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

英宗宣仁高皇后,亳州蒙城人。其曾祖父高琼,祖父曾继勋,都有功于皇室,官都做到节度使。其母曹氏,是慈圣光献皇后的姐姐,所以皇后从小住在宫中。当时英宗也在皇帝住所,与皇后年岁相同,仁宗对慈圣皇后说,今后一定让他们结成配偶。成年后,就在濮王宫邸成婚。生下神宗皇帝、岐王颢、嘉王君页、寿康公主。治平二年(1065)被册立为皇后。

皇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供职很久,皇帝打算迁升他的官职,皇后谢绝说“:士林得以升朝籍,已经很过分了,怎能援引先前皇后家待遇相比呢?”皇后辞谢了皇帝。神宗皇帝即位后,尊皇后为皇太后,住在宝慈宫。皇帝多次想为高氏建造宏大的府第,太后不答应。很久以后,仅仅把望春门外空隙之地赐给高家,一应营建及百役经费,都由宝慈宫出支,不花费大农司一文钱。

元丰八年(1085),皇帝染上疾病,渐渐加重,宰执王王圭等人入宫问候,请求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皇帝点头应许。王王圭等在帘帷下朝见太后。太后哭泣,抚摸着延安郡王说:“孙儿孝顺,自从皇帝吃药,从未离开过,书写佛经为皇帝祈福,喜欢读书,已经诵读《论语》七卷,绝不乱动。”于是命郡王走出帘帷外见王王圭等,王王圭等两次拜谢并表示祝贺。这天发出诏令,立郡王为皇太子。当初,岐王、嘉王每天入宫向太后行礼,到这时,太后命他们不再入内。又密令中人梁惟简,让他妻子缝制一件十岁儿童穿的黄袍,夹在怀里带进宫来,为太子登基仓促间做准备。

哲宗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派人召司马光、吕公著,二人尚未到,派人在路上询问现在最先应办的政事。不等二人条陈奏上,已经遣散修理京城的役夫,裁减皇城觇卒,停止后宫工技之役,废除导洛司,遣出极不守法的近侍。戒令朝廷及地方不得苛征暴敛,放宽民间保户养马之限。政令出自宫中旨意,王王圭等人不得事先得知。又起用年老的文彦博,派遣使者在途中慰劳他,告谕他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并且命令他急奏可以任用的人。

太后叔父高遵裕因西征失败而获罪,蔡确想献谀来加固自己的权位,请求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高遵裕在灵武之役中,损失百万之师,先帝夜间得到消息,从床上起来绕榻而行,整夜不得入睡,皇帝情绪因此而遭惊骇,导致去世,祸端出自遵裕,遵裕被免除刑诛,已很幸运。先帝尸身未冷,我哪里敢顾及私恩而违背天下公议呢?”蔡确惊恐而止。

司马光、吕公著到京,一同任命为宰相,令他们同心辅助政事,一时知名人士汇集于朝廷。凡熙宁以来政事不便于民的,依次罢止。于是用常平旧制改变青苗法,用嘉..差役参合募役法,废除市易法,放开茶盐二禁,把边疆不毛之地赐给西戎,于是天下安宁。契丹主训戒臣下,不得生事于边疆,说:“南朝尽行仁宗的政制。”

蔡确因车盖亭诗获罪被贬谪到岭南,太后对大臣们说:“元丰末年,我拿当今皇帝所写的佛经出宫给大臣们看,当时只有王王圭曾上奏祝贺,于是定为储君。况且儿子继承父亲,有什么话说呢?但蔡确自以为有定策大功,妄自煽动事端,成为日后迷惑人们的机端。我不忍心明说,姑且借讪谤皇上为名把他驱逐出朝廷。这是国家大计,对于奸邪怨谤之人无暇怜恤。”

朝廷考试举人,有关部门请求遵循天圣旧制,皇帝太后都到殿上,太后制止了。大臣们又请求太后在文德殿接受册宝,太后说:“母后当权,不是国家好事,况且文德殿是天子衙门,哪能是太后当到的地方?到崇政殿受册就够了!”元宵节灯宴,太后的母亲应当入宫,太后制止说“:夫人登楼,皇上一定增加礼仪,这样由于我的原因而超越典章制度,于心很不安啊!”只令赐给她灯烛,于是每年以此为常例。

太后侄儿高公绘、高公纪应当转升观察使,太后竭力阻止。皇帝再三请求,太后仅仅同意给他们迁升官阶一级,此后一直不敢改。太后又认为官员冗多应当裁汰,诏令减损外家恩封四分之一,作为后宫的表率。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国家安定。

宋用臣等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言,希望得到重新任用。太后见乳母来见,说:“你来干什么?莫非是替用臣等人游说吗?况且你想像往日那样,求托内宫干扰国家政事吗?如果是这样,我就要杀你。”乳母大为惊恐,不敢说一句话。从此宫内降恩之路断绝了,大力推行旧制,压抑断绝外家私恩。文思院贡奉来的物品,不论大小,太后一生不取用一件。人们认为太后是女人中的尧、舜。

元..八年(1093)九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二年后,章..、蔡卞、邢恕开始造没有根据的谣言,皇太后、太妃竭力辩明诬言,事情才停止。记载在《邢恕传》。到高宗时,公开章..、蔡卞罪过,褒扬太后家,赠曹夫人为魏国夫人、鲁国夫人,太后之弟高士逊、高士林及侄儿曹公绘、曹公纪都追封为王,擢升太后侄孙曹世则为节度使。其他受恩者又有十多人。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脱脱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柯劭忞
  第四十八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蔡东藩
  明宫史卷一·吕毖
  读礼通考卷二十九·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七十四·何乔远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一百二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佚名
  卷二十九上·郝经
  杨邦艱传·脱脱
  韩延徽传·脱脱
  吴祯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昊天塔孟良盗骨·臧懋循

    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元)无名氏撰●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瓦桥关令公显神 正名 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

  • 乙集第三·钱谦益

    王检讨偁六十六首【感寓(二十首)】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文,龙马飒已至。轩鸿垂衣绅,唐虞臻至治。标巢邈以远,黼黻日云贵。云胡苍姬还,玄酒薄真味。凤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双精激飞轮,循虚节惊

  • 西樵语业·杨炎正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

  • 魏本纪第一·李延寿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

  • 卷一百三十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起仁宗慶曆元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辛亥朔,御大慶殿受朝。   丁巳,太子中舍壽光任顓為三司勾當公事。先是,權三司使葉清臣請置推官四員,詔舉朝臣二人係通判資序者充勾當公事。三司勾當公事自顓始。   朝廷既用

  •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蔡东藩

      却说哈麻兄弟,得脱脱荐引,复召回重用,适顺帝厌心国事,寻乐解忧,哈麻遂引进一个番僧,日侍左右;这番僧无他技能,只有一种演揲儿法,独得秘传。什么叫做演揲儿?译作华文,乃是大喜乐的意义。大喜乐三字,尚是含糊,小子从《元史》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嘉靖五年四月癸丑朔时享 太庙○授一甲进士龚用卿为翰林院修撰杨维杰欧阳衢为编修○命吏部右侍郎温仁和兼翰林院学士同詹事董玘教习庶吉士○命河南卫署都指挥佥事王昌领秋班官军备御宣府○礼部奏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加渴

  • 一四一○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河南巡抚臣穆和蔺跪奏,为循例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

  • 一二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文渊文源阁详校各员等拟赏缎疋名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二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文渊文源阁详校各员等拟赏缎疋名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九日臣等遵旨查明文渊、文源两阁详校各员,从未曾充当四库馆总阅、总纂、总校、分校等官及校对清文者,每人拟赏缎一疋。

  •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髙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苏林曰一木横鹿车前一人推之孟康曰辂音胡格切挽音晚】衣其羊裘见齐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

  • ·答李信斋论台湾治事书·丁曰健

    阁下两知晋江,贤能懋彰;近移台湾,实海外黎元之幸也。乃■〈扌为〉词下逮,盛执谦冲,谆然以此邑之张弛、施措之后先垂问;惭恧之余,转增局■〈脊〉。顾莹于此邦有“旧令尹必告”之义,不敢自外,谨竭所知

  • 卷二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熙宁元年知谏院吕诲论青城劳费乞建斋宫奏曰臣伏覩累降诏勅裁减烦费有以知讲求治体崇俭为先中外共闻莫不庆拚臣切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礼略吉礼【五】上陵【臣】等谨按郑志上陵一门载於吉礼之次以事系祭祀与山陵之典有别也我皇朝尊祖敬宗典章详审超轶往代谒陵大礼宪古准今尤为隆备谨述钜典载於篇中以彰圣朝诚孝之上仪焉肇祖

  • 第十五章 24·辜鸿铭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当我判断人的时候,我不会轻易贬低或者轻易褒奖别人。偶然言过其词的褒奖一下别人,可能也有人会认为经过深思熟虑才

  •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四明沙门知礼集此大陀罗尼。忝自髫年便能口诵。且罔谙持法。后习天台教观。寻其经文。观慧事仪足可行用。故略出之诚堪自轨。然智者所立行仪。总有四种。何等为四。一曰常坐。即文殊问经一行三昧也。二曰常行。即般舟

  • 勇卢闲诘·赵之谦

    清赵之谦撰。刊于清光绪年间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该书记叙鼻烟传入我国情况,和鼻烟壶的品类、色彩和技艺等。首刻于1880年,有程秉铦、祁之铄、董沛孟等人之序。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佚名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原题「长生阴真人注」。疑为晚唐北宋道士之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引用《阴符经》之言,论述内丹之道,反对外丹服气等方术。内称:「休粮服气、导引修行、妄治谷神、存魂安魄、凝神定

  • 大云经祈雨坛法·佚名

    旱灾发生时,乞求降雨之修法。又称雨乞、请雨、乞雨。在密教中,依大云轮请雨经、大孔雀咒王经等谓,祈雨之修法有请雨法、祈雨法、雨乞法。依请雨经之修法,称请雨经法,一般使用请雨经曼荼罗。另据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