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括安礼传

唐括安礼,本名唐括斡鲁古,字子敬。他好学,精通经籍史志,擅长做词为文,知晓为政的根本宗旨。贞元年间,唐括安礼官任临海军节度使,进朝廷后为翰林侍读学士,后改任浚州防御使、彰化军节度使。大定初年,升为益都尹,皇帝召见任命他为大兴尹,皇帝说:“京城中喜好造谣。官府中的奸吏是百姓的祸患。你虽然年轻,但有治理的才能,你要解除世上的这些旧弊病,不要让它再发生。”唐括安礼监察廉政成绩一等,进官为荣禄大夫。

大定七年(1167)五月,大兴府的监狱空了,皇帝下诏赐宴慰劳唐括安礼。凡是有空监狱的州郡,都赐钱作为宴费,大兴府赐三百贯宴费,其余的州郡有区别。很久以后,唐括安礼官拜参知政事,免此职后任横海军节度使,历任河间尹、南京留守。因为家中有丧事,唐括安礼辞了官,复出后任尚书右丞。皇帝下诏说“:南路女真住户有很多贫困的,汉人住户租种土地的,收获没多少,入不敷出,不练习骑马射箭,不服兵役。凡是成年男人都要加入军籍,按月供应钱粮,沿山东路边疆安置他们。其他的建议再报告给我。”十天后,皇帝问:“宰臣议论山东猛安的贫困住户怎么办?”宰臣上奏说“:还没有议论。”于是皇帝问唐括安礼“:你的意见是什么?”唐括安礼回答说“:猛安人与汉人住户,现在都是一家,他耕我种,同是国人,最近都让他们参军,恐怕妨碍农业耕作。”皇帝责备唐括安礼说“:朕以为你有见识,而你每件事都效法汉人,如无事的时候可以进行农耕,现估计宋朝人有挑起争端的意思,国家有事,农业耕作哪里有空闲?你熟习汉语,读过《诗经》、《尚书》,姑且放下它们来讲本朝的法规。以前的宰臣都是授予女真人,只有你是汉人,这是是还是非,所谓一家应都是一个种类,女真人、汉人,实则是两个种类。朕在东京即皇帝位,契丹人、汉人都不前去祝贺,只有女真人一起去祝贺,这可以说是一类吗?”又说“:朕常常夜里考虑,要让太祖皇帝创立的功业不灭,传到万世,使女真人不缺乏物质财富。你们要了解这一点。”因此列举贫穷的猛安人的几件事,诏令左司郎中粘割斡特剌写下它,百官在尚书省集中议论。

大定十七年(1177),世宗皇帝下诏派监察御史完颜觌古速巡视边疆,随从有契丹押剌四人,扌妥剌、招得、雅鲁、斡列阿,从边疆逃回大石。皇帝听说后,下诏说“:大石在夏国的西北方。往昔窝斡作乱,契丹等响应,朕赦免了他的罪,使他仍做以前的工作,派使臣去安抚他,他的反叛之心还未泯灭。如果大石地方有人离间诱惑,边疆一定会发生灾祸。派使臣去迁移他们,使他们与女真人杂居,男婚女嫁,使之逐渐成俗,这是长远的策略。”于是派遣同签枢密院事纥石烈奥也、吏部郎中裴满余庆、翰林修撰移剌杰,前去把曾经参与窝斡叛乱的西北路的契丹人迁置到上京、济、利等路。用兵部郎中移剌子元为西北路招讨都监,皇帝诏令移剌子元说:“你可告诉迁往上京、济州的契丹人,那里土地肥沃富饶,可以繁衍生殖,同女真人互相通婚,这也是他们长远的安居计划。你同纥石烈奥也一同催促他们迁移,仍然要派一员猛安领兵护送他们向东迁移,沿途经过的道路不要让他们同群牧接近,如果有叛乱,便于平定。等到他们过了秦岭,你就返回。”皇帝派遣了纥石烈奥也、移剌子元等,又对宰臣说:“海陵王时,契丹人尤其被信任,最后他们叛乱,群牧使鹤寿、驸马都尉赛一、昭武大将军术鲁古、金吾卫上将军蒲都都被杀害。赛一等都是功臣的后代,做官时不曾与契丹有怨恨,他们的野心,足可以显现。”唐括安礼回答说“:圣主广爱天下,养育万国,不应有分别。”皇帝说:“朕不是有分别,只是善善恶恶,所以能治理好。以后的日子边疆或者有灾祸,契丹难道会同我们一心?”

他日,皇帝又说:“推荐人才是大臣的职责。朝廷外面五品的官员尚且还推荐人才,宰相却没有推荐,什么原因?”唐括安礼回答说:“孔子称推荐人才很困难,贤人君子,世上不多。陛下一定想得到人才,应当广开发现人才之路,区别才能的长短而器重使用他们,这样就能得到人才。”皇帝说“:人才选拔任用的法规没有条理。奉职者都是有权势有地位人的子孙,朕要知道他们有资格考出身的年月。亲军不能以门第来招人,没有荫庇特权的人不到武义不得出职,只是认为女真人有升迁做官的资格,所以出职反而在奉职之上。天下一家,唯独女真人有升迁做官的资格,什么原因?”唐括安礼回答说:“这是祖宗们立下的规矩,恐怕很难立即改变。”

唐括安礼转任左丞,与右丞蒲察通同日被任命,皇帝对他说:“我今年五十五岁,如果过了六十岁,对政事一定会厌倦。应该趁着朕身强健康时,凡是女真猛安谋克应当研习政事,修改重定法令。宗族中很少有人达到朕这样的寿限,朕很熟悉女真的旧俗,子孙怎么能知道它,况且是政事,你们应该了解朕的意思。”皇帝又说:“大理寺的政事大多积压滞留,宰执不督察斥责他,为什么?”唐括安礼回答说“:很棘手的文书旧例是给以期限完成。”皇帝说:“旧例是‘是’是‘非’,今天不加以考虑,就给你们期限吗?”参政移剌道说:“我在大理寺时,未曾有滞留的事情。”皇帝说“:你在大理寺时没有滞留的事,如今作为宰执却不能检查治理,为什么?”移剌道无言以对而退。皇帝问宰臣说:“御史台官,也与亲族朋友往来吗?”宰臣们都说“:很少往来。”皇帝说“:御史台官应当全部断绝人事关系。谏官、记注官耳闻目睹重大国策的议定,也不可以同人交往。”唐括安礼回答说:“亲族朋友之间,恐怕不可能全部断绝来往。”皇帝说:“职责所限,何必担忧别人怎么说。”

唐括安礼进升平章政事,封为芮国公,授予世袭谋克。世宗皇帝告诉唐括安礼,以前朝代的史书很详细完备,今天我们对祖宗的实录太简略。唐括安礼回答说“:以前朝代的历史都已成书,有帝纪、列传。他日修史时,也有帝纪、列传,其详细程度可在列传中表现。”唐括安礼曾经议论过科举考试科目,他对皇帝说:“我观察现代的读书人不把策略当回事,今天如果把诗、赋、策略都安排场次考试,文理都优秀的人作为中选人,再考察他们对时事的认识,可能会得到人才。”皇帝说“:你们讨论这件事。”皇帝对宰臣说“:赏奖有功的人不能拖延,拖延奖赏不能勉励他们的斗志。”唐括安礼回答说“:古代所谓的奖赏不能超过时间,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大定二十一年(1181),唐括安礼官拜右丞相,进封申国公,他坚持推辞说:“我在宰相位上,对国家没有帮助,整夜担忧害怕,惟恐有罪,上负陛下,下负百姓。我实在不敢接受丞相的职位,请陛下选择贤臣任用。”皇帝说“:我知道你正直,与左丞相习显没有两样。且熟悉政事,没有人比你的才能强。你不要谦让。”唐括安礼叩头致谢。这一年,唐括安礼死去。泰和元年(1201),唐括安礼配享世宗庙廷祭祀。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游雅 高闾·魏收
  卷四·本纪第四·熙宗·脱脱
  ●卷二百十七·徐梦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五·乾隆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六·乾隆
  跋·薛时雨
  卷之一百一·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一四四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核议纪昀覆勘文津阁书籍各情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二·裴骃
  徐之才传·李百药
  刑法二·徐松
  第二章 秦汉之际·吕思勉
  纲鉴易知录卷八四·吴楚材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鲍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鲍溶,初为隐士,后客居他乡。 泊杨子岸 鲍溶 才入维扬郡, 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 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 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 寒气近来饶。 鲍溶诗鉴赏 古代的下层文士,为了求得一官半职,经常要奔走他乡,

  • 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脱脱

        ◎职官十二   ○增给 公用钱 给券 职田   增给   权三司使,知开封府,百千。权发遣三司使,五十千。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三副使,观文殿大学士,三十千。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宫观、三司判官,判

  •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柯劭忞

      答阿里台蒙力克 脱架伯人儿 阔阔出 豁儿赤兀孙 察合安不洼纳牙阿   答阿里台斡赤斤,把儿坛之少子,太祖季父也。答阿里台始从泰亦赤兀中归太祖,答兰捏木克格思之役,与阿勒坛、忽察儿违命掠塔塔儿所弃辎重,太祖夺其所

  • 第四十四回 怀妒谋毒死故后 立储君惊遇冤魂·蔡东藩

      却说文宗天历三年,改元至顺。其时明宗后自漠北返京,文宗迎居宫中,敕有司供币帛二百匹,作为资用,并命明宗子懿璘质班一作额林沁巴勒。为鄜王。懿璘质班年才五岁,系明宗嫡子,乃八不沙皇后所出。还有一子名妥欢帖睦尔,一作

  • 贫士传序·黄姬水

    吴郡黄姬水譔粤天生民惟民有欲乃作君师俾寄平理故帝王之治井授廛分务存普济而玉烛之化人熙户给自臻大同粒被之外靡图滋羡富贫之目于斯未分自夫鸿古既降穷纵肆趋茹抔土茅之俗遐珍甘峻雕之风起故天下之民五性蛊其衷十盗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隆庆元年四月丙戌朔孟夏享 太庙○是日陪祀官多不至有旨查奏罚定西侯蒋佑等一百五十余员禄俸各一月○吏部上给事中张卤御史陈联芳等会荐起废诸臣南京户部尚书刘采礼部尚书吴山兵部右侍郎吴嘉会都御史方廉郎中刘尔牧知

  • 五○六 谕内阁严饬总裁等嗣后务宜悉心校勘毋再因循干咎·佚名

    五○六 谕内阁严饬总裁等嗣后务宜悉心校勘毋再因循干咎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三竿五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朕博搜载籍,特命诸臣纂辑《四库全书》,弆藏三阁,又择其尤精者为《荟要》,分储大内及御园,用昭美备。所

  • ·请班师书·丁曰健

    台湾已经大定,军士久役思归;班师之期,再不容缓。腊月十四日,守备叶应龙到台;询知粤省姚提军改调厦门,不胜手额。既有金门黄总兵署理台镇,足资弹压;新提军又庆得人,东南巩于磐石矣!此时山际廓清:南路阿猴林、北路大

  •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同是刘邦的远房兄弟,并且都因在刘统一天下中立有战功而被封为王侯,所以司马迁把他们列在同一篇中记述。刘贾的战功主要是在楚汉相争中建立的,特别是在垓下之围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六·丁传靖

    曹泳 方滋 杨愿 魏道弼 康与之 陆升之 王继先 绍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秦桧亡。翼日曹泳勒停安置新州。先是二十一日车驾幸桧第视疾,时已不能言,怀内出一劄子,乞以熺代辅政。上视之无语,既出,呼干办府事,问何人为此,则答以曹泳,

  • 孟子字義疏證卷上·戴震

      理十五條  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艤理,曰文理;【亦曰文縷。理、縷,語之轉耳。】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孟子稱「孔子之謂集大成」曰:「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 卷四○·邱濬

    ▲礼仪之节(下) 《春秋传》:周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孟献子曰:“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孔颖达曰:“干以树本为喻,基以墙屋为喻。” 刘

  • 管子轻重三·马非百

    问乘马(亡)张佩纶云:“按《巨乘马篇》首云:‘请问乘马。’此篇名‘问乘马’,与彼重複,未详所以名篇之旨。浅人伪立此名以足篇数,而后目之为亡篇,可谓工于作伪。”庞树典云:“《巨乘马》首

  • 后刑第三十四·桓宽

    【题解】本篇是关于用刑的辩论。贤良主张“先德后刑”,“威厉而不杀,刑设而不犯”。大夫则坚持“刑一恶而万民悦”,“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的主张。大夫曰:古之君子,善

  •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一承示译权田僧正两部曼荼罗通解付海潮音登载,甚是欢迎!电版应可加入。欧阳君所著,诚如居士所言。拙著指耶、回所奉天神、无甚依据也。罗汉、菩萨变易生死,论疏中往往谈及。楞严七卷中所说众生颠倒,尝谓即是变易生死,是自主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尔时帝释天主。见是福力。现生果报。希有瑞相。又知人天悉皆胥悦。心颇异之。乃谓福力太子言。太子汝今如是勤修胜行。有何所求。太子白言。天主。

  • 卷第十九·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阎浮提及须弥顶上,皆见如来处于众会。彼诸菩萨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说法,莫不自谓恒对于佛。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及须弥山顶,而向于彼夜摩天宫宝庄严殿。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八·澄观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已下入第四十八经)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身问。远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遍于法界。而各具多相用难思议故。二释名者。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言相海者。依人显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