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骥传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高祖杜预,晋征南将军。曾祖杜耽,因避难到河西,任职于张氏。苻坚攻占凉州时,他的祖父、父亲才从河西回到关中。
骥的哥哥杜坦对史传很有研究。高祖征战长安时,杜坦率领手下人全部到了南方。太祖元嘉年间,皇帝对坦非常器重,历任后军将军,龙骧将军,青冀两州刺史,南平王刘铄的右将军司马。当时迁居南方时间较晚的北方人,总遭到朝廷的歧视,被看作不体面、寒伧;即使其中有的人才能杰出,也总不能担任要职,杜坦对此非常愤慨。他曾经和太祖谈到历史,太祖说:“金日石单忠孝真淳,汉代没有谁赶得上他,真遗憾如今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杜坦说:“金日石单的美德确实如皇上所说。但假若他生在今世,定然忙于养马,哪有机会被您赏识。”高祖一下子变了脸色,说:“你对朝廷为何如此刻薄?”杜坦说:“请听臣解释,我本是朝廷尊贵之族,曾祖在晋朝混乱时远迁凉州,世代相承都没有忘记我们的根本,就因为我们回到南方较晚而被轻视。金日石单是胡人,本不过是养马放牧之人,就能跃居朝中,位列名贤。圣明的宋朝即使要再选拔人才,臣认为恐怕未必能做到。”高祖听后默不作声。
北方有一习惯,要派儿子去问候病人。杜骥十三岁时,父亲让他去问候同郡人韦华,韦华的儿子韦玄当时有很高的名望,一见到杜骥非常惊奇,将女儿许配给他。杜陽公刘义真镇守长安,征召杜骥为州主簿。后任义真的军骑行参军、员外散骑侍郎,江夏王刘义恭抚军刑狱参军、尚书都郎官,长沙王刘义欣的后军录事参军。
元嘉七年(430),他跟随到彦之到河南,加封建武将军。索虏撤去在河南的防卫部队回到河北,到彦之派杜骥守洛陽。洛陽已长时间处于混乱凋敝状态,又无粮食,到了彦之败退时杜骥想弃城逃跑,但害怕太祖因此杀了他而未果。当初,高祖平定关洛时,得到一批钟鼎古物并带回南方,其中有一口大钟坠入洛水。到这当儿,太祖派将军姚耸夫带着一千五百士兵来到洛陽取这口大钟。当时耸夫正率领人马在洛水拖钟,杜骥就欺骗他说:“敌虏南渡以后洛陽城形势危弱,如今城池已修好,坚固异常,另外军粮充足,而所缺的正是人。你把士兵带进城来,我们共守洛陽,建立大功后去取钟不晚。”耸夫信了他的话,率众人去杜骥那里。一进城,却发现城不可守,更无粮食,耸夫就率众人走了。杜骥随即弃城往南逃回,并对太祖说:“我本欲以一死坚守洛陽,姚耸夫一进城就撤走,城内的人心情沮丧,士气低落,都要走禁也禁不住。”皇上大怒,派建威将军郑顺元在寿陽杀了耸夫。耸夫,吴兴武康人,勇猛果断,有气力,宋代的那些小将领无人能赶得上他,当初随到彦之北伐时与敌虏相遇,耸夫亲自斩了拓跋焘的叔父英文特勒,拓跋焘用百匹马赎回叔父头颅。杜骥接着担任通直郎、射击校尉、世祖征虏谘议参军。元嘉十七年(440),他出朝督察青、冀两州,徐州的东莞、东安二郡的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他在任八年,有好的政绩留在齐地。从义熙年间到宋末年,刺史中只有羊穆之和杜骥被老百姓所称道。元嘉二十四年(447),他任左军参军,哥哥杜坦任刺史,北方人都以此为荣。杜坦的长子杜琬任员外散骑侍郎,太祖曾有信函给杜坦,杜琬拆开看了。信还未送走,太祖又追回,发现信已打开,就要严加追查。丞都回报说:“是杜家的子弟拆开的。”太祖派主书诘问此事,杜骥禀告说:“拆信的是我的四儿子季文,恳请皇上按刑法处置。”太祖破例原宥不问。元嘉二十七年,杜骥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太祖张皇后 高祖郗皇后 太宗王皇后 高祖丁贵嫔 高祖阮修容 世祖徐妃·姚思廉 列传第三十三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魏收 辩物第十六·王肃 画墁録·张舜民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八十八 曹寅奏为恭请圣安并报地方情形摺·佚名 卷四十·萧常 两汉笔记卷十二·钱时 太祖纪·脱脱 黄彬传·张廷玉 卷三·雍正 选举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