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惠基传
萧惠基,是南兰陵郡兰陵县人。祖父萧源之,在宋朝官至前将军。父亲萧思话,任征西将军、仪同三司。
萧惠基少年时曾因外戚关系去拜见过江夏王刘义恭,刘义恭称叹其精细审慎,便把女儿许配给他。开始做官任著作佐郎,征北行参军,尚书水部,左民郎。出京任湘东内史,奉车都尉,抚军车骑主簿。
泰始初,益州刺史萧惠开抗命欲反,明帝(刘..)派萧惠基奉旨出使蜀,宣旨慰劳。惠开妥协但益州土人又造反,领氐军包围州城。惠基向外宣布朝廷的赏罚条例,于是氐人邵虎、郝天赐等杀了主帅马兴怀投降。回京任太子中舍人。惠基西使的千余名部属,一起请求论功行赏,惠基毁掉了功勋簿,到底也没能行功赏。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用意,惠基说:“我若这次赏赐他们,大家便会更热衷于打仗之类,这岂是我一向的主旨?”
出外任武陵内史,中书黄门郎。萧惠基善写隶书及下棋,太祖和他性情相投,很早就开始器重他。桂陽之役,惠基的姐姐是刘休范的妃子,太祖对他说:“你家人又在桂陽作乱了。”太祖屯兵新亭,任命惠基为军副,惠基弟弟惠朗亲自率兵为休范攻战,惠基在城内神态坦然。后出任豫章太守。还都任吏部郎,调任长兼侍中。袁粲、刘秉起兵前夕,太祖知道刘秉是惠基的妹夫,当时惠基在侍中省当值,太祖派王敬则去察看他的动静,见惠基安静从容并没有和刘秉勾结,于是太祖对他更加信任。讨伐沈攸之时,任命惠基为辅国将军,屯兵新亭。事情平定后,免去其在军队的称号,领任长水校尉。因母亲去世辞官。
太祖即位,惠基任征虏将军,卫尉。就职不久,多次上表请求解职,被批准。服丧期满,任征虏将军、东陽太守,增加俸禄至二千石。他先后为政四郡,也没有什么积蓄。还京任都官尚书,又调任执掌南齐书吏部。永明三年(485),因长期患病调任侍中,兼骁骑将军。尚书令王俭是当朝显贵,惠基和他同在礼阁,除了公事,没有和人来往。永明五年,调任太常,加任给事中。自宋朝大明时期以来,流行的音乐,多是靡靡之音,婬俗不堪,高雅音乐很少有人喜欢。惠基妙解音律,尤其喜欢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次演奏,惠基都非常欣赏,情不能已。当时下棋的人琅笽王抗是第一流的,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同为二流棋手。赤松思虑较快,善于大局的铺排;思庄思维较缓重,巧于断棋。文帝时,羊玄保为会稽太守,帝派思庄去与玄保下棋,制好棋局,回到宫中在文帝面前重新下过。太祖让思庄和王抗赌棋,从食时到日暮,一局才终,皇上疲倦了,让他们回去,到五更才决出胜负。王抗下完棋就睡了,思庄直到早晨都未眠。世人称:“思庄之所以品第这么高,是由于他用心深久,常人无法比得上。”王抗、思庄都官至给事中。永明中期,敕令王抗品棋,竟陵王萧子良派惠基掌管这事。
当初,思话首先在曲阿建了庄宅,有闲旷的情致。惠基常对亲信说:“等儿女们婚嫁大事一完,我就归隐老家去。”他立身谦退朴素,朝廷百官称他为善士。第二年去世,时五十九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本史作者认为:对上司长揖不拜,在朝廷令公卿折服,古人称此为遗直,看来这样追求也并不为过。不过如果是处身危地根基孤单的人,要坚持高洁的情操不作屈从,那就可能是虽然实现了自己的原则,但现实的地位也就永远丧失了。所以人们往往是通过各种渠道以求自保,低声下气地贬抑自己的气节。然而高流世业之人,是不指望走捷径的,扬鞭直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碍。王秀之世守家风,从不降节于权贵要人,真是美好啊!
赞语:王秀之处身朝廷,清心正直。陆慧晓品性贞亮,堪称君子。萧惠基友爱平和,也是当代高士。
猜你喜欢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魏收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卷四百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第二十二章荆公之文学(下)·梁启超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佚名 儒林宗派卷二·万斯同 凡例·佚名 陈洽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礼四○·徐松 多小未能舆謀案·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