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伯祖刚愍公家传

伯祖讳文察,字密卿,彰化阿罩雾庄人。幼岐嶷,为曾祖考所钟爱;以其状貌不类武夫,十四岁使就学于邑之宿儒杨廷鳌。顾性不喜帖括,而乐闻古今治乱兴亡之故、忠臣义士致身立节之所由;茶肆中有善谈汉宋关、岳遣事者,伯祖废寝食从之。同舍生或讥其荒,伯祖冷然应之曰:『汝曹所慕者秀才,我意殊不在此』。遂不应童子试而归。

十九岁,丁家难。报至,伯祖跃而起,擎鎗将赴之。时曾祖妣戴太夫人在堂,持之曰:『汝父尸未归,汝弟犹居俎上,胡可造次』!伯祖哭而跪曰:『谨受教』。乃使人以巨金赎先祖,而舆榇以迎曾祖考之丧。既大殓,未及葬,我二祖集乡里父兄子弟而告之曰:『吾父为急人之难,而自及于难;巨憝未灭,我兄弟不与之俱生!诸君有能助我者乎』?佥应曰:『愿从,有死不二』。我二祖跪而谢之。又告曰:『我宁冒万险以生缚之,诸君以为何如』?佥应曰:『愿奉命』!议既定,某月某日乃椎牛夜飨,衰服以出;然吾仇亦已集死士、筑坚堡,以待我矣。嗣以我攻之急,仇乃数易其据,设诈以疑我;尝朝食于东而暮宿于西,猫罗数十里间,巢窟十数。我二祖如狸之逐鼠,啮指,誓必得之。计邀之于路者四次、击之于戏场赌錧者二次,彼我伤亡数十人;历三十四度月圆,终破壁擒林和尚以归。墓祭之日,我宗我里之人毕至;伯祖手刃之,以告于曾祖考之灵曰:『今日之事不特报仇,亦期以继我父之志,而少戢凶人之焰也』!二祖哭,众皆哭,哭声震野。既而有张皇其事以报官者,官以公牒来索罪首,问徒党;举庄遑遑不安。伯祖密谓先祖曰:『事已至此,我匿而不出,将益使官府轻信一面之辞。今杀人报仇,虽破法,然情或可原。且彼暴而我仁,事少宽必有缓颊者。我将自投,汝善其后,毋使酿成巨变也』!遂到案。邑令廉得其情,故缓其狱。

咸丰四年五月,闽南小刀会匪窜扰台湾沿海,踪迹如飘风;官兵无如之何。北路协副将曾公玉明力言于镇、道,请使伯祖立功自赎。伯祖感奋,率乡勇二百人为前锋;与贼战于鸡笼,破之。他日又缚大筏、架火器,逐之于海中;烧贼船二,余贼逃去。事平,以游击录用。

咸丰九年,闽中大盗郭万淙陷麻沙、攻建阳,声势汹汹,人情危惧。闽浙总督檄伯祖募二千人内渡,伯祖遂以先祖为前锋,转战闽、浙间。于时清兵、太平军均用刀斧,我台勇独用火绳鎗,射法素精,名心尤炽;形势在绝地求生之际、将士有布衣昆弟之叹,故能以少克众,所向有功也。计其立功之地:在闽则延平、建宁、汀州,在浙则衢州、处州诸府属最着。计其迁转之阶:起家游击,而参将、而副将、而四川建昌镇总兵、而福建福宁镇总兵、而福建陆路提督;不数年间,遂手握军符,坐镇南峤:风云际会,何其盛欤!

同治元年正月,台湾戴万生、林日成倡乱,彰化、斗六同日陷;镇、道以下文武死者数十人,全岛震动。阿罩雾以斗大一山庄;被围累月,赖从叔祖文凤公之力以守。七月,信使至营,先祖微服潜归,有所布置;伯祖请于朝,愿以所部回籍剿抚。而移镇伊始,百废方兴,加以北道阻修,文书尤滞。同治二年八月,廷寄达漳,命伯祖以本官摄水师提督督办台湾军务;伯祖念切维桑,九月治装,十月全师安平上陆。以思归之壮士,当乌合之叛徒;以父老之枕戈,待将军之号令:盖不待战而机已决矣。长驱而下,以十一月初三日收复彰化,群丑次第擒获,大局底定;先后仅二旬耳。

翌年夏,太平军李世贤人闽,羽书日夕至;而土勇离家久,多不欲行。伯祖义不内顾,六月某日令本标先发,由艋舺泛海到任。伊时上下游均俶扰,援军未集诸将闭壁自固;伯祖独激厉士气,力遏鸱张。十月二十四日,谍报敌将袭泉州,伯祖截之于同安;明日,又拒之于江东桥、小杨洲,三战皆捷。敌渠愤甚,倾穴而来。十一月初三,以小队五百人遇敌于漳州东门之瑞香亭,相持竟日,敌人死伤枕藉;而侦我无援,终不退。日暮,围渐合,我军子弹竭,敌以劲骑来冲,熸焉俱尽。何辜苍天歼我良人,宁不痛哉!事闻,清廷赠恤迭至,加太子少保,谥「刚愍」,赐祭葬,入祀京师并建功殉难地昭忠祠,予世职骑都尉。

伯祖事迹,具载「清史」;凡兹所存,百不逮一。然详其所略而略其所详,正欲使百世后昆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以悟英雄多起于艰难,而忠孝必根乎天性也。

幼春谨撰。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汪楫
  ◎民政二·徐天麟
  御定资政要览后序·顺治
  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查《御批通鉴辑览》内「邪」系「牙」之误应请一体改缮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八·阿桂
  第55章 派特务监视各界民众慰劳团的蒋介石·冯玉祥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原文)·范晔
  朱异传·李延寿
  刘休传·李延寿
  朵里不花传·宋濂
  食货三四·徐松
  明教与大明帝国·吴晗
  纲鉴易知录卷二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746_1 【赠温州韩使君】陈陶   康乐风流五百年,永嘉铃阁又登贤。严城鼓动鱼惊海,   华屋尊开月下天。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   今来谁似韩家贵,越绝麾幢雁影连。   卷746_2 【闲居寄太学卢

  • ●卷八·潘德舆

      朱竹指摘陆放翁复句,累累盈纸。近赵瓯北又取元遗山复句而悉数之。然愚以为赵之所举犹未尽也。今除赵所已举者,如“百钱卜肆成都市,万古诗坛子美家”,已见於《寄辛老子》诗,又见於《过三乡望女几村追怀辛敬

  • 卷五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五西山类五言古逰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  【元】朱德润宛平佳山水歴歴蟠心胸忽登羣峰顶下瞰青莲宫长松腾翠蛟古磴妥垂虹云开扶舆气翕忽如仙翁我来方醉后逰览彻九重长啸出林杪振袂

  • 卷八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关盼盼关盼盼徐州妓也张建封纳之张殁独居彭城故燕子楼历十余年白居易赠诗讽其死盼盼得诗泣曰妾非不能死恐我公有从死之妾玷清范耳乃和白诗旬日不食而卒诗四首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

  • 卷七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五王周王周登进士第曾官巴蜀诗一卷【胡震亨云唐宋艺文志并无其人惟文献通考载入唐人集目中今考峡船诗序引陆鲁望茶具诗其人盖在鲁望之後而诗题纪年有戊寅已卯两岁近则梁之贞明远则宋

  • 卷八·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王司马集卷八唐 王建 撰御猎青山直遶凤城头滻水斜分入御沟新教内人唯射鸭长随天子苑东游长门烛秋夜牀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残光【一作花】欲灭还吹着年少宫人未睡时过绮岫宫【东都永寜县西五里】玉楼

  • 卷十五 前废帝·王夫之

      沈庆之缚绔以入而收刘斌,斥颜竣而决诛逆劭,何其决也!及子业昏虐,柳元景首倡废立之谋,而庆之发之,蔡兴宗苦说以举事,沈文秀流涕以固请,而庆之终执不从,坐待暴君之鸩,又何濡輭不断以自毙也!呜呼!六代之臣,能自靖以不得罪于名教者

  •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一。高丽太祖降罗灭济尽有三韩之地子孙传守世通上国传世凡三十二王历年幷伪辛共四百七十五岁其始终有可考焉作年表。------------------

  • 贾秀传·魏收

    贾秀,曾任中书博士,迁任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扬烈将军,赐爵为陽都男,又任本州大中正。恭宗驾崩之后,以其爵位回到府第。不久掌管吏曹之事。高宗因为贾秀是东宫旧臣,进封其爵位为陽都子,授予振威将军之职。当时丞相乙浑擅权

  • 张秉文传·张廷玉

    张秉文,字含之,桐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福建右参政,参与平息海寇李魁奇。崇祯年间,历任广东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崇祯十一年(1638)冬,清兵自畿辅南下,杨嗣昌令山东巡抚颜继祖调防德州,于是济南空

  • 附録·阎若璩

    朱子古文书疑【语类四十七条】尚书一孔壁所岀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征泰誓武成冏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晓如当时诰命出于史官属辞须説得平易若盘庚

  • 卷七·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郑 郑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衆与东土之人问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

  • (一)·钱穆

    朱子曰:“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故为学要先识其外面规模如此之大,而内用工夫以实之。”今按:程朱表章四书,其义在此。如《大学》一篇,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此即其规模之大也。然尽在外面。至于舍此而仅

  • 僧史略序·赞宁

    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著述毗尼。时谓律虎。赐号明义宗文。太平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赐通慧。敕住右街天寿寺。命修僧史。又诏修大宋高传三十卷。及三教圣贤事

  • 卷三·投子义青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三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四则米胡问悟 示众云。形兴未质。方知形是影根。名起无名。始信声为响本。莫有向无形无影无响无声处会得的么。 举米胡和尚令僧问仰山(走口送舌)

  • 第七十二章 灌顶祭次第·佚名

    ……[缺?]……其时摩诃雷伽[官]玛兴达率大军兵来袭,与于沙罗伽玛之渡口驻军发舍利[官]之长罗伽伽之大军行大战斗,呼为罗伽伽大威力者之发舍利[官],又(一、二)如入象群之雄狮子,于交战毙此玛兴达之不少勇士等

  • 打枣谱·柳贯

    中国最早一部记述枣的专书,元代柳贯著。贯字道传,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官至翰林待制。全书仅一卷,不足500字,分“事”与“名”两部分。事的部分,释枣之名,记枣之用及有关枣的掌故。名的部分,记枣之名73种,有的记其产地,有的注

  •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陈廷敬

    历代诗总集。四百八十六卷。清陈廷敬奉康熙皇帝旨编纂。陈廷敬(1639—1712)本名敬,奉旨改为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咏物诗为中国古典诗歌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