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百六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九年。甲戌。五月。己卯朔。上诣北郊斋宫斋宿。  

○谕军机大臣等、瑚宝前奏淮安、山阳、地方。四月十二日得雨情形。殊不明晰。业经批示询问。今览覆奏摺内称、十六、二十一、等日。又得雨五分、及一寸二分、高阜麦苗。现在含苞吐秀。低田二麦。倍觉茂盛。又另摺内称、闰四月十一、二、三、及二十二等日。连得甘霖。入土二三四寸不等。二麦现在刈获等语。所奏终属糊涂。麦苗既在望雨之际。则此寸许之寸。何能沾足。乃称二麦含苞吐秀。渐次登场。前后更为矛盾。可传谕鄂容安、令其将淮北之山阳、清河、桃源、宿迁、邳州、等处。麦收雨泽。并有无旱象情形。查明据实覆奏。寻奏、入夏以来。各属连得畅雨。麦禾加倍滋长。粮价平减。淮北一带相同。得旨、欣慰览之。  

○又谕、此数次策楞等奏摺内、并无王成衮扎布之名。此际伊或已至军营。或尚未至之处。着寄信策楞。遇便奏闻。再德宁起程之日。朕问伊何时可赶及大学士傅恒。伊奏称本日夜间。即可赶及。今傅恒等已至。问及德宁。是日非特并未赶及。即至见车凌、车凌乌巴什等时。伊俱未及赶上。德宁起程。不过比傅恒等、略迟二三时。何至落后数日。平日行走。谓伊年老。不能兼程。尚可容恕。及至领兵。亦复如此。朕必不轻纵。德宁、着传旨申饬。再前往军营之满大臣。俱系特派。当念身系满洲。尤宜奋勉。与喀尔喀等、争先行走。始不负钦派满洲大臣之意。若但图安逸。不能忍耐劳苦。不惟见讥于喀尔喀等。又何以服兵丁之心。嗣后倘有似此者。经朕闻知。必当从重治罪。断不宽恕。着策楞转谕军前众大臣等知之。  

○庚辰。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据协办河务富勒赫奏称、高宝运河、两岸砖石各工。于闰四月二十二日。均已照估一律如式完竣等语。高宝运河两岸工程。前经降旨。交与协办河务富勒赫、专司督办。今自兴工以来。甫逾两月。悉能如式告竣。淮、扬、二郡运道民生。均资利益。甚属迅速可嘉。富勒赫着交部议叙。其在工文武员弁。并着查明等次。奏请交部、分别议叙。  

○谕军机大臣等、爱必达以贵州提标中军李现祥等、侵那生息利银一案。将失察之前任提督丁士杰、具摺参奏。已降旨交部察议矣。但丁士杰之在贵州提督任内。其居官行事。究竟若何。其于此事。有无通同捏饰之处。抑或仅止失于查察之咎。爱必达此番参奏。是否实因李现祥之事起见。抑或因上年定长、曾奏其致书嘱托。遂不免有附和定长之意。可传谕硕色、令其不可瞻徇。亦不可苛求。秉公详悉查明。据实覆奏。寻奏、查丁士杰、在贵州提督任内。尚能熟悉营务。勤于操练。其居官行事。未得深知。近抵黔省。访知一二年来。提标马匹、遇有倒毙。不即买补。竟系丁士杰、将马价银、统交中军参将衙门收存。匿倒不报。侵克草乾等项银。上下任意取用。约有八九千两之数。至李现祥、侵隐生息利银三百余两。丁士杰。并不确查月报、及当铺实数开造。乃听李现祥另呈样册照造。显系通同捏饰。爱必达此番因新任提督宋爱、查出李现祥侵那事。咨揭会参。不得不照例办理。似无附和定长之意。报闻。  

○辛巳。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曰、甘肃布政使吴士端、着来京。其员缺、着史奕昂、前往署理。  

○兵部议准、原署两广总督班第奏称、广东廉州营。分防合浦、灵山、二县。内合浦县之永平司属地方。毗连西省。为猺獞出没之所。周三百余里。并无台汛。仅设东界一塘。安兵三名。且离廉州郡城数百里。查东界塘之东十五里。地名九叉河。为诸山扼要之所。请添设一汛。派拨外委一员。带兵十六名。驻劄防守。其东界塘、亦属单弱。再添兵五名。共足八名。改塘为汛。又灵山县属陆屋地方。水陆交冲。上通广西南宁。下达交阯江坪。前设陆屋一塘。仅兵二名。今应添设六名。共足八名。改塘为汛。再自廉州郡城直至灵山。原设石康、多蕉、车板、广榔、向水、官桥、刀背水、山心、高桥等塘。暨丰塘、共十塘。每塘止安兵二名。各应添兵一名。以上计共添兵三十七名。俱于该营内、酌量抽拨。查该营原设府城头塘兵三名。灵山县头塘兵二名。系递送公文。可以归并看守城门之兵代递。两塘兵五名全裁。又该营分防福禄、窰萝、火烧桥、平鸭、武利、潭土□朗、佛子、山下、公馆、清湖、吴屋、等十一汛。每汛原安兵七八名。至二十余名不等。应于福禄汛、抽兵一名。窰萝、火烧桥、平鸭、武利、潭土□朗、五汛。各抽兵二名。佛子、山下、公馆、三汛。各抽兵三名。清湖、吴屋、二汛。各抽兵六名。以上裁抽兵、已足三十七名之数。其九叉汛外委、亦毋庸另设。统于该营城汛外委内、酌拨前往。至营房应分别添建。除石康等十塘。每塘仅添兵一名。应于旧塘房内通融居住。其新设九叉汛、派外委一员。兵十六名。应建营房十三间。东界汛添兵五名。陆屋汛添兵六名。应建营房六间。从之。  

○蠲缓福建台湾、凤山、二县。乾隆十八年、旱灾额赋有差。被灾较重者、赈恤一月。  

○以故五经博士卜科侄玉柱、袭职。  

○壬午。谕、贵州布政使员缺。着吴士端调补。俟来京陛见后。再赴新任。  

○谕军机大臣等、向来督抚养廉。任事后、另有别员署理者。正署均支其半。若未经到任。则正员不行支领。今策楞虽未到任。现在军前办事。与奉差他处者不同。且伊曾任广督。其总督养廉。着照已到任之例办理。将此传谕杨应琚知之。  

○又谕、齐齐哈尔副督统达色奏、遵旨于索伦兵内、备派一千名。请带领骁骑校、领催、披甲、十六人。以备统领官兵进发时、往来递送文移等事。照例给与盐菜银两等语。着照所请行。至西北两路。本年冬季。彼处之兵。又添派数千名。现在前锋统领清保、已授为黑龙江将军。俟伊到时、添兵一切事宜。会同清保公同商议办理。此时宜加意慎密。毋致洩漏。  

○又谕、御史陈作梅奏。海船应速竣工一摺。着交该督抚鄂容安。庄有恭。详悉查明。定议具奏。寻奏、勘得自太仓土塘连界之铛脚港。至耿泾。系昭文县所辖。约长一万一百余丈。自东至西。地势渐高。内地高于水面二三尺、至八九尺不等。向无塘工。亦无民修堤埝。乾隆十二年风潮案内。常、昭、一带。冲损田庐人口甚多。赈恤费至钜万。亟应建筑。照上年太仓土塘、高八九尺。底宽三尺六寸。面宽一丈二尺。勘估需银五万余两。自界泾、至巫山港。共长五千九百五十余丈。地势渐高。向有民筑堤岸。自巫山港、西至江阴县之黄田港。冈阜连属。间有断续。亦有民筑堤圩。此二处、止须就现在民筑堤埝。令地方官督率。培厚加高。无庸另行筑塘。至白茆河、长九十余里。自昭文县、至支塘。计五十余里。现在水势尚深。无庸议浚。惟自支塘至海口。计四十余里。悉皆淤浅。现在照该县绅士议估、面宽六尺。底宽三尺。深八尺。两岸筑坝。俾内水常情。海潮不入。不致淤垫。或遇内水异涨。又可开坝洩水。逐段勘估。需银三万有奇。通计筑塘、浚河。请兵借给银八万两。得旨、如所议行。  

○又谕、据永常奏、准噶尔夷使、已抵桥湾。现在即可入关。且据该夷使言、于起程时、业已派出贸易头目。亦于六月间可到等语。从前准夷部落。准其通贡贸易。原系加恩噶尔丹策零。其后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喇嘛达尔扎继立。因系噶尔丹策零之子孙。是以仍前办理。至达瓦齐篡立。则系伊之仆属矣。今伊贡使前来。若仍前相待。我朝当全盛之时。国体攸关。不应委曲从事。以示弱于外夷。若少示贬损。准夷素性猜疑。阴怀叵测。将来必至构衅滋事。不得不先为防范。况伊部落、数年以来。内乱相寻。又与哈萨克为难。此正可乘之机。若失此不图。再阅数年。伊事势稍定。必将故智复萌。然后仓猝备御。其劳费必且更倍于今。况伊之宗族车凌、车凌乌巴什等、率众接诚。至万有余人。亦当思所以安插之。朕意机不可失。明岁拟欲两路进兵。直抵伊犁。即将车凌等分驻游牧。众建以分其势。此从前数十年未了之局。朕再四思维。有不得不办之势。所有明岁军兴、一应粮饷兵丁马驼。均应豫为筹画。其西路所调兵丁。约需二需。此内欲拨甘凉绿旗兵八千。及西宁、凉庄、西安、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以及新降之厄鲁特兵。共合二万之数。如此办理。似已足敷调遣。或有另行办理之道。着永常详细筹议。速行具摺驰奏。候朕酌定。将来十月内、朕另降谕旨。令永常策楞等来京。将一应机宜。面加训谕。至陕甘现办军需。鄂乐舜、恐不能办理裕如。已特派鄂昌前往。并令史奕昂署理甘藩。以资协助。可一并传谕知之。寻奏、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及新降之厄鲁特、习知口外道路情形。自应派拨。再索伦兵骑射素强。尤谙草地路径。亦应派入。请于臣标、暨固原、甘州、安西、三提。西宁、宁夏、凉、肃、四镇绿旗兵。派拨一万。其西安、宁夏、凉庄、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厄鲁特、派兵九千。再将索伦兵派入一千。共合二万之数。又查瓜州扎萨克公额敏和卓、人极勇往。深悉夷情。应将哈密瓜州缠头。派拨二百名。使额敏和卓、带领随营进征。如遇夷境左近之缠头。令其晓谕招顺。至一切军装器械。现有备战备贮之项。可以动用。粮饷马驼。查照出征西路筹画。奏闻办理。下军机大臣议行。  

○吏部议准、两广总督班第咨称、查新宁县属之那骨堡。新设县丞。应将新宁县属之土冈、石井、那骨、北邑、允泊、陡门、陡门下峝、北微、圆山、大湖、深井、富坑、牛栏、牛栏岭背、龙图、土□氵□(空□口)□、那扶、永隆、小凹、转水、等各村庄、二百五十七处。统归县丞管辖。又大澳地方。添设炮台一座。应将省局现存一千斤铁炮一。四百斤铁炮三。运至大澳炮台安置。从之。  

○以编修刘墉、充日讲起居注官。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亳州民颜入妻李氏。  

○癸未。上奉皇太后幸万方安和。仍还畅春园。  

○调革职总兵施廷专、游击王安国、陈旺、刘绪、守备黄钺、来京引见。  

○甲申。上奉皇太后巡幸盛京。自圆明园启銮。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南石槽行宫。  

○乙酉。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此次由热河前往盛京。恭谒祖陵。所有经过直隶奉天州县地方。加恩蠲免本年应徵地丁钱粮十分之三。着方观承、鄂宝、照例查办。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喀尔吉善奏、革职总兵施廷专、在温镇数年。尚属实心。游击王安国等、皆出色之员等语。已降旨交该部调取引见矣。施廷专等收受礼物。喀尔吉善当时查出实情。只应详悉晓谕该番。以果系总兵等勒索馈送。不但追还物件。并当严参治罪。今乃尔等感其照料情好赠遗。无可查办。叙述缘由。密行奏请戒饬足矣。既经参劾。自不得不严以处分。该督上年办理此案。未免过当。今将伊等居官之处。据实奏闻。尚无回护。然已觉多此一办。并传谕该督知之。  

○又谕、前令由张家口多伦诺尔、归化城、伊克昭、及喀尔喀之土谢图汗等部落、采买马二万。驼二千。今尚无需。不若暂解军营。加意牧放。以备应用。着派莫尔浑总理其事。归化城所买驼马。即交彼处官兵解往。其张家口、伊克昭、喀尔喀、所买驼马。就近送至何地、及作何分起解往之处。令莫尔浑酌妥。一面移知约会。令各该处大员、统领本地官兵解送。其驼马解至军营。交将军策楞、另派官兵。妥为牧养豫备。原解之官兵。俱令彻回。着寄知莫尔浑。沿途不必急行。务觅丰美水草牧放。缓缓护解前行。勿令疲瘦。再军营现在需人。莫尔浑到彼时。着在参赞大臣上行走。并寄信策楞、达松阿、惠色、等知之。  

○又谕、军机大臣议、归化城拨米六万石。分两年解往军营。所办甚好。着寄信恒文、富昌等。于次年运米三万石之时。再增添一万。运解四万。  

○是日、驻跸密云县行宫。  

○丙戌。驻跸要亭行宫。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驻跸两间房行宫。  

○戊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常山峪行宫。  

○己丑。谕军机大臣等、归附之厄鲁特台吉车凌等所属。因生计困苦。朕降旨施恩。将喀尔喀汗巴勒达尔等、所进羊只牲畜。给价收存。赏给伊等。又将军营所贮大麦。接续赏去。此际伊等生计如何。麒麟保尚未具奏。着寄信麒麟保、询问伊等现在所食。接济与否。再所赏耔种已到。现仍耕种与否。及可以耕种、与不可耕种之处、即行奏闻。  

○蠲缓安徽属太平、寿州、宿州、凤阳、临淮、怀远、虹县、灵璧、凤台、阜阳、颍上、霍邱、亳州、太和、泗州、盱眙、天长、五河、滁州、全椒、并新安、凤阳、原凤、中右、长淮、等二十五州县卫。乾隆十八年分、水灾额赋。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庚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加杜尔伯特台吉车凌等封号。谕曰、杜尔伯特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等。皆准噶尔渠帅。向慕德化。率领万众。倾心来归。甚属可嘉。应施恩赏给封号。以示怀柔至意。其台吉车凌、封为亲王。车凌乌巴什、封为郡王。车凌孟克、色布腾、封为贝勒。孟克特穆尔、班珠尔、根敦、封为贝子。刚、巴图孟克、玛什巴图、封为公。达什敦多布、恭沙喇、巴尔、封为一等台吉。均授为扎萨克。其所部人户。如何编次旗分、佐领、补放官职之处。俱已降旨。令玉保、麒麟保等办理。着该部照例遵行。车凌等受朕厚恩。务将所属人等、约束教养。安分谋生。果能仰副朕心。遵循训旨。则永沐朕恩于无既矣。惟之无怠。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七月辛巳、皆如之。  

○辛卯。遣官祭关帝庙。  

○上御澹泊敬诚殿。召见新封亲王车凌、郡王车凌乌巴什等赐宴。赏亲王车凌银五千两。郡王车凌乌巴什银四千两。贝勒车凌孟克、色布腾、各三千两。贝子孟克特穆尔、班珠尔、根敦、各二千两。公刚。巴图孟克、玛什巴图、各一千五百两。一等台吉达什敦多布、恭沙喇、巴尔、各一千两。闲散台吉巴雅勒当、托布沁、丹巴和通、曼都伯勒克、曼堆、额布根、各二百两。管旗章京敦多布车凌、丹巴、根敦、阿纳达、各一百两。副管旗章京尼拉、八十两。宰桑巴桑、巴朗、达克巴、巴图孟克、拜音珠尔、巴尔拜音珠尔、车凌达什、各六十两。宰桑乌鲁布珠尔、布布达、达什扎布、苏珠克、喀木图、各四十两。随从人等一百一十七名、每人十两。  

○壬辰。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仓场侍郎双庆等奏、自闰四月二十五日。绍兴帮过天津后。湖北头等帮。俱皆脱空。查据旗丁口称、一路让运石船。因此脱空。其宁波卫等帮。亦未跟艄。飞咨漕臣严查等语。江南、山东、一带采运石料。久已办竣。何至阻碍粮艘遄行。况同日现据瑚宝奏、各闸水足。催趱漕船。飞挽前进等语。其尚未抵通各帮。何以行走参差。或系沿途催趱不力。旗丁藉口耽延。着传谕瑚宝、令其严行核查。据实覆奏。寻奏、查湖北头帮。在白洋河脱空四日。二帮、在古城溜脱空二日。因东省采石船。其时尚未运竣。以至阻碍稽迟。三帮、在沙沟营汛守风。脱空一日。俱在闸河阻隔。事属有因。请毋庸置议外。惟查湖北头帮。经由临清、德州、一带。脱空五日。二帮、经由南河。脱空一日。三帮、经由南河。脱空二日。领押各官。并不严督趱行。均请交部议处。得旨、该部察议具奏。  

○又谕、策楞等具奏、扎萨克台吉达什丕勒、进羊一千只。协理台吉巴勒达尔之子衮布多尔济、进羊一千只。马一百匹。伊等努力办公。甚属可嘉。所献马羊。俱着收存。并寄信策楞等。仍前折价赏给。  

○以厄鲁特公巴图孟克、为北路军营参赞大臣。玛什巴图、为西路军营参赞大臣。  

○癸巳。理藩院尚书纳延泰、左侍郎玉保、带领达瓦齐使臣敦多克进见。上曰。汝台吉达瓦齐之事。朕已尽知。今遣汝来。一切推诚实言为是。今乃以欲如噶尔丹策零、阐扬黄敦安辑群生等语入奏。殊属无谓。达瓦齐弑噶尔丹策零之子喇嘛达尔扎、夺取台吉之位。又与讷默库济尔噶尔等构衅。糜烂准部生灵。又将喇嘛等破戒还俗。有如此阐扬法教。安辑群生者乎。从前喇嘛达尔扎、杀其弟而代之。朕即不以为是。然以彼终系噶尔丹策零之子。是以弗替旧恩。今达瓦齐残害喇嘛达尔扎、夺其基业。是噶尔丹策零之仇讐也。又安得以法教群生为辞乎。又云、欲为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等、遣人赴西方念经。从前喇嘛达尔扎、奏请遣人赴西方。朕尚未允行。今反允达瓦齐之请乎。谅达瓦齐亦知所请难行。一则自占身分。欲照前例通行贸易。二则遣使请安。藉此窥探意指。若允其请。渐且奏请别事耳。伊若推诚祈恩。或可再议。若似此狡饰具奏。于伊事无益。尔等归时。将此旨晓谕达瓦齐知之。敦多克奏言。有大皇帝降旨。永守和好。不渝旧盟。噶尔丹策零。将准噶尔法教。付之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喇嘛达尔扎、分非应立。仅以百户安置边徼。乃杀其弟而代之。干犯法教。是以达瓦齐不服。统众而居其位。臣奉使来时。命臣云。大皇帝若询及此事。宜明白陈奏。至喇嘛还俗。乃一二不肖之人。谗间众诺颜等。干犯法教。因而治罪。并非尽行还俗也。上曰。汝处令喇嘛等还俗。众莫不知。尔不必讳言。再汝等此次至我边卡时。曾称有口奏机密之语。及理事官索诺木询问尔等。乃云、并无口奏之言。而疏内又称尚有数语口奏。何乃自相矛盾。果有欲言。可于朕前实奏。敦多克等奏言。疏内所称有数语口奏者。乃谓大皇帝若摘问疏中之言。命臣明白陈奏耳。疏外实无另行具奏之事。上曰。据汝称疏见并无另行具奏之言。疏内又无他语。无庸询问。然则遣汝等至此者。明系命汝等窥探情形。若易于进言。则索取新降之杜尔伯特车凌等。若事觉难行即止耳。敦多克奏言。大皇帝若俯赐矜全。此等情节。亦曾命臣等提及。上曰。达瓦齐从前为喇嘛达尔扎所迫。欲求归附。为车凌乌巴什之兄达什所阻。逃奔哈萨克。达瓦齐自纂为台吉后。将达什执而囚之。彼时达瓦齐若归降于朕。朕亦如车凌一体施恩。岂有归之准噶尔之理乎。杜尔伯特车凌等。乃达瓦齐一体之人。既已投诚于朕。达瓦齐安得索之。此断不能行。况达瓦齐系辜负噶尔丹之恩。绝其嗣续。夺其基业之仇讐。朕尚为不平。汝等皆其臣仆。世受深恩。乃绝少悼惋之意。宁无愧于心乎。敦多克气沮词屈。奏言。大皇帝谕旨。明知皎日。无微不照。洞悉隐怀。臣等复有何言。上曰。达瓦齐疏内所奏。朕已明白降旨。汝等回时。自有谕旨赍去。今筵宴新降之杜尔伯特车凌等。汝等一同入宴。共观百戏。敦多克谢恩而退。  

○蠲缓两浙庙湾场、及小海、刘庄、伍佑、新兴、草堰、等五场。富安、安丰、梁垛、东台、河垛、丁溪、等六场灶户。乾隆十八年分、水灾额赋有差。其被灾较重者、赈恤两月。房屋倒塌者、给修费银。  

○甘肃巡抚鄂乐舜疏报、西宁县属沙塘、川脑、巴扎、等各庄、番汉民人。补首乾隆九年至十年分、垦过旱地、共一千零二十二段。十三年分、垦过水地、一百三十七段。  

○以参革广西思恩府属那马司土巡检黄宏纬子昌会、袭职。  

○旌表守正被戕之陕西蒲城县民李三贵妻申氏。  

卷之四百六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七十·逆臣·脱脱
  卷四十七下·朱熹
  宋史全文卷九上·佚名
  敕议或问·朱厚熜
  卷之四十五·佚名
  ◎袁公子碰碑(故宫禾黍泣残阳)·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纪昀
  一五一五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十一·吕中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卷首中东年表·黄遵宪
  白奉进传·薛居正
  杨邦艱传·脱脱
  卷二十五 学校上·龙文彬
  通制条格卷第十八·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本·杨景贤

    玉宇澄空卷绛绡 紫云声里奏咸韶 认将北斗回金柄 魔利天中走一遭 第十三出妖猪幻惑 (猪八戒上,云)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搭琅

  • ●蚁术诗选卷之八·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会合联句 至正改元余寓虎林三阅月南金授业茶院孟冬余归而南金亦还溪上夜坐纵谈念不可无述以纪此会四十韵 编校遂生亭联句有序 舟中联句 ○至正改元余寓虎林三阅月南金授业茶院孟冬余归

  •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四十二·赵尔巽

      张勇赵良栋子弘灿弘燮王进宝子用予王万祥孙思克马进良   张勇,字非熊,陕西咸宁人。善骑射,仕明为副将。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师次九江,勇来降,檄令招抚,得总兵以下七百馀人。授游击,隶陕西总督孟乔芳标下。时李自成将

  • 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骄戮 鸿罹鱼网族姓株连·蔡东藩

      却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本是雍正帝的心腹臣子,青海一役,受封一等公;其父遐龄,亦封一等公爵,加太傅衔,赐缎九十匹;长子斌封子爵;次子富亦封一等男,古人说得好:“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年羹尧得此宠遇,未免骄侈起来。况他又是雍正

  • ◎女画家李青萍的秽史·佚名

    这几年来,伪方的报纸,虽尽量为敌人作夸大的宣传,可是敌人还觉得他们不够卖力,每星期要“请”他们派记者出席“报导会”听“报导部”长官分析时事,解释战局,记录下来,登在报上使同胞们读到与事

  • 卷之六十八·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九月。庚午朔。以朱孔格、阿济赖、伊拜、为议政大臣。  ○壬申。谕诸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曰当太宗皇帝时尚有喀尔喀一隅未服以外藩蒙古惟喇嘛之言是听因往召达赖喇嘛其使未至、太宗皇帝晏

  •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吴德功

    谨将先后剿办戴逆等案内阵亡伤毙台湾水陆文武员弁各营兵丁,同郡局嘉彰等处义勇,并南北路屯番,暨殉难之义首幕丁等查明,敬缮清单,恭呈御览。计开补用同知潘恭赞。该员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各郡县案内,由知县保升同知

  • 卷四十二·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二钱塘程川撰书二统论小序大序尚书小序不知何人作大序亦不是孔安国作怕只是撰孔丛子底人作文字软善西汉文字则麤大【林夔孙録字子武三山人丁巳以后所闻先生六十八嵗池録卅四卷中】书序

  • 供养仪式·佚名

      供养仪式  略有二十四法则  稽首毗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  我依大日经王说  供养所资众仪轨  为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当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离垢故  我今随要略宣说  次择所法第一。  依于

  • 卷五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二金正希熊鱼山传金正希名声一。字子骏。湖南嘉鱼人。少从父游於休宁家焉。初好阳明近溪之学。为文洞达原本。脱弃训故。读者往往骇之。年二十六学佛法。习静古刹中。一日食茄而甘。遂长斋。其友程开祚就正

  • 卷之三·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三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升座结冬升座示众问繁不录师云今日诸方结制也有押韵禅也有四六禅也有花柳摩捋禅也有奇怪极则禅广寿虽无此等禅然已与诸人同此道聚又且不可恁

  • 老母塔之夜·卡尔·麦

    风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一场恶战将上演。强盗穆巴拉克与贪官、野蛮人、烧炭工相互勾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敌人不但狡猾而且邪恶,在埋伏杀手的密林中、在野蛮山民的飞斧前、在峡谷茅房的敌窟中,本尼西与当地百姓联合共同与

  • 台湾府舆图纂要·佚名

    地理图说。清佚名撰。一卷。约三万五千字。缺图和表。首为图说,阐绘图原则和具体画法。其内容含疆域、坊里、山水、城池、衙署、铺舍、营制、屯番、道里八目,各目先府、后厅县依次记叙。其中疆域目谓“东不尽山、西不

  •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佚名

    经名:太上三皇宝齐神仙上录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载三皇斋仪及信物制作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黄帝述三皇斋法与醮仪。述三皇八帝、合上元香珠法、作香玄腴法、作云水之法等。   

  • 注解大六壬指南·陈公献

    《大六壬指南》成书于明末清初,着录于《清史稿·艺文志》,由[明]陈公献、程起鸾、庄公远等数人编撰而成,最后由清陈公献定稿。全书共分为五卷,立意高远,举重若轻;理论简约,言简意赅;课例精妙,字字珠玑。是书乃是继宋代邵彦和《

  • 东游记·吴元泰

    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八 仙出处东游记》、《东游八仙全出身传》。章回长 篇小说。明吴元泰著。二卷。五十六回,别本 四十五回。叙八仙故事。各有出身,铁拐李玄, 魂随老君游西,身被徒弟杨子焚毁,依附饿莩 之尸,故蓬

  • 古诗纪·冯惟讷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文

  • 月灯三昧经·佚名

    梵名Sama^dhi -ra^ja 。凡十卷。高齐那连提黎耶舍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记述佛陀为月光童子说由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及因地所修之无量三昧,或由如实了知一切法之体性而证得菩提;成就施、戒、忍等法,则