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昌义之传

昌义之,历陽乌江人。年幼时有军事方面的才干。齐朝时跟随曹虎征战,多次立下战功。曹虎任雍州刺史时,任用昌义之出补防..,出任冯翊戍主。到曹虎卸任返回,昌义之留下侍奉高祖。当时天下新乱,高祖也优待他。义师举事,高祖诏令义之任辅国将军、军主,拜官授职建安王中兵参军。当时竟陵、芊口有邸绑,高祖派义之乘马前往,每战必胜。大军停留在新林,义之跟随王茂到新亭,在紧挨朱雀航的地方力战,斩杀的敌人缴获的军器很多。建康城平定之后,昌义之被封为直..将军、马右夹..主。天监元年(502),义之被封为永丰县侯,食邑五百户。授骁骑将军,出任日于眙太守。天监二年(503),升迁假节称号,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坐镇钟离。魏军侵犯州镜,义之攻破魏军。天监三年(504),晋号冠军将军,增加封邑二百户。

天监四年(505),梁军大举北伐,扬州刺史临川王统率众军驻军洛口,义之以一州之兵受临川王调遣,充当前军,攻打魏国梁城戍,攻下。天监五年(506),高祖因征召兵役太久,下令班师回朝,众军各自逃散,魏中山王元英乘机追蹑,攻陷马头,城内粮食储备,魏军全部转移回北方。议事的人都说:“魏人将粮食运回北方,应当不再南下了。”高祖说:“并非如此,这一定是要进兵,我们所看到的并非真实的情况。”于是派工匠修筑钟离城,下令昌义之做好作战防守的准备。这年冬天,元英果真率领安乐王元道明、平东将军杨大眼等将士数十万,侵犯钟离。钟离城北面有淮水倚仗,魏军在邵陽州西岸建浮桥,成为横跨淮水的通道。元英占据东岸,杨大眼占据西岸,攻打钟离城。当时城中只有三千人,昌义之督促将帅,灵活抵御。魏军便用车装土填塞壕沟,让它的士兵背土跟在后面,厉害的骑兵从后面迫促,有未及时返回的人,便用土逼迫他,不多久壕沟填满了。元英和杨大眼亲自督战,日夜苦攻,轮流替换,一人落下他人再上,没有后退的。又设计飞楼、冲车撞击城墙,所撞到的城墙的土块马上就塌落下来。昌义之便用泥土补上缺口,冲车虽然进来了,但城墙不致毁坏。昌义之擅长射击,凡被攻打危急的地方,昌义之就骑马奔去救援,凡他弯弓指向的人,没有不应弦而倒下的。义之一天战数十个回合,前后被杀死射伤的人数以万计,魏军死的人与钟离城相平。

天监六年(507)四月,高祖派曹景宗、韦睿率军二十万援救昌义之。大军到达,同魏军作战,大败魏军,元英、杨大眼等各自脱身逃走。昌义之于是率轻装部队追到洛口返回,魏军被斩首的、生擒的,不计其数。昌义之因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加食邑二百户,升迁持节称号、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义之尚未受职,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因坐禁物离开封地,被有司所奏免去上述官职。当年,出补朱衣直..、拜官授职左骁骑将军,直..如同从前。升迁太子右卫率,兼任越骑校尉,封假节称号。天监八年(509),出封持节称号,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远将军、湘州刺史。天监九年(510),以上述封号回到朝廷,不久担任司空临川王司马,将军如从前。天监十年(511),升迁右卫将军。天监十三年(514),改任左卫将军。

这年冬天,高祖派太子右卫率康绚督众军兴修荆山堰。第二年,魏朝派将领李昙定率大军进逼荆山,扬言打算决开荆山堰,高祖下诏借给昌义之符节,率太仆卿鱼弘文、直..将军曹世宗、徐元和等援救康绚,义之的大军还未到达,康绚等人已攻破魏军。魏朝又派大将李平攻打峡石,包围直..将军赵祖悦,昌义之又率领朱衣直..王神念等援救赵祖悦。当时魏军士卒充足,王神念攻打峡石的浮桥不能攻下,因而援兵不能按时行进,于是峡石陷入敌手。昌义之班师回朝,被有司向皇上进言,高祖因义之是有功之臣,没有问罪于他。

天监十五年(516),高祖又加封昌义之使持节称号,都督湘州诸军事、信威将军、湘州刺史。当年,改授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昌义之性情宽厚,担任将领能够安抚驾驭士卒,有拼死为他效力的人,到任州刺史,官吏百姓安宁。不久高祖诏赠义之鼓吹一部,改封营道县侯,食邑如从前。普通三年(522),征召义之为护军将军,鼓吹如从前。普通四年(523)十月,去世。高祖对昌义之的去世感到非常悲痛,下诏令说:“护军将军、营道县开国侯昌义之,才干谋略隐伏着成功,胸怀宽广隐忍,显明的忠诚从任职时始,功效显著边境诚服。正准备申报为辅佐大臣,将京师之军托付给他;突然去世,悲痛在心。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并鼓吹一部。赠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办丧事的礼钱二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谥号烈。”

昌义之的儿子宝业继承,宝业官至直..将军、谯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四·本纪第四·脱脱
  卷八 晋语二·左丘明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蔡东藩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蔡东藩
  第十八回 阿鲁思全境被兵 欧罗巴东方受敌·蔡东藩
  第三十回 畅春园圣祖宾天 乾清宫世宗立嗣·蔡东藩
  卷之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章一山却聘记·李定夷
  第七十册 天命十年·佚名
  史记疑问卷上·邵泰衢
  林邑国传·房玄龄
  卷四十五·佚名
  明鉴易知录卷十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二·丘逢甲

    (丙申稿)(清光绪二十二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缉·山居诗(五首)白云海上来,飘摇无归期。微风起天末,吹寄兹山陲。悦山本云性,草木生妍姿。山中有轶士,独往人寡知。末世何皇皇?寸心勉自持。故国何迢迢?

  • 鲍溶诗集原序·鲍溶

    鲍溶诗集六卷史馆书旧题云鲍防集五卷崇文总目叙别集亦然知制诰宋敏求为臣言此集诗见文粹唐诗类选者亦称鲍溶作又防之杂感诗最显而此集无之知此诗非防作也臣以文粹类选及防杂感诗攷之敏求言是又得防知政事欧阳修所藏鲍

  • 黄庭坚诗全集十·黄庭坚

    送薛乐道知郧乡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念君胸

  • 卷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 宋 陆游 撰 饭三折舗舗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皇天怜之足其愿着在荒山更何怨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蹏几历天下半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 卷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十六地理燕山八景赋        【元】陈 栎粤自昔之京师称为众大之区今大业之覆焘亶亘古之所无建皇都于燕山信广大而超卓稽载籍之所传跨亳殷与京洛仰景致之佳絶殚?頴而难穷味绮名之

  •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张廷玉

        张宁 王徽 毛弘 邱弘 李森 魏元 强珍王瑞 李俊 汪奎 汤鼐姜绾 姜洪 曹璘 彭程 庞泮 叶绅胡献 张弘至 屈伸 王献臣   张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

  • 卷四·昭梿

    ◎岳青天岳少保起,满洲人。以孝廉起家。初任奉天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黩著,公入署时,命仆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缁染其污迹也。”后与将军某抗,罢官。今上亲政,首起用为山东布政使,俄调任江苏巡抚。公以清介自矢,夫

  • 韦温传·欧阳修

    韦温,是中宗被废韦皇后的叔伯哥哥。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曾任普州参军事,因女儿做了皇太子妃,提拔为豫州刺史。皇帝被幽禁庐陵时,韦玄贞被流放钦州,并死于该处,玄贞之妻崔氏被蛮人首领宁承所杀,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氵

  • 潘美传·脱脱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其父潘王..,任军校戍守常山。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

  • 提要·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三礼图集注      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三礼图集注二十卷宋聂崇义撰崇义洛阳人周显德中累官国子监司业世宗诏崇义参定郊庙祭玉因取三礼图凡得六本重加考订宋初上

  • 鉴 古 叹 今·太虚

    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亦惟树党相攻,别立门户。寥寥数语,对照今日之时局,隐忧曷胜!(见觉群七期)

  • 海东新开印版记·佚名

    已上序文并《祖堂集》一卷,先行此土。尔后一卷齐到。谨依具本,爰欲新开印版,广施流传,分为二十卷。以此先写七佛,次□天竺二十七祖并诸震旦六代,代有傍正。祖位次第,并以录上;随其血脉初无联绵。佋穆之仪,有孙有嫡也。其纂成,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澄观

    第五依现相。疏文分四。一总明大意。二显相不同。三别明放光。四料拣同异。今初。应有四句。一者随相。二者无相。三者无相不碍相。四者相即无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无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别明中有初一句。故应莫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七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五得四起支  味入生无量断结受果处  此章愿具说诸得过去法。彼得过去耶。答彼得。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设得过去。彼得过去

  • 卷第六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尔时善财童子大智光明照启其心。思惟观察见诸法性。得了知一切言音

  •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佚名

    题“黄童君注解”。《通志》、《崇文总目》著录。陈国符《道 藏源流续考》认为,通过用韵,不能判断此歌于何时代出世。前 半为七返丹砂诀,述炼汞之术,有注。后半为歌十首,同于《太 清玉碑子》所辑瑶瓶歌,述泥瓶烧丹之术,有注

  • 王氏医案绎注·王士雄

    医案。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十卷,附录一卷。士雄有《温热经纬》 已著录。念祖字兰荪,江都 (今江苏扬州) 人。石氏认为王氏医案随证制方,丝丝入扣,为临证必读书,遂将正续编合刊,三编作为附录,逐案详加绎注。刊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