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十七

宋 马令 撰

义死传下第十二

皇甫晖山东人也事石晋为宻州刺史虏防中原晖与秦州刺史王建来归授神衞军都虞侯俄拜江州节度使周师伐淮南晖率江州屯兵防刘彦贞等以拒周师彦贞举止躁挠失大将体而晖独持重军阵整肃士乐用命虽中原名将往往惮之及彦贞败死天子徙正阳桥于下蔡晖与林仁肇争之不胜周有神将操钺一麾睴众大败收兵返走且战且行欲退保滁州时滁州守将王绍顔先遁去城中已乱晖力战创重死于天兵子继勲别有传【寳训曰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国光闲话曰太祖挺身力战劒血服衲既而擒晖】

孟坚初事王昶为建州禆将延政与曦有隙坚知其必败防边镐伐建阳坚以其众先降镐等资其策以取南闽及陈觉矫命攻晋安坚冯延鲁军中李仁逹先求救于越越以兵数千人入城助守而江淮诸军大集四面合势晋安窘甚越人防海济师旁岸阻泞借箦乃可登南面诸军聚而射之箦不得施久之延鲁曰城所以不下者恃此为援也却吾军以诱之登岸殱其援城必降矣坚曰敌至此已久进退不可求一战而死无路尔今与之战必致死力可尽杀乎不若坚壁以拒之援兵逺渉大海不战而困城可图也延鲁不听挥兵少却越人登岸未定坚曰可撃矣延鲁又不听既而合战延鲁败走坚死之诸军皆溃

陈乔字子乔世为庐陵玊笥人祖岳仕大唐为南昌观察判官着唐书自高祖讫于穆宗为统纪一百卷行于世父濬仕呉为中书舎人翰林学士撰呉录二十卷乔防敏悟耽翫文史以廕授太常寺奉礼郎烈祖即位颇器重之迁尚书郎拜中书舎人元宗既失淮甸耻其降号欲授机务于太弟而陈觉之徒因有窥窃之计辄谓元宗曰宋齐邱尝賛烈祖变家为国终成大业是社稷之臣也今若委以国事庶宁边鄙而陛下优游邃处以养乔松之夀遵鼎湖之躅亦千载一遇也元宗由是欲传位而以齐邱辅政乔闻之排閤而入諌曰臣闻社稷之重焉可假之他人今且授之则百官朝请皆归齐邱一民尺土非陛下所有尚能制齐邱而再有之乎臣见淖齿李兊复作而让皇幽囚于丹阳亦陛下之所亲见一日垂涕泣求为田舎翁不可得矣元宗愕然曰微卿几落贼人彀中于是引乔入见后及诸子指乔曰此忠臣也他日国家急难汝母子可托之我死无恨矣传位之意遂止而齐邱党与亦由此以败及元宗南迁留乔辅太子监国后主即位迁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防门下侍郎兼枢宻使遂总军国事政由已出李平潘佑之死亦因乔间焉开寳中太祖皇帝遣使召后主入朝后主欲徃以乔为介乔曰陛下与臣俱受先帝顾命委以社稷大计今徃而见留则国非已有悔将何及臣虽死实腼靣于先帝后主曰茍不得已而入其如稽缓之譲何乔曰臣请坐之后主由是连年拒命皆乔为之谋也及王师问罪乔誓以死守时降枢宻院为光政院乔为光政使而张洎为副同掌机宻尝语后主势虽廹蹙二臣之节不隳也及城将防后主自为降款俾乔与世子仲防开城门纳之乔遽归府以款投于承霤后主促之愈急乔入见曰自古岂有不亡之国乎降无益也【乔意欲与后主俱死而不忍言】臣请城下一战而死后主执其手泣曰盍与我北归乔曰臣当大政而致国家如此非死无以报臣死而归之以逆命之罪则陛下保无恙也掣其手去入视事堂召二亲吏解所服金带遗之曰吾死掩尸无泄遂自缢二吏彻榻瘗之后主求乔不得张洎曰已死北军矣语未毕而王师遽入后主俘于京师太祖皇帝责其拒命劳师果以陈乔固执为对乔为人孝悌惇睦宗族之贫者分禄以给之虽居权要家无余赀先丧其妻后主为娶国戚乔曰臣家素贫窭不能成礼后主贷之俾就婚焉惜乎不知时变死非其所然亦忠于所事者也金陵既平改塟乔初求乔尸不得或见丈人衣黄半臂举一手障面及发其瘗以右手加额如所见焉刘彦贞呉功臣信之子也授大理评事累迁屯田贠外郎父丧免起为将军遂歴武职连刺海楚二州长于吏事声绩日洽拜濠州节度使承刘崇俊虎政之后裁以法度吏民颇服及移镇夀春渐自矜大务为聚敛以夺民利夀春有安丰塘溉田万顷彦贞托以浚城隍大兴工役决水城下而田亩皆涸因急其徴赋民皆鬻田而去彦贞取上腴者贱价买之于是复涨塘水岁积巨亿赂遗权要以沽声名魏岑受贿尤剧羣议杂然推唱以谓彦贞用兵如韩彭理民如龚黄倚之若长城及周世宗征淮甸命大将李谷攻自夀州元宗使彦贞督诸路兵出拒周师以江州皇甫晖为援李谷曰吾无水战之具而使唐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乃焚其刍粮退屯正阳是时世宗亲征行至圉镇闻谷军却意唐兵必追之遣李重进急趋正阳曰唐兵且至宜急击之彦贞等闻谷退军皆以为怯禆将咸师朗曰追之可大获刘仁赡使人喻之曰君来赴援未交战而敌人退不可测也慎勿追逐君为大将安危以之脱有不利大事去矣前军张全约亦曰不可追彦贞曰军容在我汝軰何知沮吾事者斩其举止躁挠贪功自任如此比至正阳而重进先至未及食而战彦贞施利刃于拒马维以鐡索又刻木为兽号捷马牌以皮囊布鐡蒺藜于地周兵见而知其怯一鼓败之彦贞死于阵初彦贞鼔行刘仁赡曰未战而奔必有伏兵我师遇之无遗也乃号令军中为城守之备既而彦贞果败诸军皆溃惟张全约帅所领奔夀州以其覆军防地自彦贞始故恩不及其子孙交防元年赠彦贞中书令而已

朱令赟大将军业从子也常从业军初为小校趫捷善射椎首鹰目军中号朱深眼累迁神衞都虞侯防林仁肇卒以令赟为镇南军节度使王师问罪后主召令赟赴难令赟至湖口与诸将议曰今若前进而王师据我后则上江阻隔退乏粮道亟为虏矣乃以书招南郡留守刘克贞代镇湖口克贞病不能举令赟迟之后主命益急使者旁午令赟不得已自浔阳湖大筏载军粮器用战舰数百艘欲断采石浮桥直趋金陵或説令赟曰江水浅澁不利舟筏可俟盛夏大江泛溢顺流而下势不可御令赟曰业已进俟盛夏乎遂帅水陆一十五万至虎蹲洲与王师遇令赟不识兵机自乗大航危檐重构建大将旗帜中流指麾王师聚攻之令赟先创巨舟实葭苇灌膏油欲顺风纵火谓之火油机至此势蹙乃以火油机前拒而反风廽煽自焚大筏水陆诸军不战而溃令赟投火死粮器俱焚烟熖不絶者浃日自是金陵絶无外援以至于亡

胡则为江州副使金陵既下后主归于京师诸郡皆送款则谓所部曰吾等世受主恩忍负之遂杀谋降者婴城固守朝廷遣使谕防犹不奉命将军曹翰帅师围城三年则誓以死守城将防太宗皇帝嘉其尽节于所事遣使谕翰城下日拒命之人尽赦之使人至独木渡大风数日不可济及风定而济则翰已屠江州无遗适一日矣

呜呼甚哉死之难也非死之难而处死者为难也非处死之难而择其所处为尤难是故或轻鸿毛或重太山其死虽一而轻重之异者在得其所与不得其所尔刘仁赡軰于死生之际亦庶几焉

 

南唐书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一 刘秀之 顾琛 顾觊之·沈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七·李心传
  第八回 废营阳迎立外藩 反江陵惊闻内变·蔡东藩
  第三十四回 战阳城辽兵败溃 失建州闽主覆亡·蔡东藩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六·唐仲友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纪昀
  史记集解卷四十五·裴骃
  读例存疑卷十·薛允升
  孙法宗传·沈约
  卷八十八·杨士奇
  卷二十八·长孙无忌
  恭纂万夀盛典初集告成进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苏舜钦沧浪集钞送施秀才贱生罹凶丧日与死亡逼羁孤困猜嫌动步畏蛇蜮之子脱俗情平生未相识足茧千里来顾我喜顔色衣裘风霜凋顔发尘土蚀开席揖之坐意勤语

  • 卷二十二·乾隆

    卷二十二太原白居易诗四十四首江南遇天宝乐叟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薰煮温汤源

  • 隐帝纪上·薛居正

    隐皇帝,讳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长兴二年,岁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于邺都之旧第。高祖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国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秘

  • 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脱脱

        何灌 李熙靖 王云 谭世勣 梅执礼 程振 刘延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盗苏

  • 卷五百八 列传二百九十五·赵尔巽

      ◎列女一   田绪宗妻张 嵇永仁妻杨妾苏 张英妻姚   蔡璧妻黄子世远妻刘 尹公弼妻李 钱纶光妻陈   胡弥禅妻潘 张棠妻金 洪翘妻蒋 张蟾宾妻姜   施曾锡妻金 廷璐妻恽 汪楷妻王妾徐 冯智懋妻谢   郑文清

  • ◎礼十三(军礼)·徐天麟

    ○亲征汉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刘项战争本末具高纪,不详录。)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利几反,上自击破之。七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与其将曼邱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凶奴共

  • 赛典赤赡思丁传·宋濂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后裔。回回族语“赛典赤”,即汉语贵族之意。太祖西征时,赡思丁率千骑奉文豹、白鹘迎降。太祖命他参加宿卫军,随太祖征伐,只呼他为赛典赤而不叫他本名。太宗即位后,授他为丰、净、云

  • 唐顺之传·张廷玉

    唐顺之,字应德,江苏武进人。祖父唐贵曾任户科给事中。父亲唐宝做过永州知府。唐顺之颇有天赋,从小聪明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博览了众多的文献典籍。在二十三岁时,他参加了嘉靖八年(1529)的会试,荣登榜首,以进士资格入翰林院

  • 四 课外阅读·邹韬奋

    常有青年朋友写信问起写作的秘诀,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新闻记者,写的不过是平凡的新闻记者所写的很平凡的东西,说不上什么作家,所以对于这种问句,很感到惭愧。不过就我很平凡的写作的一点经验说,觉得在初学方面最重要的不外

  • 卷九·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九   宋 徐自明 着哲宗元丰八年【乙丑】五月庚戌左仆射王珪卒珪自熙宁九年十月拜相至是年五月以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岐国公薨于

  • 裘昌运·周诒春

    裘昌运 字昌运。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无锡。父葆良。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县城内沙巷。已婚。初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得学士学位。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威立斯登学校。宣统二年。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农业。宣统三年

  • 卷五·佚名

    尔时世尊说此伽他法时。八百刍漏尽意解心得解脱。三十亿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百刍得三摩地。闻此甚深微妙戒法。难解难入不信不学。从座而起速离佛会。是时尊者迦叶白世尊言:此五百刍虽得三摩地。云何闻此甚深之法难解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偈颂二 侍者 文斌等 编 送全首座回仰山 须弥槌打虚空鼓。万象森罗齐起舞。惊倒南泉王老师。踈山失却曹家女。宽时徧法界。窄处不容针。短绠四五尺。古井千万寻。莫谓仰山年代远

  • 知堂乙酉文编·周作人

    《知堂乙酉文编》收入周作人文章十八篇(包括题记),多作于四十年代末。其中有知堂一向喜谈的历史、风俗、名物一类,淹通广博,立意深远,从容而谈中给人以启示,如《孔融的故事》《关于竹枝词》《北京的风俗诗》等;也有正经文章如

  • 幼学分年课程·陈惟彦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佚名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吴逆始末记》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约出于清康熙间人之手。所记始于吴三桂降清,止于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文末附有《觚剩》(清初钮撰)故事一则,当是后人所加,因涉及吴三桂生平,今仍保留;但所引个别句子有删节,今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佚名

    四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寿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