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五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五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第三门第七子摄颂曰。

拭身履蛇咽  石器生疑惑

染衣有多种  随意画伽蓝

缘在室罗伐城。苾刍洗已湿体披衣色坏兼臭。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畜拭身巾。时有苾刍无巾可得。佛言洗已片时蹲地。以洗裙拭体然后披衣。苾刍革屣上有尘土。即便摋打令网系断。佛言不应尔。复用水洗转加烂坏。佛言不应尔。可将湿帛拭。是故苾刍应持拭鞋履物(言洗裙者。可用绢布一幅半长六尺许。横绕腰髁擫勿令脱。更不安带。是西国法也)佛在占波国揭伽池侧。时有龙女信心纯善。其子不信不依法律。其母遂便劝令听法。子今宜去于圣者边听闻正法令汝获福。其子不变本形而去至诵经处。少年苾刍见之惊怖便唱长腰长腰。其余苾刍未离欲者皆生恐怖。即以毛绳系其龙项掷于寺外。其子归家。母见问言。汝向圣者处听正法不。答言阿母不须说此无慈爱人。母曰彼于汝处作何非法。即便具说毛绳损项。母曰由此因缘名为圣者。若是余类杀汝无疑。子便默尔。时彼朋友皆共讥笑。唱言破项。见调弄时身体黄瘦气力衰弱。母见告曰何故汝身萎黄若是。答言阿母常有知识调言破项。我负羞耻致斯羸瘦。母曰由汝不变本形遂招此过。若变形去不被毛绳。今可变形往听妙法。随所闻见皆称汝心。若依本形藏身而听。彼乏信心不随母语默然而住。母作是念圣者毛绳系龙子项。欲听法者与作难缘。我今为此当往白佛。过初夜分身放光明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面坐。由彼龙女身光明故。令揭伽池周遍照耀。龙女白佛言。大德。我子不信劝令听法至诵经处。圣者既见便以毛绳急系其项弃之寺外。项便伤损。彼诸朋友见而调弄唱言破项。由被戏弄身体萎黄气力羸损。唯愿世尊于诸圣众略为遮制。勿以毛绳系诸龙子。慈愍故。世尊知已默然受请。是时龙女礼佛而去。尔时世尊至天晓已。于僧众前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昨夜龙女来至我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由彼威光遍照池侧悉皆明朗。而白我言大德。我子不信劝令听法至诵经处。圣者既见便以毛绳急系其项弃之寺外。项便伤损彼诸朋友见而调弄唱言破项。由被戏弄身体萎黄气力羸损。唯愿世尊于诸圣众略为遮制。勿以毛绳系诸龙子。慈愍故。告诸苾刍曰。汝等何因作非法事。令彼龙神心生轻慢。能使正法遂至销亡。故诸苾刍勿以毛绳系龙蛇项。若见来时即可弹指告言贤首向不见处。随言去者善。若不去者以羊甲杖缓杈其头。置罂瓨中傍边穿孔。口以物塞擎之出外。此杖无者以软绦等系项牵出。此亦无者应以杖徐按。绳索系项举置瓨中。如前弃外放草丛中。蛇纵嗔火焚烧此草蛇亦命终。佛言不应弃草丛内。后弃露地不久观察。便有诸虫来相唼食佛言弃已不应即去。可于露地弃之。待入穴已然后可去。

缘在王舍城。城中有一长者。善闲石作造诸石器。随时贮卖多获利物。便作是念。作何方便获多福业。能于现世得利无穷。我今宜可请佛及僧就舍供养。于石器中而啖饮食。获多福业得利无穷。即诣佛所广说如上。乃至佛众皆来就家坐定。长者便将新器行与上座。旧器授与下行。苾刍生疑不肯为受。佛言出处净故应为受之勿致疑惑。长者供养皆令饱满。佛为说法从座而去。

缘在室罗伐城。苾刍须染。世尊听许。苾刍煮湿染木令染色坏。佛言晒干然后煮用。于日中晒令染不好。佛言不应日中晒曝。于阴处晒致令醭出。佛言非在烈日复非极阴随时晒曝又复以衣与染木同煮令衣损坏。佛言别煎染汁。一度煮已即便弃掷。佛言三煮方弃。苾刍三度煮汁皆一处安。佛言三皆别安。不能记知何者初中后。佛言书字记其次第。苾刍以汁浇在衣上。佛言不应先于盆中置染汁已然后投衣便多著汁晒时流下。佛言不应多著。或时染少令衣斑驳。佛言不得极多极少。应处中斟酌。在地晒衣尘土便污。佛言不应尔。复于草束上晒汁向一边。佛言可于绳上或在竿上。便搭绳上中无染色。佛言。可于绳上搭衣一边以竹夹夹定。若恐损衣以物替夹。苾刍不数翻转汁向一边。佛言。应数翻转时有苾刍作重大衣。染安绳上重不能胜。佛言。敷草上晒数须翻转。有以新汁而染旧衣。有以新衣投之旧汁。佛言。新衣新汁旧衣旧汁不应异此。有以新衣曝于阴处便以故服晒在日中。佛言。新在日中故于阴处。染衣之时以第三汁先用染衣。次中后初。佛言。先初次中及后。染衣既竟不以水捼。衣色斑驳。佛言。应以水捼。苾刍染了当日水捼。佛言。应待明日。正染衣时风雨来至。苾刍慞惶不知何处欲晒衣服。佛言。应置檐前。即于檐前染衣。令染汁污地。俗旅见问。圣者何因此处得有流血。答言。非血是我染处遂生讥丑。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染衣之处或以牛粪或用土涂拭。

缘处同前。给孤长者创造此等施佛僧已。所有墙壁未为彩画。便作是念。我今请佛欲画僧寺。至礼佛足退居一面。白言。大德。寺墙未画我今欲画。佛言随意。长者不解来白苾刍。苾刍不知用何彩色。便往白佛。佛言善哉长者。不知汝今复问。应用四色青黄赤白及杂彩色以充图画。

第三门第八子摄颂曰。

造寺所须物  穿床礼敬仪

别畜剃发衣  花鬘挂眠处

缘处同前。于此城中有一长者。施食苾刍数至其舍。遂令长者住归戒中。后于异时因说七种有事福业。报言圣者。我欲随一福业发意修营。苾刍答曰。善哉应作。问言。圣者我作何事。答曰。可为众僧修营住处。圣者我今现有造寺之直。然无善伴助我修营。答言。长者仁当办物我助修营。善哉圣者即授钱物。苾刍念曰。此物即是属四方僧。如何费用造器具耶。我于余处别更求觅长者钱物贮于库中。后时长者作如是念圣者好心为我造寺。试往观察其状如何。往观其处一无营造。问苾刍曰。许为造寺何意空无。答曰。既无作具用何营造。报言。施物何不营为。答曰。物在库中。长者曰。宜用此物造诸器具。答曰。此物属四方僧我不敢用。长者言。造寺元属四方众僧费用何过。答言。长者我往白佛有教当行。长者言随意往白。便告诸苾刍。苾刍白佛。佛言此物用造器具修营寺宇。时彼苾刍营造寺时巡家乞食。长者见怪为我造寺因何行乞。寺中钱物可充食用。如其少者我更持来。答曰。岂我一人食四方物。长者言。我意相通此有何过。苾刍曰。我问世尊苾刍白佛。佛言。营作之人应食寺物。虽闻许食尚啖粗餐。佛言。不应粗食。彼作上食。佛言。不应绝上。应观余寺体例为食。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忽患腹痛。数去回转致有疲困。苾刍白佛。佛言。于床穿孔随时转易。即于好床穿破作孔。佛言。应取故床若藤织者。应割为孔若绦编者擘开为穴。若病差后随事料理。由数回转下部疮痛。佛言。于床孔边可安软物。不净堕地以瓦盆承勿令高举。粪臭外弃更觅余盆。如是展转无器可得。佛言。不应总弃。可畜一一盆洗而晒干。无第二盆应安树叶。其盆虽洗臭气不除应用油涂。如佛所教应看病人。时有老少苾刍咸来问疾。少至便礼病人老来病人致敬。缘此祗接病苦转增。佛言。彼身不净不应敬礼。自身污染不合礼他。设他礼时亦不应受。若有违者俱得越法罪。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若不清净不应受礼亦不礼他者。大德不知总有几种不净污染。佛告邬波离有二种不净。一啖嚼不净。二秽污不净。言啖嚼不净者。谓嚼齿木啖诸饮食根果饼菜之类。若食啖时及以食了。未净漱来皆名不净。秽污不净者。谓大小便及以料理不净处并剃发时。乃至未净洗濯漱口已来皆名不净。有如是等不净触时受礼礼他咸招恶作(金口明文此方不用致令轨则并悉湮沈)。

缘处同前。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如世尊说妙花婆罗门作如是语。白言。乔答摩。我乘车时或控马辔。或举鞭大喝。当尔之时愿表知我婆罗门妙花。顶礼佛足并问起居。又言。乔答摩。若复见我涉路行时。或脱革屣或时避道或时舒臂。当尔之时如前表知我申敬问。又言。乔答摩。或时见我在自众中共人谈说。若移坐处或去上衣或除顶帽。当尔之时如前表知我申敬问。世尊未审如来圣教之中亦同如是礼敬法耶。佛告邬波离。不应如是而行礼敬。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邬波离于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二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彼云无病。若不尔者俱得越法罪。缘处同前。时诸苾刍随著何衣剃除须发。还披此服而为食啖及礼大师。不信之人见生嫌耻。沙门释子实不清净。用剃发衣便将啖食。还披此服敬礼大师。我等云何于此生敬。苾刍白佛。佛言。不于三衣随披其一而剃须发。然应别畜剃发之衣。(即缦条是)应被此衣而除须发时有贫乏此衣难得。佛言。应用僧脚敧遮身而剃。除发了时苾刍不洗。诸俗人见皆共讥嫌。沙门释子剃须发已。不知洗浴可恶之甚。苾刍白佛。佛言。剃发了时宜应洗浴。时有老病气力衰微。或复有时求水难得。佛言如此之类应洗五支。谓头及手足。

缘处同前。时有敬信婆罗门及居士等。以妙花鬘来施苾刍皆不敢受。俗人报曰。圣者广说如上。乃至我今岂可舍诸善品往后世耶。幸当为受。苾刍白佛。佛言。见施花鬘宜应为受。彼受得已随处弃掷。彼见嫌曰。我以贵价买得此花。供养仁等何因漫弃。佛言。不应辄弃。苾刍便用于发爪窣睹波悬以供养。彼言。圣者岂我不见发爪塔耶。我于先时已供养塔。今故持来奉上仁等。苾刍得已挂房门上。俗人见时谓是佛殿即便敬礼。佛言。勿安门外应置房中。彼露处安同前招过。佛言。应安屏处时复嗅香。但是香物能益眼根。苾刍不知云何屏处。佛言。可于卧处挂在头边。

第三门第九子摄颂曰。

好座并床施  香泥及钵龛

油器法语行  衣袋持三索

缘在室罗伐城。佛告诸苾刍若得妙好床座。僧伽应受别人不许。得大倚床此亦是僧非别人也。

缘处同前。信敬俗人以上香泥。来施苾刍皆不敢受。俗旅报曰。圣者我今以仁为福田广说如上。乃至我今岂可舍诸善品往后世耶幸当为受。苾刍白佛。佛言应受。既受得已对面弃地。彼起讥嫌我以贵价贾得此香仁今弃掷。苾刍白佛。佛言。不应弃掷。便将涂拭发爪佛塔广说如前。乃至受已应置头边。涂于壁上时时鼻嗅。凡诸香物能令眼明。时有信心长者请苾刍众就舍而食。以上香泥涂苾刍足皆不敢受。报言圣者。诸有信敬婆罗门。他施香泥彼得涂头或摩身体。我敬仁等以香涂足因何不受。苾刍白佛。佛言。为受涂足香泥。受已弃掷诸俗人见广说如前。善哉仁等当为我受。将至寺中随情所作。苾刍白佛。佛言。如前不应对面弃掷。

缘处同前。时诸苾刍随处安钵令其损坏。苾刍白佛。佛言。不应随处安钵应为钵龛。时诸苾刍穿墙而作。佛言。不应如是初造寺时于诸房中作安钵处。佛言。应作钵龛者。兰若苾刍无作龛处。佛言。应用葛蔓或以草索编笼。涂以牛粪或将泥拭置钵于中。有尘土入。佛言。应还如是作盖合之。不应置地。宜可施系挂在树枝。苾刍出行随身将去。不信者见共起讥嫌。问言圣者。所持之物。为是鸡笼及安猕猴耶。佛言。若出行时不应持去可留旧处。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人间游行。至一聚落求停止处。主人既许即便洗足复从乞油。其家有女将油来施。苾刍无器展手欲受。女人报言。圣者虽解乞油不知持器。报言。小妹佛未听许。女人默然。苾刍白佛。佛言。应持油器。闻佛听许。时邬波难陀将二弟子。各持油器相随乞油。有一妇人将油来施。见器极大捶胸。告曰。圣者谁能施满此大油瓶。苾刍曰。奇哉悭惜随汝意施。更有信心婆罗门等自当添满。女人默然。苾刍白佛。佛言。不应持大油器从人乞觅。佛制大已便持小器。将以乞油所用不足。佛言。不应持极小器。然器有三种。大者二抄。小者一抄。二内名中。应如是畜。

缘处同前。有二苾刍一老一少。随路而行说非法语。时有不信心药叉。闻其所说而作是念。此释迦子谈说非法随路而行。我今宜可吸其精气。即随后而去复作是念。前事已去此不可追。更作邪言当吸精气。相随去时复遇药叉。是敬信者彼便问曰汝欲何之。以事具答彼便报曰。此二行人必论法语。汝宜且待勿逐苾刍。我今共汝且申谈论。答言。知识我于此二必不相放。时二药叉即随后去。彼二苾刍说非法语。至歧路边一诣给孤独园。一向鹿子母舍。时彼小者礼上座足唱言好去。上座答言。具寿。愿汝无病勿为放逸。时二苾刍各随路去。彼不信药叉奋迅形仪欲吸精气。后来药叉报言。汝今不应辄为造次。彼二苾刍已说妙法。汝自不解漫生嗔恚。彼复问云。何者是法。汝岂不闻大云无病勿为放逸。得无病者。佛言。大利勿放逸者众善之本。如世尊说。

若不放逸者  能得不死处

若作放逸人  终归于死路

彼闻法已心生欢喜随路而归。时后药叉便作是念。此即是我所为之事。我今宜去白世尊知。既至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坐。白言大德。有诸药叉是非人主。于佛法中情怀信敬。复有药叉专怀不信。凡药叉众于佛法中多不敬信。诸有苾刍随路行时作非法语。恐药叉闻作无利事。唯愿世尊制诸苾刍应存正念。随路行时莫非法语愿慈悲故。世尊知已默然而受。时彼药叉知佛许已礼足而去。尔时世尊药叉去后。于大众中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我闻药叉作如是说。苾刍在道作非法言随路而去。无信药叉伺求其便尔所为非。诸出家者随路行时作非法语。是故我今制诸苾刍随路行时所有行法。苾刍涉路行时有二种事。一作法语。二圣默然。于止息处说圣伽他。

世间五欲乐  或复诸天乐

若比爱尽乐  千分不及一

由集能生苦  因苦复生集

八圣道能超  至妙涅槃处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缘处同前。苾刍作三衣竟置在肩上随路而行。遂被汗沾并尘土污。佛言。应以袋盛置肩而去。苾刍不知如何作袋。佛言。可长三肘阔一肘半。其一肘半中叠缝之。一头开口形如象鼻。佛言。不应如是可当中开口。不安怐纽尘土犹入。佛言。应安怐纽。苾刍以常用衣置之于下。非常用者安在于上。取时翻搅令衣杂乱。佛言。常用者在上非常用者在下。

缘处同前。时有群贼于路劫人遂入村中。诸人竞出趁贼败散随处依投。时贼求水无绠及罐。贼帅令人上树遥望。若有来者可随借用。见有苾刍随路而来。遂相告曰。有释子来彼多著事必有罐索。若有者善彼若无者。当破其腹取血饮之。作是议已。遥望而住。苾刍来至。问言圣者。颇有井索及水罐不。答言我无。时贼闻已即便闹乱各持刀杖左右观瞻。众中上首是阿罗汉即便观察。何故诸人各持刀杖。观见彼贼欲杀苾刍。告诸贼曰。何故仁等情生闹乱。彼具报知。上座告曰。仁等勿忧我皆为办。必得清水恣意饮足。即取苾刍所有腰绦共相连接。复取其钵系使坚牢。放下井中随意取水。观察无虫饱足令饮。诸人庆悦报言圣者。如其无水我于仁等相害不疑。善哉圣者当持井索。苾刍报曰。当顺尔言。贼便礼足随路而去。时诸苾刍亦皆饮水。盛满君持并添澡罐(君持著嘴澡罐口开)俱寻前路渐至给园。苾刍见已慰问善来善来。仁等寻途得安隐不。即便具告苾刍白佛。佛言。由是我今听诸苾刍须持井索。苾刍闻已持极长绳。佛言。不应尔。便持极短。佛言不应尔。然绳有三种。谓长中短。长者一百五十肘。短者十肘。二内名中。有处足水尚持长绳。佛言可量地势长短随时。

第三门第十子摄颂曰。

须剃刀应畜  及剪甲等物

支床并偃枕  香土用随情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头发既长。诣剃发人处。报言贤首。为我剃发。彼作是念。沙门释子强力使人。虚费功劳竟无酬直即取刀具揩拭延时作如是念。我速剃者更有人来。如是连延废我家业。报言且去午后方来。随言而来复言晡后。晡时既至复道明朝。常作诳言竟不为剃。有知识苾刍。问言具寿。何因数数频来此家。为是宗亲为是知识。答言不是。但为发长欲求除剃。彼人诳我为此频来。知识报曰。汝不闻乎。工巧之人难得实语。我解剃发佛未见听。苾刍白佛。佛言。若有苾刍解剃发者。宜于屏处更互剃发。勿使俗流致生讥笑。时彼苾刍闻是教已。至知识所报言具寿。世尊听许仁今可来为我剃发。答言善哉。虽佛听许。岂以指头为仁剃发。须刀磨石并须钳子及剪甲刀子。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许为僧伽故。畜剃发刀并杂所须物。

佛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佛令释子家别一人得出家已。床无承足卧不安宁。然彼先时支体柔软。所卧之物悉皆华丽。今时床下身卧不安无多火力。便诣医所。问言贤首。我无火力当为处方。医人报曰。可相随去观所住房于所卧床如何安置。见其卧床头边低下。报言圣者。由所卧床头边低下。致令四大火力衰微。可于床脚下安支足物。答曰。佛未听许。佛大慈悲必应听许。苾刍白佛。佛言。于所卧床应安支足。彼依言作病仍不除。复问医人与我方药。医曰。若眠卧时当安偃枕。答曰。佛未听许广说如上。佛言。卧时当安偃枕。苾刍不解云何当作。佛言。作枕之法用物长四肘阔二肘。其四肘叠作两重。缝以为袋。内贮绵絮可用支头。

缘在王舍城。毕邻陀跋蹉。性常抱疾广说如上。乃至问言。先持何物。答言。我于先时用香熏土。报曰。今何不持。报言。佛未听许。以缘白佛。佛言。为病因缘任持香土。

杂法第三门了。

第四门总摄颂曰。

上座及墙栅  缘破并养病

栴荼猪蔗寺  钵依栽树法

第四门第一子摄颂曰。

上座番次说  或可共至终

滤作非时浆  处不为限齐

如世尊说半月半月应为长净。苾刍不知遣谁说戒。佛言。应令上座。于说戒时上座常诵。有一住处上座不能。诸人报曰。说戒将至何不温寻。答言具寿。我自无力知欲如何。苾刍白佛。佛言。上座不能第二应说。复有住处第二不能广说如上。第二不能令第三作。复有住处第三不能广说如上。佛言。苾刍应作番次说戒。时诸苾刍番次说时。或有能者或复不能。能者为说。其不能者不知如何。佛言。其不能者求能为说。复有住处说戒番次至不能者。转觅余人彼不肯与不知如何。佛言。其能说者常可豫请。如世尊言令上座说戒。上座不能可令第二。第二不能令第三作。此若不能令番次作。此复不能应求能者。或常请作有一住处无有一人总诵得戒。然其上座诵得四波罗市迦余皆不诵。时诸苾刍便不说戒。佛言。不应总停说戒。随所诵者即可为说。上座应可诵四他胜。次座可诵僧残。次座诵二不定。其次三十。其次九十。其次四对说法。其次众学。其次七灭。应作如是诵过。戒经不应不诵。

缘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佛所说时非时浆者。云何为时云何非时。佛言。其不滤者为时。其净滤者为非时。仍以水渧渧之为净。

缘处同前。是时六众常多恶欲悭垢所缠。向余住处非理受用。或一切时或房分齐时。或日分时或亲友时。云何一切此即是我春时住处。此是夏处。此是冬处。名一切时。云何分齐。此是我房。此是他房。云何日分时。此是且时住处。此是晡时住处。云何亲友时此是我轨范师处。此是亲教师处。此是弟子处。此是门人处。此是知识住处。由如是故多人来往恼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不应于住处自作如是限齐。受用者得越法罪。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五

猜你喜欢
  佛说尊那经·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准提净业卷之三·谢于教
  卷第七·德清
  复志禅先生书·太虚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太虚
  答字林報西人問(四則)·太虚
  卷三十三·道世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道宣
  第一品 蕴分别·佚名
  卷七·赞宁
  卷五·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三·佚名
  小诵经·佚名
  往来品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许庭·唐圭璋

      庭字伯扬,濠梁(今安徽凤阳)人。   临江仙   柳   不见昭阳宫内柳,黄金齐捻轻柔。东君昨夜到皇州。王阶金井,无处不风流。   怅望翠华春欲暮,六宫都锁春愁。暖风吹动绣帘钩。飞花委地,时转玉香球。   又   不

  • 18、殴姊·蒲松龄

    公子上云呀!五更三点了,身上略略的轻些了。咳,俺吃的这场横亏,那里说起!活该合樊家前世有仇,妹妹打了,姐姐又捶了。 一夜不能翻身,临明稍觉轻些。趁王子平不能起来,待俺开门而去,看天明了街上人看见,不成个胎状。 [哭皇天]喇溜

  •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宣宗上·脱脱

        ◎宣宗上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本名吾睹补,显宗长子,母曰昭华刘氏。   大定三年癸未岁生,世宗养于宫中。十八年,封温国公,加特进。二十六年,赐今名。二十九年,进封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

  • 呻吟语 全文·佚名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黎明,太上启跸,共车八百六十余两,发自刘家寺。夜宿封丘界,太上以下及虏酋毳帐二,布棚四十八为一围;郑后以下及虏酋萧庆毳帐三,布棚八十八为一围,皆有馆伴朝夕起居。帝姬以下及虏酋斡离不毳帐五,布棚十

  • 卷三十八·五代(梁、唐、晋、汉、周)·蒋一葵

    【陈抟】 〔字图南。亳州真源人,与老子同乡里,自号扶摇子。唐僖宗封清虚处士。历五代乱离,游行四方,后隐居华阴山,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祖赐号希夷。〕 陈希夷尝举唐长兴中进士不第,遂不复干禄,乃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天顺二年春正月庚申朔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 东宫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夜四鼓南方有星如鸡弹青白色起自星宿行丈余发光大如椀东南至行翼宿后有二小星

  • 卷之一千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章 选举·吕思勉

    国家,因为要达其目的,设立许多机关,这许多机关,都是要有人主持的。主持这些机关的人,用何法取得呢?这便是选举问题。选举是和世袭对立的。按世袭之法,倘一个位置出缺,便有一个合法继承的人,不容加以选择。选举之法则不然,他是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六 北齐世系表畧 高氏出自晋玄莬太守隐渤海修人也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湖後率衆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子第三子谧魏侍御史谧生树树生欢追尊为神武帝生十五子文宣帝讳洋其

  • 十国春秋卷七十三·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七列传彭玕唐世旻刘昌鲁厐巨昭彭玕【江南野史作玕又作旰九国志亦作玕今从通鉴唐书】世为庐陵人【通鉴云赤石洞蛮今从江南野史】当唐末时天下阻兵以门籍为胥吏有大志常怏怏不乐于吏事同曹多心厌之一日同

  • 三礼图卷一·刘绩

    明 刘绩 撰三礼图说三代制度本于义故推之而无不合自汉以来失其传而率妄作间有微言训诂者又误遂使天下日用饮食衣服作止皆不合天人而流于异端矣绩甚病之既注易以究其原又注礼以极其详顾力于他经不暇故作此图以总之凡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無事品第八十三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爲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作非獨   覺作非菩薩作非聲聞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云何施設諸法有異.謂此是地獄此是

  •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八思巴

    原夫赡部嘉运。至四佛释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大元御世第五主。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登极也。天资福慧。谛信内乘。普使万邦。咸归一化。虽敷天垂拱。而至治无垠。眷支那弘道。而在躬不息。欲以自佛相承。师

  • 卷第八·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八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梁 婺州义乌双林大士者。姓傅氏。名翕。法号善慧。年十六纳刘氏女妙光为室。生二子普建.普成。尝有西域沙门嵩头陀者。见大士曰。吾与汝毗婆尸佛所同发誓。今兜率宫

  • 现果随录序·戒显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

  • 碧云騢·梅尧臣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碧云騢为马名,序称“世以旋毛为丑,此以旋毛为贵,虽贵矣,病可去乎?”书中批评文彦博、范仲淹等北宋名臣,故名。旧题梅尧臣著, 自北宋末起即有人疑为非梅作,王铚以为魏泰作,而邵博则不同意其说。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