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敬宗传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是隋代礼部侍郎许善心的儿子。他的先祖从高阳南渡,世代在江左为官。敬宗年幼时擅长写文章,被荐举为秀才,朝廷授任敬宗为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在谒台值班,奏通事舍人事。宇文化及在江都反叛杀君,敬宗的父亲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敬宗流落辗转投奔了李密,李密任命敬宗为元帅府记室,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武德初年,授官文书委任他为涟州别驾。太宗听到他的名声,把敬宗召补秦王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历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升迁为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文德皇后去世,百官披麻戴孝,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陋异常,众官中有人用手指点他,敬宗见到他的样子大笑,被御史揭发,于是降职为洪州都督府司马。接着迁任给事中,兼修撰国史。贞观十七年(643),因为修成《武德、贞观实录》,朝廷封敬宗为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代理检校黄门侍郎。高宗住在东宫,敬宗迁任太子右庶子。贞观十九年(645),太宗亲自出征攻打高丽,皇太子留守定州处理国政,敬宗与高士廉等一起执掌机密的要政。中书令岑文本死在行所,朝廷令敬宗凭借本官的身份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在驻跸山下摧毁了辽贼,敬宗站在太宗马前接受圣旨起草诏书,词藻文采非常华丽,深受太宗的赞赏。

这以前,太子承乾与侯君集、汉王李元昌一起谋图魏王李泰,事情败露,诏令废承乾为庶人,朝中官僚大多被削职,很久都没有按等级次第来进职或奖功。敬宗上表说:“我听说先王小心刑罚,是致力于慎用刑法;先哲宽厚仁慈,义在于宽赦过失。圣人的道理,没有不崇尚这个道理的。我私下看到废除的官僚,五品以上,除去名籍废弃驱逐,很经历了一些年。然而庶人在从前的岁月里,身处在不疑之地,包藏违乱逆反之心,暗地勾结官吏,所参与的奸诈阴谋,多牵连宗族亲属。祸患发生在意料之外,不能防患于开始,宫内官僚,远没有涉及参与。现在却是投鼠忌器,除恶牵连到有关的人,谁说不会有冤屈?焚山毁玉,接近等同于迁怒。俯首重温祖先的制度,旧例有可以赦免的。从前吴国的诸侯大夫爰丝不因为刘氵鼻谋反而受牵连;昌邑中尉王吉因忠直劝谏才得免死罪。譬如栾布,就是因为哭祭彭越而做官;比方田叔,跟随张敖而赴死如归。君主因为凶暴忤逆,使他陷入诛灭绝境;臣子因为贤良,使他蒙受取用提拔。一一地观察从前的朝代,这一类情况特别多;近的有隋,又遵从这个道理。杨勇被废黜,罪过仅仅加给善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李纲的党徒,都不干涉刑法纲纪。古今裁断量度使它折衷,史籍称为美谈。而现在张玄素、令狐德..、赵弘智、裴宣机、肖钧等人,一起磨砺道德情操,在当朝有美好的声望;经义明白清楚品行美好,传播美名于天下。有的因为直言而遭受杖刑,有的因为意见相抵触而被猜疑,现在只因他们同是废太子的僚属,便不加区分地与奸佞之徒一起遭到朝廷法令的处罚,恐怕有伤于王道的弘扬。”因此张玄素等逐渐得到朝廷分级进用。

贞观二十一年(647),敬宗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高宗即位后,敬宗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敬宗把女儿嫁给少数民族部族之长冯盎的儿子,收纳了很多金银珠宝,被有司揭发,降任郑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入京任卫尉卿,担任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六年(655),重新拜为礼部尚书。高宗准备废掉王皇后,而册立武昭仪,敬宗特别赞成这个主张。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起直言进谏,触犯了高宗的旨意,敬宗与李义府暗中设计加以陷害,使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一起流放到岭外,直至处死。

显庆元年(656),敬宗担任太子宾客,不久册授侍中,监修国史。显庆三年(658),晋封为郡公,不久朝廷追赠他父亲许善心为冀州刺史。高宗因在古长安城游览,问侍臣说:“朕看故城旧基,宫室像是与百姓杂居在一起,从秦、汉以来,几代都是这样的吗?”敬宗回答说“:秦代都城咸阳,城郭相连横跨渭水,所以说‘渭水贯穿都城,而像是天河’。到汉惠帝时才筑这个城,那以后苻坚、姚苌、后周都把这里做都城。”皇帝又问“:昆明池是汉武帝什么年间开凿?”敬宗回答说:“武帝派使者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而被昆明滇池阻绝,当时想攻打昆明国,因此借镐池的旧泽,凭它通过滇池,用来练习水战,这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的事。”高宗因此命令敬宗与弘文馆学士一一考查秦汉以来历代宫室处所,上奏朝廷。当年敬宗又代理李义府任中书令,受朝廷的信任恩遇之厚,在当朝没有人可以相比。

龙朔二年(662),敬宗依照新的法令改为右相,担任光禄大夫。龙朔三年(663),册封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年,由于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与司空李责力每次入朝晋见那天各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

敬宗自从掌管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曲直不正。当初,虞世基与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杀害,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人们以此为话柄,敬宗非常怨恨这件事,到了为德彝立传的时候,大肆强加他的罪恶。敬宗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其人本来是皇家的奴隶,敬宗贪图财物与他联姻,于是为九陇曲意陈述他的门阀,给他妄加功绩,并把他提升到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敬宗为儿子娶尉迟宝琳的孙女为妻,得到很多贿赂的财物,到做宝琳的父亲尉迟敬德的传时,完全为他隐去各种过失罪过。太宗做《威凤赋》用来赐给长孙无忌,敬宗做传时却改写是赐给尉迟敬德。白州人庞孝泰,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中的平庸之辈,率兵跟随出征高丽,高丽知道他懦弱,袭败了庞孝泰。敬宗又收纳了他的珍贵物品,做传时说他屡次打败贼众,斩杀俘获敌贼数万人,汉将中骁勇强健的,只有苏定方与庞孝泰了,曹继叔、高伯英都在他们之下。虚假美化与隐匿丑恶到了这个程度。起初,高祖、太宗两朝的实录,其中由敬宗所撰写的,很多都是详细、真实的,敬宗又总是以自己的爱憎曲意进行删改,评论群言尤其是这样。然而从贞观以来,朝廷所撰修的《五代史》及《晋书》、《东殿新书》、《西域图志》、《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累壁》、《瑶山玉彩》、《姓氏录》、《新礼》,敬宗都总揽其事,前后所得赏赐,多得记也记不清。

敬宗好色无度。他的长子许昂很有文才,历任太子舍人的职务,许昂的母亲裴氏很早就去世了。裴氏的婢女有姿色,敬宗宠爱她,让她做继室,假姓虞氏。许昂平素与她私通,以下淫上一直通奸。敬宗发怒废黜了虞氏,加给许昂以不孝的罪名,上奏朝廷请求把许昂流放到岭外。显庆年间,上表请求朝廷让许昂回来,任虔化县令,不久就去世了。咸亨元年(670),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皇帝的诏令听任他退休,依旧担任特进,俸禄照旧。咸亨三年(672),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高宗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册封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准许他陪葬在昭陵。敬宗有文集八十卷。

太常准备给敬宗定谥号,博士袁思古建议说:“敬宗的地位凭借才能上升,历来处于清的等第,然而他让长子离弃到荒郊远地,把女儿嫁给蛮夷的部落。闻《诗》学《礼》,行事却断绝在子承父教;纳采问名,只闻名于贪污纳贿。白玉就此玷污,有碍于清净无为的境界,为死者立谥的制度,应当依据事实赐予。按照谥法‘名与实不合叫作缪’,请赐敬宗谥号为缪。”敬宗的孙子太子舍人许彦伯受不了这种羞辱,与袁思古产生很大的忿恨争执,又声称思古与许氏家族从前有猜忌仇怨,请求更换谥官。太常博士王福..评论是非说:“谥号,是给死者以尊荣之礼的称号,得失谥号在一朝,荣辱却流传千载。假如谥官与许氏有仇怨是事实,那么应当依据法度推究衡量;如果定谥没有亏损正直之道,道理是不能迫使改变的,他人的职守是不可越犯的,反复无常不专一,用什么来宣说礼法?福..愧居官位,不是自身的缘故。如果顺从气势迎合心意,背弃正直之道,趋向偏邪,更是使朝廷颁发的法令空设,人们将说礼院无人,用什么激励发扬正道,回视同在朝班的同事!请依照思古对谥号的意见来决定。”户部尚书戴至德对福..说“:高阳公受朝廷这样的信任和恩遇,为什么定谥号为缪?”福..回答说“:从前晋朝司空何曾去世,太常博士给他定谥号为缪丑公。何曾既忠心又孝道,仅仅因为日食万钱,所以贬为缪丑。况且敬宗忠孝都不及何曾,食欲性欲上的过失,超过了何氏,而谥他为缪,不负于许氏。”当时朝廷又诏令尚书省五品以上重新评议,礼部尚书杨思敬建议说:“按照谥法‘已经有过失能够改叫作恭,请定谥为恭。”朝廷下诏依从了他的建议。

许彦伯,是许昂的儿子,始任著作郎。敬宗晚年的文笔,多让彦伯代做。又听信婢妾的谗言,奏请朝廷把彦伯流放到岭外,后遇到赦免回家,任太子舍人,彦伯早逝,有文集十卷。

猜你喜欢
  列传三·薛居正
  请缨日记(节录)·唐景崧
  卷五十·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第三四五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袁枢
  序纪·魏收
  唐括安礼传·脱脱
  卷二百九十八·杨士奇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司马光
  卷三十三·纪昀
  司封部·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古今体七十六首【甲辰八】留京办事王大臣等奏报得雨诗以志慰北省胥沾泽京师伫喜音隔朝奏章至六寸沐膏深【昨初九日刘峩明兴等奏到直隶山东各府属於闰三月初四五

  • 蒙隠集巻二·陈棣

    宋 陈棣 撰七言律诗送郑舜举赴阙书帯传家饱六经飘飘词气海东青英名久合班朝列丽藻行观掞帝庭修翮抟风上阊阖巨鳞纵壑击沧溟投机亨防寜容发愿报除书慰侧聆束装西啸指长安正是新春快活天酒病诗愁应有梦鸟啼花发正争妍

  •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二·食货一·宋濂

        ◎食货一   《洪范》八政,食为首而货次之,盖食货者养生之源也。民非食货则无以为生,国非食货则无以为用。是以古之善治其国者,不能无取于民,亦未尝过取于民,其大要在乎量入为出而已。《传》曰:“生财有大道

  •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蔡东藩

      却说昆阳大捷以前,宛城守将岑彭,已经出降。彭字君然,系是棘阳人氏,居守本县。棘阳为刘縯所夺,彭率家属奔往甄阜,阜责他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他立功赎罪。至阜败死,彭得挈领母妻,奔入宛城,与副将严说共守。刘縯等进军攻宛,约

  • 第九十八回 麻叔谋罪发受金刀 李玄邃谋成建帅府·蔡东藩

      却说狄去邪缒入深穴,约数十丈,脚方及地。去邪见有路可通,竟将腰中绳索解去,鼓勇前进,约行百余步,入一石室,东北各有四石柱,铁索二条,系一巨兽,形状似牛,仔细一瞧,乃是一个人间罕有的巨鼠,不由的骇了一惊。蓦闻石室西面,砉然一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清波别志卷二·周煇

    宋 周煇 撰政和间议者谓朝廷制为服章所以异髙卑别上下则服之与章其制相须今监司守倅并许借服而不许佩鱼是有服而无章殆与吏无别乞自今借服臣僚并随服色佩鱼仍许入衔议者乃工部尚书王诏也今借服者悉许佩鱼但以借紫借

  • 一二八五 礼部尚书纪昀奏敬拟添写总目款式进呈御览等事折·佚名

    一二八五 礼部尚书纪昀奏敬拟添写总目款式进呈御览等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臣纪昀跪奏,为奏明办理事。伏查钦定四库全书,虽以经史子集为大纲,实分为四十四类,中又分六十二子目,皆区别甚明,【真按:四库全书的分类】原

  • 沈括传·脱脱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沭阳县靠着沭水,是职方氏所写的“水泽叫沂水、沭水”的地方。早先的河道漫衍为停滞不流的污泽,沈括重新修筑二堤,疏浚水流为一百条水渠九个水坝,用来分导和节制沭水的主流和支流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人物志四十二大臣传二十八【满洲正白旗七 乌尔登 舒赫德永 贵】乌尔登乌尔登满洲正白旗人姓乌礼苏父喀喇官至宁夏副都统雍正六年乌尔登

  • 卷十 万章章句下·朱熹

     凡九章。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

  • 卷六·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六   明 傅逊 撰伯楚灵王之乱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 遂会于虢 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事毕赵孟谓叔向曰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对曰

  • 卷十·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宋 黄干 撰丧服制度十 丧礼八补【案丧服各有制度设官掌之不如度者禁之朝廷之制既然则乡党亦自有制以故衣服不贰而风俗同后世漫无

  •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四·昙旷

    显无明缘起之由。后显缘起染心之相。此初也。是□上言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之言虽染而有染心常不变作能所念染。故以念染释其不变。一以自性常明洁故而不变。作能念之染。二以自性非可取故而不变。作所念之染。故新论云

  • 卷第八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九会在普光明殿说离世间品。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 【论】将释此品约作五门一释品

  •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

  • 易外别传·俞琰

    元俞琰述。道教经书。一卷。前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序。全书阐发魏伯阳《参同契》之学,描述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求之自身,认为此是养生之切务,不可不知。内收邵康节“心为太极图”,朱紫阳“太紫虚中先天图”, “先天

  •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佚名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