添纂《八旗通志 凡例》一折,奉旨:着军机大臣议奏。钦此。据称:《八旗通志》一书,自

  •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物异考恒风宋理宗宝庆二年七月戊辰大风 嘉熙二年风雹七月壬午烈风大作 三年风雹 淳佑十一年秦州风宝佑三年六月辛未大风 景定四年十

  • 通制条格卷第十四·拜住

     仓库  关防至元二十八年,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出纳之法,须仓库官面视称量检数, 【目】 【自】 【[一]据《元典章》卷二十一(户部卷之七)《仓库至元新格》改。】 提举、监支纳以下,攒典、合干人以上,皆得互相觉察

  • 前言·林汉达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

  • 十八年·佚名

    (癸亥)十八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春正月1月2日○辛巳,義禁府啓曰:「金石連、權輻,〈罪見壬戌年十二月。〉不爲直招,故以加刑啓請,而若殞命於杖下,則關重大罪,無從憑問。姑爲停刑,以待濟州罪人拿來後,一時究竟。申守眞所犯,援引石連等

  • 提要·王夫之

    【臣】等谨案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着録是编诠释经文亦多出新意其间有失之太凿者如谓虞书自戛击鸣球以下至庶尹允谐皆韶乐之谱以咏二字贯下祖考来格三句为升歌以配笙瑟之诗鸟兽跄跄为下管之所舞鳯

  • 则阳第二十五·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故盛称隐者,以抑其进趋之心也。 〔释文〕公阅休隐士也。阅,音悦。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 〔疏〕奚,何也。既称公阅休,言己不如,故问何为,庶闻所以。曰:「冬则擉鳖于江,夏则休

  • 续高僧传卷第八·道宣

      义解篇四 正纪十四 附见二。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传一。   齐邺中释昙遵传二。   齐邺下总持寺释慧顺传三。   齐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四。   齐并州僧统释灵询传五。   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六(法

  • 第四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五 显见无还 分四  辰初 阿难求决取舍  二 如来力为破显  三 承前判决取舍  四 结叹自述沦溺  今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

  • 北斗七星延命经·佚名

    全一卷。为译于唐代之密教经典,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即星宿法,旨在说明供养此经之功德,并附有北斗七星图。初叙各时辰所生之人应配何种星符以调吉凶,次叙七星所代表之佛,其末叙述供养此经得免各种灾祸疾病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孟献忠

    简称《金刚经集验记》。佛教感应集。唐开元六年(718)孟献忠撰。三卷。是记述因诵持《金刚经》而获灵验的佛教故事书。全书分六篇:(1)救护篇,十九则;(2)延寿篇,十二则;(3)灭罪篇,三则;(4)神力篇,十六则;(5)功德篇,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