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玄传
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祖父卫悦,魏时任司农卿。父卫..,官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卫玄幼时有器量见识,周武帝为藩王时,引荐卫玄为记室。升任给事上士,袭爵为兴势公。周武帝即位,任命卫玄为益州总管长史,赐给他万钉宝带。不久,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太府中大夫,摄领内史事,兼任京兆尹,时人称其强力贯通天下。
  隋文帝作丞相,卫玄任检校熊州事。隋文帝受禅继位,卫玄升任淮州总管,晋封同轨郡公,因受牵连免官。不久,任岚州刺史。适逢又起修筑长城之役,诏令卫玄监督修筑长城。后来改任卫尉少卿。仁寿初年,山獠叛乱,任命卫玄为资州刺史前往镇压安抚。卫玄到任之后,山獠正围攻大牢镇,卫玄单人独骑到山獠营地,对众獠人说:“我是资州刺史,奉天子诏令安抚养育你们,你们不要惊怕。”众獠人没有人敢动。于是,卫玄向他们陈述利害,獠人主帅受到感动,十多万人缴械投降。文帝非常高兴,赐给卫玄细绢二千匹,升任遂州总管,仍令为剑南安抚使。
  隋炀帝即位,又征召入京为卫尉卿。夷獠之人怀恋卫玄,相送之人几百里内不断。分别的时候,都是挥泪而去。升任工部尚书。后来任魏郡太守,仍兼任工部尚书。不久,任右侯卫大将军,检校左侯卫事。改任刑部尚书。辽东之战时,卫玄任检校右御卫大将军,率兵由增地道而出。当时各路兵马多有不利,只有卫玄全师而还。授任金紫光禄大夫。
  大业九年(613),炀帝驾幸辽东,令卫玄和代王杨侑留守京师,任命卫玄为京兆内史,仍兼任刑部尚书,允许他遇事不便上奏,自行裁处决断,敕令代王以对待师傅的礼节对待卫玄。适逢杨玄感围困东都洛阳,卫玄率领步兵骑兵七万人增援。到了华阴,发掘杨素墓冢,焚烧其尸骸遗骨,将其祖茔铲平,向士卒显示必死的决心。兵出潼关之后,有人担心崤山和函谷关之处有伏兵,请求从陕县顺流而下,直奔河阳,攻击杨玄感的后方。卫玄说:“这种计谋不是小子所能想到的。”于是就击鼓前进。过了函谷关之后,终于像他猜测的那样。卫玄就派遣武贲郎将张峻从南路进发作为疑兵,自己则亲率大军直奔城北。杨玄感率兵迎战。卫玄一边战一边行,大军在金谷驻扎下来。卫玄在军中清扫一片场地,祭祀文帝说:“如果社稷长久,应该让杨玄感这些丑类像冰块一样破碎;如果隋朝大势已去,就请让老臣先死吧!”词气激昂,三军将士莫不流涕呜咽。当时,卫玄寡不敌众,与贼兵频频作战都不利,士卒死伤大半。卫玄率兵苦战,贼兵才稍稍退却,大军进屯于北芒。适逢宇文述、来护儿等援兵赶到,杨玄感向西逃遁。卫玄派遣通议大夫斛斯万善、监门直阁庞玉为先锋追击,赶到阌乡,与宇文述等合兵击败叛军。炀帝车驾到高阳,征召卫玄到其所在的地方。炀帝慰劳卫玄说:“公真是社稷之臣啊!使朕得以没有西顾之忧。”晋升卫玄为右光禄大夫,赐给他良田、宅第,财物数万。卫玄回去镇守京师,炀帝对他说:“函谷关以西全部委托给公了。公安然无恙,国家就安然无恙;公有危险,国家也就危险了。公出入必须有兵士保卫,坐卧应该经常自我安稳。如今特意给公一千名士兵,充当侍卫随从。”和樊子盖一起,都赐给玉麒麟符节,因用以代替铜兽符节。
  大业十一年,诏令卫玄安抚关中。当时,关中盗贼蜂起,百姓饥饿至死,卫玄竟然不能赈济抚恤。而官方败坏纷乱,贿赂公行。卫玄认为自己年纪已高,上表乞求告老还乡。炀帝派遣内史舍人封德彝驰往京师,告诉他说:“京师是国家的根本,是宗庙园陵的所在地,借助公卧居以镇守之。”卫玄才作罢。义师进入关中,卫玄自知不能守御,忧愁恐惧,自称有病,不理政事。京城陷落,卫玄归居家中,隋恭帝义宁中卒。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志第四十六·柯劭忞 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赵尔巽 自序·蔡东藩 卷二十七·商辂 名山藏卷之八十·何乔远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九·佚名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四·杜大珪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三·佚名 卷四十二·司马迁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九·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