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崇传

李崇,字永隆,李贤的第五个儿子。英勇果敢,深有谋算,胆量和力气都超过常人。北周初建,因父亲李贤的功勋,朝廷封他为..乐县侯。这时他年纪还小,拜受封爵的那一天,亲友们都来祝贺,他却独自潸然落泪。李贤问他原因,他答道“:我对国家没有贡献,从小就封为侯爵,应当报答朝廷的恩德,因而,不能孝敬奉养父母,所以悲哀。”李贤听了非常惊异。他离家做官,任州主簿,这不是他喜欢干的,因而辞职不就,请求任领兵的都督。他跟随宇文护攻打齐军,因功劳突出,被授予仪同三司。他又历任少侍伯大夫、少承御大夫,担任太子宫正。周武帝平定北齐,请他任参谋议,因立功加授为开府,封爵为襄阳县公。不久,改封为广宗县公。

  隋文帝杨坚任北周丞相时,授予他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怀州刺史,晋封爵位为公。尉迟迥谋反,派人招请他,李崇开始想响应,后来听说他的叔父李穆率并州归顺隋文帝,便慨然叹息说:“我们全家数十人享受北周的荣华富贵,遇到国家有难,竟不能扶危困,继绝世,还有什么面目处在天地之间呢!”韦孝宽也怀疑应不应该攻打尉迟..,因而,他与李崇态度都很消极。李崇的哥哥李询这时任讨伐尉迟..军队的元帅长史,常常劝诫催促他们,李崇因此也归心向隋。尉迟..被平定,李崇被晋封为柱国。

  开皇三年(583),他任幽州总管。突厥人进犯边塞,常被他打败。奚、霍、契丹等夷族人畏惧他的威风胆略,争相归附。后来,突厥人大举侵犯,他率领三千骑兵抵御,转战十多天,将士大多战死,他便退保沙城。敌兵包围沙城,隋军死亡殆尽。突厥人想让他们投降,说:“投降的人可封为特勤。”李崇知道难免一死,便对他的将士说:“我丧失军队,罪该万死,今天献出生命以报效国家。等到我死了之后,你们可以投降,也可以逃走。回去见到天子,请转达我的心意。”说完挥舞兵器冲入敌群,又杀死两名敌兵,死在战场上。朝廷追赠他为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号为壮。

猜你喜欢
  后汉书补逸卷一·姚之骃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八十下·郝经
  卷五十四·鄂尔泰
  卷二十八·温达
  十国春秋巻五十六·吴任臣
  崔光传·魏收
  王俭传·李延寿
  高阳王高..传·李延寿
  穆宗本纪·脱脱
  刘铉传·张廷玉
  卷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访侠·陆采

    【凤凰阁】〔小生上〕幽居僻径。日暖柴门人静。不闻车马恼人声。只有樵歌牧咏。隣翁相庆。昨夜裏桑麻雨晴。瘴海风涛险。愁城烟雾深。何如见几者。高枕卧云林。老夫古押衙是也。自从那年不从奸相之命。

  • 第九出 催试·叶宪祖

    【粉蝶儿】〔生旦上〕上国观光。一曲阳关迭唱。 〔旦〕相公。今当大比之年。士子们纷纷上京应举。你正该努力前程。为甚逡巡不果。是何主意。〔生〕小生功名之念虽切。儿女之情更长。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旦〕

  • 第三折·纪君祥

    (屠岸贾领卒子上,云)兀的不走了赵氏孤儿也!某已曾张挂榜文,限三日之内,不将孤儿出首,即将晋国内小儿但是半岁以下,一月以上,都拘刷到我帅府中,尽行诛戮。令人,门首觑者,若有首告之人,报复某家知道。(程婴上。云)自家程婴是也。昨

  • 金台集叙·迺贤

    三代而上天地之英着为礼乐三代而下礼乐之英散为文章礼乐文章无处不有无时无之是故礼之用莫妙于乐文章之用莫妙于诗英即妙也发舒而可见谓之英鼓舞而莫测谓之妙于是诗与乐之妙可以动天地感神明广声教移风俗也皇元混一以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二月。丙戌朔。以舟山功授甲喇章京周恂、拖沙喇哈番品级阿式图、各一拖沙喇哈番。  ○设四川提督总兵官一员。分中左右三营兵三千名。驻劄省城改设成都城守副将一员。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

  • 通志卷一百四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九后魏衞操 莫含【孙题云】刘库仁【弟头眷 库仁子显头眷子罗辰 罗辰元孙仁之 仁之伯父乞归 乞归子嵩】尉古眞【弟诺 诺子眷 眷子多侯 多侯弟子庆宾 眷弟地

  • 外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程颢 明道先生纯公 字伯淳五世而上居中山之博野高祖羽太宗朝以辅翼功显赐第京师今为河南人踰冠中嘉佑二年进士第调鄠县簿再调上元簿就移泽州晋城令改着佐寻以

  • 李益传·刘昫

    李益是唐肃宗朝中宰相李揆同族兄弟的儿子。科举进士及第,擅长写诗。贞元末年,和皇族子弟李贺的名声差不多。每写一首诗,都被宫廷乐师用财物换去,创作成供皇帝听的歌曲。他的诗《征人歌》、《早行篇》,有心人画成画屏;“回乐

  • 刘守光传·薛居正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他父亲刘仁恭,当初随父亲刘晟客居范阳,刘晟以军吏身份补任新兴镇将官,服事节度使李可举。刘仁恭小时多有机智,屡次在军中效力。李全忠攻打易州、定州时,偏将于晏包围了易州,连月不能攻下,刘仁恭挖地道攻陷

  • 卷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四宋 宋敏求 编帝王改元中改元载初赦改元开元赦改元天宝赦改天宝三年为载制改元上元赦去上元年号赦改元永泰赦改元大历赦改元中改元载初赦朕闻元皇纂历则天地以裁规大圣握图法隂阳以施化故

  • 祝毓瑛·周诒春

    祝毓瑛 字石岑。年三十四岁。生于河南固始县。父芾。前山东济南道尹。永久住址。天津大马路乐仁里。已婚。初学于天津育才馆。山东大学堂。天津新学书院。毕业于北洋大学。授举人。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

  • 太极通书后序·周敦颐

    建安本朱熹右周子之书一编,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异。长沙本最后出,乃熹所编定,视他本最详密矣,然犹有所未尽也。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九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九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若于佛等最胜福田。专修施行。定获其报。如是乃至。现见世间。王者之贵。尊崇无比。首戴宝冠。诸珍间错。耳环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末)·窥基

    沙门基撰论。余行余色至非觉性故。述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心所法外余行.外处.及无表色。亦非实我。非觉性故。如虚空等。此中但合总为一量。行与色等各别为量。理亦不遮。因明之法遮他为论。言非觉性。不是翻显心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彭耜

    二卷。宋彭耜撰。古来推崇《老子》的学者,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其人数之多,不可胜数;又有帝王凑其趣,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众家著述之丰,可谓汗牛充栋。彭耜所撰《道德真经集注杂说》,杂录历代帝王崇尚《老子》及尊

  • 梓潼帝君化书·佚名

    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为梓潼文昌帝君传记,乃文昌帝君降坛自述。卷首序文称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加封梓潼神号「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赐庙额。帝君「裨益公道,辅治皇元」

  • 宗统编年·纪荫

    凡三十二卷。清代纪荫编纂。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以编年体记载起自释尊终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间禅宗之盛衰隆替。卷一、卷二载述释迦牟尼佛,卷三至卷七载述西天诸祖,卷八载述东土开祖菩提达磨,卷九至卷三十列举东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