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文遥传

江文遥从小就气度恢宏,轻钱财,好结交,有才能的人都去投奔他。夏侯道迁带军队攻打南梁将军杨灵珍,文遥挺剑请求参战,亲手斩杀杨灵珍。他承袭了父亲江悦之的封号,被任命为咸阳太守。勤于礼仪交接,每天坐公堂办公,来者求见他,都和颜悦色接待,并退去侍从,亲密交谈。于是百姓的疾苦,巨盗的姓名,奸猾的官吏,没有不了解的。在郡中严肃治理,奸吏盗贼的活动全被制止,政绩在雍州各郡中最为突出。不久升为安州刺史,善于抚绥接纳,十分体察事情的情理。当时,杜洛周、葛荣等相继反叛,幽燕以南的土地都已失陷,惟有文遥处在群贼包围之中,独自坚守孤城,收集灾荒中剩下的东西,一边耕种,一边打仗,老百姓都愿意听他指挥。

  文遥死于任上,长史许恩祖等因为他在百姓中有遗爱厚德,又推举他的儿子江果代管州事,等到接替州事后,才派遣使者奉表给朝廷。庄帝赞许这件事,授江果为通直散骑侍郎,管理安州的政事。未久,贼兵势力变强,由于援军接应不上,江果便携兄弟并率领城里的老百姓向东入高丽避难。直到东魏孝静帝天平年间,朝廷才命高丽国将江果送回,孝帝元象年间,得以还朝。

猜你喜欢
  第九十八回 举总统徐东海当选 申别言冯河间下台·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三·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卷之二百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后鉴录中·谢蕡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第二十三册 天命六年六月·佚名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第十四·班固
  束皙传·房玄龄
  卷一百九·佚名
  卷七十四·雍正
  卷九十三·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 唐 释贯休 撰 古风杂言二十首 古意九首 一雨火云尽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只应

  • 卷四百三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四 费宏 送吴克温南归 都人望春信顽隂尚凝寒白日惨无光污泥几时乾有客束书卷仓忙出长安问之笑不答但云报恩难无由絷马足把袂徒相看浮云亦易散离筵

  • 卷五·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五       宋 岳珂 撰宿太平宫葆清庵自和少年壁间戊辰岁所作韵是日闻虏大入滁濠二首西风几载动边尘不见长平奉国珍汗浃历时嘶石马锋销何日铸金人消磨日月平生志惭媿烟霞自在身天意不关人

  • 第五十六回 战邙山宇文泰败溃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蔡东藩

      却说西魏立柔然女郁久闾氏为后,是大统四年间事。越年废后乙弗氏,随子戊出居秦州。又越年二月,柔然入犯,举国南来,直抵夏州。西魏主宝炬,免不得遣使诘问,究为何事兴兵?柔然主头兵可汗,谓一国不能有二后,西魏故后尚存,将来仍

  •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三王礼考【二十九】山陵   【上陵】【臣】等谨按上陵之礼昉於汉世考迁史周本纪武王上祭於毕马融以毕为文王墓地名则三代已有之特其仪节未

  • 今文孝经序·佚名

    唐宗皇帝撰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徳之本欤经曰昔者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一·王顼龄

    虞书集传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陆氏徳明曰虞书凡十六篇十一篇亡】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集说【孔氏颖逹曰庄八年

  • 御制性理大全序·胡广

    御制性理大全序朕惟古昔圣王所以继天立极而君师万民者不徒在乎治法之明备而在乎心法道法之精微也执中之训肇自唐虞帝王之学莫不由之言心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言性则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盖天性同然之理人心固有之良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正法花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正法花经药王如来品第十  佛告诸比丘。道法一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

  • 阿毗昙心论卷第二·佚名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使品第四  已说诸业。诸烦恼今当说。  一切有根本  业侣生百苦  九十八使者  文尼当说思  譬怨不识则害成。若识则得离。诸烦恼亦然。当

  • 卷第三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佛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先明

  • 阅锺阜二禅师拈古集·佚名

    阅锺阜二禅师拈古集 二师宗门棣萼。行道有年矣。诸方誉望。杰出丛林。而前此未闻。同风之语。如岩头雪峰。大隋投子。千里响应之句。为所恨也。予每独歌笑吟咏。舞蹈自乐於林泉。一日访平等居士。太原公。几案间。得

  • 骈志·陈禹谟

    二十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 《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 《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中相类者对比辑录而

  • 家塾教学法·唐彪

    《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首部以“教学法”命名的理论著作。清代教育家唐彪博采众多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精辟言论,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多语文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 道体论·佚名

    原题「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张荐明。亦有人认为此书为唐代道士张果或司马承祯所作。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但不题撰人姓名,现有《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分为〈论老子

  • 钦定宪法大纲·佚名

    亦称《宪法大纲》。清政府伪立宪的纲领性文件。1908年8月由“宪政编查馆”制定颁布。正文为“君上大权”十四条,主要内容: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皇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

  • 还山录·为霖道霈

    凡四卷。全称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又作为霖禅师还山录。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为霖道霈(1615~1702)撰,兴灯等编,康熙二十七年(1688)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辑录道霈再住鼓山以后之语录,故称还山录。内容包括上堂、示众、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