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亮传

傅亮字季友,是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咸是司录校尉。父亲傅瑗,因学业有成就而闻名,官至安成太守。傅瑗与郗超关系很好,郗超曾经到傅瑗家,傅瑗让他的两个儿子傅迪和傅亮出来拜见郗超。傅亮当年只有四五岁,郗超叫人把傅亮的衣服脱下,让手下人把衣服拿走,傅亮没有丝毫吝惜的样子。郗超对傅瑗说:“你的小儿子将来的名声与官位,必定大大高过他的哥哥。但保持家业传宗接代,还得依靠大的。”傅迪字长猷,也是儒生,官至五兵尚书。永初二年(421)去世,追赠为太常。

傅亮广博涉猎经史,尤其擅长文词。开始作建威将军,桓谦的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听说傅亮有学问而文章又写得好,便选中他作秘书郎,想让他整顿秘阁,傅亮还没来得及做这个官,桓玄就垮台了。举义之初,丹陽尹孟昶让他做建威参军。义熙元年(405),做员外散骑侍郎,到西省,掌管诏书命令之事。后又调任为领军长史,让中书郎滕演取代他原来的职位。傅亮未到任,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做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加任领军司马之职。义熙七年(412)迁为散骑侍郎,又代滕演到西省,还是任中书黄门侍郎,像以前一样管理西省。高祖因他很久以来一直很勤劳,想让他到东陽郡做官,先把这件事告诉了傅迪,傅迪十分高兴地告诉了傅亮。傅亮听后不语,立即去见高祖说:“我知道您的恩典,想让我到东陽。家中贫困有了俸禄,以一家之私而想,实在是幸运。但我平生心中所想只愿留在京都,不想到外地做官。”高祖笑道:“只考虑到你很需要俸禄才想调你到东陽。若能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就按你希望的办吧。”当时正碰上西讨司马休之,高祖让他做太尉从事中郎,掌管记室,让太尉参军羊徽做中书郎,代管西省。

傅亮跟从高祖征伐关、洛,回到彭城。宋国初建,让他做侍中,领受世子中庶子。调为中书令,仍然领中庶子。跟随高祖回到寿陽。高祖有接受东晋禅让的意思,但又不好开口,于是宴请朝中大臣,沉着地说:“桓玄残暴篡位,东晋皇权已移于外人之手,我首先倡导大义,复兴了皇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高勋显,于是担起了国家的重担。现在我快老了,受重用、受人尊敬已到现在这样了,万事万物都要戒过盛过满,否则不能长久安定。现在我想奉还我的官位,告老还乡。”群臣只有热烈赞颂高祖的功德,并不明白高祖真的心意。宴会至晚才散,傅亮告辞走到外面,才领悟了高祖的意思,但宫门已关,傅亮于是敲门求见,高祖马上开门接见了他。傅亮进来后说:“我现在最好回一趟京城。”高祖懂得傅亮的意思,不再说别的,直接说:“需要几个人送你?”傅亮说:“几十个人就够了。”傅亮出门,已到了夜晚,见长星划过天空。傅亮见此拍着大腿说:“我一向不信天人感应,可现在却应验了。”傅亮一到京都,东晋皇帝就征召高祖入辅为相。

永初元年(420),傅亮迁官为太子詹事,仍作中书令。因辅佐有功,封为建城县公,食邑二千户。进入中书省,专管诏书命令。让傅亮担任总国权,在省中接见宾客。神虎门外每天大早就停车数百辆。高祖开始进入京城时,所有书信全是记室参军滕演代写,北征广固时,把这些事都托给了长史王诞。自此以后,一直到高祖接受皇位,所有的表、策等文件都是出于傅亮之手。永初二年,傅亮调任为尚书仆射、中书令,并仍为詹事。第二年,高祖生命垂危,傅亮与徐羡之、谢晦一同接受高祖遗命,配班剑二十人。

少帝即位,傅亮被提升为中书监、尚书令。景平二年(424),做护军将军。少帝被废黜,傅亮率行台官员到江陵奉迎太祖。到了之后,在江陵城南立行门,题为“大司马门”。带领行台众官到门前拜表,威仪礼节非常隆重。太祖要下来时,召见傅亮,大声痛哭,悲哀之情震动左右。然后问义真以及少帝的死和被废黜的本末情由,悲痛哭号,侍立在旁的人不能抬头相视。傅亮汗流浃背,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于是派心腹在到彦之、王华等人面前,极力结纳。太祖登位之后,加傅亮官为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原来的官职也同时保留。又授傅亮为始兴郡公,食邑四千户,傅亮坚决推辞太祖的这次封赏。

元嘉三年(426),太祖想杀傅亮,先喊他进见。宫内有人密报给傅亮。于是傅亮推说嫂子病重,请求暂时回家,并派人送信给徐羡之,自己乘车出城门,然后乘马奔往哥哥傅迪的墓前。屯骑校尉郭泓抓住了傅亮并交给了廷尉,傅亮被杀,当时五十三岁。开始到广莫门的时候,太祖派中书舍人把诏书给傅亮看,并对他说:“因你在江陵诚心诚意迎奉太祖,所以你的儿子们不会被杀。”

起初,傅亮见人生之路艰险,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演慎》,文为:

人们常说,自始自终谨慎,就不会有失败之事。《易经》说:“括囊无咎,”谨慎是没有害处的。又说:“藉之用茅,何咎之有。”谨慎到了极点。文王事事小心,《大雅》咏颂他多福;仲由为人勇猛,冯河给他良苦的劝戒。《虞书》中著有为人谨慎的格言,周庙中把它刻在陛座之侧。由此说来,要能够保全自身及其品德,就要谨慎。

四道喜欢谦逊,三材忌讳圆满,吉祥聚于空室,鬼魅俯视高屋。殷实之家也许有倾家荡产之灾难,钟鸣鼎食不会有百年的富贵。然而纵欲贪生之人,忽视谨慎而又不戒除陋习,只知前进而不知急流勇退,没有不受到惩罚的。前车已被摧毁,后面的车子仍不知停息,车正在危险之中只不过是暂时安全,侥幸走过一段险路,这样必有颠覆坠落灭亡的灾难,生命惨遭伤亡之祸。这是什么原因呢?流连沉溺而忘返,把生命看作比俗世之物还轻的缘故啊。

傅亮是一个贫穷读书人,因偶然的机会做了宰辅,手握重权。见少帝没有德行,心怀忧惧,作《感物赋》来寄托他的情怀,其文为:

我在暮秋的一个月夜,在宫中办完了公事,游目艺苑,见霜初降,蛰虫还很多,飞蛾四处乱飞,满室皆是,聚集在有烛火的地方,直到被烧死才罢休。飞蛾虽是小小动物,但我仍怜惜怀想它很久。回想庄生异鹊的事情,与他同样迷途忘返,这是先师之所以鄙视有智之人,以及齐人之所以用日论为难的原因。惆怅万分,心有所想,观物有感,脑中思绪翻腾,于是写了此赋。

在秋日的夜晚,奉皇命在禁宫。听秋虫在前院鸣唱,看明亮的月光照在房子上。秋风萧瑟吹动帘帷,霜花皑皑铺满地平。惋惜蜩鸣正在秋景中,怜悯花落而怀念春天。可叹辛劳的人多感慨,为何白天黑夜忧虑重重。遐想古今,循环无尽。咏叹伊相留下的规矩,盼望董生的正相融合。在灯光下打开书卷,温习圣哲们的遗迹。典籍一向难以查找,源流各别,纷纷都有不同。在以前史书中稽考旧闻,探访心迹。人生中道路平坦或险阻在于命运,成全或丧失完全在于自身。文辞保存华丽的而剔除污秽的,含义高雅而又易懂。虽然源流深远,但拿来大家探讨仍有启发教育作用。

飞来飞去的小虫,飘来飘去的小蝇,沿着布帷寻找缝隙,看到火焰想去追随。使兰膏靡烂而不后悔,扑向明烛也在所不惜。看到前面路不通,也不知改道。并不是这些小东西值得我哀悼、惆怅怀念。虫与人所走道路相同实在可贵,看来这两种东西灵魂是一样的。..!!

开始,傅亮奉迎大驾,在路上赋诗三首,其中一首流露了后悔与害怕的意思。傅亮自己明白将要倒台,但又没有办法退身,于是又写了辛有、穆生、董仲道的讠赞文,称赞他们的见解正确。

傅亮的长子傅演,为官秘书郎,比傅亮先去世。傅演的弟弟傅悝、傅湛都逃走了。傅湛的弟弟傅都,迁到建安郡,世祖孝建年中,他们都回到了京都。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魏收
  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蔡东藩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三九 打靶与出操·周作人
  陶弘景传·李延寿
  玄宗本纪·欧阳修
  王仁裕传·薛居正
  第十六节 意奥战争及加富尔之辞职·梁启超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佚名
  ●卷一·梁廷枏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吕思勉
  89.迁都许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651_1 【山中言事】方干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池塘月撼芙蕖浪,   窗户凉生薜荔风。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卷651_2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

  • 晁补之·唐圭璋

      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元祐元年(1086),以试太学正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擢著作郎。绍圣末,坐党籍,谪监信州酒税。大观四年(1110)知泗州卒,年五十八。有鸡肋集、

  • 楔子·王晔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衣止三丈布,食唯半升粟。但得一子孝,便为万事足。老身本姓李,夫主姓石,人口顺都唤我做石婆婆,祖居洛阳人氏。我们住的村坊,也有百十多家,出名的止有三姓,一姓彭,一姓任,一姓石。却好依年纪儿排房去,那姓彭的名

  • 序·徐志摩

    在诗集子前面说话不是一件容易讨好的事。说得近于夸张了自己面上说不过去,过分谨恭又似乎对不起读者。最干脆的办法是什么话也不提,好歹让诗篇它们自身去承当。但书店不肯同意;他们说如其作者不来几句序书店做广告就无从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九年秋七月辛巳左中奉大夫杨惇知舒州代还乞戒监司守臣修水利诏付户部上曰平江堤堰不修岁输米比旧亏十万斛临安西湖民间灌溉所资其利不细岁久亦填淤宜悉令修治壬午上谕大臣曰官不给卖度牒已十余年

  • ●卷下·李岳瑞

    ○都门词事汇录 七则二十年来,中外多故,词人哀时悯世不敢显言,往往托为吊古咏物之作,以寄其幽忧忠爱之志。非得同时人为之笺解爬梳,数十年后,读者不复知为何语矣。今夏溽暑逼人,聊取王佑遐黄门半塘词及朱古微侍郎强村词读之,

  • 卷之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崔慧景传·萧子显

    崔慧景字君山,是清河东武城人。祖父崔构,曾任奉朝请,父亲崔系之,曾任州别驾。崔慧景先是做国子学生,宋朝泰始中,逐渐升至员外郎,又调任长水校尉,宁朔将军。太祖(萧道成)在淮陰时,慧景与他同族的崔祖思同时主动结好太祖,太祖欲北

  • 耶律化哥传·脱脱

    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擅长骑马射箭。乾亨初,任北院林牙。统和四年(986),皇上南征宋国,化哥擒获宋军探子,知道敌人要从海路前来袭击,便先行据守平州要地。战事平定,拜为上京留守,迁北院大王。十六年(998),我国再次进

  • 王彰传·张廷玉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1387),获得乡荐,补为国子监生。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有廉洁能干的名声,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过了一年,改为给事中,累升为山西左参政。永乐五年(1407),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郎。父亲去世,守孝期满

  • 平濠记·钱德洪

    (明)钱德洪 撰 初,赣州在官吏书门皂,及在门军民,阴阳占卜,皆与贼通,日在官府左右,诇觇不待言出于口,凡意向颜色之间,贼必先知之。公知其然,在此则示以彼,在彼则示以此。每令阴阳择日,日者占卜,或已吉而不用,或欲用而中止。每励兵蓐食

  • 卷二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九慎刑二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甲申上谕刑部朕保乂黎元务崇寛大每於刑狱之事辄廑矜恤之

  • 第一章 总论·梁启超

      原父母与子之爱理:夫大地之内,自太古以至于今,未有能离乎父子之道者也。夫父母与子之爱,天性也,人之本也,非人所强为也。今观乎鸟之养其雏也,衔枝而先为之巢,啄虫而亲为之哺,雌雄殷勤,拔来报往;其有羽毛,则教之飞,雌则巢内,雄

  • 卷八十五·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漕运 汉文帝时贾谊上疏曰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奉地镪道数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遂调均发征至无状也古者

  • 卷一四九·邱濬

    ▲修攘制御之策(下) 宋太宗时,张齐贤奏曰:“圣人举事动在万全,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若重之慎之,劲敌不足吞矣。自古疆场之难,非尽由外国,亦多边吏扰而致之,若缘边诸寨抚御得人,但使峻垒深沟、蓄力养锐以逸

  • 卷二十八·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八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笺云嗣王者谓成王也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音义【朝直遥反注同】疏【正义曰闵

  • 卷八·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八宋 朱子 撰乡礼四之上乡射礼乡射之礼 主人戒宾宾岀迎再拜主人答再拜乃请【主人州长也乡大夫若在焉则称乡大夫也戒犹警也语也出迎出门也请告也告宾以

  • 斯未信斋文编·徐宗干

    本书不分卷,徐宗干撰。宗干字树人,号伯桢,自称「斯未信斋主人」;江苏通州人。由进士,历官山东、四川府州县。清道光二十七年,由福建汀漳龙道调台湾道。时在英人窥台之后,着防夷之论,立绅民公约,禁不与贸易。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