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纲鉴易知录卷三六

宋纪 附北魏

太祖文帝

纲 辛卯,春正月,魏师还。

纲 宋主杀其弟义康。

纲 二月,宋令民遭寇者,蠲其税调。

目 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戮,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魏之士马死伤亦过半。宋主每命将出师,常授以成律交战日时,是以将帅趑趄,莫敢自决。又江南白丁,轻进易退,此其所以败也。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纲 三月,魏主还平城。

纲 夏六月,魏太子晃卒。

目 魏中常侍宗爱,性险暴,多不法,太子晃恶之。给事中仇尼道盛,有宠于晃,与爱不协。爱恐为所纠,遂构其罪。魏主怒,斩道盛于都街,东宫官属多坐死,晃以忧卒。

纲 壬辰,春二月,魏中常侍宗爱弑其君焘而立南安王余。

目 魏世祖追悼景穆太子不已;宗爱惧诛,二月,弑之,仆射兰延、和、薛提等秘不发丧。延、以皇孙浚冲幼,欲立长君,征秦王翰,置之秘室;提以浚嫡孙,不可废。议久不决。宗爱知之,自以得罪于景穆太子,而素恶翰,善南安王余,乃密迎余,矫皇后令召延等,而使宦者持兵伏禁中,以次收缚,斩之;杀翰,立余。余以爱为大司马、大将军。

纲 冬十月,魏宗爱弑其君余。魏主浚立。讨爱,诛之。

纲 魏复建佛图,听民出家。

纲 魏行玄始历。

纲 癸巳,春二月,宋太子劭弑其君义隆及其左卫率袁淑、仆射徐湛之、尚书江湛而自立。以何尚之为司空。

目 宋主欲废太子劭,赐始兴王浚死,先与侍中王僧绰谋之;使寻汉、魏典故,送徐湛之、江湛。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藩,南平王铄、建平王宏皆为宋主所爱。铄妃,江湛之妹;随王诞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立铄,湛之欲立诞。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但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宋主曰:“卿可谓能断大事。然此事至重,不可不殷勤三思。”宋主与湛之屏人语,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简行,虑有窃听者。既而以其谋告潘淑妃,妃以告浚,浚驰报劭。劭乃谋为逆,夜呼前中庶子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入宫,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内省无过,不能受枉。明日当行大事。”众惊愕,莫能对。久之,淑、斌皆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斌惧曰:“当竭力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尝患风,今疾动耳。”劭愈怒,因眄淑曰:“事当克否?”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不为天地所容,大祸亦旋至耳。假有此谋,犹将可息。”左右引淑出曰:“此何事,而云可罢乎!”淑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明日,宫门未开,劭以朱衣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萧斌同载,呼袁淑甚急,淑眠不起,劭停车催之。淑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命杀之。门开而入。令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斋阎,拔刃径上合殿。宋主其夜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卫兵尚未起。宋主见超之入,举几捍之,五指皆落,遂弑之。湛之惊起,兵人杀之。江湛闻喧噪声,叹曰:“不用王僧绰言,以至于此!”劭遣兵杀之。并使人杀潘淑妃。浚时在西州府,闻台内喧噪,不知事之济否,骚扰不知所为。俄而劭驰召浚,浚入见劭。劭曰:“潘淑妃遂为乱兵所害。”浚曰:“此是下情,由来所愿。”劭遂即位,下诏曰:“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今罪人斯得,可大赦,改元太初。”以萧斌为仆射,以何尚之为司空。劭不知王僧绰之谋,以为吏部尚书。

纲 三月,宋劭杀其吏部尚书王僧绰。

目 劭料简文帝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启飨士,并前代故事,收杀之。僧绰弟僧虔为司徒属,所亲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劭因诬北第诸王侯,云与僧绰谋反,杀之。

纲 夏四月,宋江州刺史武陵王骏举兵讨劭,宋人立骏。五月,劭及弟浚皆伏诛。

纲 宋复以何尚之为尚书令。

世祖孝武帝

纲 甲午,春正月,宋铸孝建四铢钱。

纲 宋立子业为太子。

纲 乙未,春,宋镇北大将军沈庆之罢就第。

目 宋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请老,表数十上。诏听以公就第。顷之,宋主复欲用庆之,使何尚之往起之。庆之笑曰:“沈公不效何公,往而复返。”尚之惭而止。

纲 丙申,春正月,魏立贵人冯氏为后。二月,魏主立其子弘为太子。

纲 宋以宗悫为豫州刺史。

纲 冬十二月,宋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卒。

目 延之子竣贵重,凡所资供,一无所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在道侧。常语竣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竣起宅,延之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延之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曰:“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竣丁忧,逾月,起为右将军,丹阳尹如故。

纲 戊戌,春二月,魏以高允为中书令。

目 魏中书侍郎高允,好切谏,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屏人极论。时有上事为激讦者,魏主谓群臣曰:“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真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允所与同征者游雅等皆至大官,封侯,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魏主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未尝有一言规正;唯伺朕喜悦,祈官乞爵,今皆无功而至王公。允执笔佐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少,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帝重允,常呼为“令公”而不名。

游雅常曰:“前史称卓子康、刘文饶之为人,褊心者或不之信。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其言呐呐不能出口。昔崔司徒尝谓:‘高生丰才博学,一代所推,所乏者,矫矫风节耳。’余亦以为然。及司徒得罪,诏指临责,声嘶股栗,殆不能言;高允独敷陈事理,辞义清辩,人主为之动容,此非所谓矫矫者乎!宗爱用事,威振四海。王公以下趋庭望拜,高子独升阶长揖,此非所谓风节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此乃管仲所以致恸于鲍叔也。”

纲 冬十月,宋以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为中书舍人。

目 时宋主亲览朝政,不任大臣;凡选授、迁徙、诛赏大处分,皆与法兴、尚之参怀;内外杂事,多委明宝。三人权重当时;而法兴、明宝大纳货贿,门外成市。吏部尚书顾觊之独不降意。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太峻,之曰:“辛毗有言:‘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之常以为“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应恭己守道;而暗者不达,妄意侥幸,徒亏雅道,无关得丧”。乃著定命论以释之。

纲 己亥,夏五月,宋杀其东扬州刺史颜竣。

纲 秋七月,宋以沈庆之为司空。

纲 庚子,春正月,宋主耕藉田。三月,后亲蚕西郊,太后观礼。

纲 辛丑,夏,宋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襄阳,为其下所杀。

目 宋主畋游无度,尝出,夜还,敕开门。侍中谢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黑敕乃开。宋主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对曰:“臣闻王者祭祀、畋游,出入有节。今陛下晨往宵归,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是以伏须神笔,乃敢开门耳。”

纲 秋九月,宋司空沈庆之罢就第。

纲 癸卯,夏,宋以蔡兴宗、袁粲为吏部尚书。

目 粲,淑之兄子也。宋主好狎侮群臣,常呼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为老伧,仆射刘秀之为老悭,侍中颜师伯为;其余短、长、肥、瘦皆有称目。又宠一昆仑奴,令以杖击群臣,惟惮蔡兴宗方严,不敢侵媟。议曹郎王耽之曰:“蔡豫章昔在相府,亦以方严不狎,武帝宴私之日,未尝相召。蔡尚书今日可谓能负荷矣。”

纲 宋大修宫室。

目 宋主为人机警勇决,记问博洽,文章华敏;又善骑射,而奢欲无度。自晋氏渡江以来,宫室草创,孝武始作清暑殿。宋兴,无所增改。至是,始大修宫室,土木被锦绣,赏赐倾府藏。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侍中袁因盛称高祖俭素之德。宋主曰:“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

纲 甲辰,夏闰五月,宋主骏殂,太子子业立。

目 宋主殂于玉烛殿。太子即位,年十六。蔡兴宗奉玺绶,太子受之,傲惰无戚容。兴宗出,告人曰:“家国之祸,其在此乎!”

废帝

纲 乙巳,春,宋铸二铢钱。

纲 夏五月,魏主浚殂,太子弘立。

纲 冬十一月,宋主杀其太尉沈庆之。

纲 宋主幽其诸父湘东王彧等于殿内。

纲 宋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

目 宋主子业,以太祖、世祖在兄弟数皆第三,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亦第三,故恶之。因何迈之谋,使左右朱景云送药赐子勋死。景云至湓口,停不进。子勋典签谢道迈闻之,驰告长史邓琬。琬曰:“身南土寒士,蒙先帝殊恩,以爱子见托,岂得惜门户百口,期当以死报效。幼主昏暴,社稷危殆,虽曰天子,事犹独夫。今便指帅文武,直造京师,与群公卿士废昏立明耳。”遂称子勋教令所部戒严,子勋戎服出听事,集僚佐,使主帅潘欣之宣旨谕之。四座未对,参军陶亮首请效死前驱,众皆奉旨。乃以亮为谘议中兵总统军事。旬日得五千人,出镇大雷,移檄远近。

纲 宋弑其君子业而立湘东王彧。

目 时三王久幽,不知所为。湘东王彧主衣阮佃夫及子业左右寿寂之、王敬则等阴谋弑子业。先是子业游华林园竹林堂,使宫人倮相逐;一人不从命,斩之。夜,梦在竹林堂,有女子骂曰:“悖虐不道,明年不及熟矣!”于是巫觋言竹林堂有鬼。子业出华林园,悉屏侍卫,与群巫彩女射鬼于竹林堂。寿寂之等抽刀前弑之,宣太皇太后令,数子业罪恶,命湘东王纂承皇极。彧即位,大赦。

纲 宋雍、郢、荆州、会稽郡皆举兵应寻阳。

太宗明帝

纲 丙午,春正月,宋遣建安王休仁讨江州。晋安王子勋遂称帝,二徐、司、豫、青、冀、湘、广、梁、益州皆应之。

目 时,宫省危惧,宋主谋于群臣。蔡兴宗曰:“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矣!愿陛下勿忧。”

建武司马刘顺说豫州刺史殷琰,使应寻阳。琰初以家在建康,未许,后不得已而从之。宋主复谓兴宗曰:“诸处未平,殷琰已复同逆;为之奈何?”兴宗曰:“逆之与顺,臣无以辨。然今商旅断绝,而米甚丰贱,四方云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荡可必。但臣之所忧,更在事后,犹羊公之言耳。”宋主知琰附寻阳非本意,乃厚抚其家以招之。

纲 秋八月,宋台军克江州,杀子勋。

纲 冬十月,宋徐州刺史薛安都、汝南太守常珍奇叛降于魏。

目 宋徐州刺史薛安都、汝南太守常珍奇等,并遣使乞降于建康。宋主以南方已平,欲示威淮北,命张永、沈攸之将兵五万迎安都。蔡兴宗曰:“安都归顺不虚,止须单使。今以重兵迎之,势必疑惧;如其外叛,招引北寇,将为朝廷旰食之忧。”宋主不从。安都果惧而叛,常珍奇亦以悬瓠降魏,皆请兵自救。

纲 宋立子昱为太子。

目 宋主无子,尝以宫人陈氏赐嬖人李道儿,已复迎还,生昱。又密取诸王姬有孕者,内之宫中,生男则杀其母,而使宠姬母之。

纲 丁未,春正月,魏取宋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地。

目 宋张永等弃城夜走。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死者以万数。宋主召蔡兴宗以败书示之曰:“我愧卿甚!”永及攸之皆坐贬,还屯淮阴。宋由是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

纲 秋八月,宋遣中领军沈攸之击彭城,将军萧道成镇淮阴。

目 宋主复遣沈攸之等击彭城。攸之以清、泗方涸,粮运不继,固执以为不可。宋主怒,强遣之,而使行徐州事萧道成镇淮阴。道成收养豪俊,宾客始盛。

纲 戊申,秋七月,宋以萧道成为南兖州刺史。

纲 己酉,春正月,魏拔宋青州,执其刺史沈文秀。

目 沈文秀守东阳,魏人围之三年,外无救援,士卒昼夜拒战,甲胄生虮虱,无离叛之志。至是,魏人拔东阳,文秀解戎服,正衣冠,持节坐斋内。魏人执之,缚送慕容白曜,使之拜,文秀曰:“各两国大臣,何拜之有!”白曜还其衣,为设馔,锁送平城。魏主宥之,待为下客,给恶衣、疏食;既而重其不屈,拜外都下大夫。于是,青、冀之地,尽入于魏矣。

纲 夏六月,魏立子宏为太子。冬十一月,魏遣使如宋修好。

纲 庚戌,夏六月,宋以南兖州刺史萧道成为黄门侍郎,寻复本任。

目 道成在军中久,民间或言其有异相,宋主疑之,征为黄门侍郎。道成惧,不欲内迁,而无计得留。参军荀伯玉教其遣数十骑入魏境,魏果遣游骑行境上;道成以闻,宋主乃使道成复本任。

纲 辛亥,春二月,宋主杀其弟晋平王休祐,以巴陵王休若为南徐州刺史。

纲 夏五月,宋主杀其弟建安王休仁。

纲 宋以袁粲为尚书令,褚渊为仆射。

纲 秋七月,宋主杀其弟巴陵王休若,以桂阳王休范为江州刺史。

纲 宋以萧道成为散骑常侍。

目 道成被征,所亲以朝廷方诛大臣,多劝勿行。道成曰:“诸卿殊不见事,主上自以太子稚弱,剪除诸弟,何预他人!今唯应速发,不宜见疑。且骨肉相残,自非灵长之祚,祸难将兴,方与卿等戮力耳。”既至,拜散骑常侍。

纲 八月,魏主弘传位于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帝。

目 魏主聪睿夙成,刚毅有断;而好黄、老、浮屠之学,常有遗世之心。以尚书陆馛为太保,与太尉源贺持节奉玺绶传位于太子宏。时宏生五年矣,有至性,前年,魏主病痈,亲吮之。及是,悲泣不自胜。魏主问其故,对曰:“代亲之感,内切于心。”宏即位,群臣奏曰:“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陛下犹宜总之。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从之。徙居北苑崇光宫,国大事乃以闻。

纲 冬十月,宋作湘宫寺。

目 宋主以故第为湘宫寺,备极壮丽。新安太守巢尚之罢还,宋主谓曰:“卿至湘宫寺未?此是我大功德。”散骑侍郎虞愿侍侧曰:“此皆百姓卖儿贴妇钱所为,佛若有知,当慈悲嗟愍,罪高浮图,何功德之有!”宋主怒,使人驱下殿。

纲 壬子,春二月,宋杀其扬州刺史江安侯王景文。

目 宋主虑晏驾后,皇后临朝,景文或有异图,遣使赍手敕并药赐死。景文正与客棋,叩函看已,复置局下,神色不变,局竟,敛子纳奁毕,徐曰:“奉敕见赐以死。”方以敕示客,乃作黑启致谢,饮药而卒。

纲 夏四月,宋主彧殂,太子昱立。

目 宋主病笃,以桂阳王休范为司空,褚渊为护军将军,刘勔为右仆射,与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并受顾命。渊素与萧道成善,荐之,诏以为右卫将军,共掌机事。宋主遂殂。太子昱即位,生十年矣。粲等秉政,承奢侈之后,务弘节俭,欲救其弊;而阮佃夫等用事,货赂公行,不能禁也。

苍梧王

纲 癸丑,春二月,魏以孔乘为崇圣大夫。

纲 冬十月,宋尚书令袁粲以母丧去职。

纲 甲寅,夏六月,宋以萧道成为中领军。

目 道成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直决事,号为“四贵”。秋九月,宋以袁粲为中书监、领司徒,褚渊为尚书令,刘秉为丹阳尹。

纲 丙辰,夏六月,魏太后冯氏弑其主弘,复称制。

目 魏尚书李敷弟奕,得幸于冯太后,为太上所诛。冯太后由此怒太上。至是,密行鸩毒。大赦,改元,复临朝称制。

纲 宋加萧道成左仆射,刘秉中书令。

顺帝

纲 丁巳,秋七月,宋中领军萧道成弑其主昱,而立安成王准。自为司空、录尚书事。

目 宋主昱自京口既平,骄恣尤甚。尝直入领军府,道成昼卧祼袒,昱令起立,画腹为的,引满将射之。道成敛板曰:“老臣无罪。”乃更以骲箭,射中其脐。投弓大笑。道成忧惧,密与袁粲、褚渊谋废立。粲曰:“主上幼年,微过易改。伊、霍之事,非季世所行;纵使功成,亦终无全地。”渊默然。

越郡校尉王敬则潜自结于道成。道成命敬则阴结昱左右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使伺机便。至是,昱乘露车,与左右于台冈赌跳,仍往青园尼寺,晚,至新安寺偷狗,饮酒醉,还。玉夫、万年刎其首。奉伯袖之,称敕开门,出,与敬则。敬则驰诣领军府。道成以太后令召诸大臣入议。王敬则拔刃跳跃曰:“天下事皆应关萧公!敢有开一言者,血染敬则刃!”褚渊曰:“非萧公无以了此。”道成乃下议迎立安成王。遂以太后令,数昱罪恶,追废为苍梧王。仪卫至东府门,安成王令门者勿开,以待袁司徒。粲至,乃入即位,时年十一。以道成为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出镇东府;刘秉为尚书令;袁粲镇石头。粲性冲静,每有朝命,常固辞,不得已乃就职。至是,知萧道成有不臣之志,阴欲图之,即日受命。

纲 冬十一月,宋荆、襄都督沈攸之举兵江陵,讨萧道成。

纲 宋中书监袁粲、尚书令刘秉,谋诛萧道成,不克而死。

目 湘州刺史王蕴与沈攸之深相结。与袁粲、刘秉密谋诛道成。粲谋既定,将以告褚渊;众谓不可。粲曰:“渊与彼虽善,岂容大作同异!”乃以谋告渊,渊即以告道成。道成遣戴僧静等攻粲。刘秉逾城走。粲下城谓其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僧静逾城独进,最以身卫粲,僧静直前斫之。粲谓最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遂父子俱死。百姓哀之,为之谣曰:“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秉父子亦为追者所杀。

纲 沈攸之攻郢城,不克。

纲 宋萧道成假黄钺,出顿新亭。

目 道成谓参军江淹曰:“天下纷纷,君谓何如?”淹曰:“成败在德,不在众寡。公雄武有奇略,宽容而仁恕,贤能毕力,民望所归,奉天子以伐叛逆,五胜也。彼志锐而器小,有威而无恩,士卒解体,缙绅不怀,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虽豺狼十万,终为我获必矣。”

纲 戊午,春正月,宋沈攸之军溃,走死。萧道成自为太尉,都督十六州诸军事。

纲 秋九月,宋萧道成自为太傅、扬州牧,加殊礼。

目 道成欲倾宋室,夜召长史谢胐,屏人与语,久之,胐无言;道成虑胐难提烛小儿,取烛遣出,胐又无言;道成乃呼左右。王俭知其旨,他日,请间言于道成曰:“公今名位,故是经常宰相,宜绝礼群后,微示变革。然当先令褚公知之。”少日,道成造褚渊,曰:“我梦得官。”渊曰:“今授始尔,恐一二年间未容便移。”道成还以告俭。俭曰:“褚未达耳。”即倡议加道成太傅,假黄钺。道成谓所亲任遐曰:“褚公不从,奈何?”遐曰:“彦回惜身保妻子,非有奇才异节;遐能制之。”渊果无违异。诏进道成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右宋八主,合六十年。

齐纪 附北魏

太祖高帝

纲 己未,春正月,宋以谢胐为侍中。

纲 三月,宋萧道成自为相国,封齐公,加九锡。

纲 夏四月,齐公道成进爵为王。

纲 齐王道成称皇帝,废宋主为汝阴王,徙之丹阳。以禇渊为司空。

目 宋主下诏禅位于齐,而不肯临轩。王敬则勒兵入迎,启譬令出,宋主收泪谓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宋主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是日,百僚陪位。侍中谢胐在直,当解玺绶,阳为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诏云:“解玺绶授齐王。”胐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传诏惧,使胐称疾,胐曰:“我无疾,何所道!”遂朝服步出。乃以王俭为侍中,解玺绶。礼毕,宋主出就东邸。司空禇渊奉玺绶,诣齐宫劝进。齐王即皇帝位。奉宋主为汝阴王,筑宫丹阳,置兵守卫。以褚渊为司徒。

纲 齐褚渊、王俭等进爵有差。

目 处士何点戏谓人曰:“我作齐书已竟,其赞曰:‘渊既世族,俭亦国华,不赖舅氏,遑恤国家。’”点,尚之之孙也。渊、俭母皆宋公主,故点云然。

纲 五月,齐主道成弒汝阴王,灭其家。

纲 齐立世子赜为太子,诸子皆封王。

纲 庚申,冬十二月,齐以褚渊为司徒。

目 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征虏功曹刘祥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祥好文章,性刚疏,撰宋书,讥斥禅代;王俭以闻,徙广州卒。

纲 壬戌,春三月,齐主道成殂,太子赜立。

目 高帝沉深有大量,博学能文。性清俭,主衣中有玉导,上曰:“留此正长病源!”即命击碎;仍简按有何异物,皆随此例。每曰:“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纲 夏六月,齐立子长懋为太子。

纲 秋,齐南康公褚渊卒。

目 渊卒,世子贲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以爵让其弟蓁,屏居墓下终身。

世祖武帝

纲 癸亥,夏闰四月,魏子恂生。

目 魏主后宫林氏生子恂。冯太后以恂当为太子,赐林氏死,自抚养之。

纲 秋七月,齐以王僧虔为特进光禄大夫。

目 初,齐主以侍中王僧虔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僧虔固辞开府,谓兄子俭曰:“汝行登三事;我若受此,是一门二台司也,吾实惧焉。”累年不拜,至是,许之,加特进。

纲 冬十月,荧惑逆行入太微。

目 齐有司请禳之,齐主曰:“应天以实不以文,我克己求治,思隆惠政,灾若在我,禳之奚益!”

纲 十二月,魏始禁同姓为婚。

纲 甲子,春正月,齐以竟陵王子良为司徒。

目 子良,齐主之子也。少有清尚,倾意宾客,开西邸,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脁、沈约、陆倕并以文学见亲,号曰“八友”。柳恽、王僧孺、江革、范缜、孔休源亦预焉。

子良笃好释氏,招致名僧讲论,或亲为赋食、行水。范缜盛称无佛。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殊,因果何在!”子良无以难。缜又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子良使王融谓之曰:“卿才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为此,甚可惜也,宜急毁之。”缜大笑曰:“使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

萧衍好筹略,有文武才干,王俭深器之,曰:“萧郎出三十,贵不可言。”

纲 冬十月,齐以长沙王晃为中书监。

目 齐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四十人。至是,晃自南徐刺史罢还,私载数百人仗。齐主闻之,大怒,遂不被亲宠。武陵王晔多才艺而疏悻,亦无宠。尝侍宴,醉伏地,貂抄肉柈。帝笑曰:“肉污貂。”对曰:“陛下爱羽毛而疏骨肉。”帝不悦。

纲 乙丑,夏五月,齐以王俭领国子祭酒。

目 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无专经者。俭少好礼学及春秋,言论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术。俭作解散髻,斜插簪;朝野多慕效之。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意以自比也。上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可。

纲 丁卯,春正月,魏光禄大夫成阳公高允卒。

目 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未尝有谴;冯太后及魏主甚重之。允仁恕简静,虽处贵重,情同寒素;执书吟览,昼夜不去手;诲人以善,恂恂不倦;笃亲念故,无所遗弃。显祖徙青、徐望族于代,其人多允婚媾,流离饥寒;允倾家赈施,咸得其所,又随其才行,荐之于朝。议者多以初附间之,允曰:“任贤使能,何有新旧!必若有用,岂可以此抑之!”至是卒,年九十八。

纲 冬十二月,魏以高祐为西兖州刺史。

目 魏主问秘书令高祐曰:“何以止盗?”对曰:“昔宋均立德,猛虎渡河;卓茂行化,蝗不入境。况盗贼,人也;苟守宰得人,治化有方,止之易矣。”又言:“今之选举,不采识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非所以尽人才也。若停薄艺,弃朽劳,唯才是举,则官方穆矣。又勋旧之臣,才非抚民者,可加以爵赏,不宜委以方任,所谓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者也。”魏主善之。祐出镇滑台。命县立讲学,党立小学。

纲 己巳,冬十二月,齐以张绪领扬州中正,江为都官尚书。

目 长沙王晃属张绪用吴兴闻人邕,绪不许。晃便固请,绪正色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安得见逼!”中书舍人纪僧真得幸于齐主,容表有士风,请于齐主曰:“臣出自武吏,阶荣至此;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齐主曰:“此由江、谢瀹,可自诣之。”僧真诣,登榻坐定,顾左右曰:“移吾床远客!”僧真丧气而退,告齐主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

纲 庚午,秋九月,魏太后冯氏殂。

纲 壬申,春,魏修尧、舜、禹、周公、孔子之祀。

纲 冬,齐诏太子家令沈约撰宋书。

纲 齐遣使如魏。

目 魏主甚重齐人,亲与谈论,顾谓群臣曰:“江南多好臣。”侍臣李元凯对曰:“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百年一易主。”魏主甚惭。

纲 癸酉,春正月,齐以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目 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取而烧之。

纲 齐太子长懋卒。夏四月,齐主立其孙昭业为太孙。

纲 秋七月,魏主立其子恂为太子。

纲 魏诏大举伐齐。

目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命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魏主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而得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魏主厉声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邪!”魏主还宫,召澄屏人谓曰:“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魏主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魏主曰:“任城,吾之子房也!”于是戒严。齐主闻之,亦发扬、徐民丁,广设召募以备之。

纲 齐主赜殂,太孙昭业立。以竟陵王子良为太傅,萧鸾为尚书令。

目 世祖留心政事,务总大体,严明有断,郡县久于其职。长吏犯法,封刃行诛。故永明之世,百姓丰乐,盗贼屏息。然颇好游宴,华靡之事,常言恨之,未能顿遣。

纲 魏主发平城。

纲 九月,魏主至洛阳,罢兵。

目 魏主至洛阳,霖雨不止。诏诸军前发。魏主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臣不知陛下独行何之?臣等敢以死请!”魏主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李冲曰:“愿陛下暂还代都,俟经营毕功,然后临之。”魏主曰:“朕将巡省州郡,至邺小停,春首即还,未宜归北。”乃遣任城王澄还平城,谕留司百官曰:“此真所谓革矣。王其勉之!”又使将军于烈还镇平城。

纲 冬十月,魏营洛都。

纲 魏以王肃为辅国将军。

目 王肃见魏主于邺,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自是器遇日隆,人莫能间。或屏左右,语至夜分,自谓相得之晚。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皆肃所定。

高宗明帝

纲 甲戌,春三月,魏主还平城。

纲 秋七月,齐萧鸾弒其君昭业而立新安王昭文,自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宣城公。

目 是时,萧谌、萧坦之握兵权,仆射王晏总尚书事。西昌侯鸾以废立之谋告晏及丹阳尹徐孝嗣,皆从之。鸾虑事变,以告坦之,坦之驰谓谌,谌惶遽从之。鸾使谌先入,自引兵入云龙门。齐主闻变,犹为手敕呼萧谌,俄而谌引兵入,齐主拔剑自刺,不入,舆接而出。行至西弄,弑之。以太后令,追废昭业为郁林王,迎立新安王昭文。吏部尚书谢瀹方与客棋,闻变,竟局,还卧,竟不问外事。大匠虞家窃叹曰:“王、徐遂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新安王即位,年十五。以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封宣城郡公。

纲 九月,魏主考绩,黜陟百官。

目 初,魏主诏:“三载考绩,即行黜陟;各令当曹考其优劣为三等。”于是亲临朝堂,黜陟百官。又谓陆睿曰:“人言‘北俗质鲁,何由知书!’然今知书者甚众,顾学与不学耳。朕修百官,兴礼乐,其志固欲移风易俗。使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耳。”

纲 齐宣城公鸾杀鄱阳王锵等七人。

纲 冬十月,齐宣城公鸾自为太傅、扬州牧,进爵为王。

目 鸾谋继大统,多引名士与参筹策。侍中谢胐心不愿,乃求出为吴兴太守。至郡,致酒数斛,遗其弟吏部尚书瀹曰:“可力饮此,勿预人事!”

纲 鸾虽专政,人情未服。自以胛有赤志,以示王洪范而谓之曰:“人言此是日月相,卿幸勿泄!”洪范曰:“公日月在躯,如何可隐,当转言之!”

纲 齐宣城王鸾杀衡阳王钧等四人。

纲 魏主发平城。

纲 齐宣城王鸾废其主昭文为海陵王而自立。

目 鸾以皇太后令,废昭文为海陵王而自立。以王敬则为大司马,陈显达为太尉。尚书虞悰称疾不陪位,齐主鸾欲引参佐命,使王晏喻之。悰曰:“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赞维新乎!不敢闻命。”因恸哭。朝仪欲纠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乃止。

纲 十一月,齐立子宝卷为太子。

纲 魏主至洛阳。

纲 齐主鸾弒海陵王。

纲 十二月,魏禁胡服。

纲 魏主自将伐齐。

猜你喜欢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蔡东藩
  卷第四十五·徐鼒
  卷一·陆以湉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九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太子河沿伪情形并将《旧一统志》等书黏签呈览片·佚名
  卷十一·佚名
  一〇四 去乡的途中一·周作人
  庞晃传·魏徵
  檀道济传·李延寿
  柳公绰传·欧阳修
  序·朱克敬
  卷二十二·彭百川
  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卷九·乾隆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七·彭定求

        卷57_1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李峤   委质承仙翰,祗命遄遥策。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   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   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未攀丛桂岩,犹倦飘蓬陌。   行

  • 陈以庄·唐圭璋

      以庄字敬叟,号月溪,建安人。黄铢之甥。   水龙吟   记钱塘之恨   晚来江阔潮平,越船吴榜催人去。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访柳章台,问桃仙浦,物华如故。向秋娘渡口,泰娘桥畔,依稀是、相逢处。   窈窕青门紫曲

  • 第廿五折 岳侯死狱·冯梦龙

    [外扮狱卒上]事到头来不自由,恨伊奸贼忒凶谋。可怜忠义今朝命,付与无常万事休。自家狱卒隗顺便是。适才奉堂官之命,说有秦丞相手书密谕,要讨岳老爷的气绝,限今晚三更时回报。唉,岳老爷是个忠臣,怎教我做这样没天理的事?但事已

  • 御定千叟宴诗巻一·康熙

    【计诗七十首】大 学 士 【臣】 马 齐元日祥徴慰圣衷推恩耆老宴璇宫盐梅和鼎【臣】何力饱饫天厨仗化工大 学 士 【臣】 松 柱十载槐阶眷老臣分甘金鼎锡奇珍当阳圣主天行健长奉宸欢亿万春大 学士 【臣】萧

  • 卷三十七·毕沅

      ◎宋纪三十七 ∷起柔兆摄提格四月,尽屠维大荒落七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四年辽太平六年   夏,四月,安德节度推官李佑,唐庄宗曾孙也,上书求便官以洒扫陵庙,因改授西

  • 七九七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汇缴应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七九七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汇缴应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十日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汇缴应禁书籍,恭折奏明事。窃照节次钦奉谕旨,查缴违碍各书,经前督臣周元理等饬查奏缴有案。臣于到任后,复又谆饬各地方

  • 冯行袭传·薛居正

    冯行袭,字正臣,武当人。历年在本郡担任都校职务。中和年间,唐僖宗在蜀地,有位叫孙喜的贼寇头目,聚集数千党徒想进入武当,均州刺史吕烨惶恐惧怕无计可施。冯行袭在江南埋伏下勇士,自己乘着小船去迎接孙喜。对孙喜说“:我郡人民

  • 耶律虎古传·脱脱

    耶律虎古,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觌烈之孙。少时聪慧过人,特别注意言而有信。保宁初年,补为御王戋郎君。十年(978),出使宋回国,将宋想夺取河东之意图报告给皇上。燕王韩匡嗣问“:从何而知?”虎古说:“所有僭取王号的国家,宋一概吞并

  • 卷三百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宁宗嘉定十年袁燮上奏曰臣恭闻绍熙二年仲春月朔疾雷震惊继以大雪光宗皇帝惕然祗惧越六日诏侍从台谏两省郎官馆职各条具朝政阙失以闻一时忠臣良士献言者甚衆当

  • 卷一百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棘畢桑畢爾雅曰濁謂之畢濁畋器也【郭氏曰掩

  • 卷十六·陆九渊

  • 卷八·胡士行

    <经部,书类,胡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八     宋 胡士行 撰康诰第十一         周书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不迁洛之民】封康叔【文王子】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监既伐商之大家世族皆迁洛周

  • 卷一·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一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总论上原诗诗何自起也天庭轩辕载籍无稽学者苐弗深考惟虞书有诗言志歌水言之文先儒谓即诗之道所自昉愚谓虞书所言乃诗歌声律之用非诗之道始自虞廷也孔頴达曰明堂着土鼓之文黄帝

  • 示慧纶皈士法言·太虚

    ──十一年四月作──一、皈命以正其信  皈命者,谓举其现报之形寿资具等,尽投入于佛法僧海,不复执我我所,从此唯佛法僧为所依之主,唯佛法僧为所归之处,决不因形寿资具之变迁,退转于佛法僧之信。换言之,则身可灭,世界可坏,佛法

  • 卷第八·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科 梁无作 字不用。姓司马氏。姑苏人。父宛丘县尉。母戴。方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苦从求寄宿。父亦梦。於盘中书字。殊得意。欲献之天子。旦则各

  • 徂徕集·石介

    诗文别集。北宋人石介(1005—1045)撰。二十卷。介字守道,世称徂徕先生,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天圣进士。曾官郓州观察推官,嘉州军事判官,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又与范仲淹、富弼等

  • 今言·郑晓

    《今言》4卷,计344条,明郑晓撰。书中所言,涉及明代洪武至嘉靖180余年事,凡国政朝章、兵戒邦计、治河漕运,边事倭情,于耳闻目睹之余,并笔之于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记录,虽系“杂史之支流”,然却可补正史之缺佚,纠其谬误,为研究明

  • 慎子白话文·慎到

    前期法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著。 《慎子》在历史上影响不像法家其他著作那样大,历 史对《慎子》的记载也不详。《汉书·艺文志》法家 类著录《慎子》42篇,《隋书》、新旧 《唐书》皆著 录《慎子》十卷,宋《崇文总目》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