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丽泽论说集録十卷宋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之説也前有祖谦从子乔年题记称先君尝所裒辑不可以不传故今仍据旧录颇附益次比之乔年爲祖谦弟祖俭之子则搜录者爲祖俭乔年又补缀次第之矣凡易説二卷诗説拾遗一卷周礼説一卷礼记説一卷论语説一卷孟子説一卷史説一卷杂説二卷皆以门人集录字明非祖谦所手着也祖谦初与朱子相得后以争论毛诗不合遂深相排斥黎靖徳所编语类以论祖谦兄弟者别爲一卷其中论祖谦者凡三十二条惟病中读论语一条稍称其善答项平甫书骂曹立之书一条称编其集者误収他文其余三十条于其著作诋系辞精义者二诋读诗记者二诋大事记者五诋少仪外传者一诋宋文鉴者五诋东莱文集者三其余十一条则皆诋其学问如云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又云伯恭之弊尽在于巧又云伯恭説义理大都伤巧未免杜撰又云伯恭教人防文字也麤又云东莱聪明防文理却不仔细缘他先读史多所以防麤着眼又云伯恭于史分外仔细于经却不甚理防又云伯恭要无不包罗只是扑过都不精可谓抵隙攻瑕不遗余力托克托等脩宋史因置祖谦儒林传中使不得列于道学吕乔年记亦称讲说所及而门人记录之者祖谦无恙时尝以其多舛戒无传习殆亦阴解朱子之説欲归其失于门人也然当其投契之时则引之同定近思录使预闻道统之传当其抵牾以后则字字讥弹身无完肤毋亦负气相攻有激而然欤语类载李方子所记云伯恭更不教人读论语而此书第六卷爲门人集录论语説六十八条又何以称焉道学之讥儒林也曰不闻道儒林之讥道学也曰不稽古龂龂相持至今未已夫学者穷研经义始可断理之是非亦必博览史书始可知事之得失博学反约古有明训朱氏之学精矣吕氏之学亦何可尽废耶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佚名
  卷二十五·陈祥道
  春秋大全卷三十七·胡广
  卷十六·胡广
  卷一百二十一·秦蕙田
  卷首·柯尚迁
  文王世子·姚际恒
  卷四百九·佚名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神僧传卷第二·朱棣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佚名
  八识规矩补注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高丽【静志居诗话高丽文教逺胜他邦自元以前诗曽经大司成鸡林崔瀣彦明父选目録曰东人之文凡二十五卷度必有可观惜无从访求今之存者仅防稽吴明济子鱼朝鲜诗选而已近又有人

  • 卷六十 漢紀五十二·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昭陽作噩(癸酉),凡三年。   孝獻皇帝初平二年(辛未、一九一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關東諸將議:以朝廷幼沖,迫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劉虞,宗室賢儁,欲共立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舉兵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万历四年三月甲午朔 孝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礼遣兴安伯徐梦旸祭 裕陵○调福建副使张庸为狭西副使○升都水司郎中牛若愚为狭西佥事○以惠州琼崖雷廉参将分守该府陆路等处兼管海防改西路巡海参将为阳电海防参将其增造

  •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五月。丙辰朔。上驻跸拖陵布喇克地方。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步行厮役、及羸瘦马匹、应留拖陵地方。留总兵官白斌标下绿旗兵二百名、马进良标下绿旗兵一百名、令其踞水浚壕、筑垒扎营、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八月。戊申朔。祭大社大稷。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丑皆如之。记注○谕内阁、徐用仪奏、遵查工程、请旨办理各一摺。所有泰陵宝城工程。

  • 第二八七札光绪七年九月十八日一一七○五--一·佚名

    台北府层奉巡抚札,行知新竹县:在基隆设立文报所委员专责札新竹县钦加二品衔、补用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转行事。本年八月二十二日,奉臬道宪张札开:「光绪七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奉宫保巡抚部

  • 第二册 天聪元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二册 天聪元年三月至四月三月初二日,诛生员岳起鸾之原委:该员奏书於汗曰:“我大军尚未渡江河,潜驻凤凰城何益?宜速撤回。倘此处有警,路远不能猝至也。再宜与明和。若不与明和,则我人民自必散亡殆尽。若与明和,宜将新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纪昀

    七音略 【四】通释○通释(臣)等谨按等韵之书人各异说以学有华梵之异而师法多门又各据所传以为之说也自唐以后始立三十六母及四声等子而司 马光刘鉴韩道昭真空因之门法日以加详然唐以前若沈约之纽字图神珙之四声五音九弄

  •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佚名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具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郑大

  • 苻坚传·魏收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是苻雄的第二个儿子。苻坚杀了苻生之后,把皇位让给他的哥哥清河王苻法,苻法不肯,坚决推举苻坚为王。于是苻坚免去皇帝的称号,自称天王,定年号为永兴。授任苻法为丞相、东海公,不久因为对他有怀疑猜忌之心

  • 黄震传·脱脱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吴县有许多豪势之家,他们告私债则勾结官属之尉,致使吴民多饥冻困苦,甚至死于尉卒之手。黄震到任后,不受理贵家之告,所颁檄文震慑全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

  • 一·钱穆

    我在前提到中国知识分子,此乃中国历史一条有力的动脉,该特别加以叙说。 中国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厥为其始终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之核心。因此一面不陷入宗教,一面也并不向自然科学深入。其知识对

  • 率性篇第八·王充

    【题解】本篇着重论述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引导改变的。王充认为,人性是人承受了具有仁、勇的气形成的,“禀气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有恶”。但他更强调人的善恶本性是可以改变的,“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华香品法句经第十二(十有七章)·佚名

    华香品者,明学当行因华见实使伪反真。孰能择地,舍鉴取天,谁说法句。如择善华,学者择地,舍鉴取天。善说法句,能采德华,知世坏喻。幻法忽有,断魔华敷,不睹生死。见身如沫,幻法自然,断魔华敷。不睹生死,身病则萎,若华零落。死命来至,如

  •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复次尊者大迦叶化大金山其色晃耀。复有种种树林飞鸟周匝围绕。而此尊者处于山顶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

  • 通俗编·翟灏

    《通俗编》共38卷,采集有俗语、方言、成语等5000余条,分38类: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诵、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

  • 善乐长者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善乐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