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九十三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楚惠王灭陈

左传【哀公元年】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懐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逢滑当公而进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而晋盟主也若以晋辞吴若何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对曰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楚虽无德亦不艾杀其民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而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祸之适吴其何日之有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之怨秋八月吴侵陈修旧怨也 【六年】吴伐陈复修旧怨也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

礼记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檀弓】

左传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卜战不吉卜退不吉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弃盟逃雠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雠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啓五辞而后许将战王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子闾退曰君王舎其子而让羣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立君之子亦顺也二顺不可失也与子西子期谋潜师闭涂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是嵗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初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已率常可矣【说苑楚昭王之时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乗驿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令尹司马闻之宿斋沐浴将自以身祷之焉王曰止楚国之有不谷也由身之有匃脇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匈脇有疾转之股肱庸为去是人也】列女传楚昭越姬者越王勾践之女昭王燕游蔡姬在左越姬参右王亲乗驷以驰逐遂登附社之台以望云梦之囿观士大夫逐者既驩乃顾谓二姬曰乐乎蔡姬对曰乐王曰吾愿与子生若此死又若此蔡姬曰昔敝邑寡君固以众黎民之役事君王之马足故以婢子之身为苞苴玩好今乃比于妃嫔固愿生俱乐死同时王顾谓史书之蔡姬许从孤死矣乃复谓越姬越姬对曰昔者吾先君庄王淫乐三年不听政事终而能改卒霸天下妾以君王为能法吾先君将改斯乐而勤于政也今则不然而要婢子以死其可得乎且君王以束帛乗马取婢子于敝邑寡君受之太庙也不约死妾闻之诸姑妇人以死彰君之善益君之宠不闻其以茍从其闇死为荣妾不敢闻命居二十五年王救陈二姬从王病在军中有赤云夹日如飞鸟王问周史周史曰是害王身然可移移于将相将相闻之将请以身祷于神王曰将相之于孤犹股肱也今移祸焉庸为去是身乎不听越姬曰大哉君王之德以是妾愿从王矣请愿先驱狐狸于地下王曰昔日之游乐吾特戏之耳若将必死是益彰孤之不德也越姬曰昔日妾虽口不言心既许之矣妾闻之信者不负其言义者不虚设其事妾死王之义不死王之好也遂自杀王薨于军中蔡姬竟不能死王弟子闾与子西子期谋曰母信者其子必仁乃伏师闭壁迎越姬之子熊章立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据云前此二十五年则越姬似非勾践之女】

左传【九年】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 【十年】冬楚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韩非子荆令公子将伐陈丈人送之曰晋彊不可不愼也公子曰丈人奚忧吾为丈人破晋丈人曰可吾方庐陈南门之外公子曰是何也曰我笑勾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已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 荆伐陈吴救之军间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左史倚相谓子期曰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乃为陈陈未成也而吴人至见荆陈而反左史曰吴反复六十里其君子必休小人必食我行三十里击之必可败也乃从之遂破吴军】韩诗外传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羣小小人成羣何足礼哉

左传【十一年】夏陈辕颇出奔郑初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有余以为已大器国人逐之故出道渴其族辕咺进稻醴梁糗腵脯焉喜曰何其给也对曰噐成而具曰何不吾諌对曰惧先行 【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将以尸入吴子使大宰嚭劳且辞曰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之尸以重寡君之忧寡君敢辞上介芋尹盖对曰寡君闻楚为不道荐伐吴国灭厥民人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无禄使人逢天之慼大命陨队絶世于良废日共积一日迁次今君命逆使人曰无以尸造于门是我寡君之命委于草莽也且臣闻之曰事死如事生礼也于是乎有朝聘而终以尸将事之礼又有朝聘而遭丧之礼若不以尸将命是遭丧而还也无乃不可乎以礼防民犹或逾之今大夫曰死而弃之是弃礼也其何以为诸侯主先民有言曰无秽虐士备使奉尸将命茍我寡君之命达于君所虽陨于深渊则天命也非君与涉人之过也吴人内之

新序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寳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曰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不知也召昭奚恤而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得失而图之不在宝器在贤臣珠玉玩好之物非宝重者王遂使昭奚恤应之昭奚恤发精兵三百人陈于西门之内为东面之坛一为南面之坛四为西面之坛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请就上位东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叶公子髙次之司马子反次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坛称曰客欲观楚国之寳器楚国之所寳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民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珪璧使诸侯解忿悁之难交两国之欢使无兵革之忧太宗子敖在此守封疆谨境界不侵邻国邻国亦不见侵叶公子髙在此理师旅整兵戎以当彊敌提枹鼓以动百万之众所使皆趋汤火蹈白刅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司马子反在此懐霸王之余议摄治乱之遗风昭奚恤在此唯大国之所观秦使者戄然无以对昭奚恤遂揖而去秦使者反言于秦君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伐楚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斯之谓也【○子反昭奚恤前后异时人也此篇所载不可据以为信】

左传【十七年】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子谷曰右领差车与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马以伐陈其可使也子髙曰率贱民慢之惧不用命焉子谷曰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啓羣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子髙曰天命不謟令尹有憾于陈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君盍舎焉臣惧右领与左史有二俘之贱而无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使帅师取陈麦陈人御之败遂围陈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师灭陈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沈尹朱曰吉过于其志叶公曰王子而相国过将何为他日改卜子国而使为令尹

吕氏春秋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顔色如浃頳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陈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是侮也侮且不智不可不攻也兴师伐陈三月然后丧恶足以骇人言足以丧国而友之足于陈侯而无上也至于亡而友不衰

左传【十八年】巴人伐楚围鄾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防固败巴师于鄾故封子国于析君子曰惠王知志夏书曰官占唯先蔽志昆命于元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淮南子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令尹子国啜羮而热投卮浆而沃之明日太宰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已下附】

新序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葅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法废而威不立也非所以使国闻也谴而行其诛乎则庖宰食监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惟德是辅君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也惠王之后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疾皆愈天之视听不可不察也【○新书同】

国语惠王以梁与鲁阳文子文子辞曰梁险而在北境惧子孙之有贰者也夫事君无憾憾则惧偪偪则惧贰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夀也不知其它纵臣而得以其首领以没惧子孙之以梁之险而乏臣之祀也王曰子之仁不忘子孙施及楚国敢不从子与之鲁阳【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防之日为之退三舎】

史记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简王元年北伐灭莒

楚灵王灭陈蔡以为县平王即位而皆复之春秋以为有礼陈惠公反国以来事不多见惟鸡父之战陈夏齧从楚而见获时方德楚虽获无憾也怀公初立从防召陵晋定不竞羁縻以从事而已及吴子入郢来召怀公逢滑进曰楚未可弃吴未可从果其计利害之审与抑何其昵楚之甚与自是陈吴结怨闵公专于从楚灭顿围蔡皆从事焉夫惏德无厌吴楚一也楚防炰烋陈社为墟弃疾惩败假兴灭为名耳怨深于德夫亦有何可怀乃蔡能控吴以报已辱陈反比楚以虐同仇是诚何心楚惠既立陈乃叛楚即吴问何以叛则夫差彊盛闲嵗伐陈昭王卒而弗克救也楚人曰我昭王之卒以救陈故也今日背德不可不问于是怒而伐陈明年又伐之吴札来救不战而还夫陈既背楚楚之出师信有辞矣然楚不庇陈陈即吴岂得己哉且为陈亦难矣从楚则吴侵从吴则楚伐不自恃而恃人虽欲无亡不可得也获麟以后吴楚方争楚氛日恶吴援不至陈又多故诸大夫或奔或杀莫能克协至哀公十七年而楚灭陈矣始灵王之灭陈也禆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嵗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至今五十二年果天道邪抑人事邪灵公可亡而不亡哀公己亡而仍不亡闵公既防亡矣乃亡于陈而兴于齐犹复亡而不亡也实赖公子完之后有虞氏之胄元女大姬之所出社稷可屋而子孙不可絶舜之明德逺矣亡陈者楚亡齐者陈信乎其有天道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令狐德棻
  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宋濂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八·荀悦
  ●卷一·魏泰
  路史卷九·罗泌
  四六○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遵旨查办王锡侯《字贯》及相类书籍折·佚名
  卷第四·习凿齿
  卷五十七·傅恒
  绎史卷一百三十七·马骕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宋孝武宣贵妃传·李延寿
  隐太子李建成传·刘昫
  卷九十一·杨士奇
  卷二十五 萧裕乱政·李有棠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08 ·佚名

    赵必象 和尹权宰见访韵 牛下高眠扣角歌,辔金裾翠重相过。 江湖十载知心少,风雨一庭愁思多。 君向青云腾骥足,我甘白发老渔蓑。 茅檐剪烛更酌酒,人世欢娱能几何。 赵必象 和张竹处韵钱陈匝峰之濂泉

  • 卷三·沈德潜

    高棅棅字彦恢,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卒。林尚默云:“诗始汉魏,至唐极盛,宋失之理趣,元滞于学识,而不由悟以入。自襄城杨士弘始编《唐音》,然知者尚鲜。先生选《唐诗品汇》,议者服其精博。”典籍

  • 天父诗·洪秀全

    其一天父下凡又几年,天兄护降苦同先。耶稣为尔救世主,尽心教导本仍然。天父生全为尔主,何不尽忠妄修前?尔们多有重逆令,我无指出胆如天。其二瞒天莫道天不知,天量如海也无迟。看尔些有无胆志,不做忠臣到何时?尔想三更逃黑路,不

  • 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柯劭忞

      元善明 邓文原 虞集 槃 揭傒斯(汯) 黄溍 欧阳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父贡,有学行,累官枢密院昭磨,赠吏部尚书,追封清河郡公,谥孝靖。   明善少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及冠,游学江南,受业于吴澄,佥行枢密院事。董士选

  • 援贵州篇第十二·王闿运

    自武陵属贵东,于秦时为一郡之地,前代别置巡抚,然蛮寇之为患旧矣。贵州之政令行、官吏具,则以天下之财力供给一隅,而湖南亦劳于转输。及于军兴,东南困敝,贵州苗民乘乱而起,则湖南专受其祸,虽欲苟息不可得也。咸丰四年冬,兴义、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万历十年十一月乙卯朔命蓟辽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吴兑回部管事兑<婠勶-釒>辞不允○户部覆宁夏巡抚晋应槐题该镇除抵补承顶无影塌压并客户开豁外增出地六十八顷九十四亩有奇全减粮三百二十八石有奇全减糓草五十八束地亩

  •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佚名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接到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云云。查安河采访遗书,臣节次钦奉谕

  • 通鉴纪亊本末卷三十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藩镇连兵 【泾原之变 李懐光之叛附】唐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志薨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欲立者授以旌节髙丽人李懐玉为禆将杀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希逸之母懐玉姑也故懐玉

  • 卷八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侍子【师古曰为使而送之还本国也郅音

  • 偏安排日事迹卷四·佚名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车驾祀先师孔子。礼科都沈胤培言:『恭遇皇上传制祭先师孔子,亲聆天语,责卫臣尽职。夫朝廷之礼不同:有视朝之礼,有升殿之礼。视朝,容或面商大政,宣谕群臣。若升殿,非大朝贺,即大祀典;未闻可以传宣而有越班奏

  • 第一章 明清之际·吕思勉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以中国之大,岂其区区东北一个小部落所能吞并?金朝的兵力,不算不强,然而始终不能吞灭南宋,便是一个证据。然则明朝的灭亡,并非清之能灭明,还只是明朝人的自己亡罢了。北部沦陷之后,明朝的潞王常淓(fāng)

  • 提要·童品

      【臣】等谨案春秋经辨疑一卷明童品撰品兰溪人事迹无考前有自序题成化戊戌冬十一月末又有治壬戌二月跋云是岁品以儒学生教授于陆生震汝亨之家成此一帙距今二十五年云云盖老儒也春秋三传左氏采诸国史公谷授自经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夀命品第一之三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問.我當解說令汝心喜.我已修學一切諸   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復告比丘.汝於戒律

  • 卷第十九·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九   [宋勒]韶州云门山法球禅师奉广主召入宫。升座云。一言才剖。该括微尘。万派归源。截流众壑。吾皇登殿。野老讴歌。师子当门。群魔屏迹。西来大道。若为传持。古佛家风。如

  • 第四十九則 三聖以何為食·胡兰成

    第四十九則三聖以何為食舉:三聖院慧然問雪峰山義存禪師:透網金鱗,不審以何為食?雪峰云:待汝出網來向汝道。三聖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連話頭也不識。雪峰云:老僧住持事繁。讀了「拒絕聯考的小子」,很有人也想學樣。就只耽心逸出

  •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

  • 汉武帝内传·班固

    历史小说。又称《汉武内传》、《汉孝武内传》、《汉武帝传》。成书在齐、梁以前。旧题东汉班固撰,实为六朝人伪托。一说东晋葛洪作。一卷。写汉武帝出生、求仙、殡葬等奇异故事。着重描写西王母、上元夫人降临汉宫,武

  • 三教同原录·徐道

    一名《历代神仙通鉴》。长篇小说。清初徐道撰。二十二卷,一百九十四节。道为明末清初人,“生而颠连”。原署“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汝南清真觉姑李理赞”。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凤翔尚絅一贞王太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