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阳州公高永乐传

高永乐,神武帝高欢从祖兄的儿子。太昌初年,被封为阳州县伯,又晋爵为公,多次升迁,官至北豫州刺史。河桥之役,司徒高昂作战失利,败退奔逃。他把守河阳南城,高昂奔向城南,西魏的军队将要追来,他不打开城门接纳败军,高昂便被敌兵抓去。神武帝非常恼怒,打了他二百军棍。

  后来,他被罢免了豫州刺史的职务,离任时却没有什么家产。神武帝问他原因,他答道:“裴监任我的长史,辛公正任我的别驾,他们两人受您的指派,弄得我一杯酒一只鸡都不敢要。”神武帝又命他任济州刺史,仍让裴监、辛公正分别任他的长史和别驾。神武帝对他说“:你不要太贪心,多少收取一点也不要害怕。”他到任以后果然贪取财货,裴监、辛公正劝阻,他又不采纳,二人便把情况奏报给神武帝。神武帝拿着二人的奏书让他看,然后知道这两个人果然清廉正直,都被提拔使用。

  高永乐在济州刺史任上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号武昭。

猜你喜欢
  卷一 周语上·左丘明
  卷一百一·毕沅
  ●卷一百八十·徐梦莘
  第八十回 吴侍御尸谏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约·蔡东藩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二十自述诗》序·李叔同
  一二 办公事·周作人
  方克勤传·张廷玉
  二年·佚名
  四十二年·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仇州判·隋树森

    仇州判,其名字、里籍、生平均不详。今存小令 一首。 小令 【中吕】阳春曲 和酸斋《金莲》 窄弓弓怕立苍苔冷,小颗颗宜蹅软地儿行。凤帏中触抹着把人蹬,狠气性,蹬杀我也不嫌疼。

  • 国手·闻一多

    爱人啊!你是个国手, 我们来下一盘棋; 我的目的不是要赢你, 但只求输给你—— 将我的灵和肉 输得干干净净!

  • 卷八百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七皎然奉和顔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亭即陆生所创】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立】疎趾邻什寺元化灵隐踪始君启

  • 补充词序及续编序·胡士莹

    霜红词序胡子宛春,予故交也。往在江南肄业时,同辈相昵者五六人,以游以嬉,过从无虚夕。暇辄各出诗词古文相劘切,皆年少气锐,寻瑕抵■(枫注:看不清楚。),务相胜以为乐。独宛春沉默寡言笑,漠焉不见其喜愠,众心仪之。其后各散去。昨以

  •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陈寿

    书载「蛮夷猾夏」,诗称「玁狁孔炽」,久矣其为中国患也。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

  •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柯劭忞

      ○儒林三   刘庄孙 刘彭寿 林起宗 戚崇增 程端礼 端学 倪渊 陈澔 师凯 刘友益 冯翼翁 彭丝 宇文公谅 史季敷 赵有桂 闻人梦吉 陈刚 陈樵 牟楷 程时登 程复心 史伯璿 詹道传 黄景星 曾贯 周仁荣 仔肩 孟梦 恂

  • 灾祥第三十九·吴兢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此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尝闻石勒时,有郡吏燃连理木,煮白雉肉吃

  • 第四十二回 诬通叛魏宗屈死 图规复梁将无功·蔡东藩

      却说曹景宗奉诏班师,还朝饮至,盈廷大臣,统皆列席。当时左仆射范云已早病逝,另用尚书左丞徐勉,及右卫将军周捨,同参国政。左仆射沈约有志台司,终不见用。惟才华富瞻,兼长诗文,梁主衍有所制作,必令约属草,倚马万言。至是与宴

  • 卷之九·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闰二月。辛巳朔。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赵尔巽、电奏悉。四川按察使江毓昌、署提学使赵启霖、均着迅赴新任。赵启霖毋庸来京请训。电寄  ○直隶总督杨士骧奏遵章改设巡警学堂。暨各属设立巡警教练所

  • 卷第二·习凿齿

    马良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幷有才名。(而良称白眉。)[时人为之语曰:&ldquo;马氏五常,白眉最良。&rdquo;(马)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良为从事。诸葛[亮]入蜀,良与书曰:&ldquo;雒城已拔,殆天祚也。兄应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高晋

    目録海塘【六】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海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一日闽浙总督三寳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言窃照仁和海宁二州县一带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绘圗恭进兹据布政司国栋杭嘉湖海防道董世宁将二月分望汛情形禀报到【

  • 第26章&nbsp;经解·戴圣

    孔子说:“进入一个国家,只要看看那里的风俗,就可以知道该国的教化如何了。那里的人们如果是温和柔顺、朴实忠厚,那就是《诗》教的结果;如果是通晓远古之事,那就是《书》教的结果;如果是心胸广阔坦荡,那就是《乐》教的结果;如果

  • 奉持品法句经第二十七(十有七章)·佚名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好经道者,不竞於利,有利无利。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身依法行,守道不忌,可谓奉法。所谓老者,不必

  • 卷四十三·佚名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经】&ldquo;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是谁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念: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rdquo;尔时,舍

  • 卷第十八·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八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七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阿利吒比丘不舍恶见。众僧作举羯磨已。往尊者难陀优波难陀所。见已赞言善来。即起迎与小床坐洗足水。与涂足油非时浆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二·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故事篇第一(下)论&middot;晋庐山远公沙门不敬王者论一首(并序)诏&middot;伪楚桓玄许沙门不致礼诏一首启侍中卞嗣之等执沙门应敬奏四首(并桓楚答三首)&middot;夏赫连勃勃令沙门致拜事一首事&middo

  • 孝经纪事·陈澧

    《孝经》、《论语》,圣贤教人之书也。而《孝经》尤简约,朝廷以此试士,本以圣贤之教教天下,而士但以为考试题目而已。世之劝人为善者,乃至取巫觋语而刊布之,不亦慎乎?古人尊信《孝经》之事,群书所载甚多。今取其见十七史者若干

  • 金刚三昧经论·元晓

    新罗元晓著述的书。共3卷1册。这本书是对《金刚三昧经》的注释,在元晓写这本注释书之前,尚没有人论及该经。在《宋高僧传》第4卷《元晓传》里,说明了著述《论》的缘起:原来元晓起名叫《疏》,但唐朝的翻经三藏们把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