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九一 军机大臣奏王应麟《玉海》遵旨拟加按语呈览片

九九一 军机大臣奏王应麟《玉海》遵旨拟加按语呈览片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发下王应麟《玉海》。臣等遵旨拟加按语呈览,恭候钦定,发交曹文植(埴)另行缮录,真按:曹文埴.装入各部全书本卷。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沈约
  国朝名臣事略卷之三·苏天爵
  卷第五十一·徐鼒
  名山藏卷之九十九·何乔远
  卷之四十四·佚名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王世贞
  第一三○移光绪十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一四—四·佚名
  卷四十三·鄂尔泰
  附录二·佚名
  鲁迅在南京学堂·周作人
  冯子琮传·李延寿
  注 释·蒋廷黻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七·高晋
  114.李特的流民大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惊丑·李渔

    (末持香扇等物上)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自家奉小姐之命,去买办东西,整整走了一日。且喜得件件俱全,样样都好,不免叫奶娘交付进去。(向内唤介)老阿妈!(净)阿妈、阿妈,计较堪夸。簸弄老子,只当娃

  • 卷五十二 蜀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二 蜀下李简简,大顺二年为梓州行营都指挥使。后官邛州刺史,卒。 【(《全唐诗》无李简诗,传据《十国春秋》卷四十)】句山遶一城藏古寺,江连二水送孤舟。 【见《锦绣万花谷续集》卷十三「潼川府」引。宋之

  • 卷八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目録兰竹类子昂墨竹【元袁桷】题子昂承旨墨竹【元马祖常】子昂竹【元虞集】为欧阳学士题子昂墨竹【元虞集二首】子昂墨竹【元虞集】题松雪翁墨竹【元杨载二首】子昂竹【元杜本】题

  • 卷二 惠帝·王夫之

      〖一〗   曹参因萧何之法而治,非必其治也,唯其时之不得不因也。高帝初崩,母后持权于上,惠帝孱弱而不自振,非因也,抑将何为哉?鲁两生曰:“礼乐百年而后兴。”唯惠帝之时言此为宜尔。周公之定礼也,流言未靖,东郊未定,商、奄

  •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蔡东藩

      却说罗文干辞职后,帝制风潮,愈演愈盛。筹安会兴高采烈,大出风头,都中人士,争称杨度等六人,为筹安六君子,他亦居然以君子自命,按日里放胆做去。看官!试想这六君子有何能力,敢把这创造艰难的民国,骤变为袁氏帝国?难道他不管好

  • 御批歴伐通鉴辑览卷九十九·乾隆

      元  顺帝  至正十三年春正月以哈玛尔为右丞  先是托克托为相哈玛尔日趋附其兄弟之门及托克托侍其父西行博尔克布哈为相以宿怨每欲中伤之赖哈玛尔营防得免博尔克布哈又与太平韩嘉纳图们岱尔等十人结为兄弟谋

  • 卷十二·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十一 【起丁丑明英宗天顺元年尽甲申明英宗天顺八年】凡八年 【丁丑】八年【英宗睿皇帝天顺元年】春正月羣臣请立

  • 第一○七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一一三○四-一六·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呈缴赃款,求开释据温天送供:小的现已备齐洋银十二元五角呈缴,以后不敢赌博。求明察开恩是了。堂谕:当堂开释。此谕。〔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供

  • 二二○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再行搜罗遗书分别进呈折·佚名

    二二○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再行搜罗遗书分别进呈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遵旨搜罗遗籍,分别进呈,仰祈睿鉴事。窃臣前恭奉谕旨,饬查有无不应存留之书,再委妥员查办。当经臣将局内从前已校各书,查无

  • 卷九八·邱濬

    ▲章服之辨 《书舜典》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民功曰庸)。 孔颖达曰:“人以车服为荣,故天子之赏诸侯皆以车服赐之,《觐礼》曰‘天子赐侯氏以车服’是也。” 程颐曰:“言之善者,从而明考其功,有功则赐车服以

  • 卷二十·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二十宋 崔子方 撰内灾异门例日日食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

  • 卷八·佚名

    △念品第六念喜生忧,念喜生畏。无所念喜,何忧何畏。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外道梵志素少子息唯有一子卒便命终昼夜追忆不能饮食脱衣露形在冢啼哭恒忆亡儿行来进止处所。是时梵志出舍卫城到祇洹精舍。至世尊所共

  • 卷第五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

  • 卷第二十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八世 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 漳州罗汉桂琛禅师(凡十三) 常山李氏子。玄沙问。三界惟心。子作么生。师指倚子云。和尚唤这个。作甚么。沙云。倚子。师云

  • 终南家业卷上(末)·守一

    答日本芿法师教观诸问日本芿师为法之切。於庆元间。泛舶东来。彼时先师如庵开法景福。芿即依学。十有余年。缘异音不解。每别席指教。芿乃讨论。分阴不癈。大小部文。一宗教观。无不通达。后游参诸方。彼有不入其门者

  • 阳春集·冯延巳

    一卷。冯延巳撰。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谓延巳“著乐章百馀阕”。宋嘉祐三年(1058)陈世修编为《阳春集》,其《阳春集序》称冯延巳为其“外舍祖”,“公薨之后,吴王(李煜)纳土,旧帙散失,十无一二。今采获所存,勒为一

  • 南迁录·张师颜

    南宋张师颜撰。一卷。师颜原籍金朝文士,后奔南宋,官至骑都尉。当完颜亮迁都燕京时,张氏曾“握笔东观”,随迁汴京,凡金朝宫廷见闻,京都大事,无不载记,并多追述金初史事与轶闻,对金蒙争战中原描写尤为详尽。其书成于金太和末,二万

  • 守弱学·杜预

    讲述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