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列传

唐 【二十四】

○唐二十四

裴炎 【伷先】   刘袆之 【郭翰】

元同

李昭德

  吉顼

裴炎

刘袆之

魏元同

李昭德

吉顼

△裴炎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补弘文生休澣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在馆十年尤通左氏春

秋举明经及第补濮州司仓参军寖厯御史起居舍人迁黄门侍郎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进拜侍中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

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改中书令旧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

忌以司空房玄龄以仆射魏征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

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洎刘袆之率羽林将军程务挺张

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庐陵王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武氏窥窃神

器已非一朝废立之谋固不俟中宗失言而后定然中宗嗣位日浅他务未遑亟欲官后父且轻视以天下与人为怒时泄愤语其父子昏闇如

出一辙而受制房帷之病亦见端于此矣】 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后巳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

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宜存至公不容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乃追崇先世存亡迹异安得同

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袆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

未几赐爵河东县侯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

权闻贼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 【通鉴考异曰新传云炎谋乘太后出

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若炎实有此谋则太后杀之宜矣且炎为此谋必有同党当炎下狱崔詧李景谌辈无事犹

欲陷之况有此迹其同党能不首告乎今不取】 凤阁侍郎胡元范奏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

卫率蒋俨继辨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

炎曰宰相下狱焉有更全之理卒不折节籍其家无担石之赢初炎见裴行俭破突厥有功沮薄之乃斩降虏阿史那伏念等五十余人议者恨

其媢克且使国家失信四夷以为阴祸有知云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元范申州义阳人廉介有才以救炎故流死巂州 【旧书

作琼州】 炎从子伷先

裴伷先

裴伷先

伷先未冠推荫为太仆丞炎死坐流岭南上变求面陈得失后召见盛气待之曰炎谋反法当诛尚何道伷先对曰陛下唐家妇身荷先帝

顾命今虽临朝当责任大臣须东宫年就德成复子明辟奈何遽任诸武斥宗室炎为唐忠臣而戮逮子孙海内愤怨臣愚谓陛下宜还太子东

宫罢诸武权不然豪杰乘时而动不可不惧后怒命曳出杖之朝堂长流瀼州岁余逃归为吏迹捕流北廷无复名检专居贿以财自雄养客数

百人自北廷属京师多其客诇知朝廷事闻知十常七八时补阙李秦授为武后谋曰谶言伐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乎今大臣流放者数万

族使之叶乱社稷忧也后谓然遣使者慰安流人实命杀之伷先前知奔突厥都护遣兵追之为所执械系狱以状闻会武后有诏赦流人伷先

得不死中宗复位求炎后授伷先太子詹事丞迁秦桂广三州都督坐累且诛赖宰相张说右之免官久乃擢范阳节度使太原京兆尹以京师

官冘奏罢畿县员外及试官进工部尚书累封翼城县公年八十六以东京留守卒

△刘袆之

刘袆之字希美常州晋陵人父子翼在隋为著作郎峭直有行尝面折僚友短退无余訾李伯药曰刘四骂人人多不恨贞观初召之辞以

母老诏许终养江南道巡察使李袭誉表所居为孝慈里母丧除召拜吴王府功曹参军终著作郎弘文馆直学士袆之少与孟利贞高智高郭

正一俱以文辞称号刘孟高郭并直昭文馆俄迁右史弘文馆直学士上元中与元万顷等偕召入禁中论次新书凡千余篇高宗又密与参决

时政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兄懿之亦给事中并居两省时人荣之先是姊为内官武后遣至外家问疾袆之因贺兰敏之私省之坐流巂

州后为丐还除中书舍人仪凤中土蕃寇边帝访侍臣人人异谋袆之独劝帝戢威纾百姓之急帝内其言俄拜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帝

谓曰以卿忠孝门故藉师范冀蓬在麻不扶自直也后既立王为帝以其参预大议愈亲之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县男方是

时诏令丛繁袆之思致华敏裁可占授少选可待也司马员外郎房先敏坐累贬卫州司马诉于相府骞味道谓曰太后旨袆之曰乃上从有司

所奏云后闻以味道归非于上贬青州刺史加袆之太中大夫赐物百段后私语凤阁舍人贾大隐曰后能废昏立明盍反政以安天下大隐表

其言后怒曰袆之乃负我垂拱中或告袆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与许敬宗妾私通太后遣肃州刺史王本立鞫治以敕示袆之袆之曰不

经凤阁鸾台何谓之敕后以为拒制使赐死于家年五十七初袆之得罪睿宗以旧属申理之姻友冀得释袆之曰吾死矣太后威福由巳而帝

营救速吾祸也在狱上疏自陈临死洗沐神色自若命其子执笔占为表子号塞不能书袆之乃自捉笔得数纸词恳哀到人皆伤之麟台郎郭

翰太子文学周思钧怅叹其文后恶之贬翰巫州司法参军思钧播州司仓参军睿宗嗣位赠袆之中书令

郭翰

郭翰

翰尝为御史巡察陇右多所按劾次寍州时狄仁杰为刺史民争言有异政翰就馆以笔纸置于案谓僚属曰入其境其政可知愿荐使君

美于朝毋久留即命驾去后改麟台郎

△魏元同

魏元同字和初定州鼓城人进士擢第调长安令累官司列大夫坐与上官仪善流岭外上元初会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表其材拜岐州

长史再迁吏部侍郎永淳元年诏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封巨鹿男上疏言选举法弊曰周礼太宰内史并掌爵禄废置司徒司马别

掌兴贤诏事分任于羣司而统之以数职王命其大者而自择其小者汉制诸候得自置吏四百石以下州郡掾吏督邮从事悉任之于牧守爰

自魏晋始归吏部递相祖袭以迄于今用刀笔以量才按簿书而察行法与世敝其来久矣又居此任者闲非其选为人择官为身择利下笔系

亲疏措情观势要游宦之途同乎市井夫听言观行圣者难之今使百行九能折之于一面具僚庶品专断于一司不亦难乎且臣闻从政莅官

不可以无学今贵戚子弟例早求官弘文崇贤千牛辇脚之类程较既浅技能亦薄而门阀有素资望自高少仕则废学轻试则无才又勋官三

卫流外之属不待州县之举直取书判非先德后言之谊臣闻国之用人如人之用财贫者厌糟糠富者余梁肉故当衰敝乏贤则磨策朽钝而

乘驭之太平多士则遴柬髦俊而任使之今选者猥多宜以简练为急窃见制书三品至九品并得荐士此诫仄席旁求意也但褒贬不明故上

不忧黜责下不尽搜剔苟以应命莫慎所举耳惟贤知贤圣人笃论身且滥进鉴岂知人不择举者之行能而责所举之庸滥不可得巳以陛下

圣明国家德业而不建经久之策为无穷之基但顾望魏晋遗风臣窃惑之愿少遵周汉之规以分吏部选即所用详所失鲜矣不纳进拜文昌

左丞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迁地官尚书检校纳言元同与裴炎缔交能保终始故号耐久朋先是狄仁杰督太原运失米万斛将坐诛元

同救免而河阳令周兴未知也数于朝堂听命元同曰明府可去矣毋久留兴以为沮己衔之至是诬元同言太后老矣当复皇嗣后不察赐死

于家年七十三初监察御史房济监刑谓曰丈人盍上变冀召见得自陈元同曰人杀与鬼杀等耳不能为告事人元同子恬字安礼事亲以孝

闻第进士为御史主簿开元中至颍王傅

△李昭德

李昭德雍州长安人父干佑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卒太宗欲斩之干佑曰法令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仁轨以

轻罪致极刑非画一之制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帝意解繇是免死迁侍御史母卒庐墓侧负土成坟帝遣使就吊表异其闾厯治书侍御

史有能名永徽初擢御史大夫为褚遂良所恶出为邢魏二州刺史干佑虽强直而昵小人尝为书与所善吏刺取朝廷事迷隐其辞遂良白发

于朝坐流驩州召拜沧州刺史 【旧书云坐流爱州干封中起为桂州都督】 入为司刑太常伯坐漏禁中语免官卒昭德强干有父风擢明

经累官御史中丞永昌初坐事贬振州陵水尉还为夏官侍郎如意元年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营神都昭德规创文昌台及定

鼎上东诸门标置华壮洛有二桥司农卿韦机徙其一直长夏门民利之然洛水岁淙啮之缮者告劳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厮杀暴涛水不

能怒自是无患俄检校内史辥怀义讨突厥以昭德为行军长史不见虏还武承嗣任文昌左相昭德谏曰承嗣巳王不宜典机衡以惑众庶且

父子犹相篡夺况姑侄乎后矍然曰我未之思也乃罢承嗣为太子少保洛阳人王庆之率险佞数百人请以承嗣为皇太子后不许固请后遣

昭德诘其故昭德笞杀庆之余党散走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武氏此时己悍然无所顾忌独于皇嗣一节良心未尽澌灭犹徘徊观望

庆之欲逢恶而适以逢怒天网恢恢于此亦可见矣】 因奏曰自古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天皇陛下夫也皇嗣陛下子也当

传之子孙为万世计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见天皇不来食矣后乃止承嗣谮短之后曰吾任昭德而获安枕是代我劳非而

所及也时朝廷进用谀佞幸恩者众有人获洛水白石而赤文者献阙下曰此石赤心故以献昭德叱曰洛水余石岂尽能反邪左右皆笑时来

俊臣侯思止舞文法数诛陷大臣人皆慑惧昭德每奏其诬罔不道状卒榜杀思止其党稍摧沮然昭德颇怙权为众指目鲁王府功曹参军邱

愔上疏曰陛下天授以前万几独断公卿百执事具职而己自长寿以来厌怠细政擢委昭德秉总权纲而才小任垂负气强愎聋盲下民刍狗

同列作福专威横绝朝野臣伏见南台敕目羣臣奏请陛下制巳曰可而昭德建言不可制又从之昭德参奉机密不预申献替而画可已行方

兴驳异是阳露专权以示于人归美引咎谊不如此台寺庶官望尘慑气一切奏谳与夺事宜皆承风指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

汉履霜坚冰须防其渐大权一去收之良难愿陛下鉴察又果毅邓注着石论数千言述其专恣凤阁舍人逢弘敏以闻后由是恶之谓姚璹曰

诚如所言昭德固负国矣乃贬钦州南宾尉俄召授监察御史万岁通天二年来俊臣诬以逆谋既而俊臣亦下狱同日诛时甚雨众庶莫不冤

昭德而快俊臣神龙二年赠左御史大夫建中三年加赠司空

△吉顼

吉顼洛州河南人性阴克敢言事举进士及第调明堂尉父哲为易州刺史坐赇当死顼以二女弟进武承嗣承嗣表贷哲死迁顼龙马监

刘思礼谋反顼上变事后命武懿宗噪声因讽囚引生平所牾者三十六姓捕系诏狱搒楚百惨以成其狱同日论死天下冤之擢右肃政台中

丞来俊臣下狱当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闲言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于是后斩俊臣突厥陷赵定授检校相

州刺史且募兵制虏南向顼辞不知武后曰贼方走藉卿坐镇耳初太原温彬茂临死封一笥书诿妻曰吾死后须年及垂拱献之垂拱初妻上

其书言后革命及突厥至赵定事故后知虏且还顼至募士无应者俄诏以皇太子为元帅应募日数千顼还言状后曰人心若是邪卿可为羣

臣道之顼诵语于朝诸武恶之始顼善张易之与田归道辥稷员半千李迥秀皆为控鹤内供奉顼又强敏故后倚为腹心圣厯二年进天官侍

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尝与武懿宗争论殿中懿宗陋短俯偻顼严语侵之无所容假后怒曰我在乃藉诸武他日安可保衔之张易之兄弟以

宠盛思自全问顼计安出顼曰公家以幸进非有大功于天下势必危吾有不朽策愿效之非止保身且世世不绝胙易之流涕请顼曰天下思

唐久矣庐陵斥外相王幽闭上春秋高诸武非海内属意公盍从容请相王庐陵以副人望易吊为贺之资也易之昌宗乘闲如顼教后意乃定

既而知顼与谋召见问状顼对庐陵相王皆陛下子先帝顾托于陛下当速有所付乃还中宗明年顼坐弟冒伪官贬琰川尉及辞召见泣曰臣

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言然疾棘请须臾闲后命坐顼曰水土皆一盎有争乎曰无曰以为涂有争乎曰无曰以涂为佛与道有争乎曰有之顼

首谢曰虽臣亦以为有夫皇子外戚有分则两安今太子再立而外家诸王并封陛下何以和之贵贱亲疏之不明是驱使必争臣知两不安矣

后曰朕知之业巳然且奈何顼寻徙始丰尉客江都卒中宗之立顼实倡之会得罪无知者睿宗初有发明其忠乃下诏赠御史大夫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三·仪卫下·脱脱
  卷十(上)·常璩
  卷中·李纲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 划鸿沟接眷修和·蔡东藩
  竹书统笺凡例·徐文靖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黄士衡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十六·佚名
  七〇 桐生二·周作人
  张全义传·薛居正
  丁谓传·脱脱
  崔斌传·宋濂
  卷二百十二·佚名
  卷八十二审断一·冯煦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677_1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郑谷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   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已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   卷677_2 【赠咸阳王主簿】郑谷   可爱咸阳王主簿,

  • 二集 二卷·钱德苍

    金貂记北诈疯(外引四小军上)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老夫徐绩,奉旨取尉迟老将军剿铁勒金牙,不免前去走遭。军士们。(众)有。(外)你们在村口伺候,唤你们纔来。(众)晓得。(外)正是: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齐下)(老旦上)天有

  • 卷三百九十九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四月辛丑盡其月   四月辛丑,雨。(此據呂公著家傳。)   壬寅,詔:「在京職事官,歲合舉官陞陟者:文臣,六曹尚書以上各六人,待制以上各四人,左右司郎官以上各三人,軍器少監以上各二人;武臣,觀察使以上各二人。著

  • 卷一百十九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己卯,新作延寧觀。觀本王中正舊第,保慶太后出奩中物市其地以建。初有詔罷修寺觀,及是,諫官、御史以為言,帝謂輔臣曰:「此太后奩中物爾。諫官、御史欲邀名耶?」參知政事宋綬進

  • 卷六 蜀录·崔鸿

      李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及高祖为汉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愿出关,求还乡里。高祖以其功,复同丰沛,更名其地为巴郡。

  • 卷三十九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九下 【庚寅】四年春二月李靖袭破突厥於隂山颉利可汗遁走【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夜袭定襄破之颉利不意靖猝至大惊乃徙牙於碛口靖复遣谍离其心腹颉利所亲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壬辰朔○癸巳五军断事官奏清平卫千户曹迪受贿卖军命杖之谪戍辽东三万卫○升昌国等卫千百户万钟等十八人为指挥佥事皆以历任岁久故也○甲午诏岷王楩之国云南改西河中护卫为云南中护卫调指挥同

  • 卷五·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五宋 黄震 撰晋司马懿事曹操魏文 与曹爽同受明帝顾命 诛爽而擅其权 尽录诸王公置邺 长子师继世专政魏谋以夏侯代之师夷与张缉等三族帝与李丰语师筑杀之废帝为邵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纪昀

    叛臣传金○金张觉【仅言】 耶律伊都伊喇斡罕国用安 时青张觉 【张仅言】 耶律伊都 伊喇斡罕 国用安 时青 △张觉 【张仅言】 张觉亦作瑴平州义丰人辽进士仕至辽兴军节度副使太祖定燕京时立爱以平州降改南京以觉为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纪昀

    儒林传元 【一】○元一(臣)等谨案元史旧传统名儒学虽云文以载道异流同源然词章之士究与儒行殊科今析其传正学通经义者为儒林此外则仍入 文苑云赵复张■〈頿,立代此〉金履祥许谦【朱震亨】陈栎胡一桂【胡炳文】黄泽 萧■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六呉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呉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徐广曰仲名喜】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郃阳侯高帝十一年秋淮

  • 高帝本纪·萧子显

    高帝本纪(上)太祖高皇帝名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萧何的儿子赞阝定侯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御史大夫萧望之,萧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

  • 提要·谭纶

    【臣】等谨案谭襄敏奏议十巻明谭纶撰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襄敏其諡也事迹具明史本此编乃其厯官疏草分为三集曰闽稿嘉靖四十二年再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时所上也曰蜀稿嘉靖四十四年起为陜西巡抚

  • 提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西汉会要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天麟字仲祥临江人开禧元年进士调抚州教授历武学博士通判惠潭二州权知英德府事蹟附见宋史徐梦莘

  • 兵民·苏辙

    事固有出于不得已,而为后世之利者,分兵、民一也,割燕、蓟二也。何谓分兵、民之利?人生而天畀之才,畀之才,则付之禄,随其精粗,适其高下,使食其技而资其身,是未有知其所由然者也。故士大夫读《诗》《书》,执射御,习书计,高可以治人,下

  • 卷十六·佚名

    △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之三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速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此虚空藏菩萨。何因缘故名虚空藏。佛告速辩菩萨。善男子,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慳

  • 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沙门亿耳入海见地狱一·优婆塞持戒鬼代取华二·优婆塞为王厨吏被逼杀害指现师子三  ·优婆塞被魔试四·清信士嫁女与事鬼家五

  • 金光明最胜忏仪·知礼

    佛教忏仪书。宋知礼集。一卷。述说“金光明忏仪”中的“最胜忏仪”。内容相当于《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中“十科事仪第六”的三至六法。但未标题目,仪文也较简略。此书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