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沮渠蒙逊死后,他的第三个儿子沮渠牧犍继任其位,自称河西王,派遣使者来朝廷请命。

先前,世祖曾派李顺迎娶沮渠蒙逊的女儿为夫人,恰巧当时蒙逊去世,沮渠牧犍秉承父亲临终嘱咐,把妹妹送到京师,被封为右昭仪。沮渠牧犍把他的年号改为承和元年(433)。世祖又派李顺授任沮渠牧犍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凉州、沙州、河州三州以及西域羌戎各地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沮渠牧犍因为没有功劳而得到朝廷的封授和赏赐,就把李顺留下来,上表请求皇帝授予他安某某、平某某一类的称号,皇帝很客气地未予允许。沮渠牧犍娶了世祖的妹妹武威公主,派他的丞相宋繇前来进表致谢,并进献马五百匹,黄金五百斤。宋繇又奏请皇帝给武威公主和牧犍的母亲确定妃后的称号。朝廷大臣们计议,认为按照礼法规定,母亲应凭儿子的地位而显贵,妻子应随从丈夫的爵位,牧犍的母亲最好称之为河西国太后,武威公主在他的国内可以称王后,在京师则应称公主,世祖同意了这种意见。沮渠牧犍派他的将军沮渠旁周到京师来朝贡,世祖就派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给他相应等级的侍臣衣服,并征召牧犍的儿子沮渠封坛来朝廷侍奉皇帝。诅渠牧犍就派遣封坛来京师朝见皇帝。

太延五年(439),世祖派遣尚书贺多罗出使凉州,并且观察河西国内的动静虚实。因为沮渠牧犍虽然对朝廷称藩进贡,但实际上有许多乖迕悖逆的事实,于是世祖领兵亲自前往征讨他。皇帝诏令朝廷公卿写下诏书声讨沮渠牧犍说:“河西王外表上服从大魏新颁的历法,但在其内部却不肯放弃其超越本分的帝王称号,这是第一大罪状。人口户籍和区域地图不在朝廷官府登记,按照土地数量计征的田赋,不向朝廷司农缴纳,这是第二大罪状。既然接受朝廷封授的王爵,又接受伪职,博取两方面的殊荣,骗取朝廷认为其专一不二的宠信,这是第三大罪状。明知朝廷志在安抚边远地区,而有意违背圣上的方略,切断边地商人交纳的税收,断绝过往旅客的道路,这是第四大罪状。在西北各部族中有意宣扬自己,自逞高傲骄横,这是第五大罪状。擅自坐地聚敛财物,不愿向朝廷进献奉贡,这是第六大罪状。北边依托反叛的胡虏,南边交结仇池之国,倚仗他人军队的援助,互相扶持,狼狈为奸,这是第七大罪状。奉承朝廷敕令超过限度,动辄假借名义进行征伐、镇压,这是第八大罪状。敌寇得以保全就感到高兴,朝廷若有失败则幸灾乐祸,对待朝廷使者轻侮怠慢,不以礼相待,这是第九大罪状。既然与魏室公主匹配婚姻,所受到的宠幸已超过元勋旧臣,还要恣意纵欲,与其兄嫂私通,这是第十大罪状。既违背夫妻伉俪的体统,不专行男女婚姻的理义,又公然用毒药施以毒害,企图谋杀武威公主,这是第十一大罪状。对大魏朝廷的人严加防备,派人把守边关要塞,如同对待仇寇,这是第十二大罪状。身为藩臣有这样多的罪行,难道还可以宽恕吗?先施以号令然后再发兵诛剿,这是自古以来王者的常道。倘若你亲自率领群臣,手执礼品出郊迎接圣上车驾,见马首而进谒参拜,这才是上策;大魏六军到达之后,你能够反绑双手,并抬着棺材随从于后,以表示投降改悔的决心,这是中策。如果你执迷不悟,不及时悔改,那就只会落得身死族灭,终成当今的最大耻辱。你应当慎重考虑,自己求得更多的福分才是。”

官军渡过黄河,沮渠牧犍得知以后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啊?”他采用他的左丞相姚定国的计谋,不肯出城迎接,派人向蠕蠕国求救,又遣他的弟弟沮渠董来率兵一万多人在城南抗拒官军,战败而退。世祖到达姑臧之后,派遣使者晓喻沮渠牧犍,令他出来迎接。牧犍听说蠕蠕派兵到善无侵犯騷扰,侥幸希望世祖率军返回,就加固防守。牧犍之兄的儿子沮渠祖越城出来投降,把城内的情况全都告知官军,世祖就领各路兵马攻城,牧犍的另一个侄儿沮渠万年率领部下又来投降。攻占了城池之后,沮渠牧犍同他的左右文武官员全部反缚自己,向世祖当面请罪,世祖令人解开他们的束缚。于是,将凉州民户三万余家迁到京师。

先前,在太延年间,有一位父老在敦煌城东门投下一封书信,忽然不见其人,这封书信只有一张纸,上面写了八个字,信上说:“凉王三十年,若七年。”又一次在雷击的地方拾得一块石头,石头上用红字写道:“河西、河西三十年,破带石,乐七年。”带石,是一座山的名称,在姑臧南山祀庙的一侧,道路泥泞陷塌,不能通行。沮渠牧犍的征南大将军沮渠董来说:“难道祀庙还懂得什么道理吗?”就拆毁祀庙,砍伐树木,辟开一条道路得以通行。沮渠牧犍继位之后,果然只过了七年就被消灭,就如同书信和石头上所预言的那样。沮渠牧犍与其嫂李氏勾搭成奸,他们兄弟三人传相宠爱她。李氏与牧犍的姐姐合谋用毒药杀害武威公主,皇帝派医生带上解毒药乘驿车驰往急救,使公主得以痊愈。皇帝下令征召李氏,沮渠牧犍拒不遣送,以丰厚的待遇把她送到酒泉居住,皇帝大怒。但是在把牧犍打败之后,皇帝还是把他当作妹夫来看待。牧犍的母亲死了以后,用王太妃的礼仪厚葬她。皇上又为沮渠蒙逊的坟墓设置了三十家守墓之人。后来又改授沮渠牧犍为征西大将军,河西王的称号不变。

当初,官军还没有进入凉州的时候,沮渠牧犍派人用刀斧劈开官府的仓库,拿走金银珠玉和珍奇器物,事后没有再把府库的门封闭起来。一些市井小民趁机进入府库进行偷盗,所有大小物件荡然无存。有关官员四处搜寻盗窃的人都没有找到。真君八年(447),牧犍的亲信和守卫府库的人告发了这件事,皇帝就令人进行追究,搜查牧犍的家中,找出了他所藏匿的全部珍宝器物。又有人告发沮渠牧犍父子家中藏有许多毒药,前后暗中用毒药杀死一百多人;牧犍的姊妹都懂得巫术的邪门左道,经常聚集在一起干荒婬佚乐之事,毫无羞耻惭愧的颜色。起先有一个..宾国的僧人名叫昙无谶,来到东边的鄯善国,自称有方术“能驱使鬼给人治病,能让女人多生孩子”,这人与鄯善王的妹妹曼头陀林私通。后来他的劣迹被发觉,他就逃走投奔到了凉州。沮渠蒙逊对他非常宠幸,把他称为“圣人”。昙无谶把男女交接的房中术教授给女人,沮渠蒙逊的所有女儿、儿媳都到他那里接受这种法术。世祖从使者那里知道了这种事,使者向他陈说昙无谶的种种法术,他就要征召昙无谶来京师。沮渠蒙逊拒不遣送,于是就把这些事揭露出来,将昙无谶捉来拷打讯问,并把他杀掉。到这个时候,皇帝全部知道了内情,于是就赐右昭仪沮渠氏自杀,并诛灭她的宗族,惟有沮渠万年和沮渠祖由于先前已投降了朝廷而得以幸免。这一年,又有人告发沮渠牧犍还在同他过去的臣民暗中交结往来,图谋反叛,皇帝就诏令司徒崔浩在武威公主的宅第赐牧犍死。沮渠牧犍同公主诀别,徘徊很久才自杀身亡,朝廷用藩王的礼仪埋葬了他,给他定谥号为哀王。到武威公主死后,皇帝诏令把她同沮渠牧犍合葬为一处。武威公主没有生下男孩,有一个女儿,凭国甥的身份受到皇帝亲切的宠爱,并获准承袭她母亲的爵号称武威公主。

沮渠蒙逊的儿子沮渠秉,字季义。世祖因为他父亲的原因,授予他东雍州刺史之职。沮渠秉邪谄不正,诡计多端,真君年间,他就与河东蜀薛安都共同策划反叛朝廷。皇帝将他召到京师,交给他的兄弟把他给掐死了。

沮渠万年、沮渠祖都因他们先前已投降而得到信任,沮渠万年被授予安西将军、张掖王,沮渠祖被授予广武公。沮渠万年后来任冀州、定州二州刺史,又因图谋叛逆而获罪,与沮渠祖一道被处死。

猜你喜欢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司马光
  名山藏卷之三十六·何乔远
  卷一百三十二·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职名·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目录·佚名
  王琚传·欧阳修
  华岳传·脱脱
  程文德传·张廷玉
  李彬传·张廷玉
  六九、宋辟公乃桓侯辟兵其元年当周安王二十二年·钱穆
  卷六十七·佚名
  三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弃旧·李渔

    〖生查子〗(小生上)平地忽登仙,饱遂风流愿。人不变初心,心反将人变。不向巫山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从前愧作登徒子,浪受人间好色名。下官侯永士,来京赴选,得中高魁,已是人生极乐之事了。谁想命合风流,奇缘毕集,贺家那头亲事,我

  • 第四十三章 尼僧说法·屠隆

    【挂眞儿】〔旦上〕寂寂云堂今几载。趺坐裏金磬飘来。〔贴小旦〕瓶水初澄。炉香正袅。〔合〕檐角风篁淸籁。〔重叠令〕〔旦〕地无人迹精蓝静。频伽鸟下花枝定。〔贴小旦〕旭日散松阴。凉飔浣竹林。〔旦〕函经金字好。宝

  • 卷457 ·佚名

    姚勉 寄题武安节推同年万君定翁露香堂 尽将心事写成碑,大要操修在不欺。 此一瓣香前辈似,只三个字老天知。 素瓶贮豆应先满,匹马携琴料自随。 吾榜得人今又盛,会排介甫击升之。 姚勉 寄题章贡刘氏

  • 卷十·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独吟集【起己巳正月尽九月】去夏到家外舅陆先生风挛渐减犹冀稍延岁月也乃今二月竟尔不起余既视含殓复徇故人之招匆匆北上关山独往触绪悲来不禁涕泪之横集也外舅陆射山先

  • 二集 二卷·钱德苍

    金貂记北诈疯(外引四小军上)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老夫徐绩,奉旨取尉迟老将军剿铁勒金牙,不免前去走遭。军士们。(众)有。(外)你们在村口伺候,唤你们纔来。(众)晓得。(外)正是: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齐下)(老旦上)天有

  • 卷二百·志第一百五十三·刑法二·脱脱

        ◎刑法二   律令者,有司之所守也。太祖以来,其所自断,则轻重取舍,有法外之意焉。然其末流之弊,专用己私以乱祖宗之成宪者多矣。   乾德伐蜀之役,有军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太祖召至阙,数其罪。近臣营救颇切,

  •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脱脱

        ◎仪卫志二   ○国服   上古之人,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鞸。然后夏葛冬裘之制兴焉。周公陈王业,《七月》之诗,至于一日于貉,三月条桑,八月载绩,公私之用由是出矣。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洪武十二年八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御华盖殿与侍臣论治身之道 上曰人之害莫大于欲欲非止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而己凡求私便于已者皆是也然惟礼可以制之先王制礼所以防欲也礼废则欲肆为君而废礼纵欲则毒

  • 列传卷第三十九 高丽史一百二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二。李仁任。○李仁任星山君兆年之孙荫补典客寺丞累迁典法摠郞。 恭愍七年拜左副承宣。 八年红贼陷义州王命仁任为西京存抚使以备之贼平

  • 刘玄佐传·欧阳修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时放荡不羁,不自立业,替县里捕捉盗贼,犯了法,吏人鞭打凌辱他,几乎丧命,于是逃亡投奔永平军,逐渐升为牙将。大历年中,李灵耀占据汴州叛变,刘玄佐乘其不备,偷袭占领了宋州,朝廷下诏以宋州隶属刘玄佐管辖,节度使

  •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晏子对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 公是七经小传卷中·刘敞

    宋 刘敞 撰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羣臣三曰予以驭其幸幸者王所亲幸也可赐予之不可爵之者也四曰置以驭其行置者耆老废退之人虽当废退其素行贤明特置之若公族穆子辞疾晋侯使掌公族大夫者也五曰生以驭其福福者其人本坐死

  • 附录·刘宝楠

    郑玄论语序逸文正义曰:略本宋氏翔凤所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正义曰:此引见论语音义,至敍录则云「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不及子游。邢疏与音义同,两处引文不言郑序。陈氏鳣古训、宋氏翔凤辑郑注并采入敍,虽由意测,当得之

  • 佛说斋经科注·智旭

    吴优婆塞支谦译经明求寂男智旭科注将释此经。两番玄义。一附文。二跨节。一附文者。略如菩萨戒义疏。先出三重玄义。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料简。释名者。此据在家二众弟子。年三月六所受。名为八关戒斋。或开为九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憬兴

    释璟兴撰经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者。述云第二申入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显菩萨发菩提心之意令得发心。难无量德使修行故。经曰授菩萨记成等正觉者。述云此后获果之教也。授菩萨记者即论云令得决定心故。记者识也

  • 历体略·王英明

    三卷。明王英明 (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 (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纬曜、经宿、黄

  • 厘正按摩要术·张振鋆

    推拿著作。清张筱衫辑。四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著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本书是在明周于蕃之《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年之临证经验,又广征博引有关

  • 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