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因为有一位从堂兄在美国浸信会附设的学校里读书,父亲像有所解悟了。他以为新学纵令如何的新,也新不过外国人。因为新学章程是从外国人那里抄来的。于是父亲决意送我们进美国教会所办的学校了。

在官立中学未开办之前,在城里本有一所中国绅士和德国人合办的学校,名叫“务本中西学堂”。这“中西”两字是指学堂里的课程是中西兼备的意思。后来德国教士们由“务本中西学堂”退出来,另办一个“乐育中西学堂”。因此,美教会所办的学校也取名“挝会中西学堂”,后改“广益中西学堂”。

龙船寮是什么呢?在城东校场上,有所关帝庙,即是我小时常去偷取明圣经的所在。在关帝庙左边也有一所粗陋的小庙宇叫做龙王庙。再在龙王庙的左边,有一栋泥砖建筑的矮狭的长廊,目的是在安置在一年间只在端阳节前后数天得人看重的龙船。平时一般无家可归的乞丐们,便都聚集在这长廊下寄宿了。故到后来,龙船寮的定义,转化(Aufheben)为无产贫民窟的意义了。

预想不到杨先生赐我以这样的佳名。我要感谢他才对呢。嗣后,“无缰之马”便成为我的绰号了。

这里要补述一件事。即我的父亲在这年也离开了廖屋岗,而当了汲牧师夫妻的中国文教师,每月薪金大洋六元,——在那时约当美金三元,——美国人固然刻薄,但和廖屋岗蒙塾的收入相较,似乎又胜一筹了。

过了新年,是庚戌的新正了。

英文、算术、地理是由美国人教授,讲授时间都堆到上半天。下半天差不多是无课可上,只有杨先生的讲古书,也只消半个钟头就可了事。并且也没有规定从那一点起至那一点止,马马虎虎。

老何终于进了天国!并且进得非常的痛苦!我当时想,假如他不受宗教的诱惑,——否,不受外国人的经济后援的幻想之诱惑,——则他仍然在做工,仍然在抽大烟,仍然在过他的平稳的生活吧。因为受了那种诱惑,他失掉了职业,也患病了,并且要借债度日,结果也送掉了性命!

第四年学校又迁回乡间,靠近美国教士们的住宅,这固然是于他们比较便利,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学校设在城市里,环境太坏了。

第二第三两年,学校搬进城市里,校名也删去“中西”两个字,至于功课则和第一年差不多,只加上了简陋的博物、格致(物理)等功课罢了。

留余堂的从堂兄弟们本来有许多来进广益学堂的,但到后来,都转入官办的学校了。有的出省去进省立方言学堂,有的在本城转入官立中学或官立师范。只剩下我们二三个堂兄弟仍留在这家教会学校里,于是也不免感着孤寂,父亲对我们的升学问题又发生苦闷了。

父亲这样地问我。东山师范是本州官立初级师范,在那时只办了一班本科,一班预科,一班附小。

父亲因为没有这许多钱送我进中学,而高等,而大学,故不再作“叫我们从正途出身”的梦了。他想,最好是送我投考官费的学校。

汲牧师(Rev. Giffin)在这个广益中学是校长格。有些老成一点的学生也和汤先生一样,要睡中觉。他们常打着呵欠,帮杨先生高声地骂我们一班顽皮的学生。

每星期只有五天功课。星期六是美国教师们的安息日,因为第二天的礼拜日,他们要倾全力于他们的主要工作,——宣教。

每天下午三点以后,汲牧师又会走来教我们练操,——徒手体操,蹴足球,及赛棒球。棒球在中国,不知何以这样地不发达。中国之有棒球,恐怕是以二十五六年前的我们的学校为嚆矢吧。

杨先生虽然骂了我,但仍未能恢复他的信望。听他的课的人,仍然是一天少一天,并且那班高级学生也赠了他一个绰名,“木版字典”。由此可以知道我们在那时代追求“西学”之热烈。特别是英文,当时尽都以英文为至圣无上的科目,不分昼夜,都在朗诵英文。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也普遍了全校。张香涛宰相虽在提倡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但我们一般同学的见解却完全和他相反,视中学为臭虫,为虱子,为蚊蚋,为骷髅,为粪坑里的爬虫!

杨先生是一位好人,不过脾气大一点,多数学生都不欢喜上他的课。这有三大原因。第一是进了这个“中西”学校,一般学生都把全力倾注于英文和数学之上,而忽视国文了。第二因为杨先生没有口才,只会照字义讲解,没有半点发挥,声音又那般的低小,一点提不起精神。第三因为在学生中,国文程度参差不一,有的觉其过深,无能理解,有的又觉其太平凡了,没有半点兴趣。我那时在级里,国文算学是在十名以上的。所以也常跟着那些大学生闹起脾气来不上杨先生的课。有时想躲,躲不及了时,只好在课堂门口站一站足,口里不住地说“热啊,热啊”,表示我站在这里凉一凉后,就会进来听讲。等到杨先生不注意的时候,我又溜了。还有些滑稽的高级学生,只是站在课堂外的檐廊下,一面摇蒲扇一面倾耳静听杨先生的讲释,听了一会,又摇摇头,叹叹气。

教会的学校不收学费,只收三元的书籍费。教会在第一年发给我们的书籍有:(一)《新约全书》,(二)《赞美诗歌》,(三)《笔算数学》,(四)《地理问答》,(五)《Beginning English》。至国、经、史另请一位老廪生杨少屿先生担任,教本无定,由杨先生随意选讲,有时讲四书,有时讲古文析义,有时讲《左传》。各种木版古籍则由各人自备。

我们虽然为老何而得着半天的休假,但觉得老何死得非常可怜,同时也恨牧师们之伪善及不近人情。

我们初进“广益”时,有十几个同级者,到第四年,只剩四个人了。汲牧师极希望我们领浸礼,做他们教会的信徒。但在乡间,风俗习惯尚极纯朴,都误认一领了洗礼,便必须当一个禁欲主义者。所以不愿在习惯上受种种束缚的人,都无决心加入教会。我们深信教会里的信徒,尽是上帝的儿女,耶稣的友人。但在教会学校多念一年书,便发觉教会内部的虚伪,就连宣教师们的言行,也不能一一和圣经里的教条一致。其他中国信徒再无用说了。

我以龙船寮比拟东山师范,确实太刻薄了些。官立中学以明伦堂为校舍,似乎比东山师范堂皇些。但东山师范的校舍亦是旧日的东山书院,建筑也还不错,并且靠梅江河畔,背山面水,风景宜人。我之以龙船寮拟东山师范,大部分还是象征它的内容。

我于丙午年,即一九○六年(亦即光绪三十二年)春,进了这家广益中西学堂了。

己酉年(宜统元年,亦即一九○九年)春,我还在广益学校四年级肄业,父亲要我出省去投考测绘学堂。但是结果失败了。我做了一个败军之将,再回到广益学堂来,补足了半年的功课,便告结束了。在程度上说,是略胜过高等小学的毕业生。

天气渐次进了炎夏的领域,我和几个同学常走到学堂后面的小河里去洗澡。有一天下午,我打着赤膊,只穿一条湿裤,水淋淋地走回学堂里来。一踏进门,就看见杨先生已经睡好了中觉,高坐在堂上讲学了。我在这瞬间,欲逃不可,欲进又不能了。读者试想像一下,我当时的样子也难怪杨先生要痛骂我了吧。他切着齿,伸出指头来指点着我说:

在当时,也听见热心新教育的岑云阶总督兴办了很多学堂。在陆军方面,办有将弁学堂或武备学堂,是一种陆军速成学校,最后改办陆军小学了。其次是陆军测绘学堂。这两校是军事性质的,一切由政府供给,算是官费学校。此外是优级师范,可免学费膳宿费,其他自备,此可以说是半官费的学校。但是优级师范于去年招考过了,要四年之后才招收新生,并且我们的普通科学程度也还不够;而父亲又有偏见,以为陆军学校毕业之后,必须上前线去服务,危险较多,禁止我志望陆军小学。结果他以为投考测绘为最适宜。第一,我的数学程度很好,适于习测量;第二,测绘学堂是官费的学校;第三,不如陆军学校有直接的危险。但他没有想到由测绘学校毕业后,出路最少。不过在当时饥不择食而最大的目的还是在官费和生命的安全。父亲只生我一个人,对于我的就学问题,也难怪他在战战兢兢深谋远虑啊。

在当时的部章是在高等小学毕业可以奖廪、增、附;在中学毕业可以奖拔、优、岁;在高等学堂(大学预科)毕业可以奖举人。父亲虽然在说这些功名不比从前郑重了,但是给礼部部章规定了,纵令不郑重,但总不能否定它。他人的子弟在数年之后,尽获得了这些功名回来,只有自己的子弟是白身,这个忧虑,对于父亲也似乎是一种威胁。到后来父亲获得了一个结论,即“和捐班一样,只要有钱,便有功名”。

因为父亲每天要来学校上课了。我们又和在廖屋岗时一样,每天仍然得着父亲的指导。

响了十二点,两三位白种人教师便都回家去了。我们住堂的学生,也各自生火,洗米,烧午饭吃。吃过了饭,便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或捉迷藏,或说笑话,或寻“中,尔,乃,反,及”,真是乱七八糟,全校差不多是陷于无政府的状态。和我们同住堂的,只有杨先生。他一来怕得罪了顽皮学生,二来他吃了饭是定规要睡一点半点钟头的午觉的。故他对于学生们的瞎闹,唯有装痴作聋,不过闹得太厉害的时候,也不免要踏出房门首来说一声:

单吞烟泡子,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烟瘾,常常周身软痛,鼻涕交流,不住地打呵欠,他放弃了烟枪半个月以上了。但美国的宣教师对于他的职业,还没有半点的表示,老何当然很失望了。

到广州走了一趟回来的我,不单对于广益学校意兴索然,就连对于官立中学和初级师范,也看不起了。这是因为我在省城看过了许多堂皇宏伟的学堂。内容怎样,我不知道,单就校舍的外观上说,就足令我倾倒了。这当然是青年学生谁都有过这种虚荣的经验。青年常以自己所进的学校建筑如何伟宏夸示于人。他又常以自己的教师是如何的有学问夸耀于人。他不知道前者只是一种传舍,而后者正多不可靠的。纵令有几个名流,他们也是为捞几个铜板而来,并不是为青年的学业有如何的诚意和热情。呜呼,古之人尚如此,今之人更无用说了。

到后来,无可奈何,终于出嫁到我心目中的“龙船寮”里去了。但是对于省垣的学校害着很重的相思病。我想,最少父亲该给我到广州去读书。那是何等可怀恋的广州啊!我想出省读书,几乎要想到发狂了。这种热情,我在“脱了轨道的星球”里面约略述过了,兹不再赘。

到了三月里,教我们的算术和地理的一位美国教师,——名惠文,即Whitman的译名,——要归国了,汲牧师便叫父亲代了惠文的课。最初,我担心父亲担不下来,但终究担任下去了。后来我问父亲,何以敢答汲牧师担承这个责任。父亲说,那些算术地理是至粗浅的功课。那班牧师们只知有宗教,——新旧约,对于普通科学也未见得有怎样的深究。

但是过了元宵节,留余堂的堂兄弟们出门的出门,进学的进学了。在这样的现象之前,我的心情实在有些和看见姊妹们嫁的嫁了,订婚的订了婚,只有自己尚未觅得夫婿的处女一样!

他想,连烟泡子也戒绝了它吧。真个戒好了烟后,或许外国的牧师们会帮助自己呢。他一连三天摒绝了烟泡子。但第一天便病倒在床上了,第二天身体麻木了,第三天大便流血了。

他从教会得了些什么报酬呢?当他的妻子草草地埋葬他的时候,西洋人全部总动员,加上宣道学校的一班学生,在他的草坟前唱了几首赞美诗,也为他做了两次的祷告。全村的人们都觉得老何有这样的光荣,死得很值得了。

乡中有一个姓何的泥水匠,年六十余岁了。他每天要由早至晚激烈的工作,才可以获得三角多钱的工银。但这工银的三分之二,要为鸦片而耗费,一般人都骂他不该抽大烟,他们并不原谅他所以每天能继续劳动十一个小时,完全是靠抽大烟的力量。宣教士的夫人们和独身的女宣教士们常深入农村去宣扬天道。到后来这个老何也居然常来教会里听教了,但我推他的来意,完全是想在教会里或宣教师的住宅觅一个有永续性的工作,同时也过信这些洋人是过多洋钱所有者,一定能很慷慨地周济贫民。他因为有这种种的幻想,便要求领洗礼了。其实他听说教,尚不满二星期呢。宣教师对他说,如要领洗礼,必先戒绝鸦片。老何答应不抽大烟了,但他继续着吞烟泡子。因为他之抽大烟,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了。只听见牧师说抽鸦片是犯罪,没有听见他们说吞烟泡子也是犯罪。他所以很无邪地坐在教会里,戴着老花眼镜,一面低声念新约,一面吞烟泡子。到后来,给美国宣教师发觉了,责备他不该还在吞烟泡子,更不该在上帝的面前吞烟泡子。

东山师范的功课有经、史、地理、算术、几何、体操、图画、博物、教育、心理、伦理等。占最多时间的是经学,读经六小时,讲经六小时。我们的经,读至《左传》了。我是读过了一遍的,便不发生兴趣了。我最觉奇怪的,是要在讲堂里由教师监视着每天朗诵一小时的经书。学生多了,声浪异常混杂,到后来,大家只是放开嗓子,喊一阵吧了。坐在后面的,不是躲着看山歌本,便看小说。有的是传递纸条以代替交谈,或傻笑,或做鬼脸。

“那个像龙船寮般的学堂,我不愿进去。”

“你真是无缰之马!”

“你们太嘈了!”或“你们太不成话了,等下我要告诉汲牧师罚你们啊!”

“今年怎样办?进东山师范好么?”

不满三个月,我对于东山师范便厌倦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脱脱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今言卷之一·郑晓
  ◎日本投降了·恽逸群
  靖康要録卷十二·汪藻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清代文字狱档编辑略例·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下·马骕
  卷九十六下·班固
  洪兆麟·陶菊隐
  王珍国传·姚思廉
  孝文幽皇后冯氏传·李延寿
  景帝本纪·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二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彭定求

        卷180_1 【登锦城散花楼】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卷180_2 【登峨眉山】李白   蜀

  • 第十二出 桑林奇遇·王世贞

    【六么令】〔旦携筐上〕幽栖鞅掌。遇良人暂困寒窗。尸饔薪水意彷徨。勤职业采繁桑。春风几度添惆怅。春风几度添惆怅。〔海棠春〕流莺窗外啼声早。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罗带东风袅曲栏转过。侍儿报道。架上

  • 卷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十一孟浩然浩然以字行襄阳人隠鹿门山四十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叹服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开元末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郑諴更署曰孟亭纪事云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聨

  • 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宁宗·宋濂

        ◎宁宗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懿璘质班,明宗第二子也。母曰八不沙皇后,乃蛮真氏。初,武宗有子二人,长明宗,次文宗。延祐中,明宗封周王,出居朔漠。泰定之际,正统遂偏。天历元年,文宗入绍大统,内难既平,即遣使奉皇

  •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赵尔巽

      骆秉章 胡林翼   骆秉章,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去之,会发其奸,不得逞。历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奉天府丞兼学政。二十三

  • ◎研究系之来龙去脉·刘以芬

    研究系一词,系由宪法研究会而来,而宪法研究会则为进步党人所组织,所以所谓研究系其实即是进步党。然何以不曰进步党,而又曰研究系耶?盖自袁死黎继,国会恢复,宪法会议继续重开,进步党人鉴于数年来形势之变迁,对于宪法主张,与前此

  • 关于《景善日记》·景善

    《景善日记》,清史笔记大多有收,全篇完整无缺。后人考证,此日记为荣禄伪造,因其内容均是描述荣禄在混乱的局势下如何"力挽狂澜",如何反对开战主张言和的。如果确系伪造,荣禄的才智可谓千古罕见,帝国官员中竟然有这样一位神谋

  • 一七 立房的三代·周作人

    十二老太爷死难当在咸丰辛酉(一八六一)年,可是十二老太太寿命很长,至庚子后尚在,至少要多活四十年以上。她有一个女儿,嫁给杭州人唐子敦,是以前学老师唐雪航的儿子,住在古贡院,老太太差不多通年就住在唐家。子敦也在家里教书,教

  • 奏谳书二·佚名

    原文:十一年八月甲申朔丙戌,江陵丞驁敢讞之。三月己巳大夫祿辭曰:六年二月中買婢媚士五點所,價錢萬六千,迺三月丁巳亡,求得媚,媚曰:不當為婢。.媚曰:故點婢,楚時去亡,降為漢,不書名數,點得媚,占數復婢媚,賣祿所,自當不當復受婢,即去亡,它

  • 卷四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七钱塘程川撰书七商书问仲虺之诰似未见其释汤慙德处曰正是解他云若苖之有莠若粟之有粃他縁何道这几句葢谓汤若不除桀则桀必杀汤如説推亡固存处自是説伐桀至德日新以下乃是勉汤又如天乃

  • 卷十九·佚名

    △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一授记庄严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众所知识。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慧解脱自在无碍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於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教通达

  • 卷四十·佚名

    △教化兵将品下尔时世尊渐渐行到恒河岸边。至於彼已,而恒河畔有一船师。遥见世尊向已而来。从坐速起。急疾向前。迎接世尊,到佛边已,而白佛言:善来世尊,从何远来。而忽到此。世尊,若为怜愍我故。愿上此船。我度世尊,到於彼岸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三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滅諦聚初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   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爲滅諦.謂假名心法心空心。問曰.云何滅此三心。答曰.[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比丘白佛。大德。惟此出生相续缘生。为更别有缘生。佛言。比丘。我说八门缘生。一谓受用世俗者。如眼缘色生眼识。三和有触触缘受如是等。二谓说助持者。缘生如四食作缘。根大得住当有增益。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窥基

        窥基撰总料简章第一总辨诸教.业.宗.体.名。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教益有殊。二时利差别。三诠宗各异。四体性不同。五得名悬隔。第一教益有殊。复分为二。初明轮益。后辨义益。明轮益中。复分为二。先明异计。后明

  • 卷第四·佚名

      施设论卷第四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六之二论中问曰。有何所因。而能了知正觉。世尊于诸众生。大悲超胜。答世尊为见世间众生。染烦恼病。烦恼逼迫。

  • 卷第二·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住杭州真寂禅院语录 三门。这门庭八字打开了也。大众作么生。休向脚跟下。重添多少泥。 弥勒殿。横拖布袋呵呵笑。十字街头等个人。且道。等甚么人。咄。 佛殿。金佛不度炉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