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温传

韦温,是中宗被废韦皇后的叔伯哥哥。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曾任普州参军事,因女儿做了皇太子妃,提拔为豫州刺史。皇帝被幽禁庐陵时,韦玄贞被流放钦州,并死于该处,玄贞之妻崔氏被蛮人首领宁承所杀,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氵此同死于容州。韦后的两个妹妹逃回京师。皇帝复政,诏令追赠韦玄贞上洛郡王、太师、雍州牧、益州大都督。

追赠韦温的父亲韦玄俨为鲁国公、特进、并州大都督。又派使者迎回韦玄贞的灵柩,诏令广州都督周仁轨讨伐宁承,将他的头祭奠崔氏的灵柩。委任周仁轨为左羽林大将军、汝南郡公。待韦玄贞夫妇的灵柩运到,皇帝与韦后登长乐宫望着运丧队而哭。加赠韦玄贞为酆王,谥为文献,号称其庙为褒德,称其陵为荣先,各置官员,给一百户做守卫洒扫。又追赠玄贞之子韦洵为吏部尚书、汝南郡王,韦浩为太常卿、武陵郡王,韦洞为卫尉卿、淮阳郡王,韦氵此为太仆卿、上蔡郡王,全部葬于京师。

韦温开始为官就因受贿而遭斥。神龙初年,提拔为宗正卿,升为礼部尚书,封鲁国公。其弟韦氵胥,从洛州户曹参军事接连升任左羽林大将军,封曹国公。

韦后的大妹嫁给陆颂,升任国子祭酒。

韦后的二妹嫁给嗣虢王李邕。韦氵胥的儿子韦捷娶成安公主为妻,韦温的堂弟韦濯娶定安公主为妻,都授官为驸马都尉,韦捷还任右羽林将军。景龙三年(709),韦温以太子少保职同中书门下三品,遥领扬州大都督。韦温见自己已居显要,天下事均在己手,想要培植力量以巩固权柄,引用党羽但心不齐,公卿虽然怕他,不敢说什么,然而韦温本人无能,所以不如武氏族人那样凶狠嚣张。

韦氵胥开始时兼修文馆大学士,但他却迷恋能久留在羽林,韦后不喜欢他。

那时,韦氵胥随从皇帝皇后到温泉,韦后将他毒死以防止变乱,然后追赠高官:司徒、并州大都督。韦氵胥兄弟多次写诗文呈送皇帝,其时皇帝正广为征选文学侍从,以便与之赋诗娱乐。韦氵胥虽是学士,但常在北军,没有机会有所创作。

有个富商犯了罪,万年县的县令李令质审询此案,韦濯跑去救富商,李令质不听,韦濯在皇帝面前控告李令质。皇帝将李令质召来询问。左右的人都为李令质性命担心。李令质从容地说“:韦濯与那贼人并非亲戚,只因收了那贼的钱;韦濯的权势虽大,也不如坚守陛下所制的法令,我虽死亦无憾。”皇帝放了县令,不再追究。

中宗崩,韦后专政,害怕有变故,命韦温将宫内外的兵权全掌在手中,守卫省中。又派侄子韦播、族弟韦王睿、韦高、韦嵩分别控制左右羽林军。韦温与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劝韦后利用图谶以惑众,说韦后应顺天命称帝。于是设计谋杀少帝重茂,但还害怕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阻挠,打算先除掉他们两人,然后自己再宣布政变。但相王之子李隆基夜里发兵起事,将军葛福顺攻进玄武门,斩杀韦播、韦王睿、韦高、韦嵩,并割头示众,军中接连响应,不敢后人。韦后当晚被杀,天明斩杀韦温,分头逮捕各韦姓子弟,不论老少,一律斩杀不赦。

猜你喜欢
  志九 刑法志·薛居正
  ●卷十六·徐梦莘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第一百五十二回 大打武议长争总理 小报复政客失阁席·蔡东藩
  修纂凡例·佚名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第四三四移光绪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附记·杨时伟
  黄辉传·张廷玉
  第三讲·孙中山
  卷一百四十六·雍正
  卷三十六 职官八·龙文彬
  卷九十·佚名
  荣宗敬·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三十三·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三十三明 胡震亨 撰集録四唐人诗见于金石刻及自有真迹传世者至宋尚多如宣和内府所收藏载在书谱者真迹班班可攷而金石刻收藏之富无如欧阳文忠赵明诚两家目录备在南渡后王象之碑目亦具一二当时

  • 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脱脱

        ◎儒林五   ○范冲 朱震 胡安国   范冲,字元长,登绍圣进士第。高宗即位,召为虞部员外郎,俄出为两淮转运副使。   绍兴中,隆祐皇后诞日,上置酒宫中,从容语及前朝事,后曰:"吾老矣,有所怀为官家言之。吾逮事

  • 卷一百九十七·毕沅

      ◎元纪十五 ∷起上章掩茂正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二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至大三年年   春,正月,癸未,省中书官吏,自客省使而下一百八十一员。   李孟入见于玉德殿,帝指孟谓宰执大臣曰:“此皇祖妣命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秋七月己丑朔温州观察使枢密院都承旨王<王燮>为河东经制使通直郎直秘阁傅亮为副使 诏诸路常平司见在金银并起发赴行在 龙图阁学士提举鸿庆宫兼侍读耿延禧知宣州延禧与李纲不协自京城使还以父老乞

  • ◎礼十五(凶礼)·徐天麟

    ○服制孝文遗诏曰,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

  • ●卷七·叶梦珠

    ◎食货一物价之不齐也,自古而然。不意三十余年来,一物而价或至于倍蓰什百,且自贵而贱,自贱而贵,辗转不测,不知何时而始。忆予入小学时,归依先大父膝下,是时,百货乍贵,先大父尝叹息为予述隆、万间物价之贱,民俗熙,迄今五十余年,而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四防昌三年正月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袭可汗【旧回鹘传云丰州刺史石雄后唐献祖纪年録云石州刺史石雄按是时田牟为丰州刺史今从实録】石雄大破回鹘迎太和公主以归【旧石雄传曰三年回鹘大略云朔刘沔以

  • ·致省局司道书·丁曰健

    启者:窃弟猥以菲材,谬膺重任;藉邻光之分照,得大功其庆成。兹蒙督、抚宪逾格鸿施,会摺具奏,奉上谕赏加二品顶戴;仰圣恩之高厚,觉报称之愈难。弟抚今日遭逢,思去年东渡,不三旬而彰邑珠还,渠魁就戮;虽云将士同心、兵勇

  • 自序·捧花生

    游秦淮者,必资画舫,在六朝时已然,今更益其华靡。颇黎之镫,水晶之琖,往来如织,照耀逾于白昼。两岸珠帘印水,画栋飞云。衣香水香,鼓棹而过者,罔不目迷心醉。余曼翁《板桥杂记》,备载前朝之盛,分雅游、丽品、轶事为三则,而于丽品尤为

  • 七 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系·胡适

    民国元年,在君在上海南洋中学教了一年书。他在这一年中,用生物演进的观点写了一部很好的“动物学教科书”。他的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调查,好像也是这时期调查的。这一年,他把他的四弟文渊带到上海。文渊那时

  •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

  • 卷十五·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十五     长洲惠栋撰谷梁古义孝经説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孝经属参故应劭风俗通言谷梁为子夏门人杨士勋谓受经于子夏余案桓谭新论云左氏传世遭战国寝蔵后百余年鲁谷梁赤为

  • 附录卷一·项安世

    <子部,儒家类,项氏家说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附录卷一宋 项安世 撰孝经説古文以至德章后次以感应章次名章次闺门章次谏争章次事君章次丧亲章按感应接至德章后闺门接名章后事君接谏争章后文义皆贯则古文近是

  • 卷十·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明 王志长 撰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注郑司农云键读为蹇管谓籥也键谓牡疏用管以启用键以闭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禁者举之注不物衣服视瞻不与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如是已说闻所成慧地决择。思所成慧地决择我今当说。谓若略说有四种思议。一事思议。二有非有思议。三因果思议。四乘思议。事思议者。略依六事。所谓蕴

  • 第五十九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八(夜摩天之二十四)尔时菩萨鹅王。名曰善时。摄诸鹅众。以正念心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观诸鹅众。心受快乐。独在一窟。思惟念法。如是善时鹅王。爱念法乐。为他说法。以为悦乐。复有余鹅。亦思念法。尔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