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景善日记》

《景善日记》,清史笔记大多有收,全篇完整无缺。后人考证,此日记为荣禄伪造,因其内容均是描述荣禄在混乱的局势下如何"力挽狂澜",如何反对开战主张言和的。如果确系伪造,荣禄的才智可谓千古罕见,帝国官员中竟然有这样一位神谋奇虑者,可惊可叹。而他伪造《景善日记》的目的是给洋人们看,以逃脱罪责。此日记的来由以及如何被洋人们发现,颇有一番故事。

1900年6月21日,中华帝国《宣战诏书》发表。负责起草诏书的人是军机处的一位普通官员连文冲,据说端郡王伪造的那封"洋人照会"也是出自他的手笔,此官员擅长写这样的文字。

《宣战诏书》全文: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谩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皆我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宿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既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仰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廷不惜破格茂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做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罗■■《庚子国变记》,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31~132页。

这真可谓一篇千古奇文。此文从外国人传教直接跳跃到帝国宣战,表明中国人是为了某种信仰遭受欺辱而"忠愤"难耐到了"旷代所无"的程度,不得不"人人敢死","执干戈以卫社稷",至此,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下子辉煌了起来。而"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说得又是"普天臣庶"无不且悲且壮。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彼等"一词,它最为令人魂魄震撼--自从这个世界有战争以来,就有宣战书。各种文字、各种风格和各种样式的宣战书几乎都有文字可查,可世界上再不会有一封宣战书能与大清帝国1900年6月21日发布的《宣战诏书》相提并论了。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宣战书,矛头所指的对方都十分明确,某部落、某国家或者某将领,而此《宣战诏书》表示,大清帝国的战争的所指仅仅只有两个字"彼等"。"彼等"--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的外部世界。"彼",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中文的意思是泛指与自身相对的其他;而"等",是帝国汉语中带有蔑视情绪的另一种泛指,指与自身相对的一切。

也就是说,中华帝国要向它面对的整个外部世界宣战了!

景善者,满洲正白旗人,生于一千八百二十三年,于一千八百六十三年即同治二年为翰林院学士,尤以理学著名于世。次年转内务府官。一千八百六十九年即同治八年升内务副大臣。一千八百七十九年即光绪五年升内务正大臣。其父桂顺在道光朝为都统,甚得信任。景善之家,与叶赫那拉有戚谊,与满洲各贵族皆有关连,因之景善于朝廷巨细之事,皆详悉无遗。凡都中势要各官,无论满、汉,景善皆能知其意向与行事。在内务府数年,一千八百九十四年即光绪二十年退职家居。景善曾为端王澜公及王之子师,故与主持拳匪首领皆甚亲切,而能知其详。渠颇不以拳匪之骚扰京都为然。其本身之境遇,极为悲苦。开战之动机,拳匪之暴乱,甘兵之野蛮,洋军之侵入及其家庭之苦楚,妇女之诟谇,其子不孝之状,皆详载于日记之中,阅之酸辛。视其他倾家败产者,尤不同也。至西历八月十五号,联军入京,太后出走,景善之妻、妾及子媳皆自尽死,景善亦为其长子恩珠推入井中。恩珠后为英兵枪毙,因其收藏身带兵器之拳匪故也。日记之首,载一千九百年正月至八月之事,皆无大关系者。予所择录者,乃当年夏间如痴如狂之惨剧,及太后之意向,宗室王公极愚至拙,茫然不知世事之情形。此日记译者于八月十八号得于景善家中。当正骚乱之时,几为色克斯所没烧,幸而得存,可以考当时之实情焉。

猜你喜欢
  三嗣主传第三·陈寿
  卷一百七·表第八·功臣世表三·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九·徐乾学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续后汉书音义卷三·萧常
  三八三 户部为知照全书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目录下·鄂尔泰
  羊欣传·沈约
  李原名传·张廷玉
  一三三、平原君为相考·钱穆
  卷六十四·佚名
  韩玉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方平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 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 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

  • 卷一·孙盛

    宣帝宣王天姿杰迈,有英雄之略。(孙盛《晋阳秋》《世说容止第十四》注)P.91宣帝初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疾,不能起。魏武使人往,微刺之,以观信否。宣帝坚卧不动。(孙盛《晋阳秋》《御览》743)P.91〔青龙二年。〕诸葛亮寇于郿,据渭

  •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蔡东藩

      却说燕帖木儿纳后为妃,又得了必罕姊妹,并有从前宗女等人,总计后房佳丽,已有二三十人,左拥右抱,夜以继日,正是快活得很。但女色一物,最足盅人。寻常一夫一妇,尚宜节欲养精,不能旦旦而伐。况一个男子,陪着几十个妇人,若非自知

  • 卷第一百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三〔起上章涒滩(庚申),尽着雍执徐(戊辰

  •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佚名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九明 俞汝楫 编钦天备考考选天文生成化十五年钦天监奏选官民子弟肄习天文历法已历三年本监据正统年例经奏得旨考中收充天文生事下礼部查成化六年近例复奏得旨会监官覆考得一百七十命俱收

  •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晏婴

    崔杼既弑荘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

  • 卷十·高攀龙

    <经部,春秋类,春秋孔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十    明 高攀龙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于是公子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已

  • 春秋说卷十九·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成公二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天子之丧创巨痛深越绋而行僣礼上帝之所不享也宣二年十月匡王崩三年春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公之五年十有一月定王崩葬不之会乃讲郊礼

  • 心 地·太虚

    ──十二年正月在荆州佛教会讲──  荆州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太虚此次因到宜昌、沙市,承此地佛教会诸君欢迎,与此地有缘,才能与大家说法。起信论云:依众生心而说一切世出世间法。维摩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法因众生心有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佐助品第六佛告释提桓因言:&ldquo;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rdquo;释提桓因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佛言:&ldquo;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

  •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胡兰成

    第七十四則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舉:馬祖的法嗣金牛和尚每至齋時,自將飯桶於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薩子喫飯來。(雪竇禪師云:雖然如此,金牛不是好心。)僧問長慶禪師:古人道菩薩子喫飯來,意旨如何?長慶云:大似因齋慶讚。古來於食,未有

  • 卷第五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六问何故名善不善无记答若法巧便所持。能招爱果。性安隐故名善。巧便所持者显道谛。能招爱果者。显苦集谛少分即有漏善。

  • 德风禅师语录卷三·佚名

    问答机缘僧问天童和尚鼻孔在甚么处师云拈起来看进云即今在甚么师云拈起来看。士问致知在格物意旨如何师云汝这一句话从何处得来又问康话曰作新民又作么生师云今日的话与昨日不同。师问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且

  • 启·佚名

    住山东临清州大悲禅寺乡绅诸山请启伏以青天雷震滹沱道出常情破院风光蠡水孤标绝俗狮窟既无凡类曹源自尔弥漫恭惟妙云大和尚座下车溪源远鸳水流长诞英姿于登阃有截铁之机契针芥于金明真超宗之侣冷泉亭拈提竹篦古话猛

  • 砚谱·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

  • 八识规矩补注·佚名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文略义深,堪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佚名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天亲菩萨造,兼释诸行无常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