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七 上饭厅

学生每天的生活是,早晨六点钟听吹号起床,过一会儿吹号吃早饭,午饭与晚饭都是如此。说到吃饭,这在新生和低年级生是一件难事,不过早饭可以除外,因为老班学生那时大都是不来吃的。他们听着这两遍号声,还在高卧,厨房按时自会有人托着长方的木盘,把稀饭和一碟腌萝卜或酱莴苣送上门来,他们是熟悉了哪几位老爷(虽然法定的称号是少爷)是要送的,由各该听差收下,等起床后慢慢的吃。这时候饭厅里的坐位是很宽裕的,吃稀饭的人可以随便坐下来,从容的喝了一碗又一碗,但是等到午饭或是晚饭,那就没有这样的舒服了。饭厅里用的是方桌,一桌可以坐八个人,在高班的桌上却是例外,他们至多不过坐六人,坐位都有一定,只是同班至好或是低级里附和他们的小友,才可以参加,此外闲人不能阑入。年级低的学生,一切都没有组织,他们一听吃饭的号声,便须直奔向饭厅里去,在非头班所占据的桌上见到一个空位,赶紧坐下,这一顿饭才算安稳的到了手。在这大众奔窜之中,头班却比平常更安详的,张开两只臂膊,像是螃蟹似的,在曲折的走廊中央大摇大摆的踱方步。走在他后面的人,不敢绕越僭先,只能也跟他踱,到得饭厅里,急忙的各处乱钻,好像是晚上寻不着窠的鸡,好容易找到位置,一碗雪里蕻上面的几薄片肥肉也早已不见,只好吃餐素饭罢了。

学堂里上课的时间,似乎是在沿用书房的办法,一天中间并不分作若干小时,每小时一堂课,它只分上下午两大段,午前八点至十二点,午后一点半至四点,但于上午十点时休息十分钟,打钟为号,也算是吃点心的时间。关于这事,汪仲贤先生在《十五年前的回忆》(还是一九二二年所写,所以距今已经是五十五年前了)里有几句话,说的很有意思:

“早晨吃了两碗稀饭,到十点下课,往往肚里饿得咕噜噜的叫,叫听差到学堂门口买两个铜元山东烧饼,一个铜元麻油辣酱和醋,拿烧饼蘸着吃,吃得又香又辣,又酸又点饥,真比山珍海味还鲜。”这里我只须补充说一句,那种烧饼在当时通称为“侉饼”,意思也原是说山东烧饼,不过这里用了一个雅号,仿佛对于山东人有点不敬,其实南京人称侉子只是略开玩笑,并无别的意思,山东朋友也并不介意的。这是两块大约三寸见方的烧饼连在一起,中间勒上一刀,拗开来就是两块,其实看它的做法也只是寻常的烧饼罢了,但是实在特别的好吃,这未必全是由于那时候饿极了的缘故吧?但是这做侉饼的人,却有一种特别的习惯,很是要不得的,即是每逢落雨落雪,便即停工,在茅篷里打起纸牌来,因为茅篷狭小而打牌的人多,所以坐在门口的就把背脊露出在外边。这于吃惯辣酱蘸侉饼的人非常觉得不方便,去问他为什么今天不做侉饼,他就会反问道:“今天不是下雨么?”为什么下雨就做不成侉饼,这理由当初觉得不容易懂,但是查考下去,这也就明白了。下雨天没有柴火,因为卖芦柴的人不能来的缘故。后来我问南京的人,已经不知有侉饼的名称,似乎是没有这东西买了,但是那麻油辣酱还有,其味道厚实非北京的所能及,使我至今不能忘记。那十点钟时候所吃的点心当然不止这一种,有更阔气的人,吃十二文一件的广东点心,一口气吃上四个,也抵不过一只侉饼,我觉得殊无足取,还不如大饼油条的实惠了。汪仲贤先生所说是一九一〇年左右的事,大概那种情形继续到清朝末年为止,一直没有变为每一小时上一堂的制度吧。

猜你喜欢
  明宗纪十·薛居正
  新五代史考·欧阳修
  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宋濂
  卷二百二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二百九十 赐曹颀等「福」字登记档·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七·杜大珪
  卷二十五·高士奇
  二三 义和拳·周作人
  吕祉传·脱脱
  陈万言传·张廷玉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司马光
  北洋海军章程第五·佚名
  食货二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卢待制亘(彦威集)·顾嗣立

    亘字彦威,汲郡人。幼即颖悟,日记数千言,自经传史汉诸子皆成诵。其为文,初若不经意,徐而读之,雄辞逸气,真足以追古作者。而尤工于诗,一时名流多宗尚之。元贞间,以拟着《滕王阁记》受知姚牧庵,荐为国史院编修官,时年二十四。迁应奉

  • 高栻·隋树森

    高栻,一作高拭,燕山人。与张可久同时。生平不详。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以为其人字则诚,即作《琵琶记》者,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已辨其非。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

  • 卷五·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五 元 侯克中 撰 史丞相拜开府 貔虎军中拥将坛凤凰池上侍金銮三分功业归诸葛两晋风流属谢安开府威仪今日见凌烟图画後来看从教桃李争春色留着松筠傲岁寒 送河南崔宣慰赴军前 胆略平兼将相

  • 二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三十一壬申元旦新正试笔元旦宴诸王六韵正月二日小宴廷臣题文徵明小像张宗苍兰亭图瑞树歌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古干梅歌赐顾栋高古陶缶歌董邦达秋山红树张宗苍

  • 卷二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八柏类五言古庭柏          【北齐】魏 收古松圗偃葢新柏冩炉峯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茹叶轻沈体咀实化衰容将使中台麝违山能见从双柏           【元

  • ●远山戏·沈泰

    (新都伯玉汪道昆撰琅琊敬美王世懋评西湖林宗沈、泰元标、李光阳阅) 〔末上〕【画堂春】(花间素女抱云和,传来一曲阳阿。金钗乍坠舞婆娑,妒杀青娥。肯信风云气少,浪言儿女情多。风流京兆有遗歌,胜事如何?) 籍籍张京兆,金杯映翠眉

  • 卷二·张预

    11.赵赵奢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治国赋,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及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二·佚名

    嘉靖五年三月甲申朔罢遣狭西固原等处催粮郎中仍命该省管粮佥事及分巡兵备兼督○广东琼山县雨霜雹伤禾○乙酉赵王家庙火工部覆请差官营造上命河南布政司量派工料以助脩理不许扰民○江西广昌县雨雹杀禾苗○提督巡捕都督

  • 两汉笔记卷一·钱时

    宋 钱时 撰高祖秦二世二年初楚懐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彊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懐王与诸老将皆曰项羽爲人慓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

  • 叶仪传·张廷玉

    叶仪,字景翰,金华人,是许谦的弟子。许谦教导他说“:学者必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发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仪早晚均以此来告诫鞭策自己,探究其中深意。不久,他收徒讲学,士人争相拜他为师。他对弟子们说:“圣贤的言行,尽在于《六经

  • 卷二十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二圣功【五附载平定台弯】【臣】等钦惟我皇上惕乾慎事恒以图度先几展大勲而耆神武窃仰窥圣念所勤重审夫周易系传所云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义平日用之

  • 卷一百八十九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九下 朱批张广泗奏摺 雍正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贵州廵抚【臣】张广泗谨 奏为恭恳 圣恩拣发人员以资委用事窃照黔省现在州县内除 已於苗

  • 卷三十九俸饷三·冯煦

    长江水师营岁饷长江水师绵亘五省,为营二十有八,(戈)[弋]船哨弁七百有奇,兵万有一千数百,分立五标。设总兵官四,而统辖于长江提督,仍归总督节制。皖省太平府城内设有提督衙门,除提标中营外,隶皖者凡五营:曰安庆,曰大通,曰芜湖,曰裕溪,曰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三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三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二法品第三之余 于断不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

  • 卷十一·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一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示愈书记初日当囱晓色青山满岫晴光悄然快活松下何必丹丘石旁示祥监院早夜勤勤不倦金陵老

  • 鹤林集·吴泳

    诗文别集。四十卷。宋吴泳撰。《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谓泳有《鹤林集》,不载卷数。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皆不著录。惟《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见之,亦云“缺卷”。知其集原未分

  • 国老谈苑·王铚

    又名《国老闲谈》。笔记。宋王铚撰。二卷。铚有《默记》已著录。是编所记乃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典故、轶事、趣闻、杂谈。于当时大夫有所毁誉。如推重田锡,贬斥陶谷,间或抑扬不当,大都据实可信。其中记范质不受赂遗

  •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一卷,华严宗之法藏,对唐则天武后,借庭前金师子为喻,以十门显华严之教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